第277頁
在六中的地盤嘲笑六中的人,質疑的人很快就被群起而攻,被圍攻的人叫來更多外校的學生,岑念總算明白這帖子為什么能在發帖后短短幾小時內就累積幾百條回復了。 ……除了前兩頁,后面幾乎都是六中學生和外校學生的對罵啊。 天大地大滑板最大:“岑念拿不到三金誰能拿到?你們這些狗屎嗎?” 你買不起的珠珠:“我從今天開始為岑念做法,你們這些小人等著瞧吧,念念會把你的下巴都驚掉!” 燦爛千陽我沒看過:“絕對真實,新鮮消息!參與出題的特級教師親口承認,岑念的特供試卷是‘奧林匹克水準’!” 各校之間敵意巨大,不少來自南大附中和京大附中的學生表示“汪汪叫吧,七校聯合時我們會打得你哭不出來?!?/br> 岑念看完帖子,將手機還給諸宜。 “什么感想?”諸宜一臉興奮的表情。 “……能有什么感想?” “你出名了??!你已經紅出六中了!” “哦?!?/br> 和無動于衷的岑念相反,諸宜反而激動得像當事人: “要不是老陳頭瞎了眼把你從戰隊篩下去,你就能在七校聯賽上大出風頭了!那些眼高于頂的南大附中京大附中的超級優生到時是個什么表情,想想都過癮!你知道嗎,七校聯賽是要在七個學校里直播的,你要是成了選手,你就能在六大高中里艷壓群芳了……” 越說越離譜,在諸宜把七校聯賽描述得像是村頭的選秀比賽之前,岑念打斷了她的話。 “我上校車了,明天見?!?/br> “明天見!”諸宜高高興興地和她揮手。 告別諸宜后,岑念坐上校車拿出了自己的手機。 她懷著復雜的心情,在網頁搜索框里輸入“生命制藥”四個字。 自動聯想出的第一個詞條就是“生命制藥事件”六個字。 岑念點了進去。 對于原著從一出現就只有頹勢的生命制藥,在林贊等人口中卻是幾十年前國內制藥業的龍頭老大,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才會讓一個龍頭企業淪落為行業二流? 岑念順著詞條瀏覽下去,很快就知曉了答案。 一切源于二十九年前港島雜志《7日刊》的一則新聞報道: “救命藥中混入致癌物,生命制藥實為死神制藥?” 報道一經刊出,整個制藥行業都為之震動,當日,生命制藥一度放量大跌20%,并于下午2時30分暫停買賣,原本風頭正勁的生命制藥轉瞬就面臨滅頂之災。 鑒于影響巨大,為查明真相,國內相關主管部門迅速介入,經飛行檢測,生命制藥引起風波的藥品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國家藥品標準的有關規定,不存在混入致癌物的問題。 然而事情到此沒有結束,相反,這僅僅只是開始。 即使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澄清和證明,即使在事發后的三天黃金公關時間內,生命制藥陸續發布30條信息做出相關說明,稱產品安全,但誤解和恐慌依舊在民眾之間傳播著,“生命制藥致癌”幾個字,在短短一周內傳遍大江南北,為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根據生命制藥年報顯示,該報道給品牌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從報道刊出后的十年間,生命制藥合計虧損額達到近40億元。 二十九年前,信息遠沒有現在發達,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都不見蹤影,許多人包里揣的還是俗稱BB機的傳呼機。 謠言一旦滋生就很難熄滅,各大媒體反應激烈,群眾輿論一片嘩然。雖然林成周反復辟謠,但輸在平日和媒體疏遠,媒體影響力低,為人剛直,脾氣古怪,無人幫腔,導致流言迅速失控。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句話在遇到謠言時發揮了最大作用,人們在懷疑和恐懼中,對所有產自生命制藥的藥品敬而遠之。 當時的生命制藥董事長兼創始人林成周在走投無路之下,一紙訴狀將《7日刊》以誹謗罪告上港島法庭,并索償10億港元。 生命制藥勝訴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 然而,港島法庭的法官雖然認為被告嚴重破壞原告聲譽,令原告承擔了巨額損失,但法官又認為,賠償額不能定得太高,否則妨礙言論自由。 最后的判決結果是,生命制藥勝訴,《7日刊》賠償生命制藥300萬港元,并須賠償八成訴訟費。 生命制藥贏了,但是贏得毫無意義,像個笑話,國內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有一場維權訴訟在港島落下帷幕。 第139章 而這時的“綠蔭生物”已經從曾經的“利潤王”淪落到年年虧損的地步,再加上新藥的開始一直需要投入, 綠蔭生物最慘的時候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 新藥的開發也不得不停止, 開發新藥的1.5億人民幣投入都像投進了水里,綠蔭生物陷入即將破產的地步。 一年后,林成周留下一封錐心泣血的遺書,在金頂跳崖自殺。 他的死被壓了下來, 直到三年后才突然爆發。 “原來是謠言啊?!?/br> “真可憐?!?/br> “聽說當年家里的藥全是生命制藥的?!?/br> “我好像也和別人說過生命制藥致癌……為了表達歉意,我去買盒感冒藥吧?!?/br> 人心是善變的,然而人們的歉意也改變不了既成事實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