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那種讓人惋惜的枯萎腐敗之美,足以征服任何一個人。 演技的突破必然是痛苦的,很明顯奚芊芊已經在《守門人》中完成了蛻變。 謝北楊變得有些焦慮,那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完成這樣的突破呢? 第61章 布局 秦硯從來不認為想要在影視行業中活下去,把電影拍好就足夠了。 影視市場除了制片公司、經紀公司、發行商這些廣為人知的公司外,其實還有很多息息相關的上下游產業。 只不過這些產業大多已經被龍頭資本牢牢把控住,外人越發難以進入,這就是所謂的行業門檻。 比如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的播出,都需要宣傳渠道。而現在傳統的報刊、電視、電臺宣傳市場早就被瓜分得一干二凈,想要虎口奪食實在太困難。 為了要構建起自己心中理想的影視生態系統去,秦硯在拍攝電影的期間,也在暗中的布局。 在三月份的時候,華硯公司率先成立了一個名叫做“怪味豆”的網絡交流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你可以檢索到相關的電影信息,導演、演員、劇情介紹等等。 更重要的是每一名網站用戶都刻意給電影打分,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基于大量用戶觀影體驗的評價結果。 除此之外,還有詳細的文字評價系統,可以讓用戶發表自己對于電影的看法,其他用戶也可以參與交流和討論。 這是秦硯重生之后第一次在商業模式上抄襲,但是秦硯并不后悔。 他不可能真的等那家公司幾年后再出現,然后再花上許多年的時間培養用戶。秦硯等不了,整個華夏電影市場也等不了。 所以秦硯只能先讓大眾影評網站提前面試,他能做得就是讓“怪味豆”盡可能的可觀和公正,同時不用他去做任何讓自己良心無法接受的事情。 電視劇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可以交流的對象還挺多的。同學、同事、朋友,很容易就聊起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這也讓電視劇可以通過口碑的方式進行傳播。 有不少電視劇,都有過低開高走的經歷。 但是像電影這種本來就具有一定經濟門檻的休閑方式,受眾明顯比電視劇少很多。 每個人平均交際人數也就180個左右,其中喜歡看電影的、而且還有著相同觀影偏好的朋友,那就寥寥無幾了。 所以很多電影愛好者在現實生活中都很少和他人進行交流,而且了解電影咨詢的渠道也因此變得被動與單一。 對于電影的評價,大多來源于電影周刊、娛樂報道,但是這中間的水分誰都明白。 很多電影觀眾走進電影院之前,對于電影沒有任何了解,最多知道導演和主要演員,以及一段“精心挑選”的預告片,天真以為電影質量應該不會差。 但是走進了電影院,才發現自己一不小心又被喂shi,那種感覺實在糟心。 在給這個電影交流網站取名字的時候,公司有人提出“巧克力”的點子。來源于《阿甘正傳》那句經典的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用巧克力來形容電影的豐富多彩倒也算恰當。 不過秦硯把這個創意給改成過了“怪味豆”,因為在他看來電影更像是《哈利波特》中的怪味豆,很有可能是臭襪子、嘔吐物的味道,給你的生活一記痛擊。 但有了“怪味豆”的出現,它可以幫助很多電影觀眾避免一些糟糕電影,同樣也可以給電影愛好者們一個交流的社區。 現在的怪味豆只開放了電影和電視劇兩個板塊,秦硯認為暫時已經夠用了。既然要做內容網站,那就一定要挖掘得足夠深入,畢竟這只是秦硯計劃的第一步而已。 與此同時秦硯還花大價錢收購了千度搜索很股份。 千度搜索的確是時代的寵兒,但是千度搜索給版權體系所帶來災難性破壞也是難以估量的。 為什么10多年之后盜版電影、、電視劇依然屢禁不止,很大一部分責任都要追究到千度身上。 人們習慣在電視上看電視劇,好像什么都沒有付出,其實在電視劇之間穿插的廣告,那就是隱性的付費成本。 可真當需要讓觀眾們拿出真金白銀來購買電視劇和電影播放權的時候,每個人會猶豫了,真的是因為大家不愿意花錢買嗎? 秦硯并不認為是這樣的,起碼他在創立“怪味豆”之前,他曾讓專業調查團隊進行社會調查。 2000年初的時候,全國上下特別流行dvd的出租,包括電視劇、電影等等,一張dvd租借的價格在5毛到兩塊錢不等。 這表明了普通人也愿意為了一個小時左右的休閑時光,支付一元錢左右的現金。 然而到了2006年,全國網絡不斷提速、各種網站層不出窮,同時網絡上出現各類盜版資源。 2006年,千度和其他幾家搜索公司爭奪市場與流量。 在擴張市場的時候,千度希望自己擁有可以碾壓同行的產品優勢,所以允許各種盜版網站的存在,甚至還通過算法的方式,讓它們出現在搜索列表的頂端。 在別的搜索網站上都找不到免費資源,只有在千度上有,這就給千度引來了大量的用戶。 這樣的現狀持續了大概十年,華國的版權意識才逐漸覺醒。 然而“版權付費”真的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被千度徹底摧毀了。 對于這種竊取其他行業財富,從而完成自我擴張的公司,秦硯打心里就對這家企業充滿了厭惡感。 這相當于就是在吸正版產品的血來壯大自己,偷了別人的錢讓自己成長,而且還毫無悔改之意。 