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大中朝的強硬態度,讓荷蘭人緊張了起來,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中國人的海上力量早已是今非昔比,一旦中國人要采取武力行動的話,他們是沒有勝算的。 但是讓他們就這么吐出這塊肥rou,荷蘭人又不甘心,要知道他們將臺灣島視作一頭非常好的奶牛,這里在荷蘭人在亞洲的二十五個商館之中,每年上交的利潤,排位第二,平均下來,每年都有四十萬荷蘭盾,價值達到四盾黃金,就這么撤走他們是不會答應的。 于是荷蘭人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他們向荷蘭東印度公司求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為此朝臺灣增援了一千二百名士兵,并且調派了二十多條武裝船只前往臺灣沿海巡邏。 在天元七年的九月,一條條中國的快速帆船開始出現在了臺灣的大員外海,開始偵查起了大員一帶的荷蘭人的布置情況。 荷蘭人發現了中國海師的這些斥候船之后,也立即派船出海,試圖驅逐這些中國的斥候船,雙方開始出現了摩擦情況,在海上發生了交火事件。 九月底的時候,大中朝官方宣布了荷蘭人為不受歡迎之人,禁絕中國商人和荷蘭人進行商業貿易,并且令海貿集團停止一切和荷蘭人的商業來往,停止所有商船前往臺灣和巴達維亞港,宣布中國和荷蘭將成為敵對國。 肖天健在十月初的時候,在北京城的武英殿召見了兵部和海軍武官,聽取了他們對收復臺灣島的戰爭計劃,并且親自在大殿上觀看了海軍的戰爭推演。 南方艦隊方面制定了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其中包括中方的兵力部署,以及探查到的臺灣島上荷蘭人的兵力布置,以及他們的作戰方案。 肖天健親自審核了兵部和海軍方面提交的這個作戰計劃,最后朱筆簽批同意了他們的作戰計劃,隨即收復臺灣島的作戰便開始實施。 (今天要特別鳴謝麥芽曄曄、宋開心二位朋友的打賞?。?/br> 第二百零七章 克復臺灣 大中朝天元八年二月初,一支由七條五百噸排水量的戰船和五十艘三百噸排水量的戰船以及七十條三百噸排水量的運兵船組成的大規模的艦隊,開始在泉州灣集結。 這一次大中朝南方艦隊共出動了三千名水手,和兩個海軍陸戰團作為主力,另外為了保證此次行動的成功,南方軍區還增派給了海軍方面一個加強重炮營和一個三個陸師步兵營以及一個斥候大隊,作為補充力量,增強海軍的作戰實力,總兵力接近一萬三千人的規模。 而荷蘭人在臺灣,現在總兵力不超過三千人,武裝船只也只有二十余條,主力戰艦也只有七條排水量在五百至八百噸左右的蓋倫船,另外還有一些作戰小艇,大中軍完全掌握著戰爭的優勢。 隨著海軍司令長官劉江的一聲令下,泉州港立即響起了一片禮炮的轟鳴聲,作為此戰的主帥的南方艦隊司令長官劉巖明,也立即命令他坐下的旗艦開始鳴放禮炮,一條條戰船立即開始升起了船帆,緩緩的駛離了棧橋和錨地,朝著泉州灣外駛去。 一天之后,艦隊抵達了澎湖列島,在這里早有四十余條快速單桅三角帆船在此集結,這些船都是海軍的巡邏船和斥候船,另外還有漁船數十條,也將配合此次行動。 艦隊稍作補充之后,第一梯隊的戰艦編隊便開始先行起航,駛向了臺南的大員海域,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先行肅清荷蘭人在臺南一帶的海上力量,擊潰荷蘭人集結在這一帶的艦隊,掩護主要為運兵船的第二梯隊登陸。 又是一天的航行之后,第一梯隊的編隊抵達了大員外海,荷蘭人的巡邏船立即便發現了中國艦隊,隨即馬上開始示警,招呼荷蘭艦隊出來迎戰。 