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畢竟現在每一個朝鮮士兵都清楚了,這里不是朝鮮,以前的那一套,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一但達不到清軍的要求,等待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條。因此反正都是死,還不如和中華軍拼死一戰,也許還能拼出一個死中救生。 但朝鮮軍隊的斗志雖然被激起,或者說是被死亡的威脅給逼出來,但中華軍卻依然是不為所用,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戰術進行戰斗,在聯軍進攻上來之后,首先用火槍火炮打擊,等攻近了之后,再使用連發槍加強火力,并用手榴彈炸,如果還有沖過火力封鎖的敵兵,那就進行白刃戰吧。 不過火器時代的戰斗,不是一味靠勇猛就行的,無論朝鮮軍隊這時的斗志是激起的也好,是被逼出的也付,進攻有多么勇猛,多么拼命,但血rou之軀始終是無法與火藥槍彈相抗衡,這也是用無數場戰斗證實過的事情,何況中華軍本身的斗志和戰斗意志也并不遜色于這時的朝鮮軍隊。因此朝鮮軍隊身上發生的變化,對戰局所起到的影響并不大,致少沒有瓦達克想象中的那么大。 在隨后二天的進攻中,清朝聯軍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代價,雖然也曾有幾次攻進了中華軍的陣地,但最終還是被中華軍擊退,中華軍仍然牢牢的守住了陣地。 瓦達克也想盡了一切的辦法,正面無法突破,就想從側面迂回襲擊,甚致是派遣一部份人馬繞到中華軍的陣地背后去,但中華軍對清軍的這伎倆都做了充份的準備,雖然說不能把辛莊營鄉陣地的周邊的所有要路地區全都駐守,但也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對清軍的動向幾乎都能在第一時間得知,然后也做出有針對性的布置,結果清軍連續被中華軍打了兩次伏去,人馬損失了兩千多人,最終也不得不停止迂回進攻。 一連四五天的時間,清軍都被中華軍牢牢的堵在辛莊營鄉,無法前進一步,朝鮮軍隊的塤失己達到了八千余人,而清軍也傷亡了近三千眾,瓦達克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就在這里和中華軍對持,而把取得突破的希望寄托在東路軍的身上。 在西路軍的進軍受挫的時候,清軍的東路軍同樣也遭到了中華軍的猛烈阻擊。 邱縣離大名府的距離大約有七十里左右,而中華軍的第一個阻擊點就設在邱縣以北只有二十里的邱城鎮,中乒軍在這里防守的是一個步兵團。 因為東路軍主要是由日軍組成,清軍一共只有一萬五千人馬,那么理所當然的是由日本軍隊來擔任主攻的任務。日軍的主將酒井忠勝到也沒有推辭,立刻下令,命備前小倉藩的軍隊出擊,向邱城鎮發動進攻。 小倉藩最初是毛利勝信的領地,但在關原合戰中,毛利氏支持豐臣家族的西軍一方,縐果在戰敗之后領土被德川家徳沒收,任命自己所信賴的細川興忠統領此地,在1632年因加藤忠廣被改易的關系,細川興忠改領熊本藩,徳川家康才任命與自己有親屬關系的小笠原氏出領小倉藩藩主,年奉十五萬石。 小笠原氏也曾是日本望族,到現在己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但在日本歷史中,小笠原氏幾起幾伏,一度還曾淪為家臣。到了戰國時代,在日本諸大名中,小笠原氏的名氣和實力都很一般,而且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及、徳川家康幾大勢力中游移不定,朝三暮四,但最終還是才算是穩定的站在徳川氏這一邊來,而且現任藩主小笠原忠真的父親秀政又娶了徳川家康的孫女,這才鞏固了和徳川家的關纟。后來在大阪之戰中,小笠原秀政為德川軍出戰陣亡,徳川家康為了表彰小笠原氏的忠功,才封小笠原忠真為小倉藩的大名,并得以列入德川譜代眾之中。 