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班生
父親用才華加努力,辛勤加汗水,因文學作品而改變自身處境的成功之路,作為生活之中切實可行的社會實踐,為袁秋華指示著一條人生之路。 《十月》,《中篇小說選刊》,《收獲》,《小說選刊》,《萌芽》,《小說月報》,《花城》,《長江文藝》,《當代》,《作品與爭鳴》,《民間文學》,《啄木鳥》,《大眾電影》等雜志,袁煥軒一訂就是十年。袁秋華利用空閑時間,宛如饑民撲向面包一樣,每一期每一本都讀六七遍,時而會心微笑,時而悲傷落淚,讀到動情處就貓在被窩落淚。方方的《祖父在父親心中》,她仿寫作文〈父親的母親〉,沒想到題目被老師槍斃,改正為〈奶奶〉。 文藝雜志向袁秋華開啟另一扇心靈之窗??磿B成生活習慣后,只要拿到手,她什么樣的書籍,報紙,刊物都看,即使是字典也能看上半個月。閱讀豐富了知識面和文學功底,給予思考的空間,和想象的能力,她且像父親一樣,把習作各地投寄,在縣報和市報,《武漢晚報》,《知音》,《芳草》,《今古傳奇》,等雜志也偶有作品登場。 十五歲那年,在全地區的征文比賽中,袁秋華拿下第一名。由此可見,她偏科偏得厲害,初中老師對她也是關照有加的,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大眾電影》,《青年一代》,《新華文摘》,《電影畫報》,等時尚雜志,朝袁秋華展示七彩濱紛的城市生活,燈紅酒綠的璀璨場景。百花獎,金雞獎,每一屆的得主,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還有提名,她都如數家珍。八十年代最出名的明星,國內的劉曉慶,陳沖,張瑜,斯琴高娃,楊在葆,達式常,郭凱敏,王心剛,及日本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高倉健,田中裕子,香港的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陳美齡,臺灣的林青霞,王祖賢,美國的夢露,赫本,泰勒,費雯麗,白蘭度,蓋博等,她們的起家影片,走紅影片,袁秋華都看過,原型小說也都看過。最大的震驚,來自〈廬山戀〉里歸國女華僑的四十套洋裝,和渾身揚溢的洋氣,嬌氣,貴氣,傲氣,第一次讓她意識到原來女孩,除了才華橫溢,氣質優雅,心胸坦亮外,也可以嬌憨可愛,還可以溫柔似水,甚至撒嬌發嗲,原來男孩,除了像高倉健似的滿面滄桑,眉宇之間總有一種抹不掉的優慮郁悶,眼神卻又堅毅果決外,也可以陽光帥氣,還可以溫文爾雅,更可以溫柔體貼,甚至嚎啕大哭。 袁秋華戶口轉入袁公館,上學隨后也轉入十五中,讀初二。她是插班生,同學期轉入的插班生,還有一個男生,來自香港,父親已故,母親多病,在武漢市武警總醫院當醫生的小姨,就將他接到身邊來照顧,他就是小李子。 袁秋華來自僻遠鄉村,小李子來自繁華城市,兩人來來沒什么共同語言,但同為插班生,都感受到原班同學有意,或無形的排斥,他們上課說普通話,下課說武漢話,兩人都聽不太懂,神態拘謹,一臉的羞愧。袁秋華說鄉村土話,小李子說廣東白話,他們聽不懂,卻會哄傳瘋笑,取鬧嘲笑,笑得兩人無地自容。同病相憐,兩人便慢慢走近了。放學后,約到某地,守著收音書,兩人苦練普遍話,還互相當小師傅,教對方學自已的方言。至于武漢話嘛,日常生活中家里,上學途中,逛街,菜市場,只要和當地人搭話,就能學著說,幾個月過下來,兩人已然爛熟。 鄉村孩子上學晚,又沒有幼兒園,袁秋華讀小學一年級時,年齡已到八歲,再趕上小學添加了六年級,十四歲才畢業。初二時,已長到十六歲了,僅聽年紀,在成人心里,她是大姑娘了。但袁秋華是早產兒,母親懷到七個月時,挑水滑倒在地,摔了一跤,就把她摔出來了,體重只有三斤八兩,光見骨架,還沒來得及長rou,像只剝皮的貓。父母精心喂養,奶水不足,就喂牛奶,喂米糊湯,喂糯米漿,害怕她命不長,活不久。外婆說,“七個月的,活,八個月的,不活。