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死對頭的迷弟[電競]、綠茶作精的千層套路[電競]、那山的宿靈人、[綜]白花花被雄英開除之后、劍至虛空、厲害了我的鏟屎官[寵物系統]、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完美人設、[綜英美]金星女神、明明是你笨!
想到這里,肖天健不由得便有一種急迫感,覺得時不我待,必須要再快一點,將這個蒙昧的王朝速速的掃入到垃圾堆之中去,然后集中一切力量,將北方的那伙更加愚昧殘暴的韃子解決掉,徹底的將這個中華的威脅清除掉,然后騰出手來,速速的重新組建起屬于大漢民族的無敵艦隊,去和這個時代的那些海上強國們在大海上一較高下,徹徹底底的挽回中國人未來不幸的命運。 至于東北方向的那個跳梁小丑,肖天健還真就沒把他們放在眼里,只要有朝一日他問鼎天下,控制了海洋,那么那個小丑便永世都不要再想著崛起在大海之上了,到時候想怎么收拾他們,就怎么收拾他們。 “主公,如果快的話,再有一天半,咱們就該到達漢陽了!”鐵頭在背后對肖天健說道。 鐵頭的話打斷了肖天健的思路,于是他朝四周望了望豪氣如云的說道:“那就加快速度,盡快抵達漢陽吧!……” 第一百三十章 困獸 嘉魚縣這一戰只不過是個小插曲罷了,在解決了這個李萬山的官軍水軍之后,肖天健的船隊便基本上沒有再遇到什么有效的阻礙,開始加速朝著漢陽駛去。 可是往往好事多磨,欲速則不達,偏偏就在肖天健兵抵漢陽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引起了肖天健的注意,同時也影響到了刑天軍對武昌府的進攻計劃。 也就在肖天健率部和劉耀本會師的時候,各部刑天軍之中,都出現了疫情,許多北方過來的兵將,忽然間開始鬧肚子,許多人拉的是一塌糊涂,不但是肖天健率領的這些人馬,就連已經打下漢陽的劉耀本和羅立等部的人馬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起初情況還不是很嚴重,最開始在他們剛剛打下襄陽的時候,便已經零零星星的有這種情況出現了,只是沒有引起各部軍將們的足夠重視罷了,這種小事也沒有反映到肖天健這里,可是到了這段時間,情況卻越來越嚴重了起來,各部之中都出現了大量的非戰斗減員。 肖天健剛開始聽說的時候,起初也沒有引起重視,但是當大軍抵達漢陽的時候,肖天健發現的時候情況已經很不樂觀了,船上下來的不少兵將,甚至是被抬著下船的,就連一向都龍精虎猛的司徒亮,到了這個時候,都有點脫形了,軟塌塌的被人架著才下了船,于是他趕忙詢問了醫官之后,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原來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原因是許多中原過來的兵將多是因為水土不服造成的,因為南下之后,同時因為飲食的結構發生改變,吃慣了北方飯的這些兵將們,猛的到了水產眾多的長江流域之后,一方面主食改成了大米,另一方面面對著隨手可得的魚鮮,先是由吃不慣,到后來大快朵頤,加上就地取生水飲用,使得腸胃猛然間承受不了,結果造成了腹瀉。 同時也因為南方這段時間正是夏季,溫度很高,將士們隨身攜帶的水囊和水壺中的水時間一長,就會變質,喝下去不鬧肚子才怪,再加上還有湖廣一帶因為河流、湖泊眾多,夏季的蚊蟲也更厲害一些,一些軍中甚至于出現了瘧疾的情況,而這個時代瘧疾是非常厲害的傳染病,這個時代對于瘧疾可沒有什么特效藥,而且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得上,就很不好治愈,反復的發作。 