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56節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么樣。 如同早期的紡織工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被自動化機械取代。 如同教培行業,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被一張a4紙斷送。 還有導游、大巴司機、路邊小店……不知道看似安穩的日常,在未來會隨時被打破。 安夏在旅行時認識的一個開網紅民宿的,火的時候真火。然后,全民流動受到限制,以前的旅游旺季,他的店得提前兩個月定。不然沒房,那段時間,店里鬼都沒有,只有一人一狗望著天。 幸好他在開民宿的時候,經常打掃臭氣熏天的廁所,對市面上的口罩都不滿意。于是索性投了一個做熔噴布的工廠,做高標準的口罩。 當他發現民宿第一次出現虧損的時候,當機立斷把民宿關了,傾情投入熔噴布工廠。 在最初買不到口罩的歲月,安夏全靠他接濟了一百個口罩。 這件事給安夏帶來極深的印象。 做為一個無法預知未來的凡人,只能在自己行業相關的方向上,多線布局。 賺快錢的、賺慢錢的,都要有。 同樣是10%的收益,投入一億,跟投入一塊錢,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安夏今天來,就是想跟各位投資人聊聊,希望他們能大方的投資,并且不要多管閑事。 不要插手她的決策權。 “安夏小姐,你好?!庇腥讼蛩蛘泻?,安夏轉過身,發現是中創的張總。 這是中國第一家風投機構,說起來,也是一個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經投出18億的大公司。 但是,這些信息都是安夏在來到這個時代才打聽到的。 也就是說,它連千禧年都沒有活得過去。 失敗原因也很好理解,現在公司上市也不是全流通,有一大堆限售股。 在后世,投資一個公司,公司上市就能套現離場。 投進去一塊錢,轉身變成幾百塊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現在卻只能靠分紅過日子,簡直就跟某些爆雷的p2p一樣,只能拿利息,本金卻卡在里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來。 隨著投資越投越多,錢卻怎么也收不回來,張總也著急了。 他早就想投資紫金了,他派人對紫金展開了背景調查,包括他們公布的盈利、技術水平的先進程度等等。 從調查結果上看,紫金科技賺錢實在太厲害,就算只能收分紅,紫金也絕對是能給中創分得最多的那一個。 他聽說安夏今天會出席這個宴會,才會把工作都推掉,準時趕來。 沒想到安夏反倒是在開席后半個多小時才到。 到了之后,她手里端著一杯香檳,盈盈淺笑,在一個投資基金的大老板旁聊天。 等安夏的第一段對話告一段落,到桌邊再端飲料的時候,張總才找到機會,靠過來。 “原來是張總,你好你好,聽說你們最近投了好幾家不錯的公司,生意興隆啊?!卑蚕南蛩e起飲料杯。 張總也舉起杯:“勉強還可以,不過,我最想投的,是你們公司?!?/br> “我們公司?”安夏有些驚訝,之前她可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是啊,你們公司從成立之初開始,就一直是引導者的身份,而不是跟隨,我們相信,紫金公司,未來一定會更好。 想要做大做強,光靠自己始終是慢了一點,需要有一筆合適的投資。你今天來,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嗎?” 那確實,不然來都是投資基金老板的地方干什么,蹭吃蹭喝嗎? 安夏對中創的印象只有一份一千多字的材料,安夏沒有看出他們投過什么有出息的公司,也沒有看出他們的實力。 投資人與被投資人,并非永遠都是出錢的最大。 對于一個所有人都認為其前景非常好的企業,那么,投資人才是被選擇的對象。 張總:“安總有找到心儀的投資公司嗎?” “正在找,我們公司才剛剛起步,跟國際上的大公司一比,還十分弱小,不好找呢?!?/br> 張總笑道:“怎么會呢,我們公司就十分看好紫金科技?!?/br> “中創也打算投科技公司了嗎?” 兩人關于投資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安夏確定,中創并非良人,居然想要控制權。 開什么玩笑。 安夏露出為難的表情:“這個要求,實在難以滿足。我們公司的一切技術開發項目的立項敲定,已經需要通過六個人的評估與審核,已經十分麻煩了,再增加有決定權的人,會導致項目的前期準備時間太長?!?/br> 張總一聽就急了:“磨刀不誤砍柴工嘛,多一個人出主意,多一個人商量,不好嗎?” 她微笑道:“可是人太多了,意見就會雜,讓執行的人無所適從。如果高層互相之間的意見都不統一,那讓下面的人怎么辦?總不能先高層開會兩個星期,互相說服,統一意見,然后再布置任務吧?” 