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片場之外,秦硯其實是一個特別平易近人的人。起碼秦硯從來沒有為難過任何一名工作人員。 不少演員和工作人員都結下了相當深厚的友誼;幾個年輕的演員,更是得到了老一輩演員的一致喜愛…… 所以在拍攝結束,秦硯組織的殺青宴,史無前例工作人員全體參加,沒有任何一個人缺席。 本來頭一天謝北楊、奚芊芊幾個年輕人,甚至和段宏、劉天明這些前輩都已經約定好,今天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秦硯給灌醉。 他們想看看,平時看上去如此嚴肅正經的秦硯,在喝醉酒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可誰知道酒桌上,就沒有一個人敢上去敬秦硯的酒,于是秦硯愉快地拿著茶水和大家推杯換盞。 當整個殺青宴上倒了一半的人,秦硯依然不動如山地坐著,最后還親自安排所有人回賓館。 既然有相逢,自然會有離別。在殺青宴之后《大笑江湖》劇組就暫時散場了。 秦硯回到平城之后,便立刻投入了后期的制作工程中。 接下來一段時間,秦硯便全心全意進行后期制作,當然他其實也是在逃避外界的風波。 對于最近的風波,秦硯一開始也是有預料的,因為張一謀導演所拍的《英雄》正式上映了。 這一部投資3,000萬美刀,號稱是國內最大投資,邁向國際市場的敲門磚,被全國電影行業寄予厚望的電影,總算是正式上映了。 雖然4月份的時候,《英雄》的海外版權就已經被賣給了米拉麥克斯,但是所有人都在期待著《英雄》的票房表現。 這部電影可是匯聚了現在華國在國際上最有名的演員,比如說張滿玉、章子紫,李聯杰等等。 人們幾乎是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但是電影的評價并不如大家預期的那樣好。 十年后有人說,《英雄》是一部很難進行單純評價的電影,它在海外票房方面的確取得了華國電影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至還超過了《臥虎藏龍》的海外票房。 但實際上國人對于《英雄》的評價出現了卻有些消極—— 《英雄》是極具有藝術表達的作品,無論是配樂、服裝、造型還是人物塑造,方面,在大陸都是首開先河。 但問題就是普通人對于《英雄》的觀感并不好,他們期待看到一個蕩氣回腸的江湖,但實際上他們卻發現《英雄》遠比他們想象中的沉悶與做作。 在議論紛紛中,《英雄》的票房不斷走高,單從票房來看,《英雄》絕對不算失敗者。 這件事情本來和秦硯沒有任何的關系,但架不住有的人就是喜歡找一些噱頭來吸引人眼球,于是秦硯和他的《古宅》便被拉出來不斷和《英雄》進行比較。 雖然不到三個周的時間,《英雄》的海外票房就已經超過了《古宅》,但是《英雄》的海外票房增長速度也逐漸放緩,各個機構、雜志也給出了最后總票房的預估。 有一些媒體開始抨擊《英雄》,說《英雄》完全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電影,并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而他們所舉的反面例子就是秦硯的《古宅》。 眾所周知,《古宅》的拍攝成本也就10多萬元,國際票房比不上《英雄》,但是如果說投資收益比的話,那則是《英雄》遠遠無法企及的存在。 其實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像《古宅》這種票房奇跡之所以被稱之為奇跡,那就是它發生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就算是在各個電影相關的藝術院校內,也從來不把這些特殊案例進行推廣。因為每一個從業人員都知道,這種成功完全是不可復制的,它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但偏偏社會公眾對于電影的商業體系根本不明白,他們甚至不明白電影的分類,更不明白電影的制作流程。 他們唯一知曉的數據就是《古宅》的成本15萬、收入1億美刀,而《英雄》的成本3,000萬美刀,而收入卻只有1.8億美刀。 難怪說新聞媒體是無冕的王者,他們cao縱輿論的本領實在太強了。 在他們的挑事之下,很多人開始吹捧秦硯、貶低張一謀,并且說年輕的導演才是華國電影的未來,老年人應該退位讓賢了。 對于這些說法,秦硯一直沒有出面澄清。每天都有無數的人打電話,想要采訪他。