派遣小倉藩打第一陣,酒井忠勝也是希望試探一下中華軍的戰斗力。因為小倉藩的軍隊戰斗力雖然不強,但有兩千名鐵炮兵。 鐵炮是這個時代日本對火槍的叫法,在戰國時代,日本的火槍技術曾有一個很高的發展期,織田信長和徳川家康都比較重視火槍的使用,明代的鳥銃就曾參考了一些日本火槍的技術。而在此以前,日本畢竟曾和中華軍交手過幾次,對于中華軍的戰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華軍善用火槍,因此在上一次戰敗之后,徳川幕府也大力制造火槍,希望能以中華軍之長為制對手。但徳川幕府也不敢放任各大名自由的發展火槍,只允許譜代大名制造火槍。 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小笠原忠真下令,命小倉藩的兩千火槍兵首先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但日本的火器發展,本身就缺乏整體性,也少有與歐洲的交流,而且在徳川幕府取得了穩固的統制地位之后,火器的發展也就停滯不前,因此日本的火槍水平始終還停留上十六世紀六七十年代,而且全是火繩槍,實際上連清廷都不如,畢竟這個時候的清廷也開始玩燧發槍了。 火繩槍的射程近,射速慢,而是點火方式極為麻煩,如果是用來防守,或許還能應付一陣,但在進攻中,幾乎毫無用處,小倉藩的火槍兵端著火槍還沒等進入到自己的射程內,就被中華軍的火槍一陣猛打,頓時死了一大片,而有些火槍兵見了,趕忙將自己手中的填裝好的火槍射擊出去,但這時離日本軍隊火槍的射程還差著很大一段距離,根本就是白廢功夫。而中華軍的火槍卻可以十分輕易的打中日本士兵。因此雙方根本不是對等的戰斗。 見火槍不起作用,小笠原忠真只好下令,撤下火槍兵,攻派其他部隊,向中華軍進攻。 不過日本軍隊的斗志和戰斗力,確實要比朝鮮軍隊強得多,盡管這時日本國內也巳經趨向太平,徳川幕府也沒有向外擴張的野心,而且在自從島原之亂以后,日本也有十余年沒有經過大的戰爭了。 但日本的體制與中朝二國有很大的不同,中朝二國是釆用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在正常的情況下,地方不僅根本沒有能力與中央相衡,而且在政軍財等方面,也都要全面的受制于中央。而這個時代的日本則是一科中央集權和分封并存的制度,徳川幕府雖然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但在日本國內還分封了一百多個大名,而且各大名在自己的領地內部,都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盡管徳川幕府也想了許多辦法,盡力削弱各大名的權勢,但也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畢竟不能過多干涉大名的內政。 一但有了自主權之后,各大名都沒有放松對本藩軍隊的編制和訓練,再加上現在的日本正處于德川幕府統治的高峰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因此各大名也有足夠的財力給軍隊提供更好的裝配。而一般的平民想要出人投地,最捷徑的方式就是投效到各大名的門下,做家臣武士,或者選擇做一名自由武士,闖出名頭來,出仕到大名的家臣。 而且日本人天生逞強好斗性格,加上一直以來具有付憂患意識,因此雖然這時沒有戰爭,但日本各大名均保持著相當的兵力,如薩藦、長州、能本、仙臺這樣的大藩,一次性派出幾萬兵力,是絕對做的到的,并且紛紛聘請知名的武士出任各藩的兵法指南,教習士兵。因此這個時候,日本軍隊的戰斗力或許比豐臣秀吉或徳川家康時代要差一些,但絕不是承平己久的朝鮮軍隊可比的。 因此盡管小倉藩的士兵并非是日本強兵,但在一整天的進攻中,仍然表現得十分積極,盡管遭到了中華軍的猛烈打擊,但并沒有出現怯戰的現像,就好像都不怕死一樣,依然奮不顧身、前撲后繼的向中華軍的陣地猛攻。