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編劇發家致富 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糟糠妻的傻閨女、古代錦繡生活日常、重生年代:炮灰長姐帶妹逆襲、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嚶嚶、教主有個黑月光、穿書后我和男主HE了、滄雪魔界、[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
“干事創業,突破一道道難關,算不算爽???打破封鎖成為國際一流,算不算爽???還有從小廠子起步,一步步成為行業支柱,算不算爽???” 高層嘆道:“像咱們從農村到城市,一步步走到現在,放在咱們小時候,誰敢想象今天的生活?” 章力純輕輕點了點頭。 “只要是寫得好的劇本,不管是什么題材,都會有觀眾喜歡,無非是人數多少而已?!备邔拥?,“就放手讓林濟去寫,咱們用不著為了收視率去模仿青藍衛視?!?/br> 《后宮》和《靜梧傳》的高收視大江衛視自然是眼饞的,兩部劇連破收視紀錄后,大江衛視特意開過幾次會,討論這兩部劇的優點與缺點。 在大江衛視看來,和林濟合作很有必要,但沒必要請林濟寫和《后宮》和《靜梧傳》相似的劇集,林濟本身就能駕馭多種題材,對于自己的新劇本,林濟心里必然是有成算的。 章力純推門出去之后,高層忽然道:“我其實一直想拍部這樣的劇,可惜沒有編劇敢寫?!?/br> 對于現在的觀眾而言,金融、律所、時尚和傳媒似乎才是職場劇的主流,工廠和工業不算職場,只會讓人聯想到一個灰撲撲的年代。 …… 林濟開始了自己勤勤懇懇的查資料之旅。 寫劇本,尤其是現實向的劇本,最難的就是查資料,編劇畢竟不是全能。 有人認為,編劇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但在林濟看來,邏輯更重要,比如他寫創業的劇本,要有基礎的邏輯在,還要有一個支撐故事發展的背景,這樣觀眾才能有代入感。 馬鑫也開始忙了。 林濟寫《靜梧傳》的時候他忙過一陣,《靜梧傳》播出期間他倒是挺輕松的,還帶薪出去玩了幾趟。 《靜梧傳》收視率高,林濟獎金發得十分大方,衛視送他的禮品,有一半分給了馬鑫。 他看林濟的眼神像在看一座金山。 這樣的老板到哪里去找? 現在馬鑫不管是和衛視打交道,還是和劇組打交道,對方待他都相當客氣,尤其前段時間他跑了一趟青藍衛視,對方的熱情他根本招架不住。 放在以前,二線衛視尚且態度傲慢,更不必說青藍衛視這種一線衛視。 林濟新劇本要查的資料有很多,范圍很廣,他不僅要書籍、影像資料,還要一些企業的發展歷程的資料,這些內容網上大多搜不到,用林濟的名義對方未必會給,馬鑫除了去企業拜訪外,也會積極用上大江衛視的資源。 事實上,這些企業的態度算不上熱情,因為他們的產品動輒幾十萬上百萬,衛視幫忙打廣告也沒用,電視觀眾基本不是這些企業的消費群體。 林濟只得再和大江衛視聯系:“你們的劇,能賣到中東嗎?” 大江衛視:“……” 這個問題有點為難。 在國內市場,大江衛視是公認的衛視老大,收視率吊打一眾小弟們,可到了海外市場,大江衛視還真打不過青藍衛視,青藍衛視一年能有7、8部劇出海,《后宮》賣得就不錯,大江衛視這邊還看過新聞,說海外網友對劇中的麝香毒箭木很感興趣,并好奇古代的妃子們是不是真的用這種方法害人。 大江衛視只能承諾,他們接下來會繼續努力,爭取開拓各國市場。 總而言之,林濟最終還是要到了不少資料,加上科研院所那邊會和重工企業合作,一些已突破壁壘的項目論文相對充足,真正動筆時,林濟發現,劇本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難寫。 在氣溫最低的1月,林濟開始了新劇本的創作。 