在了解了這種情況之后,肖天健于是急忙下令暫停渡江攻打武昌的行動,下令軍中不論任何人,以后在喝水的時候,都不得直接取用江水,而是要必須燒開之后放涼飲用,并且將軍中在各地虜獲的大批茶葉,分發下去,供將士們泡茶飲用,以此來調解腸胃,避免抑或是減少水土不服所造成的腹瀉情況的發生。 另外各營在休息的時候,盡可能的找一些蒿草之類的東西點燃,以此來驅蚊,減少蚊蟲的叮咬,對于軍營之中的野戰茅廁,也加強了管理,嚴禁任何人亂拉亂尿,逮住就是重罰,再從附近采來大量的生石灰,在營中鋪撒,以此來進行消毒。 同時令各部去盡可能的搜羅一些名醫入軍,加強軍中醫官的數量,在軍中為得病的兵將診治,同時派人到周邊采辦搜集藥材,以供軍中使用,對于那些得了瘧疾的兵將,則挑揀出來,單獨找一個地方進行隔離治療,如此一來才算是控制住了軍中疫情的蔓延,好在雖然發現的有點晚,但是采取的行動卻十分果斷及時,這場疫情才得以迅速的被控制住,要不然的話,對刑天軍來說,打擊還真就不小。 但是這么一來,也耽擱了肖天健十天的時間,使得進攻武昌的時間為此拖延到了九月之后才正式發動。 不過相對于帶來的好處卻是羅立所部在武昌外圍的肅清行動卻取得了更多的進展,在肖天健率領大批戰船從長江順流而下,抵達漢陽之后,刑天軍的水軍實力徹底的壓倒了武昌的官軍水軍,逼迫著武昌的官軍不得不退守武昌城,許多戰船被遺棄在了江面上,成了刑天軍的戰利品。 同時在大批戰船來援之后,使得刑天軍諸部在江面上也掌握住了控制權,順江而下的大批刑天軍戰船,迅速的掐斷了武昌在長江上和下游之間的聯系,使得羅立比較輕松的便攻取了武昌下游的黃州,并且在水軍的幫助之下,渡江一舉攻取了鄂州城,不但從水路上切斷了武昌和下游的聯系,即便是在陸路上,刑天軍也開始威脅到了武昌的東面。 而這些天之中,武昌府的官軍卻可以說是毫無作為,根本沒有采取任何阻止刑天軍的行動,以楚王新軍為主力的守軍,基本上全軍縮回到了武昌城中,而兵力要遠少于楚王新軍的官軍,則因為兵餉不濟,更是毫無斗志,也都撤入武昌城中,甚至于有一部分官兵,干脆就趁夜逃離了武昌,抑或是脫了身上的軍服,遠走他鄉另謀生路,抑或是干脆直接投靠了刑天軍,將武昌城中的情況盡數賣給了刑天軍。 可以說在肖天健完成對武昌的進攻部署之前,刑天軍已經是對武昌的守御情況了如指掌了,而且基本上沒有任何人會對刑天軍能否取下武昌表示懷疑。 九月初十,肖天健正式下達了攻打武昌府的命令,大批在江北岸的刑天軍部眾們立即聞令開始趕赴江邊登船,近千條各式船只,滿滿的裝載著刑天軍兵將們,在長江寬闊的江面上形成了千帆競渡的場面。 僅僅是兩天時間,水營便將近三萬刑天軍兵將們運至了長江南岸,并且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城外試圖攔截刑天軍的少量官軍肅清,并將武昌城給徹徹底底的包圍在了其中。 而這個時候,宋一鶴的奏疏也送至了京師之中,擺在了崇禎的案頭上,崇禎看罷了這份奏疏,居然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了,時局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已經徹底的糜爛透頂了,從各地送來的奏疏之中,愣是連一個好點的消息都沒有,整個山西南部丟了,北部朔州一帶賊勢日漸增大,宣大兵馬對其無可奈何!并且賊兵業已大批出現在陜北邊鎮一帶,守邊官軍因為缺餉叛投賊軍者眾多! 河南全部盡歸刑天軍所占,李自成復振占據了漢中,張獻忠谷城復起又被刑天軍兼并,左良玉丟了荊州府,兵敗身死、全軍盡沒,岳州丟了、長沙也丟了、隨州沒了,德安府也被刑天軍攻克! 孫傳庭在彰德府未能寸進,山東劉良左的兵馬在考城兵敗,現如今武昌估摸著也要丟了,還能有多少壞消息呢? 這么多壞消息集中到崇禎的案頭,讓崇禎已經不知道如何辦是好了!眼下還有誰能控制住刑天軍呢?他呆呆的坐在龍椅上,看著案頭的這些充滿了壞消息的奏疏。 逮問丁啟睿?算了吧!把丁啟睿抓起來殺了,又能如何?又派誰去對付刑天軍呢?