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騰輝集團和秦硯樂開花了。 成立“水滴視頻”,然后購買電影、電視劇的網絡播放權。這件事就是秦硯和謝楠商量后的合作內容之一。 秦硯指出未來肯定會是網絡時代,甚至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而未來影視行業的主要戰場就是網絡。 秦硯從播放、宣傳、用戶等各個方面對謝楠進行了介紹,完全描繪出了七、八年,華國乃至全球的網絡視頻生態。 謝楠也不可能只聽秦硯的片面之言,他立刻派調查團隊去燈塔國調查研究。 因為很簡單,互聯網的通訊技術主要還是集中在燈塔國。 硅谷這類以互聯網為驅動力的城市已經開始用上了寬帶技術, 整個網絡傳輸服務也從以前的幾kb/s提升到幾百kb/s,實現了網絡視頻播放的無延遲播放。 根據調查團隊的分析結果,寬帶技術其實并不存在什么門檻,成本也相當低廉??梢灶A見一、兩年后,寬帶技術就會席卷全球。 到那個時候,就是水滴視頻騰飛的起點。 秦硯之所以讓謝楠以及背后的騰輝集團去創辦“水滴”,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秦硯目前手中的資金完全不足。 光是購買電影版權的資金就足以難道秦硯,還有更多看不見的費用,比如服務器建設、員工招聘、市場推廣等等,這些費用全部加起來,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洋彼岸的油管,從成立到壟斷,投入的資金超過10億美刀。哪怕秦硯搶占先機,也只有騰輝這樣的龐然大物才有資格主導“水滴視頻”。 另外一方面秦硯也知道,如果自己動手,影視行業肯定不會像現在反應這么平淡。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實體行業,向服務業或者是文娛行業進軍,謀求轉型的機會。 在他們看來,騰輝集團只是眾多實體企業之中的一個。其他試圖轉型的實體企業砸錢同樣兇狠,最終的結果卻是九死一生。 很多業內人士都預估騰輝集團的這一次轉型會失敗。 畢竟在他們看來,想要在影視行業之中立足,就必須要有一、兩個能夠創造源源不斷未來收益的業內人士,要么是導演、要么是明星。 他們不怕單打獨斗的騰輝,但是會害怕和秦硯合作的騰輝。 謝楠作為一個商業上的老江湖,他知道秦硯的重要性與付出,他也有意識的要拉近和秦硯關系。 只不過謝楠也看得出來,秦硯的脾氣不吃商場那一套,他只能選擇打感情牌。 水滴視頻網站后,謝楠立刻見30%的股份已經以期權的方式,約定在三年之后,以現在的價格賣給秦硯;還有30%股份則同樣會在三年后,通過贈予的方式轉移給他的弟弟謝北楊。 這樣一來“水滴視頻”就算是秦硯、謝北楊以及騰輝集團三方持股的公司。 謝楠通過謝北楊,把秦硯死死綁在同一首船上。 哪怕躺在家中投資,秦硯也能賺到比單純拍電影更多的錢,但是秦硯的絕大部分精力依然是放在電影上。 怪味豆、千度、水滴視頻都是秦硯產業的布局,而他所做的這一切行為,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秦硯以后更好的拍電影罷了。 秦硯現在所有的布局,別說局外人,就連知道這一切的謝北楊都覺得秦硯如同一個高深莫測的國手,每一招都如同羚羊掛角、無處可尋。 只有真正當它們逐漸顯現出各自的作用,人們才會知道這些產業布局之間的聯系有多么的精妙。 然而這個未來改變了華國電影市場格局的男人,剛剛掏出鑰匙,回到家中。 最近秦硯沉迷于剪輯,不可自拔。別人覺得苦難、復雜的剪輯工作,在秦硯看來充滿了樂趣。 明明是一樣素材,不同的剪輯方式卻能夠呈現完全不同的故事。在秦硯看來,剪輯就像是在堆積木,如何構建出最完美的建筑,這個過程是在太讓秦硯著迷了。 而且按照他以前的個性恐怕就直接在剪輯室過夜了,但現在秦硯畢竟是有同居室友的人,在謝北楊的堅持下,秦硯晚上必須回家休息,不然哪天猝死了都沒人知道。 現在已經就點過了,街道上早就漆黑一片。 