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雜記(其二) ssん.cм
寫到77章的時候,其實就一直在想,這幾章江夏的表現應該又要拉一波仇恨了。 她看起來太無能,太自卑,太自暴自棄,我們每個人站在上帝視角上都會想,怎么會有這樣的人,怎么會這么蠢?怎么能一錯再錯? 但是就像我當時微博說的那樣,要怪就怪我吧,她只是為了我的觀點犧牲的角色,也是整本書最悲劇的人。 從書的前言里我就說過,我不是“厭女”因為我預料到這個故事寫出來會被一部分人認為我厭女(有趣的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對男主控不友好),其實我并沒有什么傾向性,在我眼里他們都是平等的,只是在他們的世界里過著他們的人生,更多因為我的性別,借由女性視角表達更合理也更真實,僅此而已。 我寫一本小說的時候都會想,這本書要給人帶來什么東西,倒也不是那種刻板的升華主題,只是覺得多多少少看完你能留下一個感觸,而不是看完就忘,所以哪怕是作為rou文的《悖論》也一樣。當初寫悖論的時候PO還沒有那么多姐弟骨,隨手寫了個開頭總覺得需要讓男女主有一個可以聯系的東西,所以選擇了“重男輕女”這個主題,但是對它的定義始終是rou文,所以直到最后高丨潮部分也是一段rou來牽引,我對人物沒有深挖,邱善華對女兒的厭棄始終不夠落到實處,因為瑪麗蘇更多寫的應該是快樂,是男女主攜手抗擊世俗的甜,而不是那些家長里短。所以看完你感覺到他們的愛了嗎?感覺到了,那就夠了。?ó1⑧ɡν.νì?(po18gv.vip) 而《聽鯨》不一樣,從一開始我想寫的就是貫穿始終的故事,這故事里連作者本身可能都沒有能力去扭轉乾坤,因為任何變化都顯得突兀不自然。它起源于我聽到那首《聽風的鯨》,一首歌完畢,我的故事也就構思完了。 聽鯨是什么呢?是聆聽52HZ的頻率,是尋找這個世界和我們同頻的那個人。 江潯的聲音是52HZ,江夏何嘗不是呢?甚至連盧景州,也是在他扭曲的人生里尋找同類。 他們都在期待一個人能共鳴。 如果說一定要講明主題的話,聽鯨寫的是世事無常,人生千面,人要與自我達成和解,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人這一輩子總會有各式各樣的意料之外,所以放過自己,最愛你的人也許就在你身邊,愿你平安喜樂,心想事成。 回到開頭。說回江夏。 如果一直都有看我的微博和各種感言的話,可以發現其實我一直都在為她說話,我知道她替我收獲了太多的”恨意“,我也知道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沒有左右讀者觀感的權力,她的表現從來都不完美,我的文案里也說過他們都不完美,是人都有缺陷。這篇文里看似最完美的兩個人“mama”和“江潯”,卻全都是活在過去里的理想,而過世之人,他們留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回憶,他們那么完美,是因為活著的人愛他們,你只看得到他們的完美。 而你看到她的“自私”“懦弱”“脆弱”所有所有,那全都是她對自己的自責。 是的,最可憐的從來不是死掉的那個,是被留下來的那個人。 這個世界到底要她怎么樣呢? 你只看到她自私,卻沒看到她為他才是放棄了一切;你只看到她脆弱,卻沒看到她病了;你看到她愚蠢,卻沒看到大多數時候,現實里,你和她是一樣的人。 有人跟我說,江夏的世界才是真正的52HZ。 江潯收獲了所有人的愛,我們有很多地方都能與他同頻,而誰都沒能好好理解過她,作為讀者擁有上帝視角和她的第一視角都尚且如此,那個唯一走進她世界的人離開之后,她又是多么孤單呢? [她奪走了江潯的母親,江潯需要一個親人,而不是一個摧毀他,甚至可能隨時再度摧毀他的不安因素。退回到jiejie的位置,她至少還能代替母親給他不被詬病的親情,讓他往后的人生一片光明坦蕩,前程似錦。 不出錯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十八歲的她,那時,是這么想的。] 她不自私,她其實早已把所有的無私都給了弟弟。 [你可不可以抱抱我?] [沒關系的,一點都不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