實在被sao擾得心煩意亂,秦硯直接就把自己的私人電話關機。 可是這些媒體無孔不入,他們查出了秦硯所成立的華硯,他們紛紛找上了丁暢,又把丁暢搞得苦不堪言。 無論外界多么希望秦硯露頭,秦硯還是選擇了保持沉默。 他知道這種這種情況之下,無論他說什么,肯定會被媒體和公眾惡意曲解。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只想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會去關心發言者所想表達的真實意思是什么。 秦硯早就知道輿論的威力,所以他避而不及。 另外一方面,這件事情的確有和秦硯有一點關系,那就是涉及到整個大陸電影市場的推動改革。 去年之前,華國票房制度普遍是各個院線直接購買電影的放映權,然后盈虧自負。 電影獲得多少票房那電影院的收益,和制片方已經沒有關系。所以說制片方對于偷票房這件事也沒有太大的抵觸。 但是現在國家和市場都發現,如果繼續按照以前這種一錘子買賣的交易方式,不利于優秀電影的發展。 從去年開始,國家便主動推動了電影改革,要求電影院線按照分成比例來購買影片放映權,而不是像以前的買斷價。 但院線也很聰明,會看碟下菜,只有大型制片公司的電影才能夠獲得一個公平的分賬比例,而小制作的電影只能面對殘忍的剝削。 張一謀之所以被稱之為國師,除了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和有關機關保持著相當緊密的聯系,而這次改革的真正殺手锏便是張一謀的《英雄》。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等著看《英雄》,沒有哪一家院線公司愿意錯過。 但如果你想買《英雄》的放映權,那你就得簽署相應的分賬條款,以后購買其他電影的放映權也得按照這個條款進行,這是在為其他電影做好事。 有些不那么出名的電影卻愿意分給電影院更多的票房比例,而向張一謀所拍攝的《英雄》,院線只能夠得到45%左右的分賬。 于是不少電影院紛紛把原本屬于《英雄》的票房,成為其他電影的票房,那電影院便可以多獲取10%左右的收入。 更不要說其他的劣質電影,還有可能會暗中和影院進行勾結,讓影院把《英雄》的票房偷給自己。 有關機關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在《英雄》上映期間,全國各地都開始進行票房清查活動。 之前《古宅》的“偷票房”風波,其實背后便是華國電影集團暗中推動,有關機關在利用《古宅》去試探各地院線的反應。 雖然現在這件事情也和秦硯沒有任何什么直接的關系了,但是秦硯還是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算是跨時空的和國師進行合作,有半分戰友情。 張一謀在為華國電影做實事,所以無論如何秦硯都不會回應這些問題,他不想去背刺“英雄”一刀。 但誰知道這個時候華國電影集團的領導突然找上了秦硯,并且告訴秦硯有一人想要和他見上一面,這個人正是國師。 這一次秦硯更加早的來到和張一謀約定的地點。 張一謀進來的時候,他帶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身上穿著也很樸素,就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子。在秦硯的記憶之中,張一謀一直都是這種樸素的裝扮出現在公眾面前。 張一謀進來之后,秦硯立刻起身:“張導,您好?!?/br> 秦硯對于張一謀是打心底里的佩服,在秦硯成名之前,如果把華國電影的海外獲獎數量分為十斗的話,那張一謀獨占其中的七斗。 除此之外,張一謀的性格也是演藝圈中公認得低調、樸素。在第五代導演之中,他的人品絕對是最好的。 比方說現在張一謀明明已經是國內第一的導演,面對秦硯這個剛剛展露出投教的年輕導演,他臉上依然笑著說道:“你就是秦硯吧。來來來,坐著說話?!?/br> 秦硯坐在位置上繼續打量著張一謀,上輩子他基本在西方生活,和張一謀打交道的機會特別的少。 張一謀的確和傳聞中的一樣的平易近人,如果說秦硯在片場是暴君的話,那張一謀肯定是老師。 張一謀也沒有拐彎抹角,他直接開口說道:“我大你這么多歲,我就托大叫你一聲小秦吧?!?/br> “怎么樣,沒有想到我會突然約你來見面吧?!?/br> 秦硯點了點頭說道:“一直很喜歡張導的很多作品,沒有想到能有機會和你見面?!?/br> 每個導演在見到張一謀的時候都會表達對于他的喜歡和崇拜,張一謀已經習慣了。