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97節
安夏笑道:“有大成果,就拿大獎金,要是階段性的成果,也會有獎金。再不行,至少能找到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吧,至少可以發點有影響力的論文?這些都有獎?!?/br> 研究員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眼里滿是興奮。 想要被派到紫農公司,并不是報名就能行,對學歷、研究方向等有要求。 唯獨對性格沒要求。 安夏定了十幾個人之后,已經被定下的一位員工好心提醒安夏:“有一個叫季科的人,你可得小心點,最好別要?!?/br> 季科這個名字,也在定下的名單里,安夏不解:“怎么?這個季科是領導熱情推薦的,說這個人學歷高、能力強、為人熱情積極主動?!?/br> 員工回答:“他學歷高能力強不假,但是,他的這個熱情積極主動……嗐,本來不該我說,但是,他整天吊兒郎當,什么事都不干,遲到早退,連院長都不敢管他,他…… 嗯,是個刺兒頭,之前有幾個農民偷他試驗田里的東西,他揮著鐵鍬,把人給打傷了?!?/br> “這么有志氣?” 員工看著安夏的眼神十分復雜:“后來村里人到院里來鬧,院里出了醫藥費,院長讓他跟村里人道歉,他反把院長罵了一頓。非常難管?!?/br> “哦?”安夏來了興趣,“那我得親自見見他?!?/br> 第175章 科技興農 季科的同事們知道他進入人員名單之后, 都鬧著要他請客。 “季科,你技術這么好,過不了幾天, 你肯定就能混個技術總監當當。到時候升職加薪, 可別忘了我們?!?/br> “這么大的喜事,還不請我們吃一頓?下次見你,就是你在小轎車里坐著,我們在路上走著咯?!?/br> …… 就在同事們起哄的時候, 有人進來叫他:“季科, 到辦公室來一下?!?/br> 大家都有些疑惑。 初步敲定的十八個人選,已經都由王小山一一親自面試過。 他不看技術, 也不看人品, 只看思路,看他們的想法能不能跟得上變化多端的技術。 “去吧, 肯定是聽說你的技術比別人都強, 說不定是讓你當主管呢?!币粋€同事非常的樂觀。 安夏在辦公室里看到季科時,忽然有點想笑, 看得出來, 這個男人認真的努力把自己打扮了一下,雖然對摩絲的使用可能有些誤解。 堅硬的摩絲把他的短發變成一根一根的刺。 真正的「刺頭」。 安夏說:“你們領導對我說了不少關于你的事情?!?/br> 季科的眼神一黯, 剛剛提著十二分精神的模樣頹了下去,他知道自己在領導那里是個什么樣的印象,沒指望他們能說自己什么好話。 果然,安夏開口問道:“聽說你提著鐵鍬打人了?” 這事都驚動派出所了,想瞞也瞞不過去,季科猜測自己想去紫農的路徹底斷了。 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對!他們偷我的苗?!?/br> “是什么苗?” “水稻, 我本來是研究多穗水稻的,好不容易出了幾棵,結果村里人組隊來偷,偷了一回,第二天還來,他們是拖著車來偷的!” 季科說到當時的事情,臉都漲紅了,看來是氣得不輕。 “我要去追,他們還有兩個人按著我,把我的臉按在稻田的水里……院長還要我向那個把我按在水里的人道歉?!?/br> 安夏點點頭:“你是該好好練練?!?/br> “哼……???”季科先以為自己聽說了,安夏說「好好道歉」,回過神來,一品,好像不對,什么叫好好練練? 安夏認真地說:“把你的臉按在水里,那不是要你的命嗎?要是你力氣大一點,應該能把他按到水里?!?/br> 季科:“……” 好像沒錯,又好像哪里不對。 領導不都是事不關己就和稀泥的嗎?怎么還有這樣的領導,還是個女的。 安夏又問:“既然你原來學的是水稻,后來改行做棉花,中間的跨度好像有點大,你是怎么適應的?” “我原來學的不是水稻,我的專業方向是植物基因相關。對我來說,編水稻的基因是編,編棉花的基因也是編,中間缺的東西,自己用業余時間抓緊補補就能跟上?!?/br> 季科說得理所當然,安夏的心中只有:死學霸,凡爾賽。 根據安夏判斷,就沖著那個慫慫院長的水平,就因為手下人跟村民起沖突,也不至于這么急切地想把他送出去。 村民又不是架起柴禾把辦公室給圍了。 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我看你的簡歷不錯,畢業后就進來了,參與了不少項目,但是都沒有成果,這是什么原因?” 科研沒有成果很正常,但是參加了不少項目,都沒有成果,而且那些項目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先不說能力,這人的運氣也太差了點。 