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云錦(4)
“錦群”,又名“天華錦”或“添花錦”。錦群是一種滿地規矩紋錦,它源于宋代的“八達暈”錦,最早還可追溯到唐代的“云裥瑞錦”。 錦群的基本錦勢,是用圓形、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各種幾何形,作有規律的交錯重疊,組成富有變化的錦式骨架。在各種變化的幾何形骨架中,填以各種形式的小錦紋,如回紋、萬字紋、曲水紋、連錢紋、鎖子紋、盔甲紋等等。 在主體幾何紋的中心部位,安以較大的主題花,使之成為一種主花突出、錦式和錦紋變化豐富的滿地錦。 錦群的特點是“錦中有花,花中有錦”。錦形和錦紋變化多樣,整個結構均衡勻齊;花紋繁復而規矩,整體效果和諧而統一,富有濃郁的裝飾風味。 錦群格式用于妝花織物上,則是一種配色復雜、效果華美的復色暈錦。明、清兩代,這種錦多用于佛經經面的裝幀上,配色丹碧玄黃,錯雜融渾,富有精美華麗的裝飾效果。 錦群這種圖案形式,在“妝花”、“織金”、“織錦”、“庫緞”等不同品種的織物上,均可應用,有著各不相同的織成效果。 云錦圖案的紋樣設計,除“織成”形式的織品比較復雜費工外,用在匹料上的紋樣很多是運用設計技巧或制作技術,巧妙地做到以簡達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設計方法中,有一種叫做“四方連續、八面接章”的圖案構成方法。 設計“單位紋樣”時僅先設計半個單位的紋樣,然后將復制的同樣的半個單位紋樣,倒轉過來對接拼合,即成為一個完整的單位紋樣。 但設計時,必須注意到兩組同形紋樣倒轉對接后,拼合處銜接的紋樣必須接合妥適,穿插自然,看不出絲毫的勉強。更重要的是,拼合后的單位紋樣,在四方連續或八面接章時,花紋銜接都應達到妥適自然、流暢和諧的效果。 所謂四方連續、八面接章,就是在單位紋樣循環連續時,可以做到上下、下上相續可以接章;左右、右左相聯可以接章;上下顛倒,上與上可以接章,下與下也可以接章;左右顛倒,兩邊相聯皆能接章。 “四方連續、八面接章”這種圖案構成方法有三個明顯的優點一是構思精巧,花紋簡練,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挑花結本省工,挑花時,只要挑成半個單位的花本即可,然后用“倒花”的辦法,復制出相同的半個花本,再用“筒花”的工藝手段,將兩個半本花本,筒合成一個完整的花本,“倒花”和“筒花”,要比挑結半個花本省工而快,并且準確得多;三是匹料剪裁使用時,拼接花紋比較靈活方便。 已故云錦老藝人張福永,生前對這種設計章法進行剖析時,曾用文字注言“余初習藝時,師即慎重言之,或挑花、或創稿,皆以此為法,而求升堂入室之妙訣;因藤、花、葉三者俱備,八方銜接顛倒不分。 章短而靈活,調和一致,呼應亦能適宜。個中三昧,非數言可道,靜觀而自得其慧也?!庇纱丝梢?,云錦圖案的設計是善于運用生產制作的條件來考慮其章法布局的。 它一方面受生產條件局限性的制約,一方面又能動地利用了生產制作的可能條件,創造了省工取巧的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經濟效果。 這種“四方連續、八面接章”的圖案構成方法,在明、清兩代的云錦圖案設計中,應用得非常廣泛而純熟。這種經濟而省工的設計技巧和制作技巧,是值得我們今天在創作設計上繼續效法的。 在各式絲織品中,只有云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老式提花木機織造。 云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通經斷緯,挖花盤織,從云錦的不同角度觀察,繡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飾,所以云錦在織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南京云錦有別于其他錦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量用金作裝飾的提花絲織物。其主要品種有妝花、織金、金寶地、織錦等。它們的花紋或加金,或織孔雀羽,或大面積應用各種金銀線交織于一件彩錦上,造成一種金碧輝煌、瑰麗燦爛的效果。 南京云錦是元、明、清王朝皇室御用龍袍、冕服,官吏士大夫階層的貴婦衣裝,專供宮廷御用或賞賜功臣之物,為宮廷織品,以及民間宗室,喜慶、婚禮服飾等應用的范疇里。 1949年后,南京云錦除出口做高檔服裝面料及供少數民族服飾、演出服飾外,又發展了新的花色品種,如云錦臺毯、靠墊、被面、提包、馬夾、領帶、掛屏、手機套、桌旗、云錦筆筒、名片盒和書畫裝裱、旅游紀念品、外貿等日用工藝品,或用于互贈的禮品或個人收藏、裝飾。 南京云錦始于南朝而盛于明清,是至善至臻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南京云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是南京工藝“三寶”之首。南京云錦與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與蘇州緙絲并譽為“二大名錦”。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云錦則集歷代織錦工藝藝術之大成,位列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是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貢品,皇家衣飾的主要用料。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和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云錦是最華貴、最精美的工藝美術品之一。從云錦品種繁多,所表達的審美藝術觀念的實質來看,它可以歸納為三種美的形式即宮廷王室之美,是追求昂貴奢侈性的雍容華貴之美;士大夫、宗主儒生之美,是顯示抒情雅潔之美;民間喜慶禮儀之美,是實用與華麗結合的純真民風之美。 它匯集了以絲質肌理美、色彩和諧美、紋樣情愫美的裝飾美化特征,以“質與紋”、“巧與藝”、“意與象”三者結合的內容與形式,達到科技與文藝,兩者完善統一的形態美感。