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02節
現在催他們出去看,他們可能完全沒有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應該看什么。 安夏想了一下,打算做一個「紫金科幻作文有獎征集」。 只要識字、愿意寫,都可以投稿,獎品相當豐厚。 安夏的想法是:古代瑞獸都是各種常見動物的聚合體,人看見鳥飛,想到自己也要飛,看到魚游,想到自己也要游。 人不可能脫離自己生活的環境,硬憋一個沒有意義也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東西。 這次的科幻征文,就算征不到文豪,也能征到一些可以參考的思路。 消息放出后,首先行動起來的是大城市學校里的孩子們,老師替他們打包投稿。 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寫出來的作文也有劇情有情感。 有的還來了一段星際旅行中的故事,相愛的兩人處于不同的時間維度,一個等了六十多年,沒有等到愛人,另一個還以為只過了一夜。 之后收到的文章都是從許多不同地方寄來的,大多數人用的是雪白的稿紙。 審閱組收到一封征文,用的紙是從田字格本子上撕下的,紙上用鉛筆端端正正寫著拼音和「上中下、人口手」,想來是某個孩子的作業。 科幻是用碳素墨水寫的,覆在鉛筆字上。 “這也太節儉了吧?!?/br> 寫信的人甚至還附了一張紙條:“請擦掉郵戳后,把郵票寄回。郵票是我跟別人借的?!?/br> “這是什么意思?”審閱組的人不明白,安夏也不明白。 公司里有一個新來的員工看到笑了:“這是占郵政的便宜呢?!?/br> 近期在全國各家雜志上,忽然多出許多征筆友的消息,寄一趟省外是兩毛,省內是一毛,有些「海王」,或者說信件往來頻繁的人,郵費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為了省錢,他們在郵票上刷上膠水,蓋上郵戳后,輕輕一擦,郵戳就掉了,用水把郵票泡下來,還能繼續用,仔細一點,至少能用三十多個來回。 “真是想絕了?!卑蚕母袊@,人民群眾創造力最大的時刻,一是省錢,二是掙錢。 這份占郵政便宜的征文,內容十分樸實,幻想著未來農業的技術發展: 能預測天氣,在干旱發生之前,早囤水做準備。在暴雨來臨之前,搶收麥子,機器人在地里走一圈,麥穗能直接變成裝在包裝里的面粉。 想法不算特別的新鮮,讓安夏動容的是內容。 這個人家里的孩子有四個,都是超生生出來的,罰款扒房,什么事都遇到了。 他對比自己家和別人家的條件,十分難過,不明白為什么父母非要生那么多,是不是不喜歡他。 父母說要是沒有那么多孩子,要怎么種地。 他和兄弟幾個從小就要做農活,三歲的小弟弟都要拎著小筐,跟在父母身后顛顛的撿麥穗。 他想,如果有別的力量可以幫忙種田就好了,就不需要生那么多,家里也不會因為超生被罰款,日子也不會過得這么艱難。 審閱組的一位老師看著這篇文章,搖搖頭:“他們家這是掉進馬爾薩斯陷阱了吧,越窮越生,越生越窮?!?/br> 另一位老師則說:“可能期待雞窩里飛出金鳳凰,一人得道,全家跟著過好日子?!?/br> “沒錯,現在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他將來,說不定反而比我們有錢?!?/br> 作文的最后拔高了一下思想境界: 希望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種麥子,春種一顆麥,秋收千顆萬粒,讓每個人都能吃到白面,再也不被自然災害左右。 負責對外宣傳的同事把這篇挑了出來:“最后這句不錯,可以用在紫農公司的壽光項目里?!?/br> 這篇算不上科幻故事的文章,作者也得到了「金句獎」:五塊錢。 就這五塊錢,已經夠他全家吃一個星期。 原本打算讓作者初一就輟學回家干農活的家里人,決定再給他一個上學的機會,集全家之力,想試試看,能不能供出來一個「文曲星」。 至于「文曲星」跳槽去研究小麥種植,這是以后的事了。 現在,安夏已經得到了一些她想的東西。發現了一些故事寫的不錯的人,也發現了一些好的創意。 其中有一篇稿子,引起了安夏的注意,那個故事里,人人的情緒、思想都會被機器展示出來,避免謊言、欺詐人際交往中不誠實的行為。 讓相愛的人不再互相猜心思,讓壞人的想法無處可藏。 遣詞造句看起來很熟悉。 安夏(那個展示情緒機器的文章,是你寫的嗎?) 陸雪(你怎么看出來的?) 安夏(風格一看就是你,你的想法還真超前。) 陸雪【工作需要,談判的時候,要是知道對方的底線,事就好辦多了?!?/br> 安夏「你知道別人的,別人也知道你的」…… 陸雪【那還可以發明腦波屏蔽器、腦波造假器、破譯腦波屏蔽器和破譯腦波造假器……】 安夏【商業奇才啊……可惜,你怎么就被國家收走了?!?/br> 這篇文章被刊登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配的插圖是一個物理層面「腦洞大開」的人,他的想法全都直接從”腦洞“里飄出來了。 紫金文學版的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愧是我們的鐵血大師兄,看這個腦洞,真大?!?