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他穿著一身銀色盔甲, 手提紅纓槍,長發高豎,看起來意氣風發, 頗有風采。 姚彥望著他卻是一言不發、滿臉陰沉。 李宣似有幾分怯意,但只是畏縮片刻后便神色堅定道:“父親,我知曉你心里還有坎無法邁過,但事已至此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柳家也不過坐了幾十年的江山, 為何不能換他人來坐? 以父親的才干, 封王拜相又有何難?他柳家不看重咱們,自有別人看重,您怎么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自古愚忠之人,有幾個能有好下場?” 姚彥深吸了一口氣,緊閉起雙目。 “我征戰沙場數十年,領兵打仗教出不少將士,今日才知曉原來教得最好的是自己的兒子?!?/br> 李宣聽出他的諷刺之意卻沒有生氣,只笑著搖了搖頭:“沒關系,您如今接受不了,待日后局勢大定論功行賞之時,便能接受了。 孩兒跟隨您學得這一身本事,難道您就忍心看孩兒碌碌無為一生嗎? 即便稱不上英雄,我也要成為一代梟雄,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比您這位姚將軍更為人稱頌!” 姚彥原是為了救長子而來當人質與傀儡,但在看到他自愿追隨叛軍之后,姚彥也終于失望至極。 從他見到李宣開始,李宣一句都不曾問過年幼的弟弟如何,利益熏心至此業已無可救藥。 對自小便是孤兒的姚彥來說,家人從來都是第一位的存在。 當初在妻子與忠義之間選擇了救妻子,他并不后悔。而如今,他需要再次做出一個不會后悔的決定。 “姚大人,下官心中有疑惑,還請您為下官解答一二?!?/br> 聞識知道姚元望刻意帶一名孩童上來一定別有用意,待他特地命霍梧桐帶那男孩離開,只留下自己與他相處時,聞識更是肯定了這一猜想。 姚元望嘆了口氣,仰頭望向已漸漸昏暗的天際:“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我會一五一十地告訴你的?!?/br> “元正當初確實放了白云山莊的人,不過說他與白云山莊勾結,故意擾亂西北卻是子虛烏有之事。 元正與其妻相識于微末之時,一直相互扶持、伉儷情深。 當初白云山莊以他妻子來要挾……我并非是想為他開脫,無論有何理由,他的行為都觸犯到了大炎律法?!?/br> 聞識聽到此處已然明白后續的發展,拱手道:“姚大人重情重義,姚將軍能在江南安頓下來而未被朝廷通緝,該是您出手相助了吧?” 姚元望以袖掩面,慚愧道:“姚某知法犯法本該罪加一等,只如今處境不堪,不能立即請罪。待此間事了,罪臣自去向圣上領罪?!?/br> 聞識忙道:“大人言重,您深受圣上信任,想必圣上也會體諒您的苦心……我不明白的是,為何那孩子會在此處?” 姚元望說那男孩「乃姚彥次子」,這姚彥亦可雙關。聞識當時便假作他是姚元望之子,未在霍梧桐等人面前深究。 “這孩子叫虎子,在幾日之前逃到我這里,他還有一位兄長。 據他所說,他兄長被歹人擄走,元正為了救他兄長去追歹人了?!?/br> “那您帶那孩子上鼓樓是為了……” 姚元望點了點頭:“保證虎子的安全還是以虎子來要挾,端看他如何想了?!?/br> “但按大人所說,姚將軍恐怕只是叛軍的傀儡,便是他想幫我們也是有心無力?!?/br> 姚元望卻道:“元正此人的才能你恐有不知,單是他并非與我等為敵便要謝天謝地。 那荀簡不過一名庸才,率領一幫烏合之眾能成多少氣候? 元正卻不同,便是腐朽在他手中也能化為神奇,否則你以為這幫江南士族膽敢作亂犯上嗎?” 聞識越聽眉頭卻越是緊皺:“按大人這般說來,江南士族以為姚將軍為帥才敢反叛,姚將軍卻顯然是受制于人,這其中定然有人搗鬼,企圖渾水摸魚,得那漁翁之利?!?/br> “如此看來,極有可能便是聞大人所說的白云山莊?!?/br> 確實,這是最合理的猜想——尤其在兩人根本還不知道白云山莊的主事者白嚴與沈錚都已經身死的情況下。 兩人一時無語,姚元望沉默半晌后嘆息道:“所以……圣上對武林人士的防備,并非毫無緣由的?!?/br> 聞識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 只是出身不同注定各自立場不同,就如這江南士族一般。 難道他們這么多人就真的一個都不明白,他們此時正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不過是形勢至此,騎虎難下罷了。 天下又有幾個沈云破,能將自己的利益看淡,將擁有的權力放下,選擇退隱江湖以天下蒼生為重呢? 出身世家卻淪落到天明教的聞識,或許是對此最深有感觸的人了。 姚元望十分清楚聞識的出身背景,而這段日子的接觸更是了解到她的才能。 這番話可謂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希望聞識能徹底轉變觀念,為朝廷盡忠效力的表態。 只是聞識以無言做了回答。 姚元望不再就此多言,轉口道:“聞大人,你先前說等,等的究竟是什么時機?” 就在兩人交談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這場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秋雨終于有了停下的趨勢。 聞識抬頭望向西北,西北的寒流似是終于突破了江南潮濕的水汽,帶來了冷冽與寒氣的同時,也趕走了籠罩天際的陰霾,隱約露出遠處城郊秀麗山峰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