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大笑江湖》中那個赤子童心、純真爛漫的小少爺;《守門人》之中,身負理想的小刑警,還有《地球要塞》中背負著旁人無法理解枷鎖的沈楚楠…… 每一個角色都有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料。 不得不說,把謝北楊這幾年作品全部擺放在一起,的確會造成視覺上的震撼。 “這就是康城電影節的影帝嗎!未必太帥了吧?為什么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br> “我好像明白什么是演技了,這些表情、眼神太傳神了!” “什么時候才有新的電影上映啊,這次我一定會去電影院看的!” 而且謝北楊的路人緣本來就很出色,無數路人也會留下對于謝北楊演技認可的評論。 短短幾分鐘,華國網絡上邊已經是謝北楊的天下。 當然影迷們也有稍微有一點點遺憾,那就是他們最期待的《生于淤泥》現在還沒用任何消息透露出來,甚至連謝北楊在電影中的定妝照,他們都沒有看見。 他們現在只想知道《生于淤泥》到底什么時候能夠上映,他們絕對會去電影院支持。 很多人都認為,《生于淤泥》已經完成了今晚的目標,然而誰知道秦硯也不甘寂寞。 “獲得評審團大獎的電影是……來自秦硯導演的《生于淤泥》!” 評審團大獎已經算是僅次于金棕櫚之外最高的獎項,而且這還是在《生于淤泥》已經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的前提下,獲得的第2個獎項,、。 這樣一來《生于淤泥》可以說是這一屆康城電影節最大的贏家。 所以在公布結果的時候,連秦硯自己也愣住了。 甚至連鏡頭掃到秦硯的時候,秦硯還在偷看一旁的謝北楊,拿著自己獎項愛不釋手的小男孩兒。 秦硯當時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自己又可以當著所有人的面再擁抱一次謝北楊了,而且秦硯也的確這么做了。 “我們回家后,把獎杯放在一起?!?/br> “嗯?!敝x北楊低聲而激動地答應道。 因為謝北楊剛剛才拿到最佳男主角,秦硯已經沒有抱有任何的期待,所以秦硯此時反而更加的從容。 他不急不緩,走到領獎臺上,這一刻記者們手中的鏡頭對準秦硯瘋狂拍攝。 就如同謝北楊剛才的擔心,如果只有謝北楊獲得“最佳男主角”的話,謝北楊的風頭肯定會暫時蓋過電影、高過秦硯。 這一次謝北楊是主演,肯定會有“謝北楊成就了《生于淤泥》這部電影”的說法。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評審團大獎代表了《生于淤泥》自身的質量到底有多高,而且秦硯這些年的成就也再一次得到了認可。 謝北楊、奚芊芊都和秦硯息息相關關,恐怕秦硯“演員夢工廠”的外號會再次傳開。 而且有了“評委團大獎”后,對于《生于淤泥》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宣傳。 當秦硯站在領獎臺上看著下面的所有人,所有人都感覺到了秦硯可怕的實力。 秦硯露出了應該的微笑: “很意外評委們會把這個獎項給予我。第一次看到《生于淤泥》劇本的時候,內心就已經心動。雖然有很多人懷疑過我,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家伙能不能夠拍出如此厚重的電影,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大家應該還是認可我了?!?/br> 當秦硯說完這句自嘲,在場很多人都笑出了聲。 誰不知道之前《生于淤泥》和秦硯遭到的懷疑呢?包括康城電影節的評委們當初不也同樣因為秦硯的年齡,而懷疑《生于淤泥》的質量。 秦硯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說道: “我相信《生于淤泥》所反映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在我的國家出現……” “這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希望自己所拍攝的作品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一點點的反思,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br> 說完之后,秦硯便在歡呼聲中從容下臺,很多人在秦硯身上看到那些老牌導演才有的風輕云淡。 這一次,秦硯的獲獎感言并沒有多么的驚天動地,甚至還比不上當初《大笑江湖》的獲獎感言那么震撼,其實這也是秦硯刻意為之。 因為秦硯在努力削弱《生于淤泥》華國家的屬性。 他這次拍的《生于淤泥》,反映了一個很深邃的主題,這必須要把社會的黑暗跳出來,暴露在陽光下。 然而《生于淤泥》的背景故事就是發生在華國大陸,他并不希望自己的電影而給祖國帶來非議。 “階級固化”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全球的通病,并不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才會出現的問題。 其實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但到時候肯定有別有用心之人,借此來抹黑秦硯、華國。 秦硯也希望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希望一切都是自己多慮了,但還是以防不時之需。 另一方面,秦硯之后還想繼續在國際市場爭取票房。 如果這個時候秦硯不斷的強調,自己是一名華語導演,反應的是華國問題。 