好歹丁啟睿說的明白,賊勢日大,湖廣已經不可救,現如今關鍵的還是守住南直隸和浙江等地,如此一來,還能支撐一些時日,不至于使得京師斷掉南方轉輸京師的糧食,這一點雖然崇禎不愿意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湖廣隨重,但是也重不過南直隸,刑天賊的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先拿下湖廣,再進兵南直隸,一旦南直隸也丟的話,那么他這個大明王朝也就算是徹徹底底的完了,所以丁啟睿和南直隸的諸官說的也不錯,眼下南方官軍已然不是刑天軍的對手了,現如今如果將南直隸的兵馬也盡數投入到湖廣戰場上的話,一旦兵敗,南直隸則也危矣。 那么逮問宋一鶴?笑話!宋一鶴現在已經孤城困守在了武昌府之中,好好歹歹的還在盡心竭力的為他朱家守土,武昌府丟失在即,即便是逮問了宋一鶴,又有何用?那樣的話武昌估摸著丟的更快一點! 宋一鶴彈劾邵捷春,但是邵捷春也送入京師奏疏,陳明了四川眼下的情況,闖賊李自成在漢中復振,兵力再次恢復到了數萬人馬,大有在漢中盤踞不去,并且向南覬覦四川的跡象,邵捷春在四川,光是對付李自成,就忙活的要死了,支援湖廣,呵呵!換成他親自去,估摸著也沒多少好辦法! 楊嗣昌一死,崇禎發現身邊少了一個得力的助手,陳新甲雖然接替楊嗣昌入京,但是此人顯然沒有楊嗣昌好用,現如今崇禎又有點懷念死了的楊嗣昌了,如果不是他當初生氣,年初的時候把楊嗣昌趕到湖廣去的話,楊嗣昌估摸著也不會死的這么早,估摸著還能幫他出謀劃策一番。 現如今崇禎仔細想了一下才發現,朝廷現如今能用的精兵,恐怕也只有北方關寧各部的兵馬了!可是現如今關外建奴年初剛剛出關,這段時間便又開始蠢蠢欲動,似乎有對寧遠用兵的想法,寧遠都督同知金國鳳已經派人送加急奏疏入京,陳請朝廷發援軍增援寧遠。 一旦這個時候關外建奴再次揮師入寇的話,那么他大明豈不是就要完了嗎?崇禎心煩意亂的站起身在大殿中來回走動,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個的念頭,怎么辦?到底該怎么辦?難不成就這么坐視著他的大明朝著覆滅的深淵滑去嗎? 這個時候崇禎腦海中忽然間浮現出了當初的一個念頭“和議!” 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頭示威 其實議和這件事,也不見得就是崇禎想到的,在關外的奴酋皇太極登基之后,便已經多次派出使臣,試圖和大明聯系,相談議和之事。 皇太極提出的要求就是在關外和大明平起平坐,山海關以外的區域,盡歸他清國所有,兩國劃疆而治,大明效仿當年北宋對待遼國那樣,年輸歲幣給清國,兩方罷戰便可以了。 可是因為大明朝野對于和建奴議和之事都十分抵觸,誰也不敢當這個出頭鳥和露頭椽子提出和建奴議和的事情,生怕會被萬夫所指,到以后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另外明人上下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建奴的蔑視,認為和他們議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上下以前都篤定的認為,遲早有一天,他們是能夠擺平建奴的,但是近幾年來,建奴實力越來越強,而且一直是對大明采取攻勢,而大明卻日薄西山,和建奴交戰更是屢戰屢敗,加上國內變民軍四起,鬧得大明按下葫蘆浮起瓢,財政上也更是捉襟見肘,于是崇禎便考慮過和建奴議和的事情。 