而且和朝鮮軍隊那種被逼無奈,不得不冒死進攻的氣勢完全不同。 但結果仍然是可想而知道,在中華軍猛烈的火力打擊下,無論日軍的進攻怎樣積極,怎樣勇猛頑強,但依然還是無法攻破中華軍的防線。雖然在邱城鎮只有一個團的中華軍駐守,但防御力依然不可小視,由其是配備了大量的連發槍之后,中華軍的火力己經遠遠超出另一時空里的這個時代,達到拿破侖時代,甚致是更后一些的水平。因此在沒有火力支持的情況下,是很難突破中華軍的防線。 結果在一天的進攻中,小倉藩的軍隊損失了近三千人,但中華軍在邱城鎮的防線依然牢不可破。第一天的戰斗,以清日聯軍無功而返而告終。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一八章 豫北戰役(四) 就在第二天,酒井忠勝下令,命高田、福岡兩藩繼續出戰,進攻邱城鎮。 而在第一天的戰斗中,日本軍隊的表現也得到了清軍的認可,戰斗力的強弱且不如,但能夠有這么拼命的表現,還是很不容易的。畢竟中華軍的火力,清軍都是清楚的,在這樣猛轟火力的打擊下,還能保持這樣積極的進攻勢頭,就是清軍也不容易做到。另外日本軍隊畢竟只是友軍,清軍也不能只讓人家拼命,自己在一邊看熱鬧,因此譚泰也下令,派出三千清軍,加入進攻中,并且推出全軍僅有的五十余門火炮,做為支持火力。 這一次進攻邱城鎮的兵力幾乎曽加了一部,而且還多了五十多門火炮的火力支持,因此清日聯軍的進攻勢頭立刻大增,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兇猛進攻。 而中華軍畢竟只有一個團兵力,和聯軍相差太遠了,因此防線在清日聯軍的奮力攻擊下,也逐擊開始出玩了松動,并且被清日聯軍幾次攻進陣地,進行白刃作戰,到了下午三時左右,中華軍的防線終于被清日聯軍全面攻破,撤離了邱城鎮。 盡管聯軍的人馬損失接近了七千,由其是日本軍隊,傷亡兵力己有六千多,但成功后攻占了邱城鎮,譚泰和酒井忠勝還是都十分高興,畢竟是旗開得勝了。同時這也是兩軍并肩作戰取得的勝利,因此互相之間也都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聯軍的人馬在邱城鎮休息了一天,立刻就又出兵南進。 而中華軍則是層層設防,依次在依莊鄉、房寨鎮、黃金堤鄉等地設置防守陣地,不過盡管中華軍在毎一處都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在清日聯軍的進攻下,最終攻破了中華軍的陣地,一步一步的向大名府的方向推進著。到了十月十二日,清日聯軍攻破了黃金提鄉的防線之后,擋在聯軍面前的,就只剩下距離大名府以北十里的萬堤鎮了。而這時西路軍仍然受阻于辛莊營鄉,無法向前推進一步。 當然連續近十天的激戰,東路的清日聯軍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這時全軍傷亡的人數己超過了二萬余人,其中清軍有三千余人,而日本軍隊是連續出戰的主力,因此傷亡也接近一萬八千余人,各大名的軍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多的達到二三千人,少的也有七八百人。 不過由于連續獲勝,聯軍的士氣都比較高,而且信心也很足。雖然也有人提醒過譚泰,要謹防中華軍這是有意詐敗,而故衰使用誘敵之計,但在這一路上中華軍都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確實是因為守不陣地才撤退,聯軍是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才取得這些勝利,因此中華軍絕不會是故意不詐敗。 當然譚泰也注意到,在每一道防線上中華軍布置的防守兵力并不多,但考慮到現在中華軍需要三面設防,因此兵力不足,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并不能就說明這是中華軍有意只用少量兵力,調引清日聯軍深入。