因此,云錦妝花所特有的儀表裝飾美,都能適應于人們對審美情愫性的高雅藝術價值的享用。 這就是云錦作品真、善、美統一的藝術風格,它代表著民族服飾文化的時尚性和民俗性,亦是具有世界性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的佐證。 在中國傳統戲劇的舞臺上,凡有帝王將相、王妃公主出場,他們身上光彩奪目的服飾,總會讓人們的眼睛為之一亮。它們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渲染了劇情氣氛。 這些雍容華貴的戲劇服飾,是以明清帝王后妃和高官貴婦及千金們的服飾為藍本,經過藝術加工制成的。而這些古代帝王們的服飾,其中許多就是用南京云錦縫制而成的。所以在“南京云錦”上也就打上了深深的“階級烙印”,帝王服飾體現了“王權神授”的觀念,歷代帝王自命“真龍天子”,受命于天,駕臨人世,統治眾生,于是在服飾上大量使用傳說中的神獸“龍”的形象,非帝王不準用,以示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南京云錦的技藝精絕,文化藝術蘊義博大精深。色彩艷麗,暈色和諧,民族紋樣,奇異變幻,自然天成,具有鮮明的中國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蘊?;实塾谬埮凵系恼鶊F龍、行龍、降龍形態,代表“天子”、“帝王”神化權力的象征性。 與此相配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紋,均有“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統領四方,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象征性。祥禽、瑞獸、如意云霞的仿真寫實和寫意相結合的紋飾,以及紋樣的“象形、諧音、喻意、假借”等文化藝術造型的吉祥寓意紋樣、組合圖案等也無一例外。 云錦的紋樣圖案,表達了中國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題的設計思想是“權、福、祿、壽、喜、財”六字要素,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與熱情向往。南京云錦不但具有珍稀瑰寶、昂貴的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它亦是雅俗共賞、典藏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象征。 云錦是專為帝王將相、王妃公主們做服飾的,有著鮮明的宮廷文化的烙印。君權神授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一種政治理論。歷代帝王自命“真龍天子”,受命于天,統治眾生。故而,皇帝的衣服藻飾華麗,服飾上大量使用神獸“龍”的形象。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雍正皇帝云錦朝服,在石青色素緞地上,于前胸、后背、肩部織團花五爪正龍、腰圍行龍五,襞積前后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通身五彩祥云,下八寶平水,海水江崖。 龍袍上除表現惟我獨尊的天子尊位外,還隱喻著“一統山河”和“萬事升平”的寓意。文武官員的服飾則有著森嚴的等級差別,明代文武一般官服,按官品等級不同,顏色花紋各有區別。大官紅袍,中等青、綠袍,小官檀和褐綠袍?;ǘ湟卜执笮?,小官無花紋。更明顯的區別標志是補子,文禽武獸,胸背各一。 二是云錦花紋設計迎合了皇室的喜愛和需求。 云錦是供皇室使用的,因此,云錦的花紋設計必然要迎合皇室的喜愛和需求,其圖案布局飽滿豐盈,色澤質感華麗、金碧輝煌,構成了云錦獨特的風格?;实埤埮勖嵋?、后妃鳳衣、華冠霞帔、宮帷帳幔、馬褂旗袍、文武官員補服、宮廷坐褥和靠墊等御用貢品,裝飾紋樣幾乎“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三是云錦圖案也融合進了老百姓的審美喜好和情趣。 云錦來自老百姓的創造,因此,云錦的圖案中也巧妙地融進了老百姓的審美喜好和情趣。云錦藝人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都融進了各種鮮活的紋樣和千變萬化的色彩。如,在蝙蝠嘴下畫個銅錢叫“福在眼前”,錦緞上撒點銅錢叫“前程似錦”。南京云錦可以說集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大成。 2013年3月30日,南京云錦學院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掛牌成立,這標志著中國織錦工藝的“活化石”有了專門的科研和技藝傳承人才培養機構。 中國南京云錦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于1982年的“中國織錦工藝陳列館”、“中華織錦村”,是全國唯一的云錦和民族織錦專業博物館。 南京云錦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新中國第一家工藝美術類研究所,作為中國唯一的云錦專業研究機構,承擔著云錦繼承和保護的歷史重任。南京云錦研究所是中國云錦研究、開發、生產專業機構,也是南京云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體單位。2009年南京云錦研究所被國家質檢總局核批為首批地理標志使用企業,以及文化部批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南京云錦研究所的一線織工有200多人,但多數都是從事流水線cao作的普通織工,掌握云錦“核心工藝”的骨干力量少之又少。南京云錦人的織錦秘訣都是依靠口傳心授代代相傳。 古代云錦的傳統收徒儀式分為6個環節,依次是拜祖師、徒弟改口、師傅訓誡、徒弟承諾、戒尺加身、師徒互贈禮。按照行規,徒弟先要向師傅贈送傳統的“六禮束修”——rou干、芹菜、蓮子、紅棗、桂圓、紅豆。師傅的回禮也是6樣,金線、五彩絲線、孔雀羽、意匠稿、蔥、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