崇禎雖然早有和建奴議和的想法,但是卻也不敢明白的提出來,生怕毀了他的所謂明君的名聲,所以去年也僅僅是暗中隱晦的指示楊嗣昌和高起潛與建奴暗中洽談議和的條件,可是后來不知道因為在什么環節出了紕漏,走露了風聲,鬧得朝野嘩然,楊嗣昌不想背這個喪權辱國的黑鍋,所以這件事拖著不辦,高起潛又忙于主兵,故此議和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現如今楊嗣昌已經死在了隨州,高起潛這閹貨也被刑天軍抓去,投降了刑天軍,還出賣了他不少的隱私,想起這件事崇禎就氣不打一處來,再看身邊的那些太監的時候,對他們也開始產生出了懷疑的感覺。 議和對于崇禎來說,現如今無疑具備著巨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和建奴談妥的話,那么北方便壓力頓減,如此一來,他便能將陳布于北方的大批官軍調離北方,令其南下去對付刑天軍了,這樣的話,大明也許還有機會能解決掉刑天軍這個大敵。 一旦想到這一點,想著其中可能帶來的巨大利益,這個念頭便不由得開始在崇禎腦海中急速的膨脹了起來,可是反過來考慮,一旦這件事在談妥之前,要是讓朝野聽聞了風聲的話,估摸著又會鬧出軒然大波,崇禎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愛惜自己的名聲,別看把國家治理成了眼下這幅德行,可是他還是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明君,和建奴議和雖然是迫不得已的緩兵之計,可是照樣會被朝野的人們罵的狗血噴頭的。 于是他加快了在大殿中來回踱步的速度,看的那些在殿內伺候的內侍和宮女們都有點眼花了,他才突然間停下了腳步,臉上露出了一副決絕的神色,大聲下旨道:“速招陳新甲入宮面見于朕!……” 陳新甲聞旨之后,急急忙忙的便趕到了皇宮之中,崇禎屏退了殿中的內侍還有宮女,開始和陳新甲密議了起來。 陳新甲出宮之后,站在宮門處連連搖頭苦笑,現如今國事日非,當今圣上終于還是下決心要和建奴議和了,一旦這件事鬧起來的話,那么他陳新甲估摸著就要成為千夫所指了,可是不辦也不成,刑天軍眼下實在是鬧的太厲害了,湖廣估計是沒救了,一旦要是南直隸再被他們奪占的話,那么大明也就徹底完了,這一點陳新甲還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一時間又拿不出好的辦法應對,只能連連派人去催丁啟睿加緊對刑天軍剿撫,可是他內心也明白,即便是把丁啟睿給逼死,現在丁啟睿也沒本事把刑天軍給剿了。 楊嗣昌有沒有手腕?丁啟睿豈能和楊嗣昌相比,可是楊嗣昌呢?上位之后,不但沒有滅掉李闖、張獻忠和刑天軍,反倒讓刑天軍坐大河南,現在活活的被刑天軍逼死在了隨州城之中,楊嗣昌都不行,換作他估摸著也不行,就不用說丁啟睿了,他肯定更不行。 而當今圣上急于跟建奴議和,可以說也實出無奈之舉,眼下各地可用的官軍越來越少,即便是有,也根本無法于刑天軍正面為敵,縱觀天下,還能和刑天軍交手的恐怕也只有眼下關外洪承疇和他麾下的那些新入衛的陜兵和關寧軍了,如果短時間之內不能抽調出北方的兵馬南下對刑天軍用兵的話,即便是孫傳庭,估摸著也沒有半點辦法。 這都是讓刑天軍逼得呀!他哀嘆了一聲之后,連忙登上了他的大轎,踩了踩轎板說道:“速速回府!另外派人去將兵部郎中馬紹愉請來見我,另外再請兵部主事朱濟之也來府中……” 兩日之后,馬紹愉和在朱濟之的陪同之下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京師,朝著關外義州而去,沿途也不和地方官員進行任何接觸,便悄然出了山海關…… 看著城外密集的刑天軍大軍,還有如林一般迎風招展的旌旗,到了這個時候,宋一鶴已經別無選擇,在家丁的護衛之下,親自披掛上陣,身上披了一套鐵甲,腰間懸了一口利劍,登上了武昌府的城頭。 可惜的是這個時候城上的守軍們,卻一個個面無人色,戰戰兢兢的站在城墻上面,朝著城外望去,滿心只剩下了恐懼,卻沒有半絲的死戰到底的勇氣。 