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書迷正在閱讀:召喚出來的勇者是碧池!、身為倒影的我、怎麼可能喜歡你、偷嫂、含羞待cao(高h,人外,強制)、女配在男團選秀成了萬人迷、仙無常有、穿成白月光后的精分日常、穿成渣賤文女主的綠茶meimei、超級修羅系統
“店家可是林姑娘?” 林初月任愣了一瞬才點頭:“回知府大人的話,小民是?!?/br> 知府大人應聲笑得謙和,隨即招手,讓人把一塊蓋著紅布的匾額送到她身旁,那紅布被人掀開,上面“為民良商”這四個大字朝而益顯,右下角還鑲刻著“豐足”二字。 “這是送給你的?!?/br> 林初月有些不敢相信,雖然她前些日子確實有支援豐和縣,也有參與賑災,但只是縣級而已,怎么擔得起知府大人這樣的匾額。 “民女受之有愧?!闭f著,林初月緩緩垂頭。 知府大人搖了搖頭,語重心長道:“越是善人越是謙和,你的事跡本官都已經知道,這幾個州縣也廣為流傳,你除了重點捐助豐和縣之外,其他鄰近幾個縣都有得到你的救助,幾個縣的知縣都有向我反映,這匾額如何會受之有愧呢?” “本官已經向巡撫大人稟明情況,除了這匾額之外還特準你免一年賦稅?!?/br> 見林初月似是呆住了,知府大人又收了自己的威嚴,緩聲道:“你一個小小的商女,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已然不易,這段時間虧損了不少吧,唉,經濟還會復蘇起來,來日方長?!?/br> 又寬慰了林初月幾句,知府大人才離開了她的米糧鋪子。 等人都走光了,匾額已經放置在她鋪子最高的桌上,林初月的心神才漸漸鎮定下來。 她確定自己除了豐和縣之外,并沒有出資幫助其他的縣,那么一定,是有人以她的名義做了這事兒。 這人究竟是誰?林初月這一時之間想破了腦子,也沒得出個結論。 但她想不到,總歸還是查得到蛛絲馬跡的。這會兒,她就遣人去臨近的章知縣問問,到底是誰以他們“豐足”的名義去做這善事。 前些日子劉掌柜和她捎了消息,說是他上頭的那位大人,因為事務繁忙一時之間無法脫身,沒辦法來與他談,但也派了一位人過來。 據劉掌柜說,這位,是這整個州府之中上頭那位大人生意的負責人,與他聊,當也差不了多少。 林初月把自己的方案整理了一下,就赴了這約。 地方還是在劉掌柜于安城主鋪的里間,那里地方清靜,沒什么人也適合聊。 林初月也沒說什么其他的,闡明了自己的想法后,直接把那謄寫好的方案計劃,交到了這位負責人的手里。 他們這繡鋪雖然說是繡鋪,但卻沒有自己的招牌,這事兒也是林初月早就知道了,在起初和繡鋪劉掌柜合作手套一事的時候,林初月就有對他們建,可議借此機會打響自己的招牌,劉掌柜猶豫了會兒,倒也向那邊反映,在后來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后,才把自己繡鋪的這招牌,借著手套的名義打響出去。 這時已經過去半年,他們繡鋪的招牌早已在于安城,乃至鄰近的各個縣城站穩了腳跟,全然不和以往一樣,只認這繡鋪二字。 別說是他們這州府,就算是京師那邊,也是小有名氣,這,就是他們上頭那位大人經營的結果。 林初月這方案,說來也簡單。 既然有招牌了,也有主營產品了,那層級系列就應運而生。 針對的客戶不同層級不同,會有不同的產品系列。 他們這繡鋪的牌子雖響亮,但卻層級分得不明顯。 一位富商人家的女兒買了一條帕子,十幾文錢,對他們屬實不算多,但如果他把層級定得再高些,分出一個高端系列的牌子,這牌子的做工精致,款式新穎,定價二兩銀子、三兩銀子,諸如此類,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就專門針對這種富庶人家。 要做,還要做得好,要把這高端系列的牌子吹上云端。 牌子值錢,隨之而來他們的收益只會更多。簡單的總結,就是品牌效應。 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兒買了一條帕子,十幾文錢,這對他們已經算是有些多,在以他們的條件來看,再不會買更貴的帕子。