上輩子,哪怕到2020年了,千度也依舊靠著提供盜版資源,繼續賺黑心錢。 即便秦硯有重生的優勢,如果想要強行扶持一家新的搜索公司,通過光明正的手段和千度正面碰撞,恐怕也無法獲勝。 原因很簡單,因為千度足夠不要臉。 資本市場的競爭就是如此殘忍,有些手段毫無道德底線,但它偏偏能擊敗對手。 秦硯實在迫于無奈,他只能選擇了收購千度股份、增加自己在千度話語權。他目前手中的股份已經有10%左右了。 雖然秦硯從來不親自露面,但是他的代理人在千度公司中已經有了足夠的發言權,這讓千度還沒有大肆推廣盜版網站。 但是秦硯知道這件事情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千度不這么做,那就會出現下一個萬度、億度,資本家從來就沒有道德底線。 “盜版”問題單靠個人力量的始終有辦法解決,秦硯也還在為這件事情頭痛,他必須要設計一個大膽的計劃,逼迫國家出手才行。 雖然秦硯的這些行動都已經做得很隱秘,秦硯現在畢竟是影視行業中的新貴,很多公司暗中關注著秦硯的一舉一動。 秦硯無論是創立“怪味豆”,還是注資千度公司的事情,都沒有瞞過這些凍資本。 但是秦硯的行為并沒有引起他們的警惕。 首先這兩個企業和傳統影視產業的關系并不密切。尤其是對于千度的注資,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千度和電影之間有什么聯系。 只是認為秦硯手上有閑錢,在進行投資罷了。 相反最近影視行業的另外一件事,反而讓這些公司更加的警惕。 那就是騰輝集團突然成立了一個視頻網站——水滴。 視頻網站這個東西其實在2004年的時候并不新奇,很多門戶網站都有自己的視頻分站。 但是這些視頻網站并沒有購買任何版權,大多都是一些新聞片段,或者個人自制的小短片。 而且受制于網絡條件,這些視頻的時間短、畫面糊,甚至播放三秒緩沖五秒,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真正讓他們感覺到緊張的是,騰輝集團居然活生生砸了3億華幣! 首先2004年的3億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這年投資3億就和二十年后的30億基本上是一個概念。 而且騰輝作為一個實業集團,它完全就不沒用玩弄金融那一套注冊資金、實繳資本的把戲,它是實實在在的拿出了3億華幣在創辦網站。 這些影視公司怎么會確信這3億不是個噱頭? 因為騰輝集團是直接拿著錢,找上國內各大影視公司希望購買他們電影、電視劇的網絡放映權。 “網絡放映權”這個概念,在2004年的華國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基本上沒有影視行業從業者認為以后網絡會成為電影、電視劇的播放主流平臺。 看看現在的顯示機,屏幕依然是800*600像素,又大又模糊。而且網絡傳輸速度滿,儲存器連一部完整的電影都沒有辦法儲存。 電腦和dvd播放器比起來差距實在太大了。 他們都覺得騰輝集團是患上了失心瘋,才會在市場上拿著錢到處燒。 可他們又知道騰輝集團的傳奇經歷,他們可不認為騰輝集團現任的掌門人謝楠真的是一個傻子。 一方面又質疑,一方面又警惕,這就是影視公司們的態度。 但最后他們還是沒能堅持住自己的陣地,因為騰輝集團“給得實在太多了呀”! 2003年票房市場萎靡所造成的影響可不小,很多電影公司都出現了資金周轉的困難。 尤其是像華影購買了好幾部國外的商業大片,結果票房完全沒有回本。 而大家都看好今年的市場票房,大公司們紛紛同時立項好幾部電影,他們手中的資金實在捉襟見肘。 這個時候,騰輝集團突然拿著一大筆現金在你面前不?;斡?,然后告訴你: 把你以前的那些老電影的網絡放映權賣給我,然后我就給你現金資助!很多很多的現金! 這種誘惑誰能夠拒絕得了! 一開始影視公司們還努力拒絕誘惑。他們不是不想買,他們只是擔心價格賣虧了,雙方都在因為價格而扯皮。 這個時候謝楠又搞起了輿論戰。 在騰輝集團開始收購網絡播放權的時候,有的公司就不知怎么就傳出了和騰輝公司討價還價的消息。 因為一開始騰輝集團求購的都是最近幾年新上映的電影,似乎對老片子毫無興趣。 突然有流言傳聞某公司把自己之前好幾部90年代拍的電影一起打包賣給了騰輝集團。 這些電影公司們看到同行已經松口,的確也看不到老電影未來的收益希望,于是紛紛選擇捆綁出售。 這個時候騰輝集團又給出了另外一個讓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拒絕的理由: 我相信你們很多老電影都會拍續集,你們老電影拍續集的時候,“水滴視頻”就會免費幫你們推薦老電影,可以給你們省下一大筆宣傳費。 這個理由聽到這些公司耳朵中就變得特別具有誘惑力。 他們可以收獲的是大量的現金、未來還有免費的宣傳渠道,而他們所需要付出的只不過是現在根本沒有人了解的網絡播放權。 于是國內大多數影視公司都把自己的作品版權給賣了出去。 騰輝集團大概花了5000萬的現金,在大陸購買了接近500部的經典電影的網絡播放權。 僅僅買下大陸電影還不夠,“水滴視頻”又跑到港城和臺城去大事采購,500萬,250部電影。 甚至連語言、大洲都沒有阻攔住騰輝集團的步伐,他們又風風火火的跑到北美去尋求交易。 不過北美的電影公司對于自家版權的重視度完全不一樣,他們相當清楚ip意味著什么。所以他們只肯賣大陸地區的網絡放映權,而且價格并不低。 這有花去水滴1億多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