宋一鶴不辭勞苦的親自登上城墻,到城墻上各處巡視,不斷的召見守軍武將們,為他們打氣鼓勁,盡可能的表現的輕松一點,告訴他們,援軍正在從南京逆江而上趕來武昌府,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之后,援軍便會抵達,到時候他們便可以里應外合擊潰賊軍。 這種話如果騙一下小孩子的話,估摸著還成,但是想要騙這些武將們,卻基本上跟沒說一樣,現如今武昌府之內,誰都知道刑天軍已經在數日之前打下了黃州和鄂州,徹底的從水陸兩路掐斷了武昌城受援的道路,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并且刑天軍在城外集結起來了數萬大軍,已經將武昌城牢牢的包圍在了其中,現如今他們缺糧缺餉,城中楚王府倒是有糧有餉,可是卻只給楚王新軍發,一點沒有他們的,為此這些兵將們早已經是氣的頭暈,如果不是因為楚王手下現在有大批人馬聽調的話,他們甚至有心思干脆去攻打楚王府,搶了這個王八蛋拉倒,大家一拍兩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 聽著宋一鶴的話,諸將表面上唯唯諾諾連連稱是,但是內心之中早就開始罵娘了,暗道誰要是拼命,那絕對是王八蛋,這命都是媽生爹養的,誰也不是石頭縫里面蹦出來的,朝廷不給糧不給餉,吃不飽肚子,還要給他們賣命,呸!想都別想,看風頭吧!不行的話到時候老子就丟家伙投降拉倒。 宋一鶴可不知道當兵的想的是什么,看這些諸將們答應的爽快,還以為調動起了他們的士氣呢!心中多少有點寬慰。 至于楚王新軍那邊,同樣也好不到哪兒去,當刑天軍一開始渡江,一些人便已經麻爪了,他們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刑天軍的手下敗將,基本上都見識過刑天軍的厲害,之所以投軍加入到楚王新軍之中,不過只是短時間之內找個吃飯的門路罷了,總比餓死在武昌府要強吧!至于讓他們和刑天軍拼命,說笑吧!這命誰都不嫌太長,找死的人還真就不是很多。 也不能說就沒有一個人想要死扛到底,城中倒是也有少數官兵和官吏力主死戰到底,說什么他們是食君俸祿,現在賊軍來犯,是他們該報國的時候了,特別是其中那些各地逃來的豪族的族兵們,是非常想要保住武昌城的,因為他們的親族就在城中,而且他們的大量家財也在城中,一旦城破的話,他們便什么都沒有了,所以這一部分人恐怕是信念最堅定的了。 至于肖天健那邊,在諸軍渡江之后,他也渡江來到了武昌府城外,先指揮兵馬,九月十二將武昌府之外的武昌縣城一鼓拿下,將城中試圖抵抗的二百多名俘獲的官吏還有官軍盡數拉到了武昌城南門之外,這些人都是在武昌縣城堅持抵抗并且殺傷過刑天軍部眾的人,還有大部分是趁亂禍害城中百姓的匪兵,被俘抑或是投降之后,被甄選了出來。 對于這二百余人,肖天健決心要借用他們的人頭用一下了,當即下令將這二百多人,都押到武昌府東南兩個城門之外,按著他們一字排開,然后一聲令下,派出刀牌手上去,一個個手起刀落,不管這些人的哭嚎求饒之聲,便將這些人的人頭盡數斬落。 呼啦一下子滾了滿地百余個人頭,無頭尸體腔子里面的鮮血飚出老遠,這個場景無疑是非常震撼的,就連一些新入刑天軍的新兵也都被嚇得縮了一下脖子,就更不用說城上的那些守軍了,當看到刑天軍如此兇殘,一下就殺了二百多人,一個個頓時便嚇得兩股戰戰了起來。 殺掉了這幫人之后,刑天軍之中有大嗓門的兵卒,手持大銅皮喇叭奔至城下,大吼道:“城上的守軍聽了!當今朝廷殘暴無德,當朝朱賊毫不體恤百姓疾苦,官府更是橫征暴斂,爾等犯不著為之賣命,我們主公有好生之德,念在你們也都有家有室,不忍看著爾等與城殉葬,給你們一天時間考慮,明日我軍就要開始攻城!如若有人不知死活的話,那么這便是爾等下場! 對了!再說一句,爾等投降可以,如若有人在城中禍害百姓的話,哪怕是爾等投降,也定殺不饒!都記清楚了!” 