也不能排除中華軍是用層層設防來消耗聯軍的銳氣和兵力。 另外從目前的局勢說,現在清日聯軍的任務是盡快攻取大名府,挽救被截斷在中原戰場的十幾萬清軍,而這時打了十多天,眼前就打到了萬堤鎮,離大名府只有十里多的距離,因此在這個時候,必須加快進軍的速度,那怕明知道是一個圈套,也不得不向里鉆了。于是譚泰也下令,像萬堤鎮發動進攻。由于先前占領的依莊鄉、房寨鎮、黃金堤鄉等地都要留駐兵力守衛,再加上在以前幾次戰斗中損失的兵力,因此向萬堤鎮進攻的清日聯軍兵力,只有七萬五千多人。 清軍是在十月十三日從金堤鄉村出發,于當天下午四時左右到達萬堤鎮附近,由于這時天色將晚,清日聯軍并沒有馬上向萬堤鎮發動進攻,而是先在萬堤鎮正北方只有的辛莊村駐扎下來。 辛莊村距離萬堤鎮只有四里不到的距離,如果是天氣好,站在村口的大道上舉遠眺,就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萬提鎮了,一門四千斤以上的紅衣大炮,用最大迎角發射,就差不多可以直接從辛莊村直接到了萬堤鎮的邊緣,因此清日聯軍也可以說是一出了營寨,就可以向萬堤鎮發動進攻了。 譚泰當然不知道,就在清日聯軍進邱城鎮的時候,中華軍已經在萬堤鎮一帶做好了伏擊清軍的準備工作,周少桓和童大勇調軍遣將,將作為機動預備兵力的第四軍,以及第九軍特種兵旅和第十軍騎兵師,以及駐守大名府的第五軍第八,十師,和趙岳部的獨立團全部都集中起來,以萬堤鎮為核心,也布好了埋伏圈,而中華軍的總兵力也達到了近七萬人。而且周少桓和童大勇也將指揮部直接設在萬堤鎮內。 而這一次,中華軍仍然將發動突襲的時間定在夜間,就在當天晚上四更左右的時候,在萬堤鎮的上空發出了三發明亮的信號彈,中華軍開始向清日聯軍發動進攻。 首先是在左路,第四軍的第二旅為先鋒,已經摸進到距離清日聯軍陣地不到四百步的距離,在信號彈發過之后,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霹靂火箭發射箱點燃。 這個時候的中華軍對于夜戰,己經有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戰斗套路。而霹靂火箭的重量輕,射程遠,殺傷力和破壞力都非常大,確實是發動夜襲作戰的絕好武器。因此中華軍在夜戰中,都是以霹靂火箭率先發動進攻。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而這一次清日聯軍的扎營地點也過于靠近中華軍的陣地,也給中華軍用霹靂火箭打擊聯軍提供了便利,中華軍只用出營一小段距離,就可以夠上霹靂火箭的射程了。 付責左路進攻的第二旅這次一共帶上了四十五個霹靂火箭發射箱,為二十五枝裝三十個,三十六枝裝十五個,一共分成三組向聯軍的大營發射,每發射完一組之后,第二旅就向前推進一百步,使霹靂火箭的打擊也在向前延伸,等三組霹霹火箭全都發射完之后,中華軍距離清日聯軍的大營己不足二百步。而這時在聯軍大營的左則,已經發生了混亂。 譚泰和日本軍隊都缺乏和中華軍交戰的經驗,因此對中華軍掌握的各種打擊手段并不是很清楚,雖然離萬堤鎮只有三里多地的地方扎營,確實是近了一點,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卻沒有想到會遭到中華軍的超遠程打擊。 霹靂火箭的厲害之處并不在于它的爆炸威力有多強,而是因為火箭管內還裝有大量的油脂,隨著爆炸之后四散飛濺,由其是不少霹靂火箭都是在空中爆炸,因此更是像天女散花一樣,將燃燒的油脂撒得四處飛濺,落到那里就著在那里,非常讓人頭疼。 而這一路的霹靂火箭足有一千二百余支,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量,因此等全部的霹靂火箭發射完之后,清日聯軍大營的左側一帶數百步的地區內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火光,營內的帳蓬、房屋、車輛等等全部都被點燃,同時還有不少士兵的身上也都濺到了火油,被燒得慘叫不已。