十幾條單桅快速帆船立即便如同小獵犬一般的沖出了艦隊,撲向了荷蘭人的巡邏船,只是經過了短暫的交火之后,荷蘭人在海上的兩條巡邏船便立即被大中朝的巡邏船給擊沉一條,俘獲了一條。 這個時候荷蘭人的艦隊得到示警之后,也開始慌亂的駛出了海港,出現在了大中朝皇家海軍艦隊的面前。 這場海戰是大中軍第一次完全以西式風帆戰船為主力和西方海上強國在海上展開的一場大戰。 但是大中朝雖然后發,但是卻實力遠超過臺灣集結的荷蘭艦隊,故此戰況是一邊倒的情況,大中朝皇家海軍以數條船對付一條的優勢火力,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一舉摧毀了荷蘭人七艘戰船,另外還成功的以跳幫戰術,俘獲了荷蘭人六艘戰船,剩下的幾艘荷蘭船眼看不妙,完全無法阻擋中國艦隊的進攻,于是只得掉頭逃竄,一條逃回了港灣之中,其余的則夾著尾巴干脆逃往了南洋,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被中國艦隊派船追上,又俘獲了兩條,至此中國艦隊徹底的控制住了海面,摧垮了荷蘭人的海上力量,將荷蘭人封鎖在了陸上,。 荷蘭的臺灣總督見勢不妙,立即朝著海岸的炮臺增兵,試圖阻止中國軍隊登陸,而中國艦隊隨即開始集中火力炮擊炮臺。 荷蘭人這個時候絕望的發現,中國人的火力再也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弱了,在中國的戰船上,再也不是早年的那些破爛弗朗機炮和各種土炮了,中國的戰船在這個時候,全部換裝了新型的艦炮,既有十二磅加農炮,也有二十四磅加農炮,更有重型的三十六磅長炮。 每條船上,至少擁有二十門以上的火炮,五十余艘戰船上擁有一千多門大炮,這些戰船遠遠的在海岸線附近排列開來,開始對準灘頭的荷蘭人炮臺輪番炮擊。 雖然荷蘭人的炮臺守軍也拼力進行了反擊,擊傷了一些中國戰船,但是他們的抵抗在密集的火力反擊之下,迅速的還是被瓦解。 在大中軍海軍舟船的連續不斷的炮擊之下,荷蘭人的大員炮臺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個小事,便被亂炮摧毀,炮臺守軍死傷三百余人,其余的只得夾著尾巴潰逃回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中,放棄了他們在沿岸地帶的炮臺。 于是大中朝海軍成功的為后續前來登陸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和陸師掃清了大員港外圍的登陸場。 第三天一早,第二梯隊得知第一梯隊已經擊潰了荷蘭人的艦隊,于是立即在澎湖起航,抵達了大員外海。 雖然荷蘭人用盡力氣,以臺江兩側的熱蘭遮城和赤嵌城的炮臺繼續轟擊大員港灘頭,試圖阻止中國軍隊登陸,但是中國海軍艦船也立即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壓制荷蘭人的炮臺,為登陸部隊提供掩護。 一條條運兵船立即開始靠岸,將大批大中軍海兵和陸師兵將卸下船只,開始登陸行動,在沒有奪取港口碼頭的情況下,海軍特意準備了幾條運兵船,進行了改裝之后,沖灘坐沉在灘頭,作為臨時棧橋使用,讓其余的船只靠泊,將一門門大炮卸在了灘頭。 荷蘭人眼看著中國軍隊要登陸成功,于是派出了七百人的兵力沖出了城堡,試圖進行一次反沖擊,將中國軍隊趕回到大海里面。 但是一個海兵營也就是海軍陸戰隊,立即組織防御,雙方進行了一場排槍射擊對戰,大中軍使用的全都是燧發槍,很容易便取得了戰場優勢,他們的射速和精準度都要超出荷蘭人的火繩槍許多,結果七百荷蘭士兵,很快便丟下了三百多具尸體,剩下的人還有不少帶傷,倉皇逃回了城堡之中,他們的反沖擊作戰行動,也就此以失敗而告終。 