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編劇發家致富 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糟糠妻的傻閨女、古代錦繡生活日常、重生年代:炮灰長姐帶妹逆襲、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嚶嚶、教主有個黑月光、穿書后我和男主HE了、滄雪魔界、[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
“好奇 1,我推還沒和小林合作過呢?!?/br> “哈哈哈這時候就希望來個類似《后宮》的劇本,能一下子塞幾十個演員的那種。我推只是個小透明,當時面《后宮》沒面上,她現在提起這事都很后悔?!?/br> “后悔 1,而且樓上你是面過《后宮》的,知道我家演員是什么情況嗎?當時《代號11》劇組找過他的,可他經紀公司覺得這劇沒什么大氣候,給他接了別的劇,誰提起這事不氣?我家演員現在還在糊劇里打轉,一提這事就后悔得不行?!?/br> “想看的題材太多了,不過我已經發現了,只要是小林寫的劇本,什么題材我都能接受?!?/br> “濟啊,別偷懶了,快出來干活,看到觀眾老爺們期待的眼神了嗎?” 彈幕話題越跑越偏,從演員機遇偏到了題材盤點,不過林濟的每一部劇都被拿出來大肆討論,結論是,演員只要能在林濟劇里扮演重要角色,紅是早晚的。 聶鷗分析了一下林濟之前寫過的劇本,有諜戰劇、年代劇、穿越劇和宮斗劇,不出意外的話,下一個劇本應該不會重復。 聶鷗自己偏向懸疑探案類,她有年頭沒看到這一類型的劇集了。 大江衛視和青藍衛視兩家主力一線衛視很少拍攝這一題材,而星洲衛視每年播出的題材雖雜,卻同樣不青睞這一題材,懸疑探案類相對比較燒腦,這注定了它的受眾很集中,雖然稱不上小眾,可和青藍、大江衛視主流的題材相比,也不算是大眾題材。 一線衛視不肯拍,二線衛視拍出的質量卻參差不齊,偶爾能出兩部精品,絕大多數卻只注重氛圍渲染,力圖把觀眾嚇個半死,而推理邏輯——零。 不過聶鷗清楚,她不能對林濟要求太高,在她心里,林濟是很全能的那類編劇了,任何題材的劇本都能駕馭得很好,然而懸疑探案類劇本對邏輯的要求很高,案子本身必須很有吸引力,還要給觀眾刺激感。 至少,在一個案子破完之后,觀眾不會產生“就這?”的感覺。 想到這里,聶鷗默默打開平板,去搜古早的懸疑探案劇看。 在她小時候,可看的衛視沒有現在這么多,衛視間的競爭也沒有現在這么激烈,她只要換一個頻道,不管在播的劇她感不感興趣,那些劇基本都是精品,現在則不同,她能把遙控器從大江衛視按到其他二線衛視,卻找不到一部能讓她提起興致的劇集。 這幾年她翻來覆去看林濟的劇,《代號11》和《百歸記》她看得最多,是為了陳橙看的,但只要《后宮》重播,她只要有空必然會停下來看。 她希望林濟一年寫一百部劇,精神食糧這種東西,當然要越多越好。 …… 參加完飛躍獎,林濟繼續閉關。 新劇他還沒考慮好,林濟的閉關,其實就是抱一堆閑書回來,挑上幾本一坐一個下午,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沒有林濟不看的領域,有些內容他可能看過就忘了,但在將來的某一天,這些內容自然而然會出現在他新寫的分場里,成為完善分場不必可少的一塊拼圖。 最近天氣很好,太陽照進窗戶暖洋洋的,林濟倒一杯熱茶,偶爾轉動一下自己生銹的大腦,只覺生活十分滋潤。 他從發動機的制作原理研究到了早餐如何擺盤更精致,連中醫的望聞問切技術也學到了一些。 偶爾馬鑫嘀咕他,讓他多出門走走,林濟就轉道去附近的圖書館,帶上保溫杯,找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從開館坐到閉館,還能看幾本雜志。 這天很巧,林濟剛走到書架邊上,就看到了貼著“劇作家”三個字的雜志盒。 他抽出一本看了看。 林濟可以在和對手嘴炮三天三夜之后再欣賞對方的著作,這毫不妨礙,哪怕他覺得對方周身被弱智籠罩,可該看的文章和劇集他還是會看的。 打開雜志的那一瞬,林濟多少還是有些期待的。 他經常泡編劇論壇,摒除那些酸言酸語的話,論壇里其實有不少很有見解的發言,只不過有人對創作的內容更敏感,而有人則側重于某一題材的發展趨勢,對業內的風向變動很敏感。 這個時代編劇類的著作雖然沒有他上輩子多,但一些著作和觀點卻不乏深度,林濟讀了之后也覺得受益頗多。 