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為他折腰、極生!、快穿:重回巔峰、楞次定律、七零后媽養崽記、從眾、可憐不可言【父女,H】、瘦馬為妻(1v1 HE 甜寵)、季來之,則安之、豫楠
胡司制目光驚疑地看著她,顯然并不相信。甄涼卻不管她的想法,而是道,“姑姑不必著急,等見著了孩子,放下了心,再來談我的要求不遲?!?/br> 她說著就要走,卻被胡司制再次抓住了手腕。 “不必等了?!焙局票砬槠届o,眼神卻帶著某種近乎決絕的意味,“我信姑娘不會用這種事哄我,有什么吩咐,請直說吧?!?/br> “那……”甄涼退開了幾步,讓胡司制看到自己身上的衣物,問道,“姑姑覺得我這一身,可有能改進之處?” “什么?”胡司制一時沒能理解她的話。 甄涼也不理會,自顧自道,“在這身衣裳上繡上相宜的圖案,對姑姑而言應該不難吧?回頭我送幾件衣裳過來,就勞煩胡司制出手了?!?/br> 她說完,見時間不早,便告辭去了尚食局那邊。 直到她走了很久,胡姑姑依舊倚在門口,目視她離開的方向,尚且沒有反應過來。 付出那么大的代價拉攏她,就是為了讓她給衣服上繡花? …… 馮姑姑已經在等甄涼了,這火鍋的吃法是她提議的,但效果怎么樣,她自己心里其實也沒有底,急需有個人來撐著。 一見了面,她就拉著甄涼到內室去說話。問的第一句就是,“不會出什么意外吧?” “姑姑不必擔心?!闭鐩鲂Φ?,“今時不同往日,此計的效果恐怕比咱們預想的更好些?!?/br> “這話怎么說?”馮姑姑問。 甄涼嘆了一口氣,“這話也就是姑姑問我,我就厚顏說了,若換了別人,我再不敢開口的。說起來,此事還與我們和光殿有些關系?!?/br> “姑姑也知道,前陣zigong中幾個庫房被盜,事情是我們那位殿下先發現的,因著丟失的東西里有陛下所贈之物,殿下又氣又急、又驚又怕,便直接去陛下那里揭破了此事,以至鬧了這一場?!?/br> 雖然甄涼做出汗顏的姿態,但馮姑姑卻并不在意這件事跟和光殿有關系。畢竟算到最后,這件事里她是得利者,因為在皇后面前獻計,既救了潘德輝又舉薦了桓安,這幾日很明顯地感覺到皇后娘娘更加信重自己了。 她點頭道,“這我自然知道。但此事與宮宴又有什么關系?” “后來一查,原來宮中不少庫房都有被盜之事。雖然查辦了不少人,可東西卻沒追回幾樣。陛下和娘娘又不愿意讓我們殿下吃虧,從私庫里拿了不少東西貼補上丟失的那些。這樣一來,那邊的窟窿是更大了?!闭鐩龅?。 馮姑姑立刻恍然,“果然如此!” 雖然身為皇帝富有四海,但那也只是個名義罷了。每年下頭收上來的稅,大都入了國庫,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皇帝只經一道手而已。真正屬于皇家私產的,還是內庫的東西。 被盜的就是這個內庫。 陛下就是再富有,家里出了賊,損失了一大筆錢,也不會不在意。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宴席若是辦得太奢靡,恐怕皇帝心里不會太高興。他們這個冬至宴的安排,正合了節儉的意思,陛下也必然贊許。 此事是皇后娘娘cao辦,陛下一高興,這功勞自然記在皇后身上。 第022章 一面盾牌 事情也確實如甄涼所說的那樣,桓衍見到這種別具一格的聚餐方式,自然好奇詢問,聽皇后一番解釋,不免心懷大慰,“果然是皇后行事妥當?!?/br> “陛下謬贊?!辈芑屎笮χ蛩飞?,“前幾日,臣妾聽下頭的宮人說起,方知當年太-祖皇帝與高皇后,俱是一生節儉,堪為天下楷模。咱們這些后輩,別的地方及不上也就罷了,這種地方,總不能也落于先人之后?!?/br> 桓衍不由點頭,“的確。太-祖皇帝還曾屢次下詔,杜絕民間奢靡之風??上Ы┠陙?,這股風氣還是漸漸興起?!?/br> “這也是因為天下承平,百姓們吃飽喝足,沒有后顧之憂,自然就舍得花費了?!辈芑屎蟮?,“這都是陛下與朝中諸公兢兢業業治理的結果,陛下該高興才是?!?/br> 這話更是說到了桓衍的心里,但面上還是搖頭,“只是舍得花費自然無事,但過于靡費,就是糟蹋東西了。朕正欲推行節儉之風,也好讓天下百姓憶苦思甜,知曉當年創業之艱辛?;屎筮@鍋子倒是來得正是時候,來人——” “聽陛下吩咐?!闭驹谒砗蟮暮螛s連忙上前躬身。 桓衍道,“這鍋子是個好東西,朕也不能獨享,讓人往幾位相公家中都送上一具,也好與朕同樂?!?