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541節
也有人認為vip服務既然收了這么多錢,就應該為人民服務, 應該一查到底。然后在備注里寫明白,說同名同身份證有兩個人,請注意辨別。 這就過于理想化了, 說到底,身份證重號是戶籍機關的問題,紫金科技一個民營企業,實在管不了這么多。 紫金的名聲被競爭對手抬了上去,就連外商找國內的供應商,也要先在紫金的企業信息網上先查查對方的履約能力。 在第一批的三個試點地區之外,又以有幾個以外貿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城市成為第二批試點。 搜索和交互功能越來越成為網絡服務的重點,網速變成了卡住網絡發展的萬惡之源。 在電子信息技術與基礎建設的相關會議上,一位電信局的員工抱怨道: “你們這些公司,能不能稍微慢一點,考慮一下我國的面積……偏遠地區連電話都不一定有,現在城里人居然說想要5m的帶寬?!?/br> “5m,其實也不是很快嘛?!卑蚕囊郧坝玫氖?0m,后來用的100m光纖。 就連現在紫金公司拉的都是電信局的專線,沒有受過在搜索框里敲一個詞,瀏覽器要轉十天半個月才能出結果的苦。 電信員工叫道:“我家用的調制解調器才32k!我們局長辦公室也才56k!5m,那是多少個56k??!” “我看普通人就沒有必要搞這么快,我兒子上網是干什么?打游戲!跟人聊天,沒有一件正經事!不如把資源投到普及上,別一心追著英美走,哪能一天把人家一輩子的飯吃完?!?/br> 安夏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普及固然重要,拔高也很重要。掃盲班要辦,大學的精英教育也要有。電腦本來就是一個工具嘛,祖國的下一代用電腦成習慣之后,長大以后才能更好的利用它為建設四個現代化做貢獻?!?/br> 會議的議題上有演講環節,安夏是發言嘉賓之一。 在她前面演講的人好死不死,是做為投資基金公司的中華區代表姚華。 他發表的演講議題是認為電腦將會迅速取代人腦,電腦擁有人類所沒有的連續工作能力,穩定如一的注意力,也永遠不會因為個人情緒和外界的事物影響工作效率。 未來一定是一小部分精英人類給計算機中層下命令,再由無數自動機械設備實現最終的成果。 如果不能成為精英,那么在未來就會一無是處,毫無價值。 他舉例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公司在研發「不開燈工廠」,也就是整個生產車間,沒有一個人類,不需要開燈,自動機器人就有實現全部的一切。 “將來會有許多職業會被計算機所代替,包括美術、會計、客服。就連病人的陪護都會被人工智能機器人替代。國內的紫金科技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他在臺上瞎逼逼這不關安夏的事,把紫金拉出來當案例,那安夏是不干的。 等他下來之后,輪到安夏上去。 安夏的演講內容是關于科技輔助人類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人類的大腦還有很大一片未開發的部分,其精密和神秘之處,至今仍未被我們所完全破解。連自己的腦子都還弄不明白,說電腦一定能取代人腦,這是沒有意義的?!?/br> 她用紫金科技的產品舉例:“紫金的護工機器人已經更新迭代了第五版,單是陪聊天的能力,就已經讓很多人說比自己的對象強,還不如跟機器人過日子?!?/br> 臺下發出一片笑聲。 安夏笑道:“機器人并不能識別人類最幽微的情緒。對于反話、氣話、隱喻的理解幾乎為零。除非提前將主人的所有微表情都提前錄入在系統里。 但是人在痛苦、情緒低落的時候,并不會有心情去cao作電腦錄自己的臉…… 在判斷情緒這方面,機器人甚至還不如一個淘氣的孩子,起碼孩子在聽見mama字正腔圓喊他全名的時候,就知道mama生氣了?!?/br> 臺下又是一片笑聲。 “從目前發展來看,電腦可以取代一小部分機械工作,對藝術的識別能力完全看投喂的數據,對情緒的反饋能力比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強。 但比共情能力在及格線以上的人類差。 現在紫金的對話機器人已經有一個幾乎通過圖靈測試。 但是在對方不知它真實身份的前提下,說第十句話的時候,它就被識破了,就因為一個小小的用詞問題,與我們為它設定的身份不符?!?/br> 演講環節結束之后是用餐環節,安夏與姚華之間有點個人恩怨,這事不少業內資深大佬都知道。 不知為什么,兩人卻被安排在了一張桌子上。 安夏走進來的時候,周圍幾張桌的人一起望向她。 她看見,寫著她名字的圓桌只剩下一個空位了,而姚華就坐在那個空位左手邊。 主辦方這么安排是出于好意,每張桌的人員安排都精心安排過,比如暫時不想融資,只是想宣傳自家公司技術的公司,就會被安排跟媒體記者一桌。 而這張桌上有五個國內頂尖的科技企業老總,還有五個大型投資公司的代表。 一個有錢想投,一個有實力需要合作,這么安排非常合理??! 至于他們之間是不是有什么個人恩怨……在賺錢大業,啊,不是,是拉動經濟推動產業發展的大旗面前,這是問題嗎? 安夏現在只有兩個想法,一個是抓起桌上的酒瓶,對著姚華的腦袋砸下去,還有一個是轉身就走。 遺憾的是這兩種都不能選。 姚華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以前的事情洗得干干凈凈,以外企代表的身份回國。 轉身就走的話,那么多媒體人都在旁邊的桌子旁坐著。 