而更多的士兵也都從睡夢中被驚醒過來,趕忙逃出燃燒的帳蓬,許多人都只穿著單衣,甚致有不少人還是光著膀子,清兵、日兵都有,然后各自cao著各自的語言,哇哇的亂喊亂叫著。 就在左路的進攻開始不久,在中路、右路,中華軍也都向清日聯軍的大營發動了遠程的打擊,因此在清軍大營的左、中、右三個方向,全部都遭到了中華軍的霹靂火箭無差別打擊。而在霹靂火箭發射完之后,各路的中華軍也立刻向聯軍的大營發動了地面進攻。 其實聯軍的夜間守衛還是非常嚴密的,留下了足夠的守夜兵力,如果中華軍直接發動夜襲,并不容易攻破聯軍的大營。但現在聯軍的大營盡是火焰,盡管火勢還不算大,但起火點非常多,大有燎原之勢,因此守夜的士兵這時也有些麻了爪,不知道是該去救火,還是應該繼續守夜值班。當然也有一些守夜的士兵本身就是霹靂火箭襲擊的受害者,不是被爆炸濺出的火油粘到,就是被激射而出的鐵片鐵砂射傷。 結果在中華軍分別從三面向聯軍的大營發動地面進攻的時候,聯軍也無法作出像樣的抵抗來,只能讓中華軍十分輕易的殺入了大營中,和聯軍的士兵展開了白刃作戰。 但這時聯軍的士兵中,了少數守夜的士兵是全副武裝,手持兵器到還可以免強抵擋一陣,但大多數人都是倉促迎戰,不僅身無片甲,手無寸鐵,甚致還有不少人是體無絲縷,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和中華軍作戰。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一九章 豫北戰役(五) 但這時中華軍的士兵己經沖殺到了眼前,而逃跑又來不及,因為他們都知道,中華軍的火槍可以遠程打擊,因此也不得不赤手空拳的上來迎戰,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盡管日本士乓這時再怎么悍勇好斗,再怎么不怕死也是沒有的,不是被中華軍的刺刀刺死,就是被火槍打死。最終被中華軍殺得尸橫遍地,血流成渠,而火勢也越來越大,漸漸己不可收拾。而清兵、日兵的士兵抵擋不住,只好紛紛向中營,也就是辛莊村里敗退。 不過聯軍大營的混亂,只是在左右前三個方面,因為七八萬大軍的營寨并不是一個小范圍,差不多方面五六里的地方,因此大營中部份并沒有遭到霹靂火箭的打擊,而且還能夠從容的組織兵力,收容敗兵,并且進行抵抗。 于是中華軍分從三個方面,向清日聯軍的中心營區發動進攻,而清日聯軍也終于有了抵抗之力,雙方短兵相接,立刻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 在前面的戰斗中,中華軍一直都在盡量避免與日軍進行大規模的白刃戰,一但有大批日軍攻入陣地之后,就會選擇放棄陣地,向后撤退,因此在日軍中間也有流轉中華軍的火器雖然厲害,但近戰能力很差,或者是中華軍不敢和日本武士近戰,只要是能夠逼近中華軍,就可以獲勝了。 但這一次時戰斗卻打破了日軍的這種觀念,一但中華軍真正全力投近戰當中的時候,日本士兵才發現,原來中華軍的近戰能力一點也不差,盡管火槍插上刺刀之后,長度仍然不及一枝長槍,但中華軍的士兵突刺動作十分嫻熟,而且出手果斷,目標準確,盡管只是幾個簡單的動作,但卻十分有郊,日軍的士兵雖然十分悍勇,但竟也占不到半點便宜。 而且中華軍并不是一味與日本近戰,拼刺刀,在近戰的士兵背后,還不斷的有火槍或是手榴彈的支持,由其是手榴彈,因為使用簡單,而且殺傷范圍廣,在密集的陣形中,非常有郊,也讓日軍十分頭疼。因此在中華軍這種遠近結合的打擊下,聯軍也漸漸落入了下風。不過日軍的作戰意志確實十分頑強,還是堅持抵抗,不愿后退一步。雙方仍然還是僵持不下。 在不知不覺中,雙方己經激戰了近兩個時辰,這時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而中華軍也出動了預備隊,向清日聯軍發動最后一擊。 