/br> “是?!焙螛s應聲退下。 “待會兒諸位皇親走的時候,也帶上一具吧?!被秆芟肓讼?,又說。 這下在場所有皇親都坐不住了,紛紛起身謝恩。 桓衍與先帝不同,對皇室宗親并無太多優容,因此雖然是私下的小宴,但其他人都不太敢做聲,方才也只是聽他與皇后笑談,這會兒事情牽涉到自己,一個個心下都忐忑不已。 皇帝說天下奢靡之風漸起,不是太-祖想見到的結果,誰知道是不是在敲打他們?畢竟這天下,能奢靡的得起的,除了那些世家大族,也就只有他們這些宗親勛戚了。 他們和朝臣不同,榮辱都系于皇帝一念之間,所以實在沒什么底氣。要是桓衍想對他們動手,也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等僵硬地謝完恩,再坐下來時,看到面前的火鍋,就有聰明人腦海里靈光一閃:既然皇帝夸這鍋子是好東西,那就多多推廣,多多使用,想來就不至于礙著陛下的眼了。 于是一個二個打起精神,紛紛出言夸贊皇后的巧思,又說回去之后也要讓家眷學習云云。 桓衍聽得心情舒暢。 其實他當然也沒有認真推行節儉的意思。身為富有四海的皇帝,若不縱享這樣的富貴權勢,他爭這個位置又有什么意思?只是近來宮中出了事,桓衍很清楚,私底下只怕就有人要笑自己連皇宮都掌控不住。這種話沒有人會當面說出來,他也沒有地方發作,自然要找別的由頭。 推行節儉,就是個很好的由頭,而且是所有人都挑不出錯的那種。 借此機會,也是要敲打一下下面的人。 當然了,這些宗親勛戚都是附帶的,真正讓桓衍在意的,還是朝中那班文臣。 所以他也沒有過于計較,見所有人都老實了,也就笑著道,“咱們這都是偏了皇后的好東西,該向皇后道謝才是?!?/br> 眾人自然紛紛湊趣。 其中好幾個都說起太-祖與高皇后時的舊事,一時頗為感觸。倒是桓衍有些意外,“怎么你們都知道這些舊事?而且言辭鑿鑿,倒像是親眼所見似的,連朕都還是頭一回聽見說呢?!?/br> “啊呀……”曹皇后聽他一問,連忙掩口笑道,“這事說起來是臣妾的疏忽之過,陛下恕了臣妾,臣妾才敢陳情?!?/br> “好啊,原來是在這里等著我?!被秆軘[了擺手,“我看也不是什么大事,皇后但講無妨?!?/br> 曹皇后這才將這幾年宮中流行起一本小冊子的事說來,又替他們分辨道,“這冊子上寫的都是太-祖與高皇后舊事,于宮中許多人事倒是頗有指點之意,再者其間也并無僭越冒犯,因此臣妾便沒有查問此事,由她們去了?!?/br> 之后才對身后的黃宮正道,“你且將那冊子取來,給陛下一觀?!?/br> 黃宮正連忙從袖子里摸出一本做工精致的小冊子,雙手捧著送到桓衍手邊。 桓衍翻看了幾頁,見內容確實寫得有趣,都是些頗具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對太-祖和高皇后也是一味的稱贊,并無冒犯之意,便頷首道,“這也罷了。只是這小冊子既無名目,也不見著者署名,卻不知又是何緣故?” “這……其中自然有緣故?!辈芑屎竺媛峨y色。 桓衍皺眉道,“皇后但說無妨,這里都是內親,莫非還有什么話不便開口么?” 曹皇后只得道,“臣妾使人查過,這小冊子正是由當年太-祖與高皇后身邊的桓安總管編寫。他有個同鄉,偶爾去皇陵辦差時見到,便帶了回來,又傳授給自己的幾個徒弟,誰知道這小冊子十分受歡迎,一個傳一個,如今竟是大半宮人內侍都讀過、聽過了?!?/br> “桓安?”桓衍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大約此人確實有些能耐,他很快就想起來了,不由恍然,慢聲道,“原來是他?!?/br> “正是?;缚偣茉诨柿隇椤酢鹾透呋屎笫亓?,追思二位圣人當日的風采,因此將這些小事記錄了下來。如今于宮中流傳,也成了許多宮人行事的典范。這正是二位圣人遺澤人間呢?!辈芑屎筝p聲道。 她絕口不提桓安當年去皇陵的緣故。 反正先帝雖然把桓安逼得去皇陵躲避,但是就因為他走得太干脆,后來對他的事情也就沒有個確切的說法,更談不上什么罪名。如今時過境遷,先帝已經不在了,自然也不必多提。 果然桓衍點頭道,“也是個有心人。這位桓總管今年高壽?” “已經六十八了?!辈芑屎蠹热灰e薦桓安,自然事先了解過他,因此對答如流。 “人生七十古來稀,實在難得?!被秆艿?,“這樣的老人,咱們皇家卻不可薄待了。