張總對安夏的話表示不理解,開兩個星期的會,不是很正常的嗎? 中創經常開一個月的會,最后互相無法說服,然后討論的事項就算了。 雖然討論的事情沒了,但是這也不算什么壞事啊。萬一,做這事勞民傷財還沒收益呢? 張總繼續努力勸安夏接受中創的投資:“現在除了紫金之外,已經有很多家小公司起來了。 吃了嗎的對手有美餐一頓,中國貨的對手有淘淘網和亞迅,游戲就更多了。要是不迅速占領市場份額,那市場就會被別人占去?!?/br> “我再考慮考慮?!卑蚕牟幌朐俑鄰U話,要她出讓控制權,絕對不可能。 往她的公司里插董事都不可能。 在她身邊的人,必須跟她一條心。 見安夏如此堅定,張總不肯放棄:“現在哪個投資公司不需要控制權?對,創始人團隊是公司開始的源泉,沒有創始人的創新,公司都不存在。 但是公司開始運作之后,就是一個商業體,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一拍腦袋就可以做決定的。 人少的時候沒有關系,人多的話,肯定是要對投資者和員工負責的嘛?!?/br> “何況,像你剛才也說了,紫金科技在國內是很強。但是放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到底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新興企業。 這些國際投資公司,最重視創始人的資歷,或者是投資項目的科技含量。 我記得安總原來是九廠的一個工人?現在紫金用的許多科技也并非原創,而是從ibm,或是日本那邊過來的。 當一個商品,沒有一個人要買的時候,其它人也不會多看一眼。但是一旦已經有一個人先買了,就會容易帶起群體效應。 如果有我們中創先投了,那其他投資公司也會把更多的關注投向紫金……” 趙總還在說,安夏微笑著聽,聽完了優雅地向他笑笑:“抱歉,我不能接受這個條件,我去補個妝?!?/br> 說罷,便拿著她的小手包轉身離開大廳。 補妝只不過是一個借口,是一種委婉表示「我不想站在這里聽你放屁」的態度。 安夏在洗手間的鏡子前,稍稍補了一點口紅。 “很漂亮的項鏈?!迸赃呉晃粴赓|雍容的女士稱贊道。 “謝謝,這是我找一位設計師定制的?!?/br> 安夏笑盈盈地看著她,等著她下面的話。 今天整層樓,就只有投資基金行業的年底聚會活動,其他人不會過來。 會出現在這個洗手間的女士,絕對不是路人甲。 這種人,平時也絕對不會跟路人甲聊天搭話。 夸項鏈,只是找到一個搭訕的理由罷了。 所以,安夏沒有只說「謝謝」,而是還帶出了下一句。如果她有心接著聊,就可以從設計師、定制聊到別的事情上。 如果不想聊,只要點頭笑笑,就可以走了。 遞話遞全套,方便你我他。 兩人一起離開洗手間之后,那位有粵語口音的女士向安夏自我介紹:“我是高盛公司亞太地區的副總,陳穎?!?/br> 高盛集團,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 安夏伸出手與她交握,陳穎詢問起安夏尋找投資的意向,有什么要求。 雙方相談甚歡,高盛總公司當然不知道在一個發展中國家有什么公司。 但是陳穎知道,她每天都會使用紫金論壇,偶爾也會在「吃了嗎」上面點外賣,對整個團隊的印象非常好。 “紫金論壇的新聞版很厲害,很多新聞的播發速度,比廣播和報紙快多了?!?/br> “那個其實不應該算新聞,新聞是需要經過有關部門審核后才能發出的,我們那個,只是收集一些網友們剛好看到的事情?!?/br> 一來二去,還是聊到了重點,投資。 安夏索性擺明了條件,她只要投資,希望投資人只管收取財務上的利益,不要插手公司的管理。 陳穎沉吟片刻:“不要控制權不是沒有先例,但是你要證明,你的想法,是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利益是吻合的。我們才能放心地不插手?!?/br> 道理沒錯,就像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說要獨自出門干一番大事業,家里人怎么也不可能真的相信他。 公司同理。 公司沒有成年與未成年的劃分,那就要看公司管理者的腦子是否成年了,不會干出什么違背消費者利益的事情,導致投資方虧損。 “好的,我回去準備一下資料?!?/br> “盡管啊,正好大老板這幾天在國內,周二就走,他敲定的事情,流程辦下來特別快,他一走,沒人push,每次流程都得拖到最后一刻,最近談投資的人又比較多?!?/br> “謝謝提醒,我馬上就準備?!?/br> 安夏趕回公司,都已經十一點多了,公司里早就人去樓空。 連自助餐場地都收拾的干干凈凈,完全看不出這里打翻過蛋糕,潑過汽水。 “回公司一下,我在會議室等你們?!卑蚕哪闷痣娫?,叫幾位高管回來。 幾個高管都是剛剛才到家,接到電話后,不管心里有多么不情愿,還得馬上折回公司。 拿年薪的人,就是如此的沒有人權。 會議室里燈火通明,安夏看著在坐的幾位總監:“你們誰寫過給投資人看的公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