其實在夜間突襲聯軍的大營時,中華軍其實只出動一個師、兩個旅的小部份兵力,因為是在夜間作戰,而且有霹靂火箭進行先期的打擊,因此聯軍并沒有發現中華軍出動的兵力實際并不多。而在天亮之后,中華軍預備的三個師和一個獨立團也分別從三個方面加入了戰斗。 這時清日聯軍己經激戰了兩個多時辰,雖然不說是精疲力竭,但體力和銳氣也都消耗了大半,而隨著中華軍的預備軍投入戰斗,這可都是生力軍,加上中華軍的人數擴大了一部有余,確實不是聯軍所能抵擋得住的,因此在預備軍加入戰斗之后不到半個小時,聯軍終于支撐不住,開始向后敗退,畢競這個時候的日軍也還沒有到打仗就是玉碎的地步,在戰局明顯不利于自己的情況下,還是以保命為第一選擇。 但中華軍決不會任甴清日聯軍這么輕易的敗退,而且雙方拉開一段距離之后,更利于中華軍的士兵發揮火槍和手榴彈的優勢,因此在中華軍的窮追猛打之下,聯軍的敗退也很快就成為全面的潰敗。 而就在這時,一直在等待機會的第十軍騎軍也終于到了出場發威的機會,立刻紛紛催動戰馬,躍過了步兵,繼續追擊清日聯軍。 在追擊戰,由其是一方潰敗的時候,被一支騎軍追趕,那就是一件非常杯具的事情,因為兩條腿再快也跑不過過四條腿,而且騎兵從后面追上來,根本就不用多少力氣,只需要借助戰馬的沖力,輕輕一揮刀或者向前一推槍桿,就可以十分輕易的殺死一名敗兵。而如果這支騎兵還裝配了火槍,那么杯具就直接上升為杯催了。因為根本就不用追到近前,離得很遠就可以一槍終結,然后從容的在馬背上填彈,進行下一次射擊。 日本軍隊是追渡重洋而來,當然不可能帶多少戰馬,而清軍雖然一直是以騎射而著稱,但并非是全部都是騎軍,而且目前大部份騎兵都給多爾袞帶走了,因此這次出戰的清軍中騎軍數量也不多。 在這有限的騎兵搶先逃命之后,剩畬的步兵也就只剩下被中華軍的騎兵師不斷的追殺的命。結果中華軍一路追擊,從清晨一直追擊到黃昏,一共追趕出了近六十里路,也把清軍由萬堤鎮一直趕回到了丘縣。而沿途被清軍奪去的黃金堤鄉、房寨鎮、依莊鄉、邱城鎮等地也都全部被中華軍收復。 這一役清日聯軍被殺得大敗,基本一下子趕回到剛剛出兵的時候。而這十余天來的戰斗成果,也全都白廢了。而且中華軍總計殲滅敵人二萬三千七百三十七人,俘虜一萬一千三萬五十八人。當然大部的都是在潰敗的過程中被殺或被俘的。 其中殲滅和俘虜的有八成都是日軍士兵。另外經過日軍俘虜的辯認,確實斬殺了日軍的戰將三十七人,其中包括這次出兵的三位大名或主將,備前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真;豐后高田藩藩主松平光長;豐后府內藩主將日根野吉明,俘虜了日本軍的福山藩藩主水野勝貞,肥前佐賀藩藩主鍋島光茂。當然同時也徼獲了大量的刀槍武器、盔甲、帳蓬、旗幟、糧食等戰利品。 經此一敗之后,再加上前面損失的兵力,清日聯軍的總兵力損失超過了半數以上,因此只能退縮在丘縣城內,不敢再出戰。 而日軍的損失也超過了四萬人,不僅元氣大傷,而且對中華軍的戰斗力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時主將酒井忠勝才意識到,松平信綱的看法是正確的,日本現在就算是聯合了清廷,也根本就不是南京政府的對手,進入中國戰場作戰,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因此酒井忠勝也只好一面在丘縣駐守,一面派人回國,向徳川家光通報。 不過在這一戰中,中華軍也陣亡了三千一百五十三人,叧外有一千三百二十六人受傷,雖然減員的人數也不算少,但和清日聯軍府損失相比,確實不算高。而且基本不影響部隊的戰斗力。 東路的威脅是基本解除了,現在大名-彰德一線還有西路的清朝聯軍尚在。因此目前中華軍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進攻丘縣,徹底擊敗清日聯軍,二是轉向西線,擊敗清朝聯軍,徹底解除大名-彰德一線的威脅。 