大批大中軍隨即在戰艦火炮的掩護之下成功登陸,并且卸下了近百門十二磅重炮和十余門攻堅用二十四磅重炮,以及無數彈藥。 這次大中朝以武力收復臺灣島,可不像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那么寒酸,大中軍不管是艦船的戰斗力還是登陸步兵的火力,都超出舊時空鄭軍幾十倍以上,雖然沒有鄭軍數量多,但是戰斗力絕對遠超舊時空的鄭軍許多倍。 荷蘭人真被大中軍給嚇壞了,一次反撲讓他們損失了幾百人,他們統共不過在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中僅有不到三千人的士兵,艦隊又被滅掉,兩座城堡之中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的守軍,看著蜂擁登陸的大中軍,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出城逆襲了,于是臺灣總督只得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兩個城堡之中,做出死守待援的架勢,指望著逃走的船只能逃回巴達維亞帶回來援兵。 可是他們的希望還是在大中軍隨后發動的攻勢之中被摧毀了,大中軍完全不像舊明的那種舊式軍隊,他們除了擁有眾多犀利的火器之外,而且兵種齊全,諸兵種之間的配合也相當嫻熟。 雖然這些年來,荷蘭人將兩個城堡修筑的非常堅固,而且防御工事和炮臺也修筑的很完善,但是何奈大中軍為他們準備了眾多的大炮,隨著攻城戰事一起,大中軍先是集中火力攻打赤嵌城。 百余門十二磅炮和二十四磅重炮還有幾門大中朝新研制出的大口徑攻城臼炮架在赤嵌城外,構筑起了一個個炮壘,對著赤嵌城猛烈開火。 炮彈在幾天時間里,就如同下雨一般的落在赤嵌城之中,特別是那幾門大口徑攻城臼炮,對于赤嵌城破壞更為嚴重,臼炮彈道彎曲,炮彈幾乎是從頭頂落下,城內根本沒有什么安全的地方可言,守軍雖然也利用城中炮臺的火炮進行反擊,但是火力卻始終處于下風。 大中軍在猛烈炮擊赤嵌城的同時,還不斷發動小規模試探性的攻擊,找出荷蘭守軍的弱點,然后以火炮齊射給予這些守御地點以毀滅性的打擊,打的守軍根本不敢露頭。 特別是大中軍歷來很重視工兵的應用,在炮火掩護之下,不斷派出工兵對城墻各處進行挖掘爆破作業,如此一來,沒有多少天,便成功攻破了赤嵌城,赤嵌城城內八百守軍,幾天下來,被打死打傷近五百人,其余的三百人眼看城破,也只能放下了武器投降。 赤嵌城一破,熱蘭遮城便更加孤掌難鳴,大中軍在攻破了赤嵌城之后,馬上便又開始對熱蘭遮城發動了進攻。 熱蘭遮城是一座典型的西方棱堡式的城堡,形成了階梯狀布置,比起赤嵌城更加堅固而且防御也更加完善許多,攻打起來非常不容易。 大中軍發動了數次攻城,都因為守軍占據著地利的優勢,被荷蘭守軍擊退,損失人員很多,怒極之下的劉巖明眼看率攻不下,感覺這一仗如果不能盡快將荷蘭人拿下的話,對于他們海軍來說,會在陸師面前大失海軍的面子,于是下令各船抽調船上的水兵炮手,并且將艦隊戰船上的三十六磅炮和二十四磅炮卸下戰船,也運至陸上加入到對熱蘭遮城的炮擊行動之中。 隨著船隊的重炮被紛紛卸下,水兵炮手增強到攻城部隊之中以后,熱蘭遮城頓時便像是被放在了火山口上一般,每一秒鐘都承受著炮彈的轟擊,打的城內守軍幾乎無立足之地,總督更是被炮轟到了地下室之中避炮,城內荷蘭守軍死傷慘重。 