潛在的觀眾會怎么想——誰要看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民族的故事啊。 《生于淤泥》還沒有在正式上映,絕大部分的媒體還不知道《生于淤泥》的內容和主題,康城電影節對于電影保密措施相當周到。 很多電影都想著來康城鍍金再上映,如果在電影節上透露出劇情信息,以后還有人敢來康城嗎? 秦硯說這些話,只是為了打一個預防針而已。 在康城電影節散會之后,秦硯帶著《生于淤泥》劇組所有的人舉行了慶功晚宴,當然晚宴也向其他所有人電影人開放。 秦硯一開始定下附近最豪華酒店的時候,劇組里還有人勸說秦硯: “哪怕國內所有演員、導演來了,都不用這么大的場地?!?/br> 秦硯當時也沒有解釋,而現在才能看出秦硯在國際影壇上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以往參加電影節的華語電影,只要入圍無論得獎與否都會組織這樣的晚宴,畢竟能夠入圍已經是對于電影極大的認可。 只不過,最后參與晚宴的嘉賓,都是華語電影華人們,基本上看不到外賓的出現。 沒辦法,哪怕是康城電影節,除了極少數的電影能夠兼具票房外,絕大部分的電影最后的票房成績也就那樣。 而華語電影在國際票房市場上的低迷,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更不要說華語文藝電影。 你的電影沒有辦法給海外影業公司們帶來收入,這些公司就不會鳥你。也很少有海外演員會主動找上華語導演尋求合作,最多是亞洲電影圈罷了。 這就是赤果果電的市場規則,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每一次電影節后的內部狂歡。 但這一次《生于淤泥》可不一樣。 很多人甚至提前和秦硯打過招呼,無論獲獎結果如何,最后的慶功宴一定要邀請他們。 秦硯提前半個月來到康城,可不是游山玩水、參觀蹦迪的,秦硯一直在努力擴展自己的交際圈。 當然也有不少的演員主動找上秦硯,雖然《地球要塞》正傳馬上就完了。但他們相信嘗到了國際市場票房甜頭的秦硯,是絕對不可能甘于只在華國市場拍電影。 他們都想和秦硯拉進關系,到時候能夠謀求一角半戲。 而今晚《生于淤泥》斬獲了“最佳男主角”和“評審團大獎”后,立刻成為所有人的焦點,無數媒體、發行商、演員趨之若鶩。 最后《生于淤泥》的慶功宴,居然有一半以上的白人、黑人。 所有來參加慶功宴的華國電影人,第一時間都有些恍惚,他們真的不是不小心來到了獲得“金棕櫚”《白絲帶》的晚宴嗎? 但是當他們看到秦硯,在一群國際知名的電影人之間左右逢源的時候,他們才深刻的意識到—— 這就是秦硯啊,一個讓國際電影行業為之側目的華人導演。 秦硯不斷和來客們交流,交流時間也和對方的地位相關。這中場合,除了傻子沒有人會強行扭著和秦硯交流。 除非不想混了,否則不會有毛遂自薦的愣頭青。 秦硯同樣的話都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了,連他都覺得臉頰有些僵硬。 但眼前這人,端著酒杯來到秦硯面前的時候,秦硯的疲勞感一掃而空,他沒有想到對方也會來到《生于淤泥》的慶功宴。 正是這一屆康城電影節的評委主席奧莉薇。 按理說評委一般不會參與電影的慶功宴,尤其是獲獎電影。如果有媒體以此作文章,很容易顛倒黑白。 所以秦硯打起精神,與奧莉薇打招呼。 二人寒暄了幾句,奧莉薇對秦硯說道: “你這一次拍的《生于淤泥》真的很讓人驚喜,但是你用了太多商業電影的東西了?!?/br> 沒有想到奧莉薇竟然會如此直接的說出這個問題,秦硯也沒有逃避,沉默了片刻,他直接坦誠道: “的確如此。但這些東西可以《生于淤泥》的觀賞性更強,讓它的票房更好?!?/br> 二人所說的“東西”包括了場景轉換、劇情伏筆、故事敘事等等。 如果讓奧莉薇來拍《生于淤泥》,她絕對不會在電影之中設計那么多的幽默橋段,甚至甚至也不會刻意設立劇情的反轉。 這些設計的確會讓普通觀眾更感興趣,也正是這些設計打破了《生于淤泥》了整體感。 在電影結束之后,很多人會去懷念電影劇情的有趣,而不是去思考《生于淤泥》之下的主題。 奧莉薇更加傾向于循序漸進的積累壓迫感,在最后一刻全部爆發出來。 越是慘烈的爆炸,越是能在人的記憶中留下痕跡。 之前整個評委團討論最后獲獎名單的時候,就分歧不斷。 有的人認為《生于淤泥》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秦硯轉型還不夠徹底,還是習慣性使用商業片的橋段去吸引觀眾。 但奧莉薇一直認為并不是這個原因,因為秦硯在劇情的安排上,實在是太流暢了,老辣的不像他這個年紀應有的水平。 奧莉薇相信是秦硯刻意為之,但為什么這么設計,奧莉薇就無從得知。 奧莉薇作為評審主席,當然是不能提前和秦硯有任何的接觸。如今結果公布,奧莉薇心中的困惑不增反減,不可能再等到明天,所以她毫不猶豫地來到了《生于淤泥》的慶功宴。 秦硯繼續對奧莉薇解釋: “因為從一開始,《生于淤泥》這部電影就想要讓吸引更多的觀眾去電影院。我所有的設計都是在不改變故事內核的情況下,讓它更加貼合市場?!?/br> 奧莉薇聽到秦硯的回答立刻明白,這樣一來電影中所有的違和感都能夠得到解釋。 但這并不代表她接受秦硯的理由,在她看來秦硯這完全就是在向票房和市場妥協。 她有一些憤怒和不滿地說道: “你知不知道,這樣的選擇讓你錯過了拍攝出更好電影的可能,這就是為什么《生于淤泥》只能獲得評審團大獎?!?/br> “我當然知道啊?!?/br> 秦硯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很坦然,并沒有任何的沮喪,這絕對不是裝出來的。 這反而讓奧莉薇感覺到特別的詫異,她還沒有看到過哪個導演在“金棕櫚”面前還能夠如此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