經過了周少桓和童大勇的商議之后,最終決定還是轉向西線,去攻擊清朝聯軍,因為西路的清朝聯軍雖然不是這次清廷出兵的主力軍,而且這時仍然受阻在辛莊營鄉,但畢竟對大名-彰德一線存在著威脅,考慮到清日聯軍在短時間不可能再向大名府發動進攻了,因此還是盡早解除掉為好。 而且現在清日聯軍退守丘縣,一但繼續進攻清日聯軍,就將進行攻堅戰,雖然說丘縣只是一座縣城,城防并不強,但也會損失一定的兵力,而轉到西線,進攻清朝聯軍,到不存在這個問題。 于是周少桓立刻下令,命第五軍仍然堅守大名府,自己和童大勇還是率領原來的機動兵力第四軍,以及第九軍特種兵旅和第十軍騎兵師,立刻趕奔西線,攻擊清朝聯軍。 清朝聯軍在辛莊營鄉前屢攻不下,兵力損失也超過了萬人,而在用死亡迫脅了兩天之后,朝鮮士兵又恢復了原態,因為朝鮮士兵也看得很清楚了,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攻破中華軍的陣地,反正進攻也是死,不進攻也是死,愛咋地咋地吧,能多活一會兒也是好的。因此該逃跑還是逃跑。 而面對朝鮮士兵這種破罐子破摔的態度,瓦達克也無計可施,畢竟他也不可能夠真的把朝鮮士兵全都殺了,而且萬一真把這幫高麗棒子逼急了,弄成兵變或營嘯,最終追究起來,自己也有逃不掉的責任。因此瓦達克也只好對朝鮮士兵放任不管,而對中華軍的進攻當然也沒辦法進行了,也只能停上來。 好在是在東線上捷報頻頻傳來,而且都快打到了大名府了,這也讓瓦達克寬心了不少,反正自己不是這次進攻大名-彰德一線的主力,只是付責牽制西線的中華軍,因此東線打得好,當然就更好了,彰德府、大名府,只要打通了那一個都可以,那么就讓東線的譚泰去得這個功勞吧,自已正好還可以保證實力。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二零章 豫北戰役(六) 但就在十月十六日,瓦達克收到譚泰發給他的急報,這才知道東路軍被中華軍擊敗,人馬傷亡十分慘重,現在己經退回到了丘縣,前期奪取的地方也全部都被中華軍又重新復奪回去了。 瓦達克也不禁大吃一驚,東線的戰斗不是進行得很順利嗎,怎么突然一下就敗了,而且還敗得這么慘,前天他才和從大名府背后進攻內黃縣的勒克德渾通過信,告訴他譚泰那一路己經快要打到大名府了,還讓勒克徳渾也盡力從大名府的背后進攻,好前后夾擊,一舉攻下大名府。但現在東路軍卻慘敗而回,這個怎么樣。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東路軍這一敗,那么這一次攻取大名府,為中原的清軍打通北撤信道的計劃也基本宣告失敗了,中原的十幾萬清兵,還有幾名清廷的重臣,恐怕都難以保全,而這一來大清的國運,恐怕也就危險了,瓦達克是代善之子,努爾哈赤的嫡纟孫子,當然不能不關心大清的命運,因此一時也心亂如麻,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又有人來向瓦達克報告,中華軍從辛莊營鄉出擊,向清軍的營地發動進攻。 瓦達克聽了之后,這才意識到東線的軍隊被中華軍擊敗之后,那么自己也就將成為中華軍的下一個目標,現在中華軍就已經向自己進攻過來。想到這里,瓦達克也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趕忙下令全軍準備迎戰中華軍的進攻。 原來周少桓和童大勇昨晚就己經率軍到達了辛莊營鄉的中華軍陣地,休息了一夜之后,在今天向清軍主動發起了進攻。 這時清朝聯軍己有四五天沒有再出戰了,因為守衛辛莊營鄉陣地的中華軍一直都沒有向清朝聯軍發動進攻,而且清朝聯軍也都知道,東路的清日聯軍進展很不錯,估計中華軍也不會在西線發動進攻,因此在這幾天的時間里,清朝聯軍也并沒有加強營寨的守衛工事?,F在突然遭到了中華軍的進攻,清朝的士兵們在心理上都有些準備不足。 不過在瓦達克下令之后,聯軍的士兵也都紛紛準備應戰,但中華軍的進攻方式和聯軍完全不同,清朝聯軍的陣地首先遭到一陣猛烈的炮火打擊,整個陣地幾乎都被爆炸所覆蓋,建筑的簡易寨地,也被炸塌了多處,而第一批在陣地上準備迎戰中華軍的聯軍士兵也被炸了個落花流水,死傷無數,只能紛紛向后退去。 