這孩命大,沒嘛事,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呢,甭擔心”。袁秋華的確命大,活下來了,也長大了??捎捎谙忍鞖庋蛔?,再加后天營養不良,她不僅體弱多病,還發育遲緩,看起來仍是十四歲的樣子。 小李子是十三歲,高大壯碩,還帶點嬰兒肥,臉大,身肥,手短,腳粗,胖乎乎,rou嘟嘟,像狗熊。他比她高一個頭,寬三分之二,兩人一起玩耍,結伴上學,表面也看不出年齡差別。但內在的差別仍然巨大,先不說男女有別,也不說出身地域差別,又不說家庭環境差別,只說理想的差別。從國家級雪庵圖書館的捐建,袁世杰的兒女團聚歡慶,宣告家世顯赫,后輩不弱起,袁秋華就想和祖輩一樣,靠無與倫比的實力,畢業于國內一流大學,再出國深造,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然后學成回國,奮勇拼事業,一路披荊斬棘,歷經風霜雨雪,最終成為一流的學者,或者一流的生意人?,F如今她能夠成為省城人,能夠和城里孩一樣,上學和生活,似乎時來運轉,她當然要加倍努力,奮斗不止??尚±钭幽?,雖然男孩晚熟,貪玩,竟然對未來沒有任何計劃,生活沒目標,留在武漢沒關系,回到香港無所謂,學習沒動力,考前十名不興奮,考后十名沒愁容,除了吃成胖子,就是玩成瘋子。兩人之間沒有你追我趕的學友切蹉,只是一起上學的伙伴。 這種簡單的同行,天長日久也會養成習慣。袁秋華站在武珞路與中山路交叉的大東門十字路口,隔著馬路,朝從千家街轉角冒出來的小李子一招手,他書包拍打著屁股,蹦蹦跳跳一路小跑過來。他那么胖,跑得身上的rou一顫,又一抖,尤其穿短褲的時節,膝蓋上下的rou,一圈套一圈,像九連環,跑起來抖上又垂下,似乎在撥打巨大的算盤珠,樣子特滑稽,她就忍不住笑,沖著他樂。小李子不生氣,從書包里掏出零食,拍她手上,然后,一笑,一揮手,他走前頭帶路,她跟后邊慢行,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 袁秋華寄居三叔家,小李子寄居小姨家,都是寄人蘺下,雖不至于看臉色吃飯,但心里仍不自在,逢節假日都想躲開大人的目光,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游玩。別瞧他吊兒郎當沒正經,懶散不上進,但思維活躍,頭腦特聰明,袁秋華一個不高興的眼神,一個皺眉的動作,他頓時一臉“不用說了,我都懂”的表情,就已經足夠暖到她心里。他整天嬉哈笑鬧,心思卻細密,做事仔細,考慮周全,袁秋華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悶悶不樂,他往往能洞察玄機,知道她想什么,會做什么,并提前做好一起來的準備,陪她去漢口民眾樂園看漢劇,陪她雨后登黃鶴樓看風景,陪她逛東湖劃船,陪她去漢陽古琴臺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雕像,讓她每個假日都開開心心,他也高高興興。 上學坐公交,憑四塊錢的學生月票,大多數公交車都可以坐。偶爾,到了學校,袁秋華卻不想進教室,就逃學,叫上小李子,一拍即合,一起蹺課。逃學就是不停地上公交車,又下公交車,在這座陌生,巨大,感覺新奇的城市漫游。坐得最多的是有線電車,先坐一路晃蕩到武勝路,再換二路到六渡橋,或二路坐到一元路,去濱江公園,然后坐三路到中山公園。大多數情形是閑逛,從江漢路穿行到花樓街,沿武漢關走到漢正街,一直步行到漢陽橋頭堡,又坐四路回到閱馬場,或改坐一路到水果湖,到省博物館看展覽。武漢市有足夠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比照起廣東的物質自信,香港的速度自信,又過分保守低調,比照起北京的文化教育,上海的經濟貿易,則更封閉落后。 袁秋華領教過他的伶俐機警,已經明白他只是玩心比較重,所以不好好學習,一旦他努力提高,自己還真沒什么名次。