那么針對這種類型的客人,他們可定一個次些的系列,一個系列又可以衍生出幾個牌子,品種不同、類別不同、用途不同,都可是它們分類的依據。 總而言之,就是要把這鋪子的招牌分幾個系列,分別定下高、中、低幾個檔次,那么這三個檔次就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同時,這三個檔次還可以延伸出的品牌,與主品牌成母子關系,俗稱子系列。 那位負責人簡要的看過了林初月的方案之后,又和她聊了幾句。 “阿月姑娘提出這個方案,可是有何想法?” 是林初月替他們想出這個方案,當然不能是一點想法都沒有,既然繡鋪的這個品牌已經打響。那她就想借這股東風,一起往上攀。 “我是想接下繡鋪中等系列的所有產品,承包,以后中等系列的所有繡品,只能由我這邊出手,我會把它,冠上我“豐足”的牌子?!?/br> 她這個牌子,因為前些日子的事情,已經在臨近幾個縣城悄然傳開。 又有著知府大人送匾額,這種廣為流傳的事跡,想來已經不少百姓知道了這個牌子。 如果繡鋪這邊,能把中等系列承交給她,那不就相當于兩個品牌效應疊加到她這邊,不管是現在在這邊發展,還是說將來把生意做大,再做到京城那邊,都對林初月來說,都是百益而無一害。 畢竟京師那邊的宣傳,可有那位大人在。 制作繡品這些,林初月絲毫不用擔心。 她身后有村長夫人聯系村婦,質高且價低,也不用擔心人數不夠。因為不僅僅是他們張家村的村婦,李家村,錢家村,孫家村等等,都可以參與,統一實行她之前設立的考核制度。 有村長夫人和幾位繡娘在后頭幫她,她很有信心。 那位負責人略略思忖了會兒,隨后一雙眼看向林初月,帶著笑意:“阿月姑娘倒是安排的妥當?!?/br> 林初月只笑了笑,沒有回答。 “那不知您如何想的,可否愿意?” “對你我都有利的事情,為何不答應呢?” 他這話干脆利落,和林初月原本料想的不大一樣。 林初月原本還想著,或許他們這邊會猶豫一下,要她費些心思勸說,要她把這品牌分層次的好處詳細說清楚才行,沒想到,只是簡單的聊了一下,這位負責人居然就已經松口答應了。 她松了口氣:“那,合作愉快?!?/br> “互惠互利,合作愉快?!?/br> 前些日子雖因賑災送出去不少銀兩貨物,但林初月這邊把米糧賣給其他商家以及,自己經營,再加上和劉掌柜又合作了一些生意,也有了不少盈余,算是給她這項工程,籌備了啟動資金。 既然是合作,那劉掌柜繡鋪這邊肯定不能只出個招牌,他們的樣式款式圖樣技術都得為她提供。 相應的,林初月這邊會把盈利的其中一成交給他們,也算是子品牌,對母品牌的經濟回報。 她新鋪子開張這天,林初月還特地涵請知縣大人來幫忙揭開這匾額。 這便額,可是知府大人送的,請知縣大人來揭,這也算是讓知縣臉上有光,這事兒何樂而不為?于是一拍即合,當天,知府大人身穿官服,一行衙役,氣勢洶洶地為林初月過來站街。 好家伙,她這開張儀式,鬧得于安城里人盡皆知! 但好在結果是好的,這名氣確實有了,平常人家手頭稍稍有些錢的,人家都喜歡來她這買東西,甚至有段時間,林初月還發現,居然臨近幾個縣城,還有人特意趕到集市來她這鋪子買東西,一買還買上不少,這頗讓她有些意外。 這幾年下來,林初月在前頭,積極經營,村長夫人在后頭,包工生產,兩人配合,打成一片,倒是把她這“豐足”的名頭經營得越來越好了。 這期間,林初月也從村長夫人口中,聽說了不少關于張家村的消息。 就譬如那以前,成日里看她不順眼,處處招惹她的張蘭兒,因為這套員工考核制度,沒過半年,就因為掙不到什么錢主動退了,而反觀和她一同進來的村婦,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做事,手頭上已經掙了不少錢。 據說有幾位,還又新在張家村新蓋的院子。 張家村的村婦,幾乎人人都記掛著林初月的好,那往以前是非不分主動退了的人,只得在一旁干著急紅眼。 這幾年來,林初月把她這中段“豐足”繡品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她這于安城外,鄰近的豐和、章知、幾個縣都有分鋪。