他把已有的資料分門別類,列好清單,日常工作是從這些資料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事關專業知識,許多方面林濟其實也不太懂,這個時候他就想辦法找專家問。 他可以很坦白地說一句,當初查《百歸記》和《后宮》劇本所需要的資料時,他覺得自己能在古文學領域有所建樹,現在不同,他改行了,他感覺自己可以去研究數控機床了——他裝的。 ——他其實還是沒弄懂人家的技術原理。 他不懂沒關系,專家懂就行,等到新劇開拍了,他說什么也得薅幾個專家過去。 林濟沒料到的是,他創作期間只找了大江衛視和重工業領域的專家,也和科研院所、大學聯系過,可劇本剛寫了開頭,他居然被工業部門主動聯系了。 對方找林濟的想法很簡單——他認真寫劇本就行,技術上的問題,只要不涉及行業秘密和不能被透露的信息,工業部門會全力提供幫助。 若非林濟找的專家在行業內頗有名氣,專家和領導聊過這事,工業部門還真不知道大江衛視計劃拍這部劇。 如果林濟這劇本只是批個重工業的殼子寫談戀愛,或者寫狗血商戰,工業部門自然不會理會,可他們從大江衛視和專家那邊得出的信息是,林濟打算寫一個扎扎實實的劇本出來。 要說重工業攻堅克難突破技術壁壘的故事,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這其中有國企的作用,也有林濟創作的主角發揮的作用。 準確地說,林濟要寫的并非某一個人,而是一個人所代表的一個群體。 只是在電視劇市場上,這個群體常常被忽略,對觀眾而言,“技術”這個詞也常常是陌生的。 工業部門自己宣傳的時候,愛用的也是“創新”、“打破瓶頸”這類詞,但從觀眾的角度看,這類詞是無法被量化的。 《后宮》可以寫死了多少人,整整80集,足夠觀眾們數出多少人成為了宮斗的犧牲品,而技術上的突破卻很難用文字表達清楚,他們做了什么,永遠是同行業的專家和從業者更為了解。 林濟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他的新劇本規格似乎略有提升。 創作之前他沒有太大壓力,反正沒人給他定kpi,可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聯系的專家們對這部劇的期待甚至超過了當初宣傳部門對《百歸記》的期待。 對此,專家們表示:“他們無所謂的,他們主導的劇太多了,名著他們也拍,任務劇一年就有好幾部,我們呢?根本沒人理?!?/br> 專家們的怨氣林濟這個外人都能體會得到,換句話說,這個劇本如果寫不好的話,他會辜負很多人的期待。 “小林,加油啊?!?/br> 林濟:“…… ” 他可以一口氣懟一百個顧樂年,但面對這些行業專家期待的眼神,他卻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林濟是從一本簡單描寫重工業艱難的書里獲得靈感的,而查到的資料越多,他越是理解當年創業的不易,可這些努力大眾卻并不知曉,需要他這樣的編劇通過自己的筆傳遞給觀眾。 林濟嘆了口氣,繼續任勞任怨地干活。 林濟原本擔心查找到的資料太少,經過一番波折,他手頭的資料比預期多了太多,他原計劃寫一部稍短一些的劇,現在卻可以寫長一點,寫得更豐富點。 第75章 飛躍獎 林濟家最近有點熱鬧。 大江衛視那邊時常有工作人員過來, 大江衛視不是青藍衛視那種連馬桶都準備好的風格,不過在林濟創作過程中,衛視方面提供了不少幫助。 章力純不愛說大話套話, 但林濟需要什么, 不必多說, 他已經默默準備好了。 林濟請教的那幾位老專家也時不時來溜達一圈, 幾人都退休不少年了, 前幾年還在一線發光發熱,這幾年年紀太大了, 領導們生怕出事, 就好言勸他們回家休息。 林濟劇本要寫, 他們也算是找了件事做,來林濟家來得更頻繁。 紙質資料是冰冷的,真實經歷的口述才更驚心動魄。 