因為他機靈,敏銳,反應又快,學什么都輕松,又謙虛,低調,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只不過他不喜歡出風頭,不想引人注目,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討厭復雜,怕麻煩,不愿被瑣事糾纏,怕滋擾,寧愿讓別人覺得他愚鈍。 袁秋華抵抗力差,容易感冒,一感冒就發高燒,發高燒就要住醫院,住醫院就要請病假。既耽誤上學,還要花錢,從小到大,為給她治病,錢如流水,花得嘩嘩的,父母戲稱她是“化錢爐”。她病了,在老家有母親照顧,在武漢就沒人照顧了,三叔有工作,請假不能太頻繁,他一個單身漢也不怎么會伺候人。在醫院有護士,能請她們幫一下忙,她勉強能應付。感冒讓人渾身無力,回家就難辦了,三叔去上班,她自己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頭暈眼花的磕磕碰碰,經常搞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小李子看在眼里,聽她說了經過,臉上都是憐惜。從此以后,只要她病了,他中午和晚上放學后,就跑來伺候她,將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 小李子會做飯,會買衣服,會照顧人。在他面前,袁秋華感覺自己像個智障,什么都不會。不知什么時候,就被他吸引了——肥肥胖胖的身材,穿著一件花哨的i恤,黑短褲,看起來卻很陽光。他在拖地,累得滿頭大汗,汗水流進眼角,辣眼,又酸又脹,他閉起這只眼,睜大那只眼,繼續拖下去??粗蔼氀埤垺钡母愎置婺?,她忍不住“咯咯”笑起來。他撈起i恤下擺擦汗,也沖她“嘿嘿”傻樂。胖人臉上原本rou打眼,五官不顯眼,他瞇眼笑一會,厚腮一陣亂抖,眼笑不見了,耳朵笑不見了,嘴笑不見了,唯有朝天鼻突出,像豬八戒的鼻子一樣突出。說不上為什么,她絲毫都不介意他胖乎乎,他丑八怪,反倒認為他可愛,好可愛,太可愛了。他笑起來,就像是冬日暖陽一樣,讓她安心,舒坦,無憂無慮。她陪他一起笑,直到笑出淚花來。 每次見面,她便覺得他親切,覺得自己不夠友好。小李子早出晚歸,小姨詢問就知道了原由,不僅沒有責怪他,且背著診斷箱,和他一起登門,來看望袁秋華。小姨給袁秋華檢查完,說“這是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系統,先天不足,娘胎里落下的病根咧?!痹锶A告訴她自己是早產兒。小姨說,“這根呢,咱除不了,但可以提高你的抵抗力,少感冒”。小姨拿出一支免疫球蛋白,給袁秋華施予肌rou注射(打屁股針)。 此后,小姨每個月給袁秋華打一針免疫球蛋白,連打三個月。一支免疫球蛋白是六十元,四支合計二百四十元,袁弘遠一月工資是四十二元八角六分。小姨硬是一分錢都不收。 她對袁弘遠說:這女伢也是命苦,咱侄也是苦命仔,只要小伢開心,咱就高興,錢不算什么啦,將錢難買咱高興,您家說說,是不是這個理???孩三叔吶,咱們都只愿小伢好嘛,有錢難買咱樂意,對不? 小姨臨走前,對袁秋華說:女伢努力優秀嘛,只要讓自己過得更好,就可以啦! 轉身,小姨對小李子說:男仔拼命優秀呢,就有責任讓自己的女人,過得更好??! 袁弘遠擊掌說:對極啦!人還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世間繁華,歷人事滄桑,就算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著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著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后代,卻有著不一樣的素養! 