/br> 在版上,有一個人的留言引起了安夏的注意:“如果真的可以直接把思想傳遞出來就好了,我的教授得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全身都不能動,連話都說不出來,可惜了他滿腹的知識?!?/br>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就是漸凍癥,目前是不治之癥。 安夏找到這位教授,初步想法是也許他需要護工機器人。 然后,她發現了一個新的需求,教授想要跟別人交流,想要教學生,他現在只剩下兩根手指能動,現在還能靠鼠標選字。 但是他的癥狀越來越嚴重,感覺自己很快就會變成只有眼睛能動的人了。 教授(如果鼠標能用其他東西控制就好了。) 安夏想了想,好像并非完全不可能? 第178章 在紫金公司混飯吃,得…… 跟著安夏去找教授的人是張鵬。 做為一個破罐子破摔的人類, 他已經把第一目標從搞定無人駕駛,變成了搞定無人輪椅。 畢竟現在開車的人不多, 坐輪椅的人其實還是蠻多的, 只不過這些人因為城市公共設施對他們不夠友好,才沒有出來。 張鵬自己的奶奶耳聰目明腦子靈,熱愛生活, 就是腿腳不便。雖然拄著拐杖能走幾步,但是腿抬不高, 只能走平地, 居民樓前偏偏有一級臺階, 就這么十幾厘米高的臺階,都能把她為難住。 如果不是張鵬現在有錢,自己出錢給居民樓前面的那道「坎」加了個平坡, 奶奶現在能看見的外界,就只有窗戶前的那一小片。 這位教授剛好也姓張, 教的是光電學,張鵬的無人駕駛也正好也想搞光學感應相關的程序,在無法與城市交通系統聯網的時候, 能自動識別紅綠燈。 兩人相談甚歡,只可惜張教授的「說話」速度實在太慢了,他能動的兩根手指,是左手和右手上的兩根小指, 按鼠標都按得萬分艱難。 基本上是靠他的學生在旁邊幫忙做一些補充說明。 張教授家里使用的是紫金的智能電子家居產品,已經比過去強了許多。 但是,智能家居在設計時的目標對象是懶惰的正常人,至少也是上肢可以正常使用的人, 完全沒有考慮到沒有靈活手指的那些人應該怎么辦。 張教授努力的用一根小指推鼠標,按鼠標,用這么一點點與外界溝通的機會,與張鵬聊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瓶頸和未來。 安夏提問:“現在光電的研究范圍,包括紅外線嗎?” 旁邊的學生幫忙回答:“包括的,現在可以將紅外線轉換成電信號進行傳輸?!?/br> 安夏又問:“那現在的水平,有沒有到用紅外線掃描眼球,用瞳孔定位視線位置呢?這樣的眼,眼睛看著鍵盤上的什么鍵,光線可以自動鎖定目標,也省得這樣一點一點的推鼠標了?!?/br> 學生想了半天,跟安夏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堆,大概的意思就是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沒有到這個程度。 安夏又問:“那現在學界對眼球控制的研究大概到哪一步了?” “好像……是通過眼球移動的位置和停留時間,判斷觀眾更喜歡哪個位置,那個就是黃金廣告位?!?/br> 在學生說的時候,張教授的眼神不善。然后,他特別努力地用小指推動著鼠標。 有時候沒推到位,學生還要從旁協助,幫他推一推。 安夏從張教授的眼神看出,如果不是他現在只能動動小指,鼠標可能已經給他推出火花帶閃電。 他為什么這么激動? 在張教授小指瘋狂點擊數下,終于拼出一個他想要完整表達的意思:你的文獻看了個什么東西! 你一個天天看資料,準備寫論文的人,怎么連最新的資料都沒看見。 現在的技術是讓你找廣告位的嗎! 學生臉上露出的表情,張鵬十分熟悉,他當年也是到了不交論文就得死的時候,才打開了第一篇資料。 在不是很著急的時候,確實對最新成果沒有追的那么熱情。 張教授的小指繼續瘋狂點擊,對學生說。要是他再拖延下去,他就別想畢業了。 只能動小手指極大的限制了張教授的發揮,安夏感受到張教授非常迫切的需要一個眼睛就可以控制的設備。 他現在特別想達成「如果眼神能殺人,你已經死一萬次」的成就。 學生說:“我的畢業設計想做采集上網者的眼球關注位置和時間?!?/br> 也就是網頁黃金廣告位的分析器,張教授對科技的認知是要改變人類命運,走的是高大上路線,他認為以這個學生的學業水平,應該可以研究更有前途的東西,而不是什么網頁廣告位。 學生對眼球控制沒興趣,張鵬興趣十足。 張教授表達了對學生的嫌棄,以及對張鵬的熱情,還介紹了幾個同事給張鵬和安夏認識。 與幾位教授聊過之后,安夏了解到現在的眼動控制思路有兩個。 一個是用紅外線記錄眼球的位移,一個是記錄眼睛看見特定按鍵后的腦電波變化。 從現在的進度上看,紅外線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最大的問題是:定位不夠精確。 眼睛看著普通鍵盤按鍵那么大的按鈕,紅外線有可能定在附近三四個鍵位的任何一個地方。 “那就……先做大一點?!卑蚕挠X得現在最要緊的是用起來,先用起來,才有反饋,才能慢慢調。 目前全公司最強攝像頭技術就在無人駕駛組,他們需要用攝像頭判斷車距、道路標志,再傳給電腦,由電腦做相應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