可連看了再《劇作家》上發表的三篇文章后,林濟頓住了。 他默默回到書架旁,把雜志盒歸于原位,臉上露出了難以形容的表情。 他剛剛浪費了足足半個小時的生命,去看一些完全不知所云的理論。 林濟可以很客觀地說,發表在《劇作家》雜志上的一些觀點,甚至不如編劇論壇的討論新潮,而且雖然《劇作家》自恃矜貴,沒有直白地互吹互捧,可文章詞句之間那種優越感、編委們彼此間的欣賞之一同樣流露了出來。 林濟最吃不消這個。 不管怎么說,寫文章需要言之有物,不能用套路化的文字和吹捧去填充,后者哪怕必須要有,含量也必須少一點,可《劇作家》這幾篇文章都寫得一般,內容陳舊,對于當下電視劇發展的敏感度也不夠。 不過仔細想想,一線編劇的敏感度是最高的,他們處于行業的最前線,日常關注題材的興衰,只為從固定的收視底盤里為自己爭取到足夠高的份額。 而養老型的編劇則不同,這群人到哪兒都被捧著,成天出席這個論壇參加那個獎項,觀眾的沖擊不會落到他們頭上,他們安坐于后方對一線編劇指指點點,日子可謂十分滋潤。 林濟嘆了口氣。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只愿意當一線編劇,上輩子他成為了業內人盡皆知的金牌編劇,和創作無關的事項不可避免地多了起來,可就算再忙,林濟也會擠出時間輸入,保持一定的創作頻率,他最害怕的就是成為這一類編劇。 編劇這份職業,想再進一步是很難的,一部劇紅了,編劇嘗試用同樣的套路去創作新作品,可觀眾未必會買賬,可能編劇整個職業生涯只有這么一部爆劇,但編劇想要墮落是很容易的——借著曾經的名氣招搖撞騙,開班收徒,和劇組一起把觀眾騙進來宰。 林濟阻攔不了旁人這么干,他只能提醒自己。 他有時候很為這些同行遺憾,因為他們年輕時候創作出的作品確實驚才絕艷,能夠讓混跡編劇圈多年的老編劇們自慚形穢。 然而,天才的靈光一閃重點在“一”這個字上,年輕時創作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超常發揮,想復刻、想超越幾乎毫無可能,如果編劇耐得住性子慢慢磨,在將來依然可以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儲備在業內站穩腳跟。 可如果編劇自己永遠只惦記著自己的經典作品,或者認為靈光一閃是自身創作的常態,墮落起來是很快的。 而且這群人的思維已經形成,不是誰去糾正就能改變的,至少林濟認為自己做不到。 他把《劇作家》雜志丟到一邊,想打開手機罵兩聲,可又覺得自己有點自找沒趣。 在他的觀點里,這群編劇就是老僵尸,他能把人罵醒,莫非還能把老僵尸罵醒不成?難度著實有些太高了。 好在編劇論壇里的帖子一直熱烈,編劇們秉承著“同行是冤家”的觀點,用盡自己平生僅有的知識儲備去反駁同行的每一個觀點。 林濟著實被《劇作家》的文章傷到了,一進編劇論壇,他就有種進入溫暖的春天的感覺。 他撿起大公雞的賬號,回復了幾條帖子。 以往編劇論壇diss林濟的聲音很響,但自從他接二連三地出爆劇之后,論壇的同行們都知道他屬于常理外的編劇,就算論壇一天飄著八百個diss他的帖子,也擋不住他部部爆紅。 不能反抗,那就收編。 編劇行業里吃《后宮》和《靜梧傳》紅利的編劇有不少,縱觀時下的收視榜,穿越可謂長盛不衰。 因而,“大公雞”剛在論壇露面,立刻被一群編劇盯上了。 “@大公雞,下一部寫什么題材?” “寫年代劇受阻中,能否請雞兄替我看看劇本?有償!” “雞?。。?!” 林濟:“……” 林濟現在確實算一個閑人,他先檢查了一下自己的私信,除了有來自同行們的提問外,也有疑似田堯那種早年當過編劇,在論壇有賬號,如今卻服務于某家平臺的編劇的邀約。 林濟把私信一一看了,確定的內容他立刻就能回復,至于一些他本人沒有太大把握的內容,林濟則在仔細查過資料之后再給予回復。 問他下一部寫什么題材的那個問題林濟回答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懸疑探案?!?/br> “???!恐怖如斯??!” “只能說,大編劇才有寫這種題材的底氣,吾等小透明是不敢的,衛視一般也不會收?!?/br> “牛?。?!” 不過也有編劇提醒林濟,現在的懸疑探案題材不同于以往:“案情大多已經被寫爛了,以前受網絡不發達的影響,很多編劇創作時會借鑒海外的一些知名案件,現在觀眾見識多了,劇播到一半套路他們已經摸透了?!?/br> “ 1,寫過這個題材的表示,這個題材有點吃力不討好,收視率有限,觀眾的要求又很高?!?