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于是,從那夜之后,她再習字時,便將胤礽的字帖擺在旁邊,一筆一劃照著他寫,揣摩他的運筆,揣摩他的落筆,揣摩他的習字習慣,漸漸的,她倒也從中品出不少寫大字的樂趣來了。 石心玉習字時,倒也不是說一定要絕對的安靜,便是稍微有點聲響也是無所謂的。 畢竟曾經在閨中之時,她二哥性子最為鬧騰,三哥也不賴,這倆人常常在她靜心習字時突然出現然后故意嚇唬她,雖然這哥倆每每如此之后都會被她額娘斥責一頓,但久而久之的,她倒也習慣了。 專心習字之時,外界的一切,她都可以完全屏蔽掉了。 可她如今是太子妃,是這毓慶宮的女主人,女主子靜心習字之時,又有誰敢發出一點聲音故意吵嚷呢? 所以,石心玉這邊,從里到外,杜嬤嬤等人都安安靜靜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的當隱形人,甚至連呼吸的頻率都降低了,就怕擾了石心玉習字的興致。 其實這時候,后院的側福晉和格格們都已經用過晚膳了,原本都是有規矩在身的人,這里也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地方,所以,她們并不像老百姓家的人那樣,吃了晚飯就出門溜達,或者串串門說說旁人家的閑話,她們還是都待在自己的屋中,沒有人到院中溜達。 只不過,屋中總有人聲傳出,畢竟,大家悶在屋里,總不可能不說話吧?再說了,今日毓慶宮迎來了那么讓人高興的一樁喜事,大家都在興頭上,彼此坐在一塊兒議論議論,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只是,正屋這邊太過安靜,兩邊屋子里的女人們就漸漸有所察覺,想著正屋那邊怎么就這么安靜呢? 奴才們站在門口屏氣凝神的不敢言語,她們都在想,這太子妃在屋里是在做什么呢?只是打發人去瞧了,也瞧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曉得正屋那邊是從里到外都安靜得很。 也不知是誰先停住了話頭,慢慢的,女人們都不說話了,各自沉默著去干各自的活計,雖說她們不曉得正屋那邊為何如此安靜,也不曉得太子妃這會兒在做什么,但是,思及太子妃下午說過的那話,她們覺得,她們還是保持安靜好了。 省得得罪了太子妃,將來還不知道會如何呢。 畢竟,太子妃是這毓慶宮的女主子,這會兒大家還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她們這些側福晉和格格們,是不得不低頭啊。 面上安靜,可她們心里卻都在想,再熬幾個月就能去太子府住了,到了那時,大家住得遠,隔的沒有這么近,她們也不必被正屋那邊支配,到時候想說話也能自由的說話了,這多好啊。 石心玉是絕不曉得她只是單純寫個字,就給側福晉和格格們帶來這么大的壓迫感的。 胤礽便是在這樣萬籟俱靜的時刻踏入毓慶宮后院,然后往正屋這邊來的。 他今日回來得晚,連晚膳都是在宮外用的。 他和海拉遜帶著人在太子府新址那兒轉了一圈,又同海拉遜商議了一下初步的方案,便是這么一耽擱,很快就天黑了。 胤礽自是不會虧待了自己,讓李元福去選了家干凈好吃的酒樓,帶著海拉遜便去了,吃飽喝足后,他才放海拉遜回府,他自個兒也就回宮來了。 雖說他如愿以償了,在看了太子府的新址之后更是興奮,但胤礽也沒失了分寸,沒有拉著海拉遜耽擱太久,雖然依著他的意思,他原是想在那空宅子再逛小半個時辰的,畢竟,這可是未來的太子府啊,他在幾個月之后將要入住的地方。 一想到這一層,他的心中就抑制不住的激動,便是得康熙多年對規矩的教養,也很難讓他壓抑住心頭的這股子激動。 在旁人跟前都不能表現這股子激動,胤礽多少還是有點兒憋悶的,在前院洗漱更衣后,胤礽就踏入了后院,幾乎都不帶猶豫的,他直接就往石心玉所在的正屋去了。 側福晉和格格們那里,他得端著太子的架勢,總也不能將真實的自我全部釋放出來,何況,那樣也并不合適。 而他這些時日同石氏在一處,相處和諧愉快,且在石氏跟前 第29章 胤礽一直都覺得, 石氏給他的感覺,就如同他曾見過的煙雨江南那樣, 清新自然,美不勝收。 且石氏又確實是從小在那煙雨江南之地長大的,比之北邊的姑娘們,那骨子里就多了江南的婉約溫柔的風致,其中的美妙之處, 胤礽日日琢磨夜夜細品, 只覺得比他曾見過的江南風物,還要好上百倍亦不止。 如今眼瞧著這燈下絕美如畫的人物, 他倒生了愛惜之心, 竟舍不得發出聲響來驚擾那專心習字的人兒, 更怕驚走了這樣的美景, 堂堂太子爺, 竟就這么站在原處靜立觀看了。 因為外界的寂靜無聲,石心玉早已進入了渾然忘我的境界, 一顆心全都撲到了眼前的大字上頭, 對于外界的一切, 她都一概不知。 不知胤礽回來, 不知杜嬤嬤與胤礽說話,更不知胤礽這會兒就站在屋中看她寫字。 一口氣寫了十幾個大字后, 石心玉才停下來, 長出一口氣, 然后, 將筆擱下,用不寫字的手去揉捏自己已然有些酸軟的手腕子。 她的腕力不差,應付簪花小楷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寫這樣的大字,她的腕力就明顯不足了。 如此這般練了這些時日,練至如今,她也就只能寫二十來個大字而已,比起胤礽的每天一百四十個,那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