安夏要是走了,就為各種《女性情緒不穩定,不適合擔任決策工作》《給女老板當下屬好累,老板太沖動》等等文章提供了案例素材。 她拉開椅子坐下,坐在她右手邊的是一位同行,關系平平,好歹能說得上話。 寒暄了幾句,這位同行就把話頭扯到剛才的演講上去了。 “安總覺得過三十年,四十年,機器人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嗎?” “對?!卑蚕氖挚隙?。 同行笑著望向旁邊的姚華:“這跟姚先生的觀點完全不一樣啊?!?/br> 姚華拿起盛著半杯紅葡萄酒的玻璃杯,向安夏舉了舉:“安總是做技術的,注重的是當下,考慮事情的出發點是技術的可實現性。我們這些搞投資的人,注重的是未來。 所以嘛,想法稍微遠了一些,在安總看來,就像科幻一樣,不過凡爾納的許多科幻里的事情,都已經實現了?!?/br> 這還能拉踩一腳,就是說安夏不如他有遠見。 安夏微笑道:“不,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是科技以人為本,我考慮事情,是從人性出發。人性自數千年來,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就連春秋戰國時那些有據可查的騙術,現在拿出來依舊可以成功的騙人。 那些細微的語氣、語境,還有管理者莫名其妙,變化多端的要求……如果計算機想要做到,那要付出的成本必然是巨大的。 美蘇爭霸期間,兩國不斷推出新的技術,1991年12月25日之后,美國的許多項目都被叫停了,因為花費大且沒必要。 如果花400塊錢就能雇一個人從早干到晚,為什么要花四百萬研發一個機器人,增加需求還得再加錢?!?/br> 安夏的臉上帶笑,目光冰冷地掃過姚華的臉:“我想知道,姚先生的公司,是打算投資進軍教育事業了嗎?” “哦?為什么這么說?” “我相信以姚先生的地位,絕對不會浪費寶貴時間去說廢話。每一句話,必有緣故?!?/br> 姚華笑著搖頭:“安總把我想得太厲害了?!?/br> “姚先生別太謙虛了,你只會比我想得更厲害?!?/br> 說完這句話后,安夏就再沒說過一個字,就當姚華是空氣,與其他人談笑風生。 有媒體采訪安夏:“請問,剛才您與投資公司的代表談了這么久,是否達成了某些戰略合作?” “我與姚先生在理念上有較大分歧,很遺憾?!卑蚕牡哪樕蠈憹M了遺憾。 事后證明,她沒有猜錯,姚華來華負責的新項目就是投資某高端教育機構。 那個機構的主營業務是讓中國學生順利申請歐美名校。 特別是美國藤校的所謂「素質教育」的輔導。 每個學生收費十萬元,號稱保證學生絕對能進名校。 參加「素質教育」的學生,要學習馬術、賽艇、滑雪……甚至還會早早為孩子定下專業,并安排聯系專家,將小客戶們送進這些專家的實驗室里「學習」。 安夏見過這種路數的cao作,給孩子刷獎項,刷所謂的「體育特長」,能掏得起十萬輔導費的家長,還能再掏出更多。 藤校也并不是唯分數論的,當然,也并不是指他們如何如何的尊重素質教育。 父母是藤校的校友,有大佬寫推薦信,家里給學校捐個樓……「爬藤」的成功率不比優秀的分數低。 安夏唯獨覺得浪費的事情是反正都這樣了,還去什么專家實驗室,浪費時間。 她笑道:“要是把做到一半的實驗器材給打翻了,得賠多少錢才夠?!?/br> 就在it會議之后的第二天,一個爆炸新聞,驚掉了所有望子成龍父母的下巴—— 有一個十歲小學生,通過該機構的安排進入了某專家實驗室,待了一個暑假后,成功在核心期刊發表天體物理的論文《暗物質的探測與星系的三點相關函數的對應關系》。 “天縱英才也不是這么縱的吧……”安夏第一反應是作假,假得也太不走心了。 第263章 小天才的誕生與結束 安夏不相信, 不代表別人不信。 不僅有人信,數量還不少。 誰敢說這個培訓班的人在胡說八道,他們就說別人見識短淺, 自己智商低,就不相信世上有真正的天才。 人類在歷史中接受的教訓就是永遠不接受任何教訓, 反正這一當上完,還有量子速讀的當在等著。 無論看起來多么不合理的騙局,只要送到愿意相信的人面前, 就可以剛好觸發上當機制。 別的就算了,這家公司為了表示自己能為消費者提供卓爾不群的實習體驗,一定得踩一腳紫金。 在廣告里說——“科研工作不可一蹴而就, 中國沒有參與第一次工業革命, 也沒有參與第二次工業革命, 國內的企業只知抄襲, 而毫無原創精神。 國內有些企業, 看似涉足諸多產業, 在多個地區皆有業務, 實則毫無文化底蘊。 與我公司合作的皆為世界知名大型研發公司,擁有數十年的優秀企業文化和優秀的研發環境……給您最好的世界頂級體驗?!?/br> 安夏對別人突然踩了她一腳這件事, 非常介意, 她也想知道,這位寫出了神奇論文的小天才,到底長啥樣。 根本不用費勁去找, 這位小天才的事跡已經滿天飛, 他被父母帶著到處講述學習心得和體驗。 什么從一歲開始學英語,三歲跑半馬,四歲橫渡長江, 沒有上小學,直接上的國學班,通過冥想,從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里,悟到了宇宙暗物質,從而寫出了論文。 字里行間是對國學的極度推崇,對義務教育的極端鄙視。 此時的普通人還沒見過如此拉風的履歷,被他父母超前的育兒意識所震驚。 安夏是什么人,安夏在男頻里多次看過——“一歲突破帝皇境,三歲吊打九天十地四海八荒各路神仙,五歲封圣,七歲已經成為三千世界唯一至尊”的龍傲天。 就這小子的檔次,還僅停留在區區人類的水平。 這小子剛出名兩星期,他爸寫的一本《少年飛揚》就已經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