如此反復大吼了多次之后,士卒才掉頭退回陣中,但是城上的守軍卻一個個都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 雖說有些軍官還試圖彈壓手下,令他們不得胡思亂想,做好死戰的準備,可是這人心卻是最難管的東西,不是你說管就能管的住的! (這個月打賞還真是不給力呀!嘆息之中?。?/br>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底定武昌 第二天一早,肖天健也不等城中的守軍會作何反應,立即下令架炮轟城,另外派出兵將開始攻城。 一時間武昌城四面八方都響起了炮聲,隆隆的炮聲震得地面都為之顫動,各式炮彈更是呼嘯著飛入了城中,抑或是落在城墻之上,打得城墻上的守軍哭爹喊娘的四處亂竄,紛紛逃下城墻避炮,就連一些軍將自己都丟下當兵的跑到了城墻下面,就更不用說是那些當兵的了,在刑天軍炮聲一響,城墻上的守軍便逃下去了一多半還多。 氣的宋一鶴渾身直哆嗦,下令發炮還擊,于是城上的一些官兵只得在軍官們的命令之下開始發炮還擊了起來。 說起來武昌城的堅固程度,絕對不比開封城抑或是荊州城差到哪兒去,這里依靠著長江,水源充足,護城河寬闊,絕對是城堅壕深,地理上和荊州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城內一萬多守軍信念堅定的話,以刑天軍集結在這里的兵力,想要攻克武昌城的話,也不能說肯定沒戲,但是起碼會給刑天軍制造出巨大的傷亡,而恰恰刑天軍怕的就是傷亡太大,影響到下一步的行動,所以守軍有極大的可能,是可以守得住這座武昌城的。 可是偏偏城中守軍做不到的正是堅守這一點,因為此時城中官民軍心早已離散,兵不思戰,將更畏戰,當官的則想的是能逃離此地,抑或是干脆投降,城中軍民根本形不成一個想法,只有少數人才想著守住城池,這樣要是能阻止刑天軍攻破武昌城的話,那還真是見鬼了。 不但是刑天軍來打武昌城不會失手,就連原來歷史上張獻忠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來攻打武昌城,結果也是一樣的。 朝廷以及各地官府官員們雖然已經看到了刑天軍坐大,但是總是還在心存幻想,認為可以遏制住刑天軍的發展,而張獻忠等曾經為禍于湖廣一帶的賊軍,也沒有能力攻打像武昌這樣的江漢重鎮,再加上他們都認為有長江天塹在這里,賊軍想攻打武昌也不可能,所以自上而下一起當了鴕鳥,把腦袋扎在沙子里面裝作看不見,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的重視過對武昌的防御,城中養兵不多不說,還常常缺餉,誰也沒有想到刑天軍動作會這么快,短短幾個月時間便連克襄陽、承天府、荊州、德安府、岳州、長沙等重鎮,并且虜獲了大批戰船,使得原來被官府視作天塹的長江這么快便失去了屏障的作用,眼睜睜的看著刑天軍幾路人馬撲向了武昌。 就在刑天軍發炮攻城的第二天,城中的人們便撐不住了,幾個官吏帶頭買通了守城門之人,連夜開城門試圖趁夜渾水摸魚逃離武昌府城,如此一來,更是鬧得城中人心大亂,最先投降的非但不是武昌守軍,反倒是被楚王視為依仗的楚王新軍中的一批兵將,在九月十六的上午,突然間發難將他們的軍將拿下綁縛了起來,轟然打開了城東的保安門,將早已侯在這里的一批刑天軍人馬迎入了城中。 整個武昌的城防體系就此當即崩壞,宋一鶴在城西聞聽消息之后,仰天大哭了起來,拔劍率領著幾十個家丁又糾集起了三四百死忠的兵卒,立即便穿城而過直奔城東,試圖死戰擊退已經攻入城中的刑天軍兵馬,重新奪回保安門。 而楚王府長史徐學顏和副將崔文榮得到消息之后,也趕緊組織了楚王府兵趕往城東試圖攔截刑天軍,重新奪回保安門,兩軍隨即便在城門內展開了一場大戰。 先期沖入城中的是劉耀本手下的一個叫馮西通的營將,同樣也是早年少年營出身,他領兵殺入城門之后,先是在叛軍的配合之下,奪占了城門,牢牢的控制住了城門一帶,并且親自提刀堵在城門內的道路上,率部和前來堵截他們的官軍死戰。 