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秀芳沒有信心,巧珍建議她填報金融專業,不過不是F大的而已。金融專業大部分會進入銀行工作,這是個穩定而又體面高薪的工作。 高考分數出來,報紙上也開始說這一次數學考題太難了,全國考生都考了特別可憐的分數。所以三個人的分數遠遠高于平均分數。 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大隊里敲鑼打鼓上門,祝賀巧珍考上大學。這是村里恢復高考之后,第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來娣讓巧珍去買了糖果和瓜子,按道理家里是要辦酒席的,只是家里靠著兩個孩子自己養自己過日子。只能讓來祝賀的親戚喝口水,吃兩個水潽蛋。 林偉給巧珍買了輛二十六寸的女式自行車作為獎勵。之前巧珍都是騎著林偉的二十八寸或者到隔壁阿蘭嬢嬢家里借的車,現在也算是有自己自行車的人了。 巧珍去大隊里給羅主任打了個電話,告訴他自己被F大錄取了,羅主任在那里說:“好的!好的!以后就是高材生了,反正我們預定了。什么時候去報到?劉師傅開車送你過去,你自己乘公交車很麻煩的?!?/br> 這一年的高考,二中碾壓一中,收獲了十幾個本科生,巧珍她們被稱為二中三朵花,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傳奇了。不過再熱鬧也會歸于平靜,巧珍和美娟是同一所學校,美娟搭了巧珍的車,林偉和美娟的爸爸一起送兩個姑娘去讀書。 巧珍算了下自己十九塊五的糧油補貼,一個月也夠花了。林偉每個月有工資,而且他勤奮肯干,師傅很喜歡帶他出去賺外快,這么一來還有一些額外的收入。最開心的是來娣經過調理,雖然變形的關節沒有辦法復原,但是渾身的酸疼已經好了很多,撐著拐杖走路還是能行的。用煤球爐子的話,還能給自己熱個飯。叫阿蘭嬢嬢她們時常過來看看,倒也不用他們cao心了。 秀芳的學校離巧珍她們不遠,偶爾下午她還會過來,跟她們一起吃個飯。聽說周劍連高中畢業證書都沒有能夠拿到,只能憑著初中畢業證書,進入了縣里的自行車配件廠做工人。鐘云跟周劍分手了,其中解決的一個條件就是周劍爸爸給安排了工作,工作就是在紡織廠。巧珍問過林偉,一千多個女工的工廠,都是白圍裙,白帽子,林偉壓根分不清楚誰是誰,問了他也是白問。 秋去春來,CW項目正式落地,合資公司建立,羅主任電話到大隊里通知巧珍休息天去幫忙,文件太多了,而外面的能找到的英文翻譯和德文翻譯翻出來的文件不夠精確,需要進行校對,工廠里懂外語的人不夠,巧珍就成了英文文件校對的最好人選。 看看手里的文件,巧珍也就理解了外面專業的翻譯機構為什么不能做準確的翻譯了。說是有中方的資料做參考,但是中方之前造車的資料根本沒法子看,拿方向盤舉例,中國只有兩個檢驗標準,而德國有一百多項。沒了參考,這些專業術語,被翻譯的錯誤百出。 巧珍腦子里出現的是陸師傅那張臉,肯定會罵人家德國方腦子有問題的,一個方向盤么?用得著這么精細嗎?看來等正式量產了,雙方還需要很好的磨合??! 有寢室里八個小姑娘,也有英語好的,跟巧珍關系不錯,看她一直在忙,過來看看,偶爾還幫她指出一些問題。 相對的F大的學生能力上都比較高,巧珍發現不如原版的文件拿過來,直接交給自己的同學翻譯,讓英語水平高的進行校對,而且跟她都在一起,能及時指出問題,等于一遍就把事情做好了。跟汽車廠的領導們一說,領導們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為涉及到的金額有點大,所以讓羅主任進行cao作,從汽車廠下面的聯營廠走賬。按照外面請人翻譯的價格給巧珍她們。 緊俏的總是價格貴的,外面翻譯的價格,在這個時代聽起來就是個天價,巧珍想著不能讓汽車廠覺得他們都是想錢想瘋了,所以還是商量了一下,拿了外面人的一半。對于他們這群窮學生來說,這就是一筆大錢了。 來娣沒想到巧珍上學還能賺這么多錢,巧珍把錢給林偉,讓他放好。林偉去申請房屋翻蓋,現在家里的戶口本上只有來娣一個農業戶口,所以上頭只批了占地面積只有80個平米,上下兩層的話也不過撐死了一百八最多了,農村的房子都大,所以感覺就小了,不過一家子住也是夠了。 審批下來,林偉開始準備買建筑材料,磚瓦片水泥甚至橫梁什么都要自己買。巧珍很是興奮,前世她作為房地產集團的高管,她要做一個精致的院子,她開始著手房子樣子的設計。反正也不要求畫地有多標準,只要能有個大概就行了,畢竟請的都是泥水匠,有幾個能看懂圖紙的?只要林偉知道她要什么樣的,就行了。 為了能夠早日實現小樓夢,林偉更加賣力了,他就是生性老實,但是腦子不笨。旁人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師傅完全不怕,外頭的生意都是他接的,林偉學得快,做事又細致,還是個老黃牛的性子,外頭的那些廠子很喜歡他。而且林偉以前在市區各種小工都做過,包括泥水匠,這么一來新來的機器,做個地基,挖坑扎鋼筋的活兒也能給他們,省得一件事情找兩幫子人。 一個人等于做了兩份活,學得自然快,進了紡織廠一年多,他對紡織廠的機器已經非常熟悉,大部分的問題都能很快排除。加上他為了多掙幾個錢,所以別人跟他換個夜班,他還挺樂意的。他下班回來睡一個早上,下午就能出去做那些私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