他這劇本寫著寫著,地址也從他家搬到了工業部門的一間資料室,雖然待著沒家里舒服, 可資料更齊全, 他對主角的設計出了偏差的話,也會有人及時指出來。 “小林, 一起吃食堂去不?” 林濟比了個ok的手勢,默默挪去了食堂。 光查資料顯然是不夠的, 來這邊的好處是, 他可以現場圍觀車間的運作。 …… 年底之前,林濟收到了飛躍獎的邀請函。 《百歸記》征戰經典大賞失利, 在飛躍獎現場卻把能拿的獎拿了一輪, 這一次飛躍獎主辦方發來邀請,林濟看了眼日歷, 自己可以抽出時間來。 正好劇本寫累了,最近都在寫工業生產,林濟覺得自己的腦子變得硬邦邦的,需要轉換一下心情。 這一屆飛躍獎,入圍的劇集依然是《后宮》。 《靜梧傳》播得太晚了,錯過了飛躍獎的評選期,只能參加下一屆的評選。 而本屆飛躍獎自預熱開始,就頻繁地提及《后宮》,宣傳片《后宮》占據的時長最多,劇集、演員和編劇的提名,《后宮》也穩穩占了c位。 “笑死,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倒油獎?!?/br> “生怕別人不知道經典大賞沒給《后宮》獎,飛躍獎真的盡力了?!?/br> “最搞笑的難道不是飛躍獎一直在強調公平嗎?參選的劇集只看質量,不看年資和平臺?!?/br> “經典大賞:你直接報我名得了?!?/br> “哈哈哈哈自己的成功固然令人喜悅,對家的倒臺更讓人興奮?!?/br> “飛躍獎一直努力讓自己對標經典大賞,但在業內和觀眾心目中,它的含金量就是比經典大賞低一些,飛躍獎大概沒想到,經典大賞自己會作死吧?” “我要是飛躍獎評委會,我非得給經典大賞磕一個,白送的人頭誰不要?” “笑死,小林轉發了飛躍獎的宣傳片?!?/br> 網友們挖八卦可謂神速,林濟這邊才一轉發,經典大賞就被無數網友@了。 不少網友在轉發林濟微博的同時@了經典大賞,被林濟特意圈出來:【no經典大賞?!?/br> “哈哈哈哈我什么時候看到這個no才能不笑?!?/br> “事實證明,小林就算收視率破了10%,心胸還是這么寬廣?!?/br> 結果——林濟這條微博又被飛躍獎官博轉發了一遍。 飛躍獎:“收到?!?/br> 然后,網友們發現,官博默默修改了自己發過的博文,博文里有“經典”和“欣賞”兩個字,被官博改成了“佳作”和“品鑒”。 網友們:“……” 倒也不必這么較真。 不過借著林濟和經典大賞的恩怨,飛躍獎還未舉行就吸引了一大票關注——放在往年,飛躍獎的關注度比經典大賞要遜色一籌,而今年,僅僅《后宮》一部劇就吸引了無數目光。 何況除了《后宮》主創們會出席外,剛剛打破收視紀錄的《靜梧傳》主演也確定會在本屆飛躍獎上露面。 “不知道經典大賞會不會后悔?” “個人覺得不會,經典大賞被衛視和劇組捧得太狠了,第29屆《眺望》輸給了《花之夢》,許沛乙質疑評獎公正性,大賞主辦方直接封殺她了,到現在都沒解禁?!?/br> 許沛乙曾經拿過一屆經典大賞視后,轉電影圈發展后同樣頗有收獲,就這么一位影壇天后,經典大賞說封殺就封殺。 許沛乙早已功成名就,事業卻依舊受到封殺的影響,接不到什么好本子。 她本人對劇本也頗為挑剔,寧愿沒戲拍,也不肯選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劇本。 原本許沛乙都快被觀眾給忘記了,《代號11》和《百歸記》連丟了兩個最佳編劇之后,她這段老黃歷也開始被網友們提起。 當初《眺望》質量實在是太好了,許沛乙的表演至今仍是觀眾們的經典記憶,而《花之夢》收視和評價都是平平,導演卻是一位導二代,和經典大賞的評委們頗有交情。 許沛乙所質疑的并非她沒拿最佳女演員這事,她出聲抨擊經典大賞時也說過“表演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但“劇集的優與劣很好分辨”。 盡管如此,等待她的依舊是經典大賞無情的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