三叔未娶,一見鐘情,道她別有一種林下風致,淡雅靈秀,若以花草擬之,便是空谷幽蘭。淺笑宛如花間清露。 小姨未嫁,交流歡喜,被他從里到外的書生氣打動,說他氣質極儒雅,待人極溫和,風度翩翩,風華正茂??瓤?,做事講道理,說話有分寸,明明很低調嘛,但好像他火就火在過分低調——至于這個“火”是讓人生氣的意思呢,還是人氣高的意思——你們說吧! 袁秋華插科打諢說:君子如玉,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外表冷靜,內心熱火。三叔吶,求求您開口呀!要不然,我憋得慌! 彼此禮尚往來,互相噓寒問暖,一來二去,這倆人居然花前月下,談起戀愛來了。 兩個監護人來來往往,兩個小孩也隨著吃喝玩樂,沒事誰找不高興呢,都開心,都快樂。 忽一日,袁弘遠感慨道:很多事情,從道理和邏輯上來講,女生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理喻的。但你想要用大道理去說服女生,難度堪比登天。要么,你能壓得住她!要么,你得順著她!對于這一點,就算你不能接受,起碼你也要習慣。既不能接受,也不能習慣,孩子哇,好好保重吧! 袁秋華發現小李子變了,變得愛學習了,變得愛運動了,變得喜歡看書了。他開始節食減肥了,節假日不去游山玩水,整天呆在省圖書館看書。因為他對自己好,特別好,他小姨也對自己好,好得沒話說,讓她總是開開心心,快樂快樂,所以她陪同他,一起去省圖書館,一起在閱覽室看書。她帶著面包和酸奶,中午兩人一起吃,看見他歡歡喜喜的樣子,她心里就禁不住高興。 當她刻意討好他的時候,卻感覺到他不太熱情,神態拘謹,不太主動,表情不自然,這不符合他的風格??! 袁秋華百思不得其解,再加上女孩的害羞,也不懂如何化解,也不知怎樣挽回。小李子小事憋不住,大事死里憋,他不想說的事情,絕對不說,說了沒用的事情,他絕對不說,說了有用的事情,他選擇性來說。除非是非常信任的人,否則他寧愿爛在心里,也不會向別人哭訴。她知道他自尊心超強,你不說,我就不問,給你留余地,也是給自己留后路。 在閱覽室各自安靜地看著書,袁秋華腦子忽然靈光一閃,是不是因為我的病???她抬頭看他,卻發現他也在看自己,還沖她扮鬼臉。 袁秋華瞟他一眼,冷笑三聲,低頭看書。 小李子丟過來一包零食。 袁秋華不看他,拂到一邊,繼續低頭看書,不想理他。 小李子走過來,剝粒奶糖,硬塞進袁秋華嘴里。 袁秋華吐地上,仍不看他,也不說話。然后,合上書本,放回書架,走出省圖書館。小李子跟在后頭,穿過紅樓廣場前的草坪,一直跟到蛇山腳下。 袁秋華說:你家在紫陽路,你走錯方向了。 小李子說:送你回家,我都習慣成自然了。 袁秋華跺腳說:拜托!我這病,一時半會死不了,活著也不曾遭人嫌棄。你不必在我面前,陰睛不定,唱什么曲?忽冷忽熱,演什么戲?你不累么?我累! 小李子說:我家里條件不太好,一開始你就知道,我怕我來不及,你就已經 袁秋華說:謝天謝地,不勞你費心!三叔說了,萬一,就賣袁公館,再不見好,就是我的命! 小李子說:不許喪氣,我要你活!下學期,我就轉回香港去,跟大伯學賺錢的技藝。你等著我??!不許放棄??! 袁秋華說:嗯。等你來救我。 小李子說:你一定要等我??! 袁秋華說:哦。等你等到死。 小李子說:不許說死! 袁秋華說:不說死,我就不死嗎?我活到一百歲,還是會死??!你會長生不死么? 小李子說:要死,也是我先死!不許你先死!我會受不了,你懂不懂? 袁秋華說:那你把身上多余的rou,割下來貼我身上,病不就好了嘛! 小李子說:說聊齋呢。真能那樣,我會舍不得?我巴不得! 袁秋華說:不用辛苦減肥,你是巴不得,可狗rou貼得到羊身上么? 小李子說:你又拐彎抹角罵我! 袁秋華說:一天不罵,你亂咬人,我就要罵,一直罵到你死! 小李子說:好,咱一言為定,不見不散! 袁秋華說:不見棺材不散。 本書首發來自百書樓(m.baishu.la),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