而且看得出來張一謀的心情最近并不是很好,他頗有些自嘲的說道: “喜歡我的作品嗎?可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我的作品啊?!?/br> 言下之意很明顯指的是他正在上映中的電影《英雄》。 這部電影對于整個華國電影市場以及對于張一謀的意義都是特別大,尤其是對于張一謀。 以前拍電影,基本上處于一個比較封閉的圈子,雖然偶爾也會采訪觀眾對于電影的看法,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導演聽不見觀眾們的反饋。 但時代不同了,網絡越來越發達,現在觀眾可以在網上隨心所欲表達自己對于電影的看法。 每一個看上去平凡而普通的個體,卻能夠匯聚出一股不受任何媒體控制的民意。 而這一次張一謀以及集華國電影行業力量所拍的《英雄》,無論是國家還是他個人對其都寄予厚望。 看到現在的批評,張一謀內心自然是有失落的。 秦硯知道這其中的種種情緒,甚至也知道《英雄》在國內口碑不佳的原因,但是作為晚輩、作為年輕導演,他不能說。 現在的秦硯,沒有資格評價與定義整個電影圈。哪怕他心懷好意,哪怕張一謀看上去明辨是非,秦硯也不能說。 所以秦硯只能說一句:“電影終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br> 張一謀也算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并沒有繼續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說道:“其實這次來是想感謝你的?!?/br> 張一謀以為秦硯什么都不知道,便把最近發生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其實就是電影改革那些事,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喜歡大導演擔綱、知名演員加盟,有這些噱頭更容易賣出好的價錢。只要賣得出去,沒有人會去考慮電影的質量。 這讓小制作、小成本的電影,完全沒有未來。 偶爾如果出現一、兩部精品級的電影,那就會遭受到各種打壓,比如說壓低價格、偷取票房。 長此以往,這對于華國電影的發展十分不利。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秦硯如此努力的想要背靠華國電影集團進行上映,因為只有看在華國電影集團的面上,這些院線才不會吃相那么難看,才有可能給秦硯一個合理的分賬比例。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影院偷取《古宅》的票房,他們的猖狂可見一斑。 《英雄》實際上就是有關機構牽頭進行投資,用來推動市場化改革的秘密武器。 趙廳長所謂回去與領導、導演討論一下,其中之一便是張一謀。 張一謀為什么能夠被稱之為國師,除了他在電影上最大的成就以外,他和政府的密切來往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這種來往并不是指對于權力機關的諂媚,而是指張一謀的確為華國的電影改革和發展做了很多實事兒。 這一點秦硯心知肚明,所以像他這么心氣高傲的人在見到張一謀的時候,依然會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尊重。 “所以你的《古宅》算是幫我分擔了很多壓力,如果沒有《古宅》的話,這件事情還不一定能夠順利推動,而《英雄》的票房還會再縮點水?!?/br> 秦硯立刻搖了搖頭:“張導,這也是我應該做的。作為一個華國人,誰不想自己國家的電影市場越來越好?!?/br> “而且國內市場票房制度越來越完善,起碼下次電影上映,我就不用那么擔心票房被偷了?!?/br> 聽到這兒,張一謀雙手十指交叉,露出思考的表情: “你是說你現在在拍的那部電影吧。我看到了你在有關機關的備案,沒想到會是一部武俠電影,拍得如何了?” “已經開始后期制作了?!?/br> “怎么樣?你對你的電影質量看上去很信任的樣子?!?/br> 秦硯拍的《大笑江湖》,并不是上輩子的任何一個劇本,也沒有任何類似的案例,按理說難以預測成績。 但是秦硯相信工業電影的標準有其獨到之處,而自己按照工業流程所制造出來的電影,票房成績上絕對不會差。 所以秦硯自信說道:“我相信它的成績肯定不會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