這還是因為謝北楊早就和他約定好,一定會回來吃晚飯,他才提前結束了工作。 “你回來了。家政阿姨已經先回家了。你等等,我先去給你熱飯?!?/br> 秦硯很難解釋,當推開門謝北楊起身笑著和他說話,同時看著桌上還有飯菜的那一瞬間,他內心的沖擊有多么強烈。 他佯裝無事,來到客廳之中。 謝北楊剛剛按下的dvd暫停鍵,電視屏幕正在播放1996年的著名電影《一級恐懼》。 這段時間秦硯后期工作,謝北楊也沒有閑著,他繼續惡補電影。 而且謝北楊可不是單純的欣賞電影帶來的娛樂,而是在不斷的學習。 一邊看電影,一邊記錄著各種心得和體會,現在茶幾上就擺放著謝北楊的鋼筆和筆記本。 “秦硯,你幫我看看今天的筆記?!敝x北楊的聲音從廚房傳來。 秦硯熟練翻開謝北楊的筆記本,完全不用逐頁翻開,他很清楚這一本筆記已經記錄到多少頁了。 只不過感受著筆記本熟悉的觸感,秦硯有點恍惚。 之前謝北楊準備開始做筆記,他專門去挑選筆記本和鋼筆。按謝北楊的話說,這回事他一輩子的寶藏,當然得找了一個好點的筆記本保存。 在五花八門的筆記本中,謝北楊選擇了和秦硯一模一樣的款式。 當初謝北楊剛剛接觸電影的時候,秦硯曾經借過自己的私人筆記,給謝北楊學習參考。 很難形容秦硯密密麻麻、滿滿當當的幾十個筆記本給謝北楊帶來的震撼。從此在謝北楊心中,秦硯逐漸成為了嚴謹、認真的代名詞。 當然他很快把自己內心這點小小的漣漪壓了下去,認真內容。 做筆記尤其是學習筆記,可不是一件隨意的事情。 真正的電影工作者所做的電影筆記,和大眾影評家們隨心而發的觀影感想,完全是兩碼事兒。 秦硯要求謝北楊在觀影的過程,將電影的情節、表演、敘事、優缺點等等要素,按照一種嚴謹的結構記錄下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謝北楊對于電影的理解力。 秦硯速度其實一向很快,平時看別人的劇本、策劃都是一目十行。 但是他每一次看謝北楊的筆記都相當的認真,一字一句認真。有什么不足之處或者是不夠詳細的地方,他還會用筆給謝北楊批注。 當然秦硯也不是一個盲目自信的暴君,如果真有什么二人意見相左的觀點,他也會和謝北楊進行討論。只不過到目前為止,基本都是秦硯成功說服謝北楊。 看得出來,謝北楊這段時間做電影總結的能力提升了不少,尤其是對于演員表演的分析已經相當到位。 吃飯的時候秦硯突然開口說道:“你今天就把這篇影評給發到怪味豆上去?!?/br> 在怪味豆發影評,這是謝北楊最近除了看電影外的另外一樣工作。 怪味豆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網站,如何讓它引領網民們參與電影評論、如何吸引更多的注冊者、如何建立規范、正確、客觀的電影評價機制…… 這絕對足以讓大部分的網站運營抓破頭皮。 但這對于秦硯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因為他手上有謝北楊這張王牌。 現在雖然還沒有微博、推特這種可以讓明星和粉絲互動的工具,但依然抵擋不住粉絲們對于自己偶像的狂熱崇拜。 秦硯之前給謝北楊安排了一個采訪,除了宣傳即將上映的《守門人》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謝北楊幫忙宣傳“怪味豆”。 當時記著問到謝北楊“最近正在做什這”,謝北楊的回答是: “我最近就在家中看看電影,有的時候會寫一些影評到怪味豆上去?!?/br> 能夠約到謝北楊的專訪,很明顯是和華硯關系密切的媒體,所以主持人相當配合地追問道:“什么是怪味豆?” 然后謝北楊就像是不經意之間發現的一個寶藏網站,和大家分享一樣介紹了“怪味豆”的存在。 現在怪味豆上面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所以謝北楊也不好意思吹捧得過于離譜。他只是說自己很喜歡怪味豆上的電影交流,自己也會在上面寫一些觀影心得,偶爾還會和豆友們互動。 采訪一出便在謝北楊的粉絲群中,引起了不熱烈地討論。