慢慢的,鋪子的進項,都快要趕超原本的母品牌。 她手下也多了不少人。 原本是用張家村的那套員工考核制度,被她修改之后,又搬用到了如今的“豐足”。 現在,十八歲的林初月,算是小有資產,成為了這鄰近縣城,為數不多的女商之一。 除了前一年忙碌了些之外,后面兩年以來林初月的日子漸漸的舒坦起來,平日里除了偶爾去各個鋪子巡查一番,看看賬目,點點貨物之外,她最多去的,就是錢夫人府上了。 這三年,她親眼看著那幾個軟乎乎的小姑娘一點點長大,都出落得漂亮極了,雖說期間這三位姑娘也有回自己家里,但因為家里的雙親都經常在外經商,不怎么回家,所以大多時間,她們還是在錢府的。 這日,算是她們師徒緣分的最后一日了。 林初月教了她們快要四年,這三位小姑娘中,阿寧學的最好,阿樂次之,阿巧倒也不能說得上差,只是比起其他兩位小姑娘,確實有些不足,但總歸都是拿得出手的。 林初月把那副繡品收了針,隨后拆了繡繃,遞到了三位姑娘面前。 “這幅冥山初秋圖,就這樣繡好的?!毙α诵?,她又接著說道,“你們的都完成得很棒,如今也算得可以出師了,今后的日子,我雖不能在你們面前教席幫扶你,但我也希望你們能勤奮苦練,繡藝是一項很容易生疏的東西,你一旦放下一段時間,再想撿起來就很難了?!?/br> 阿寧:“謹遵師父教誨?!?/br> 阿樂:“我們會勤奮努力,不荒廢繡藝?!?/br> 阿巧:“那以后……師傅就不會再來教我們了嗎?” 阿寧和阿樂完全沒有想到,阿巧會這樣說。 似乎在阿巧看來,女工如何并沒有那樣重要,更重要的,是她和林初月的這份情誼。 其實對于其他兩人來說,何嘗不是呢,只是現在年紀長了一些,多少會比小時候多隱藏一些情緒,沒有那樣喜形外露。 但也是想讓林初月,讓她們的師傅覺得,她們是真正的成長了。 只有阿巧不明白。 林初月看著三位姑娘,隨后笑著點頭:“我已經把我能教的都教給你們,至于學的有多精,那就要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br> “師父以后還會來錢府嗎?”問的人是阿樂,因為阿巧剛才那些話,她也有些難過了。 “會的,只是沒有之前那樣頻繁罷了?!?/br> 在一旁安靜了許久的阿寧,突然開口:“你們一個個的,這樣難過做什么?就算師傅不來錢府找我們,難道我們就不可以主動去找師傅了嗎?總想著讓師傅過來,真是……” 被阿寧這樣說了一句,其他兩位姑娘也暗自點頭。 別過這幾位姑娘,林初月轉身出了海棠苑,看見在門口已經等了她許久的錢夫人。 “錢夫人?!?/br> “阿月,這最后一堂課就結束了?” 林初月點頭:“三個小姑娘已經學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看她們自己的了,我能教的已經全部都教了?!?/br> 這三年林初月的變化,錢夫人看在眼里。 第一次見面時,她還只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如今已經初落的明眸皓齒,亭亭玉立了。不僅僅是外貌上的變化,阿月還很會做生意,她那豐足的牌子,就連他們錢老爺也夸了,覺得不錯。 真的是長大了啊。 看著林初月,錢夫人突然覺得眼眶有些發熱。 壓下情緒,錢夫人開口問:“阿月今后有何打算呢?” 林初月看了一眼,這滿院的海棠樹,想了想隨后回答:“先在這于安城待著吧,我或許今后會打算去京師看看?!?/br> 劉掌柜那邊的陳大人在這幾年已經多次來信,甚至上次,還親自來找了她一回,為的,就是想請她去京師,一起努力,把這生意做得更大。 據林初月所知,那位陳大人經營的,可不僅僅是繡鋪。只不過是繡鋪名氣最大而已。 林初月也在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去。 到底是在這于安城內,偏安一隅,還是去那方圓之外的天地闖一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