當攻城戰進行到第十天的時候,周圍那些高山族的臺灣原住民聞訊也紛紛趕來助戰,他們恨透了荷蘭人對于他們的欺壓和屠殺,聞之大中朝來攻荷蘭人,一些高山族百姓拿出了他們僅有的糧食,給大中軍送來,并且表示愿意幫著大中軍攻打熱蘭遮城。 但是考慮到這些高山族人武器極為簡陋,讓他們上陣只會徒增傷亡,于是劉巖明對這些高山族人表達了謝意,婉言謝絕了他們參戰的要求,并且回贈了他們不少的禮物,高山族人看大中軍愛護他們,并且軍紀嚴明,更是對大中軍產生了好感。 許多高山族人干脆不能參戰,就幫著大中軍運送糧食彈藥,更有不少獵人主動的跑去狩獵,將獵到的獵物送到軍前供大中軍將士改善伙食。 臺灣多產鹿、野豬等獵物,一時間參戰的大中軍將士頓頓都有鹿rou野豬rou讓他們大快朵頤,于是大中軍將士更加勇猛了起來。 戰至第十五天的時候,只見得熱蘭遮城的一處城墻,突然間便發生了劇烈的大爆炸,這陣大爆炸一下便掀飛了幾十米的城墻,炸死炸傷了數百名守軍,原來大中軍的一門重型臼炮的炮彈,居然鬼使神差一般的擊穿了荷蘭人的彈藥庫,并且引燃了彈藥庫中數千斤火藥,一下便引發了劇烈的大爆炸,結果炸塌了熱蘭遮城的城墻。 眼看著城墻坍塌,大中軍呼嘯著便沖入了熱蘭遮城,迅速的擊潰了頑抗的守軍,最終城中活著的五百多荷蘭人只得放下了武器,向大中軍投降。 至此大中軍一舉掃平了荷蘭人在臺灣的主力,荷蘭總督也被大中軍當場活捉,隨即劉巖明立即派船返回泉州,向坐鎮在泉州聽候消息的劉江稟報,臺灣已經被大中軍克復。 (今天又有hong360、勇敢1023、風沐春江三位老朋友打賞,當然還是要說聲謝謝了?。?/br> 第二百零八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 消息以八百里急報的形式被迅速的傳到了北京城之中,肖天健和內閣大臣們聞訊各個都喜形于色。 這一仗雖然比起對付建奴的遼東之戰,算不上什么大仗,用兵規模上更是沒法相比,但是這一戰的意義卻非常重大,這是大中軍皇家海軍第一次以海軍為主導,來完成的一場越海登陸作戰,而且對付的是西方近現代化的荷蘭軍隊,這也是對肖天健極力主導打造強大海軍的一次檢驗行動。 海軍沒有辜負肖天健的期望,不管是海戰還是登陸戰乃至是攻堅戰,都打的非常漂亮,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將臺灣島拿下,攻克了荷蘭人在臺南的熱蘭遮城和赤嵌城,此戰堪稱完美,徹底打掉了荷蘭人的囂張氣焰。 另外大中軍的作戰不同于大明朝,在大中軍出戰的時候,朝廷并不委派狗屁的監軍隨軍指手畫腳,但是卻有隨軍專員,他們不會干涉任何指揮官的指揮行動,但是卻會專門負責詳細記錄作戰過程,絕不可能出現軍將夸大其詞表功的情況,每戰都會由專門人員記錄整個作戰過程,然后隨戰報一起呈送到兵部備案,以備戰后審查和檢討作戰的得失。 另外這些戰報在進行整理分析之后,還會被送到各大講武堂之中,供學員兵進行學習,從中汲取戰爭指揮經驗,也正是肖天健前期推行的這種制度,使得大中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得到大批合格的初級中級指揮官,為今后的戰爭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使得大中軍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戰爭技巧也越來越嫻熟。 最重要的是通過講武堂的軍校培訓方式,避免了舊式軍將形成世代相傳,把持軍務的情況,避免了大中軍形成世代軍閥集團。 