馮西通開始入城率兵不多,官軍還占據著兵力上的優勢,而且這些跑來反撲的官軍和楚王府新軍,皆為決心抵抗到底之人,在明知城門奪不回來,武昌府城便只有破城一條路的時候,在徐學顏和宋一鶴等官吏們的率領下,反撲的十分激烈,不少人爬上房頂朝著刑天軍放箭,更有些人前赴后繼的朝著城門沖擊。 而先期入城的馮西通所部不到五百人,則死守城門一帶,用鳥銃不停的還擊,阻止官軍的反撲,長槍手林立于街道之上,刀牌手則侍立于前,承受著一撥又一波的官軍的反撲,火銃手則攀上屋頂抑或是登上城墻,阻止官軍從城墻兩端反撲。 兩軍廝殺的是異常的激烈,馮西通這個小將連續率部打退了官軍數次反撲之后,身邊近衛全部陣亡,而他自己也身負重創數處,渾身浴血但是還是率兵死戰不退,使得后續的刑天軍人馬得以安然進入城中,鞏固住了城門一帶,開始對城內官軍進行反撲。 當馮西通看到大批己方的兵將已經入城,城門已經沒有危險的時候,才一頭撞倒在地,不等手下將他抬下去交給醫官救治,便合上了雙眼,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便在部下的懷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只把手下們哭的是肝膽俱裂,就連劉耀本得知之后,都大哭了一場,發誓要替馮西通報仇。 隨著大批刑天軍攻入城中之后,官軍才無力再繼續進行反撲了,而且軍心當即大亂,趁著徐學顏和崔文榮率領主力殺往城東的時候,城南這邊由楚王府兵鎮守的文昌門突然間也有一批兵將叛亂,打開了文昌門,將城外刑天軍迎入到了城中,這一下刑天軍兩路夾擊,迅速的開始朝著城內殺去,城內的官軍至此徹底崩潰。 宋一鶴身為巡撫,卻提劍沖殺在前,做著最后的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最終被沖過來的刑天軍兵將當場陣斬。 王府長史徐學顏幾乎同時也在城中被殺,那個副將崔文榮則率領僅剩下還有點斗志的少量兵卒,在城中繼續和刑天軍巷戰,在中午過后,也被刑天軍斬殺,至此城中再無人率兵抵抗,大批楚王府兵和官軍都紛紛放下了武器,宣告投降。 至此武昌城徹底被刑天軍攻占,連帶城中楚王一降,數百名湖廣官員和官吏皇親國戚等被刑天軍抓獲,同時被刑天軍抓獲的還有超過百余戶從湖廣各地逃入武昌城的豪紳家族,這些豪紳幾乎是無一例外的安排族人加入楚王府兵,試圖對刑天軍進行頑抗,結果刑天軍入城之后,毫不客氣的便將他們給來了一場大清洗,全部該抄沒的抄沒,該抓起來的抓起來,都押到了一個大院之中。 當武昌一戰落下帷幕的時候,基本上湖廣也就算是都被刑天軍控制在了手中,此時從湖廣南部也傳來消息,李信率部幾乎同時攻下了衡州,所以下一步橫掃整個湖廣,已經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這一戰留守武昌的湖廣官吏系統,只有少量人提前逃出了武昌城,其余的可以說是被刑天軍連鍋端,整個湖廣的官吏系統被徹底的破壞掉了。 在戰后清點損失和斬獲的時候,肖天健得知了馮西通陣亡的消息,對于馮西通這個小將,肖天健并不陌生,在他的印象中馮西通是個稍微有點木訥的人,平時不茍言笑,總是板著臉,好像誰欠他錢了一般,所以軍中不少人不太喜歡和他打交道,覺得他太過無趣,而且他也是剛剛被拔擢成營將的,以前戰功也不怎么太多,所以平日里肖天健也很少留意他,但是沒想到這一次攻打武昌,馮西通居然作出這樣的壯舉,想想平日對他不太關心,現如今他卻為了自己的事業,流干了最后一滴血,肖天健為此頗為痛心。 但是相比刑天軍的損失,因為城中有官兵叛投,使得刑天軍整體上損失很小,整個攻打武昌城,傷亡不過數百人,其中陣亡還不到二百人,打這樣的堅城,在這么多守軍的情況下這樣的傷亡代價實在是不成比例,反觀這一戰的收獲,肖天健便有一種想偷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