其他十七人的簡歷里,至少有一兩個都有了關鍵性的成果,或者至少那個項目還堅強的活著。 季科冷笑一聲:“因為都是騙經費的項目?!?/br>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認識到了科研的重要性,真金白銀的對一些實驗性的項目進行扶持,只要愿意搞,就投錢,稍微看到一點曙光,投更多。 季科的能力強,所以,他被放進了一個經費挺多的項目里。 剛開始,他一腔熱血,天天加班加點。 所以,他也是第一個發現這個項目在一開始立項的時候就有問題,在方向上就是錯的。 他整理了很多數據,向主任說明這個項目做不了的原因。 主任剛開始還哄他幾句,后面就說他眼高手低,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沒有科研人的韌性。 于是他不得不咬著牙繼續往下做。 他在這邊累死累活,忽然發現每天自己到實驗室最早,走得最遲。 而其他人,遲到早退,連跟他搭把手的人都沒有,他向主任反應,主任說別人被派去跟其他單位的科研人員交流。 終于有人看不下去,勸他別傻了,好好拍拍主任的馬屁,比什么都重要。 “你們組的其他人,天天跟你們主任出去吃香的喝辣的,昨天我還在歌舞廳看到他們了呢?!?/br> 季科大怒,直接向院長反應,沒想到先給他定了一個「越級匯報」的罪名。 從此季科在農科院就像毒藥一樣,誰也不想要這個管不好的刺頭。 直到新來了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郭教授,他就像一個垃圾一樣,被扔到郭教授身邊。 郭教授是個做實事的人,季科也認真干了好些年。 不過他也對郭教授這種一心撲在科研,對如何轉化和銷售完全沒有想法的思路頗多微詞。 或者不能叫微詞,他說得特別直白露骨,他告訴郭教授:“不能轉化到地頭的農業技術毫無意義。而且我們現在的獎勵制度也無法提高研究積極性?!?/br> 其實,研究員們私下也說過不少嫌棄院里收入低的話。 還有人攛掇他,讓他跟領導說說:“我們能力不如你,去說這些肯定沒用,你說話,領導們肯定要聽的?!?/br> 他替研究員們說話,卻遭遇了背刺,在會議上,那個曾經攛掇他的研究員當眾說: “請有些同志不要隨便代表我們,我們心中只有科研,只有為國家研究出更好的農產品,而不是為了錢、為了權!” 下面一片掌聲。 每一個掌聲,都像打在季科的臉上。 要不是院里是國字頭,輕易開不了人,季科早就滾蛋了。 好不容易來了個紫金,領導們說違心的話,也要把季科送出去。 聽完了季科的故事,安夏點點頭:“嗯,確實,你的方式方法上有點問題?!?/br> 季科的心沉了下去,安夏不會要他了,他的命運就是要爛在一個無人的角落里。 安夏對他說:“你在一個要講人情世故的地方,只講數據,肯定是不行的?!?/br> 季科點點頭,已經決定出去了。 “你搜集數據和分析的能力不錯,以后在公司繼續保持,最好能更全面一點?!?/br> 季科疑惑地轉過身:“你還要我?” “為什么不要?”安夏笑道,“要是有機會,你到我們公司來看看,你會發現,你這才哪到哪???” 季科的水平,跟懟遍top公司的搜索引擎組組長一比,就是個弟弟。 安夏對他說:“好好做,我需要的是能做實事的人,你不用考慮太多?!?/br> 安夏挺想去試驗田看看,季科對安夏說現在是冬天,地里沒什么東西了,安夏還是想看看,主要是反正今天也走不了,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找點事干。 季科帶著安夏到試驗田的時候,遇到幾個村里的人,他們熱情地跟季情打招呼,還邀請他到家里吃飯。 “你不是跟村里人打架了嗎,怎么處得還挺好?”安夏挺好奇。 “這個不是偷水稻的村子?!?/br> 季科真帶著安夏往村里去,他帶了一些飲料和吃的給村民帶過去。 聽說季科要走,農戶們都擁過來:“???你要走啦?那以后,我們要是遇到問題,能找誰問???” “我上次遇到問題,問了另一個人,他對我愛搭不理的,我都不敢問了?!?/br> “好好的,為什么要走呢?” 通過農人們的描述,安夏聽出,季科平時在試驗田的時候。除了做自己田里的事,也會幫著農戶看看他們田里作物的問題。 棉花長得不好、出的棉質量不好,葉子上有斑是什么問題,花苞僵了是什么原因……季科能回答的就回答,不能回答的,他自己回去查清楚了再回答。 難怪關系處得這么好。 幾乎所有種棉花的農戶都來了,他們很舍不得季科,沒有季科,很多問題都不能馬上得到處理。 安夏問道:“種植出問題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