這些年來大中軍許多大將的子嗣,也都逐步的開始成年,大中朝不推行世襲制,這些大將的子嗣,如果想要繼承他們父輩的衣缽,那么他們唯一可以走的路,便是進入講武堂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后按照他們的成績進行統一分配,絕不會讓他們到各自父輩的軍中服役,如此一來,也就不可能再像舊時那樣,形成軍閥集團。 這一戰之中,還有一件事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在出戰的艦隊之中,有一名艦長,名叫鄭森! 鄭森也正是舊時空著名的鄭成功,在鄭家集團投降大中朝之后,鄭森沒有跟著鄭芝龍進入到海貿集團之中做事,而是在鄭氏集團投降大中朝的第二年,鄭森便聽從了錢謙益的建議,投到了皇家海軍之中,先是進入到了寧波皇家海軍講武堂進行了兩年時間的學習,之后因為他的成績非常優秀,開始在一條巡邏船上擔任見習船長,前段時間正是轉為了一條三等戰艦的船長,成為了皇家海軍之中的一個耀眼的新秀。 此戰鄭森也以一條三等戰艦的艦長的身份參戰,在對荷蘭人艦隊的海戰之中,鄭森所率的這條戰艦作戰極為勇猛,而且全船水兵在他的率領之下,cao船靈活,炮擊猛烈而且準確,并且適時的堵住了兩條荷蘭戰船逃走的去路,雖然戰船在作戰之中受損嚴重,但是卻幫助其他戰船最終俘獲了這兩條荷蘭戰船。 海戰之后,鄭森還帶領水兵快速搶修了戰船,并且投入到了隨后的對岸邊荷蘭炮臺的炮擊行動,他的船只在炮戰之中再次中炮不退,最終成功摧毀荷蘭人一個炮臺和幾門重炮。 在他的船只嚴重受損,鄭森本人還受了輕傷的情況下,他指揮戰船沖灘擱淺,保住了戰船不沉,在攻打熱蘭遮城的時候,他帶領全船水兵,將船上的火炮卸下,又加入到了炮擊熱蘭遮城的炮陣之中,此戰立功非常大,被劉巖明專門提名,請兵部授予他一等海戰戰功勛章。 除了鄭森之外,此戰之中還涌現出了一批優秀海軍指揮官,其中還有一個人有必要也提及一下,這個人就是施瑯,在鄭森投入皇家海軍的時候,施瑯因為族叔投順大中朝最早,有背叛鄭家的嫌疑,所以鄭氏集團投降大中朝之后,施福認為他們不易再留在海貿集團做事,于是便帶著族人轉入到了海軍系統之中,施瑯作為他的侄子,也跟著一起進入到了皇家海軍服役,同樣也是經過了兩年時間海軍講武堂的培訓之后,成為了一條戰船的見習艦長。 此戰之中,他所在的戰船艦長在海戰中身負重傷,施瑯隨即接替了艦長的指揮,率領全船水兵繼續和荷蘭戰船進行炮戰,最終成功擊毀一條荷蘭戰船,也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這些人之所以能在海軍之中脫穎而出,跟他們的經歷分不開關系,他們這些年青一代早年都習慣于在海上作戰,早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轉入皇家海軍之后,想不出類拔萃都很難,所以在這一次海軍克復臺灣島的作戰之中,都紛紛有上佳的表現。 肖天健得知之后非常高興,親自以皇帝的名義,對這些有功之人進行了嘉獎,特令鄭森、施瑯這些人赴京接受他的親自授勛。 至于此戰俘虜的一千多荷蘭人,肖天健下旨將其關押到福建泉州,統治荷蘭當局向大中朝繳納二百萬荷蘭盾作為戰爭賠款,方可釋放這些俘虜。 荷蘭東印度公司本來得知大中朝攻打臺灣島的消息之后,想要派兵增援臺灣的,但是何奈他們手頭戰船有限,雖然荷蘭擁有相當多的戰船,但是在亞洲他們的戰船數量并不多,而且荷蘭人也得知大中朝海師力量現在已經非常厲害,他們即便是派船增援也不見得能救得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 就在他們剛剛在巴達維亞組織起來了一支船隊,想要出發救援臺灣的時候,便得知了大中朝已經攻克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將島上的荷蘭守軍全數殲滅俘虜,于是他們只能放棄了救援計劃,派人前往廣州和大中朝談判。 