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這話倒是不假,今天在場的不論是記錄人員、技術人員還是法醫,大家在現勘任務上配合的多了,彼此之間有足夠默契,出入現場不僅快速而且保質保量。 要說“初來乍到”也就陸儼一個,可他今天不僅是刑偵支隊的副隊長,還是現場勘查的總指揮,若是現勘人員和指揮之間的配合不夠密切,就會直接影響應急處置效果。 最主要的是,陸儼今天剛上任,還沒來得及和各部門同事溝通,就接到獄偵科遞過來的手續文件,連水都沒喝一口,就直奔女子監獄,不得已,就只能趕在進去之前,抓緊時間對一下工作重點。 薛芃說的情況,其實孟堯遠也心里有數,可她偏偏用了“出丑”二字。 若說剛才孟堯遠還只是對薛芃的態度有懷疑,這會兒就基本確定了,薛芃對陸儼何止是有意見啊,簡直就是有敵意。 孟堯遠反應迅速,很快來了個“同氣連枝”:“嗨,默契這玩意兒提前聊也沒用啊,都是靠經驗磨出來的,多大官職都不管用?!?/br> 可薛芃卻沒接這茬兒,朝后面看了眼,就把話題帶開:“對了,今天是陳法醫還是季法醫,怎么沒見到人?!?/br> 孟堯遠一轉頭,揚起下巴:“這不來了么?!?/br> 說話間,從入口處開進來一輛車,很快走下來三人,兩男一女,率先下來的男人身材精瘦,皮膚偏白,唇色偏淺,臉上帶著一點倦色,正是法醫科的季冬允。 季冬允迎著太陽瞇了下眼,先向四周掃了一圈,略過刑偵支隊和樹下兩個男人,隨即看向薛芃和孟堯遠。 隔著一段距離,孟堯遠抬手示意,薛芃微微笑了。 等季冬允走近了,孟堯遠問:“剛出差回來?我還以為季法醫會休息半天?!?/br> 季冬允笑道:“本來是想找機會打個盹兒的,但聽說這案子獄偵科很重視,一早就遞交了文件,要求協助,我一聽就來精神了?!?/br> 話落,季冬允又問薛芃:“家里的事處理完了?” “嗯?!毖ζM并不多言。 這時,陸儼和馮蒙走了回來。 陸儼個子本就高,人又結實,剛走到跟前,幾人便一同感受到無形的壓迫感,加上不了解他的脾氣性格,一時間全都沉默了。 陸儼站定,率先道:“季法醫,你好,我是陸儼?!?/br> 兩人握了手,季冬允笑道:“陸隊,你好?!?/br> 陸儼:“今天要辛苦你了?!?/br> 季冬允:“應該的?!?/br> 又是兩秒的沉默。 陸儼不再多話,跟馮蒙點了下頭,很快走回刑偵隊伍。 薛芃只用余光掃了一眼從地上掠過的影子,便垂下眼一言不發,接著就聽馮蒙將剛才的情況轉述一遍。 簡而言之,今天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很有可能沒機會再返場,絕不能留尾巴。 另一邊刑偵隊,陸儼已經折回,正在閑聊許臻、方旭、李曉夢等人立刻站好,等待陸儼發號施令。 說實話,大家在這里等的都有點不耐煩了,都來到大門口了卻站在外面看風景,真有點吊人胃口。 陸儼將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開口時語氣很淡:“我知道,或許各位的現勘經驗都比我豐富,有些事不用我說你們也懂,但是在進去之前,我還是要提醒三條原則——‘手揣兜,睜大眼,閉上嘴’。這里不比其他現場,里面人多眼雜,而且現場已經被人為破壞過,這個案子的難度已經增大,咱們任何一個小失誤,都有可能令情況變得更復雜。最主要的是,咱們是以協助的名義過來的,有些尺度一定要注意,切勿越權,避免矛盾?!?/br> 陸儼所說的三條原則,最早是源于美國對巡警保護現場的要求,后來傳入國內,國內刑警借鑒之后,就逐漸將偵查學中的保密原則延伸到現場保護。 “手揣兜”指的就是不碰觸現場的任何物品,只要不觸碰,就不會留下痕跡;“睜大眼”就是時刻觀察四周的人事物,對于有變化的、可疑的、危險的情況要立刻做出判斷,采取行動;至于“閉上嘴”,不是真的讓刑偵人員閉嘴,而是除了詢問情況做筆錄之外,不要對現場的任何證據和犯罪情況隨意評說,尤其是對破案有價值的信息,畢竟有些犯罪現場會有群眾圍觀,犯罪嫌疑人或許也會混入其中。 陸儼一番話落下,方旭幾人立刻挺直腰板,不敢怠慢。 而另一邊,馮蒙也剛好講完話。 陸儼側身時,和馮蒙的眼神對了一下,不約而同的邁開腿,兩隊人馬一同朝監獄大門進發。 * 進了女子監獄的地盤,按規矩要做一些登記和交接手續,獄偵科派來的接待員小劉早已等在里面,見到陸儼一行人,立刻迎上來,一邊引路一邊表情沉重的交代事發經過。 就在今天清晨,差不多到了囚犯該起床的時間,七號房突然傳來呼救。 管教民警趕到時,見七號房的囚犯全都圍在一個床位面前,進門一看,發現其中一名叫陳凌的女囚,已經死在床上。 因為陳凌死狀可怖,現場痕跡有擴散,當時圍在床邊的囚犯和陳凌的尸體均有接觸,其中還有兩名女囚進行過施救,不僅自己身上沾到血跡,或許也將自己指紋或是皮屑留在尸體上。 比較可疑的是,其中一名施救的方姓女囚和陳凌一向不睦,兩人之前還多次發生過口角和推撞,有一次甚至打起來。 陳凌當時一巴掌打到方姓女囚臉上,造成她輕微耳穿孔。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來到囚犯的宿舍區,這個時間女囚們都在外面做工,宿舍區只有管教民警。 小劉接著說,獄偵科接到消息第一時間趕過來時,因為現場散發腥味和臭味,管教民警和七號房的女囚已經簡單打掃過,對現場造成一定面積的破壞。 換句話說,現場保護原則基本都違背了,想要復原是不可能的。 情況講到這里時,眾人也來到宿舍c區的,案發宿舍就在前面不遠。 陸儼站住腳,先向四周掃了一圈,隨即回身說道:“大家就在這里換裝備吧?!?/br> 因為現場勘驗有一定風險,在危險發生時誰也無法預料將會造成怎樣的危害,所以現勘人員在進入現場之前都要求穿戴防護服,最低配置也要配齊頭套、手套和鞋套,這樣既能保護自己,也是為了防止破壞現場的痕跡。尤其是提取生物物證的時候,更要戴橡膠手套,遇到強光源或是紫外線這種特種光源,還要戴護目鏡。等到了化工廠或是生物實驗室一類的地方,防毒口罩更是必不可少。 無論是痕檢還是法醫,大家都不是第一年上戰場,換裝備這種事早就輕車熟路,在最短的時間,避免最少的環境接觸,盡快地換上裝備。 不到五分鐘,所有人準備就緒,陸儼和隊員先一步來到七號房宿舍門口。 只是乍一看到屋內情形,幾人都是一怔。 宿舍內有四張床,都是上下鋪,其中一張床上鋪有床褥,其余三張床包括陳凌的上鋪都是空置的。 死者陳凌身著囚服躺在床上,衣著有些凌亂,尸體明顯被人動過,死者面色發紺,雙目緊閉,鼻下有流柱狀液體,脖子上有一道馬蹄形縊溝。 要說縊死的案發現場,現勘人員都見過不少,只是這次的現場有一點非常不一般——死者陳凌的口唇部,竟然從外面被棉線縫合上了! 別說在場幾人,就是有多年偵查經驗的老刑警,也未必見過。 陸儼將心里的震驚壓下,瞇了下眼,開始觀察陳凌口唇上的走線。 部分縊死的死者,會有舌頭少量頂出口唇的現象,但因為陳凌的口舌已經被縫合,所以舌頭沒有頂出,她的唇角還有一些已經干涸的血跡,只是這種血跡顏色很不自然,其中摻雜著咖啡色。 陸儼的目光緩慢移動,發現陳凌身側,也就是枕頭旁有一截麻繩,麻繩附近的枕頭和床單上也沾著一些咖啡色血跡,地面上還明顯有擦拭清理過的痕跡。 而這間囚犯宿舍整體還算整潔,女囚的私人物品擺放也都按照監獄的規定,一眼望過去除了簡單的生活用品,并無其他可疑。 只是這屋里始終散發著一股腐臭味兒,雖然對面墻壁上的窗戶開了半扇,灌進來的微風將氣味沖淡了些。 陸儼不動聲色的將現場環境收入眼底,收回目光時,轉向小劉:“窗戶是誰打開的,什么時候打開的?” 小劉:“哦,是案發后住在這間房的犯人打開的,因為這屋里一直有股異味兒。其實這味道已經比一開始好多了……” 陸儼沒接話,再次掃了一眼現場,在經過了一番思考和初步判斷之后,很快將照相、測繪、記錄和場外證據收集的任務分配下去。 隨即陸儼檢查了一下宿舍門鎖的位置,沒有撬痕,再將門關上、打開,來回試了兩次,均有明顯的“吱呀”聲,這基本就排除了有人深夜進入作案的可能。 另一邊,方旭幾人很快行動起來,第一步就是照相,這是在技術人員進場前必須要做的步驟,只有先將現場環境和方位記錄下來,等到后面的取證、驗尸之后,才能一路倒推回最原始的情況,重建案情經過。 隨即輪到技術人員進場。 陸儼讓出門口,對馮蒙說:“馮科,到你們了?!?/br> 痕檢科幾人二話不說,拎著箱子依次入內,馮蒙和孟堯遠走在前面,薛芃在第三個,經過陸儼時目不斜視。 