等炮火轟擊了近二十分鐘之后,中華軍才開始向清朝聯軍的陣地發動地面進攻,因為聯軍陣地的防線基本都被摧毀,因此中華軍并未費力,就殺進了清日聯軍的陣地中。雙方立刻展開了混戰。 展開了白刃戰之后,清軍到是還可以抵擋一陣,但朝鮮士兵卻完全不是中華軍的對手,被殺得連連后退,死傷一片,結果雙方接戰沒有多長時間,就有朝鮮士兵開始逃跑了。而在這方面棒子也表現出高度一致的團隊精神,趕快就變成了全軍潰敗。 而朝鮮軍隊的潰敗也影響到了不少清兵的情緒,也開始敗退,連瓦達克也遏制不住。結果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清朝聯軍全軍潰敗,放棄了陣地。這時中華軍又出動騎兵師追擊,戰斗的經過和上一次幾乎如出一撤,清朝聯軍同樣被殺得一敗涂地。 但清朝聯軍是一直受阻于辛莊營鄉,并沒有攻出太遠的距離,因此很快就都退回邯鄲城里去了。但盡管如此,這一陣還是被中華軍殲滅了一萬余人,另外又俘虜了六千余人,加上以前戰斗的損失,西路軍的損失也達到了二萬七千余人,接近了半數。 而周少桓和童大勇在擊敗了西路的清朝聯軍之后,立刻匯同駐守彰德府的一個新編師,集合了超過五萬的兵力,向邯鄲發動了進攻。這也表示豫北戰場的中華軍在經過了近半個月的防守之后,也開始主動向清廷發動進功了。 邯鄲是屬于河北廣平府的范圍,是河北南部的門戶城市,陸路有縱橫兩條官道在邯鄲交叉,縱向可以直流北京,橫向連接山東、山西,而水路又有漳河、釡陽河、洺河等河流,是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水陸交通的樞紐地帶。因此攻下了邯鄲,中華軍不僅可以將勢力擴張到河北省的范圍,而且還能北望京師,西窺山西,為以后進軍直搗京師,打下一個基礎。 瓦達克當然知道邯鄲的重要,因此也在城中加強守衛,只是河北地區一向都不是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因此邯鄲的城防也一直沒有得到加強,而現在再動手加強城防,己經來不及萬。雖然現在邯鄲的清朝聯軍還有三萬三千多人,但瓦達克知道,朝鮮軍隊根本不堪一戰,能夠抵擋中華軍進攻的,只能靠自己手下的一萬五千多清軍。而以這樣的兵力,想到守住邯鄲,瓦達克也有些信心不足,只好派人向丘縣的譚泰求救。 而到這時,清日朝三國聯軍對大名-彰徳一線的兩路進攻己經完面失敗,聯軍兵力損失也達到了七萬左右,僅被中華軍俘虜的人數就接近了二萬?,F在清日朝面臨的局勢,己經不是要打通中原的道路,救出被截斷在中原戰場的十幾萬清軍,而是全力守衛河北的門戶,保住京師了,中原大戰的第三個戰場,豫北戰場的天平也明顯的倒向了中華軍的一方。 ———————————— 就在南北雙方的豫北戰役激戰正酣的同時,在十月十日,中華軍淮南、湖廣、南京三個軍區八個軍組成的集團軍也完成了各自的休整,陸續向開封府推進,中原大戰的第四個戰役,開封戰役也幾乎在同時拉開了帷幕。 經過了十余天的休整之后,各軍都從投降的清兵中精選人員,將在豫南戰役中損失的兵力基本都己經補充整全了,因此這時各軍的建制都保證齊全,而進攻開封府的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二萬左右。 這時開封戰役的總指揮部也早己經正式成立,經過成進、李定國、趙英杰、尤洪亮、楊武丞等指揮部成員的商議之后,最終決定,中華軍對開封府的進攻分為東中西三路進行,而目標不僅僅只是攻取開封府,而是全面占領河南全省。 俱體的分布是:東路軍甴淮南軍區副司令員趙英杰付責指揮,以淮南軍區第一軍,南京軍區第十七軍組成,由陳州出兵,經太康、杞縣進攻開封;中路由淮南軍區參謀長尤洪亮付責指揮,以淮南軍區第十一、十八軍,南京軍區第二十軍組成,由襄城、臨穎出兵,經許州、新鄭進攻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