/br> “@大公雞,你可以先去找找梧桐衛視三年前還是四年前播的那部《疑案追兇》,算是近幾年有點知名度的懸疑探案片了,這部劇其實寫得不錯,邏輯很通順,但觀眾的評價是太舊了,新瓶裝舊酒,這種題材最重要的是懸念,懸念設定不行,就留不住觀眾?!?/br> 對于這些給自己建議的帖子,林濟都一一回復了。 創作這個題材,林濟并不是一時沖動,他其實一直很想寫一部懸疑探案劇。 上輩子林濟受平臺的掣肘很多,成了金牌編劇之后,平臺關心他的收視率,觀眾則更偏好他那些已經有過成功經驗的作品,林濟選擇題材的自主權并不算大。 這輩子林濟的創作自由度更高,主打一個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放在上輩子,《后宮》和《靜梧傳》這兩部劇,包括《戰神返鄉》這些短劇,林濟就算想寫,也只能披馬甲去寫,不然會顯得他這個名編劇沒有格調。 第88章 新劇 “小林新劇是懸疑探案??。?!” “編劇論壇放出的消息, ’大公雞’是林濟本人是實錘,他這么說恐怕不會有錯?!?/br> “本懸疑探案愛好者狂喜??!好看的懸疑劇實在太少了,小林真懂我心意?!?/br> “ 1, 感覺這兩年看劇就指著小林了, 感恩, 小林真的好高產, 永動機那一級別的?!?/br> 《淬火》完結沒過去太久, 可業內和劇迷們的視線又一次盯緊了林濟。 《淬火》在林濟的創作中收視率僅排第三,卻依舊毫無意外地拿下了年冠——6.21%的收視率, 是令其他衛視仰望的數字。 而各家衛視也逐漸摸清了邀請林濟的效果——要么就是《后宮》《靜梧傳》這樣的超高收視率, 要么就是《代號11》《淬火》這樣拿獎拿到手軟。 “關鍵人家一邊有獎一邊拿年冠好嗎?” “不要說得《淬火》和《代號11》收視率不行的樣子, 這兩部劇的收視率明明也超強?!?/br> “不過懸疑探案題材嘛,感覺收視率和獎項都有點危,就看林濟打算怎么寫了?!?/br> 劇迷們把目前有口碑的懸疑探案劇翻出來研究了一通,近幾年的懸疑探案題材確實偏少,現代劇多, 但真正稱得上爆過的, 還是早年間編劇們寫的古裝探案題材。 這一點很好理解,古裝破案一般帶毒, 還有隱瞞身份、習武、官場以及武林等種種元素,檢測技術又不發達, 全靠偵探一人的神機妙算, 而現代破案劇注重的是場景的設計,包括技術手段的使用, 神神叨叨的情節一般不會出現在劇情中, 更近乎于職場劇。 職場劇本身不好寫,而又要顧及職場, 又要將案情描寫得精彩卓絕,這很考驗編劇的功底。 林濟清楚這劇難寫,所以確定自己要寫的題材之后,他立刻開始著手查資料了,不僅限于國內外各種大案秘案的文件,還包括視頻影像資料。 懸疑探案劇的吸引力在于,一看根本停不下來。 他經??粗粗滩蛔√嵝炎约菏窃诓橘Y料,可過一會兒依舊擺爛,繼續沉浸在劇情當中。 林濟小時候就對這些案件很感興趣,什么開膛手杰克,黑色大麗花案,某港的雨夜屠夫、人rou叉燒包……不過相比現實的案件,偵探小說家們創造的角色顯然更為迷人,林濟手頭堆滿了偵探小說,有些作家擅長剖析場景,而有些作家則著眼于對人性的洞察,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掉進這些創作者制造的陷阱。 “確實有意思?!?/br> 林濟一邊發出贊嘆,一邊抽出一張a3紙,開始分析剛剛這部偵探小說的脈絡,他平時的筆記本不夠他畫,只能用張大紙來寫。 作為編劇,林濟讀書的時候會著重于某些字眼,他對作家的措辭很敏感,所以雖然作家的創作是一條脈絡順下來的,看似對所有信息一視同仁,林濟依舊能看出他隱藏于其中的真相。 馬鑫則看著林濟畫的一條長線發呆。 林濟打算創作一部懸疑探案劇,這段時間可謂偵探附體,滿腦子各種案件。 馬鑫只能說,這種題材屬于普通編劇不敢輕易嘗試的,他們讀書的時候老師也不會教,還得看編劇自身的閱歷和積累。 編一個故事容易,但是把故事編得精彩絕倫難度就太高了。 最近這陣子,他和林濟一起讀了不少偵探小說,馬鑫越讀越覺得,這類題材他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去嘗試,不過林濟倒是全程精神飽滿——這人一旦投入創作就是這樣,馬鑫已經漸漸習慣了。 不過他的觀點和編劇論壇的壇友相似,這類題材不好寫,想寫好更難,林濟或許有《后宮》《靜梧傳》這幾部劇的創作經驗,卻不代表他嘗試探案類題材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