他們開始去搜索“怪味豆”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網站。 尤其是謝北楊的粉絲和影迷,本來就屬于電影的受眾者。 同時他們平時活躍于謝北楊的千度貼吧,也會討論一些和電影有關的事情?,F在發現有這樣一個專門討論電影的平臺,自然是愿意去進行嘗試。 而且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偶像真的如他所說,會定期的在怪味豆上分享一些電影筆記、電影觀后感的時候,粉絲們徹底沸騰了。 這些粉絲們紛紛跑去謝北楊的影評下面留言打卡,出現了各種“到此一游”、“觀看團”、“火鉗劉明”等網絡現象。 一個謝北楊就給怪味豆帶來了不俗的流量,讓越來越多喜歡電影的人知道“怪味豆”的存在。 能夠有閑情閑錢看電影或者說喜歡電影藝術的人,家境往往不會差。電影愛好者也是這個時代擁有個人計算機的高概率群體。 就這樣怪味豆基本上沒有用任何的強硬推廣,便逐漸在“電影門戶網站”類別中脫穎而出。 除了一開始秦硯給謝北楊布置的任務以外,謝北楊也逐漸喜歡上了這種和影迷分享自己觀影感想的方式。 現在謝北楊的粉絲群體已經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 以前有很多粉絲都是在吹捧著謝北楊的顏值、扮相,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粉絲認識到謝北楊對于電影的熱愛、對于表演的追求。 就連“謝北楊”千度貼吧之中討論演技、電影的帖子也越來越多 謝北楊的“粉絲”逐漸向著“影迷”發生著轉變。 其實這些都是秦硯給謝北楊制定的方案,他和謝北楊討論過這個問題。 他問過謝北楊到底是需要一群侍奉他為神明狂熱崇拜他的粉絲,還是一群隨時會離他而去,甚至會嫌棄他表演的影迷。 謝北楊的答案自然是后者。 謝北楊希望自己的影迷能夠可觀評價自己的演技,他也希望自己塑造的每一個形象能真正留在影迷們的心中。 有了謝北楊的答案,秦硯便為謝北楊制定的一系列方案。 聽到今晚還有工作,謝北楊并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相當高興。自己能在電影之外幫到秦硯,這讓他心滿意足。 謝北楊點了點頭,現在每天發一篇電影的分析,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同時他開口對秦硯說道: “等會兒我也把你的影評給發上去吧,讓他們對照著看?!?/br> 謝北楊習慣從演技方面分析,而秦硯更多是從拍攝手法以及整體的敘事結構入手。兩人雖然的分析內容都很專業,但內容上還是有一定的不同。 作為一個在曝光率和受歡迎程度上,完全不輸于謝北楊的公眾人物,秦硯在宣傳“怪味豆”的時候,當然不會放過自己。 秦硯原計劃和謝北楊一樣,每天在“怪味豆”上更新一篇自己的影評。他也知道自己最近會很忙,所以他準備挑選自己以前積攢的影評發表。 但現實卻更加的殘酷,秦硯真正忙起來的時候完全是昏天暗地,一整天連手機都不看一眼,更不要說碰電腦了。 于是謝北楊便主動的接過了這個活,幫秦硯錄入和發表影評。 秦硯一開始還說道:“其實你不用這么麻煩,我到時候找一個人幫錄入就可以了?!?/br> 在秦硯看來,謝北楊完全可以用這些時間去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然而謝北楊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用。我幫你錄入影評,其實也是一個自己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在復習老師的課堂筆記一樣?!?/br> 看著謝北楊又把自己給比喻成老師,秦硯心中隱隱約約有一些不爽,他感覺“老師”這個詞拉遠了他和謝北楊的距離。 但是秦硯還能怎么辦呢?他也只能含著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