再一抬眼,見到了床上的女尸。 薛芃下意識瞇起眼。 第8章 獄內女囚自縊案 chapter?2 通常來說,偵查人員接到報案來到案發現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判斷案件性質,到底是犯罪案件、自為事故還是意外事故,而死亡事件的死因也有他殺、自殺、事故、暴病猝死四種可能。 有些案件會用一些犯罪行為來掩蓋另一種犯罪行為,有的會將他殺偽裝成自殺,就好比說偽裝自縊的他殺案。 像是陳凌的這種死法,別說是陸儼和薛芃了,就是馮蒙也沒見過。 不管是是自縊還是他殺,為何要先縫合口唇呢? 所有人心里都落下同一個疑問。 因為案發地點環境比較特殊,是在平日人來人往的囚犯宿舍區,而且還是獄偵科的管轄范圍,公安刑偵在這里設置警戒線不現實,所以現勘工作要盡可能的一次到位。 但也因為是在監獄宿舍里發生的案件,囚犯的人身行動得到限制,在休息之前宿舍的門都會鎖上,外面還有管教民警值夜,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有第二案發現場,或是有外人潛入作案的可能。 而技術進場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地面處理。 足跡和一些微小物證通常會在地面上發現,只是據獄偵科小劉說,在發現陳凌的尸體之后,宿舍里進出過很多人,不僅有住在這間宿舍的另外四名女囚,還有管教民警、獄醫和急救人員。 而且管教民警和囚犯都有順手掃地和整理房間的習慣,當時就有女囚拿著笤帚清理地面上的污漬。 薛芃和孟堯遠正在用靜電吸附器,提取宿舍地面上的足跡。 陸儼一邊看薛芃和孟堯遠cao作,一邊在想,以陳凌這種死狀,當時在場的囚犯見了應該都非常驚慌才對,在慌亂之間能想到施救倒是不奇怪,在事后情緒穩定下來想到整理房間也不奇怪,可是為什么會在大家最混亂且忙著救人的時候,順手清理地面呢? 思及此,陸儼問小劉:“當時清理地面的人是誰?” 小劉說:“好像是今天的值日生,叫李冬云?!?/br> 另一邊,幾人采集完足跡之后,馮蒙很快開始分配任務,除了用記錄和拍照來“固定”現場,還要進一步提取痕跡物證。 尤其是記錄這個環節非常重要,不僅要清晰準確,還必須和物證完全吻合,如果其中產生偏差,就算是關鍵性痕跡,也有可能在庭審中排除。 像是宿舍這種案發現場,取證最大的難題就是面臨的痕跡和信息太多,顯然大部分物品都和本案無關,但是如何能大海撈針的提取出有效痕跡,這才是關鍵。若是技術將一大堆和案件無關的證據帶回去做鑒定,這又會直接誤導偵查,延誤破案的最佳時機。 從陳凌脖子上解下來的麻繩,就放在陳凌的枕頭旁。 程斐正在拍照,薛芃則拿著多波段燈在床上緩慢搜尋,通過不同的特種光源,試圖找出rou眼在自然光下難以發現的痕跡。 就在薛芃小心取證的時候,陸儼也聽小劉講述完大概案發經過。 住在這間宿舍一共有五名女囚,清晨到了起床洗漱的時間,宿舍里其它四名女囚都已經相繼起身,可陳凌卻遲遲沒有動靜。 臨近陳凌床位的女囚就去叫陳凌起床,誰知走近一看才發現陳凌雙目緊閉,脖子被麻繩纏繞,嘴唇還被棉線縫上了。 一聲尖叫后,其它女囚也紛紛上前查看究竟。 小劉說,陳凌被發現的時候是仰臥在床上的,脖子上捆綁著一條粗麻繩,麻繩的一端就系在上鋪的床頭桿上,這種吊死姿勢大家都沒見過,有悖過去的認知,而且她當時身上還是溫熱的,其他女囚都以為她只是休克,所以立刻把人解下來進行施救。 聽到這里,陸儼皺了下眉,問:“陳凌生前和其他女囚的關系如何?” 小劉想了下,說:“這個嘛,因為陳凌身體不好,經常胃疼,還要定期去找獄醫拿藥,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待著,其他幾個女囚也會比較遷就她。她話很少,也沒見她跟誰大小聲過,不過就在前幾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和同宿舍一個女囚起了口角,還動手了,嚇了所有人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