他如今仍是在皇陵么?不如宣進宮來,一者褒獎他多年忠心與苦心,二者,朕也想聽聽太-祖皇帝與高皇后的故事呢!” “陛下恩典,臣妾先替桓總管謝過了?!辈芑屎笮χ?。 …… 桓羿放下手里的酒杯,垂眸笑了笑。 他這位皇嫂真是個妙人。今晚這一番施為,真是叫桓羿大開眼界。 一切都發展得如此自然,若不是從甄涼那里先得了提醒,他恐怕一時也看不出,這一切竟都是皇后提前計劃好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皇帝面前舉薦桓安。 之前桓羿還在想,皇后既然應承了此事,為何拖著遲遲不向皇帝進言?如今看來,她胸中的丘壑,竟比自己想的更廣。 若是直接當面舉薦,以桓衍的秉性,只怕又要疑心這事背后是否有什么干系了。所以要想讓他安心用桓安這個人,就只能讓他自己動念把人召進宮來。 而這個計劃進行得如此順利,還說明曹皇后對桓衍的了解之深。 馮姑姑會擔心桓安是太-祖皇帝身邊的人,怕桓衍不肯用他??墒腔屎髤s很清楚,正因為他的這個身份,桓衍才會選擇他。 桓衍的皇位是從先帝手中繼承來的,然而在先帝活著的時候,他卻沒有一天是被當成儲君來培養的。 先是明德太子桓嘉,后是九皇子桓羿,他們每一個都比他更得先帝青睞?;隔鄰膩聿皇窍鹊垩壑械睦^承人選,若不是陰差陽錯、上蒼開眼,現在也不會是他坐在這個位置上。 所以對于自己的父親,桓衍心中其實并沒有太多敬意。 然而國朝以孝治天下,這個“孝”字壓在所有百姓和官員的頭頂,也同樣壓在了他桓衍的頭頂。他不但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敬,還要處處維護先帝的種種施政方針。 即使對方已經死了,對他,對朝堂的影響依舊無處不在。 這種掣肘,桓衍如何能忍?他努力了三年,但僅靠自己,想要消除這種影響,并不容易。這個時候,向外借用另一個人的名義,就是個更好的選擇了。 毫無疑問,太-祖皇帝是最好的人選。 先帝的皇位是從他那里繼承來的,卻不是歷代認可的子承父業,而是相當微妙的兄終弟及。只不過先帝勢大,登基之后大肆推翻太-祖所遺留的的種種政策,根本沒讓他影響到自己。所以現在,桓衍要摒除先帝的影響,最好的口號,自然是恢復太-祖時的舊制。 這樣一來,桓安身為太-祖皇帝當年最信任的內宦,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桓衍手中最好用的盾牌。 皇后把這面盾牌送到他面前,還怕他不用嗎? 可笑桓衍從始至終都沒有意識到皇后在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以后恐怕也堪不破。 能把事情辦得這么漂亮,若論起智計和設想周全,在桓羿看來,曹皇后恐怕比桓衍這個皇帝還要出色些??上鸀榕?,也只能在后宮這些繁瑣之事里轉圈,不得施展。 他的思緒在此處微微一頓,不由想到了甄涼身上。 她的聰慧與才能不會比曹皇后差,而她的未來,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第023章 冬至宴席 眾人正紛紛湊趣,夸贊桓衍仁慈時,之前得令去頒賞的何榮終于回來了。 御前大總管有“內相”之稱,這種小事自然不需要他親自跑一趟,只不過桓衍自從登基以來,跟朝臣的關系一向微妙,除了年節一應份例之外,很少單獨給重臣頒賞。這算起來還是頭一回,他不放心,只能親自去盯著,耽擱的時間便久了一些。 何榮也是個人精,他一走進設宴的大廳,就意識到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視線有些過多了。 他身為內相,自然是走到哪里都有人矚目的,但是今日這些視線,卻與往常十分不同。何榮暗暗皺眉,將此事記在心上,面上卻半點不顯,走到桓衍身邊復了命。 桓羿見狀,嘴角不由彎了彎。 這也是曹皇后玲瓏心竅的一部分,何榮若在,提出桓安的事說不定就有變數。如今事情已成定局,桓衍金口玉言說出的話,就是何榮有別的想法,也無力回天了。 桓安若是個聰明人,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留下。往后,這宮中就要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