經過一番交涉之后,荷蘭人只得按照大中朝的要求,支付了二百萬荷蘭盾作為戰爭賠款,才將那一千多俘虜給接回了巴達維亞,至此荷蘭人在中國沿海的勢力被大中朝徹底逐離,大中朝也徹底控制住了日本的貿易航線。 大中朝克復了臺灣島之后,西班牙人也開始更加感受到了大中朝對他們的威脅。 西班牙人早已占領了呂宋,在他們的經營之下馬尼拉已經成了現在西方在亞洲最大的商港,西班牙在亞洲的利益,完全需要馬尼拉來支撐。 而天元七年之后,中國海師的各種船只還有一些不明漁船,便開始頻繁出現在了馬尼拉一帶的海面上,許多不明身份的中國人也開始出現在了馬尼拉港一帶。 近期連生活在馬尼拉的華僑商人,也開始變得腰桿硬氣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甚至于開始頻頻和當地的菲律賓土著猴子發生暴力沖突事件。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是十分懼怕中國人的,他們生怕中國人太多,會影響到他們對菲律賓的殖民,所以他們便經常性的挑唆當地菲猴兒和華人過不去,欺壓華人,甚至于明里暗里的屠殺華人。 特別是西班牙人很清楚他們早年在菲律賓干了什么事情,萬歷年間也就是1603年,萬歷皇帝道聽途說,聽聞有人傳言菲律賓有很多金礦,便派人到菲律賓探查,結果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恐懼。 后來西班牙人因為壓迫當地華人,導致華人起義,后來西班牙人強力鎮壓,最后演變成了一場針對華人的大屠殺,非但西班牙人參與了那場大屠殺,當地的菲猴兒甚至于日本人也參與了進來,幾個月之中,他們屠殺了近三萬華人。 后來西班牙人很擔心會招致大明朝的報復,但是沒成想萬歷皇帝聽說此事之后,卻沒有一點反應,反倒認為出洋的那些華人,都是大明棄民,根本不管這件事。 于是西班牙人便放心下來,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1639年,西班牙人再一次在馬尼拉屠殺華人,這一次又是數不清的華人被西班牙人屠殺,他們的財產也被西班牙人給搶奪了過去。 本來鄭氏集團對此是十分憤怒,想要出手干預此事,報復西班牙人,可是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鄭氏集團沒有能發動進攻馬尼拉的行動,而崇禎這個時候根本顧不上這種事情,所以西班牙人便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西班牙人沒有想到的是大明王朝說垮就垮了,在中國一個全新的大中朝迅速的崛起,在前兩年的時候,肖天健還沒有力量找西班牙人討個說法,但是現在隨著海貿集團的發展和海軍實力的迅猛擴張,大中朝終于有了力氣來找西班牙人算賬了。 在天元六年的時候,肖天健便著令禮部對西班牙人發出照會,著令西班牙人對著兩次大規模屠殺華人事件給大中朝一個解釋,并且要求西班牙人給受害華人親屬進行賠償,為此西班牙人非常擔憂,但是卻咬著牙不肯認錯。 現在當看到大中朝悍然將荷蘭人逐出臺灣島之后,西班牙人更是害怕了起來,于是天元七年末的時候,西班牙人開始朝著馬尼拉增派軍隊,并且開始武裝當地土著,準備應付可能到來的大中朝的興師問罪。 同時西班牙派出戰船開始驅逐出現在菲律賓沿海的大中朝海軍船只,雙方在年底的時候,便逐步的開始發生摩擦。 (今日特別鳴謝linaciel朋友的打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