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只是,一個兩年前就已經離世。 尚在人世的有一個是都察院的二把手,有兩位外任地方知府,還有一個官職不高身份卻較為特殊,跟大皇子有些關系,是大皇子母妃宮里淑妃娘娘的堂舅舅。 說是堂舅舅,其實也不盡然,那人只是旁支,還是旁了好些支,跟京城里淑妃娘娘娘家這支并不親近。 但再不親近,在這個講究宗族關系的時代,這樣的關系也是不能等閑視之。 那旁支敢這么李代桃僵,未嘗沒有仗著大皇子親戚這層關系的緣故。 雖則這人關系特別,但時遷并不曾特殊對待,一樣拿人,證據擺的明明白白的,罪狀列的清清楚楚的。 見時遷連大皇子的面子都不賣,官場上的老油條們見著了哪個能不側目? 對時遷那是憤恨中又夾雜著一股敬服。 當然,也有人暗暗等著盼著時遷倒霉。 比如那個極盡挑撥之能事,拼命給時遷拉仇恨的陳大人。 此刻,他獨坐在包廂一角,好心情地捻了顆葡萄往嘴里一丟,嘴角勾起一絲邪笑,語氣中頗多幸災樂禍: “呵,縱使皇上平日許是對你有幾分欣賞,但你這回可是明晃晃地打了大皇子的臉面,在兒子和臣子之間,我看你這回還如何再得意?” 這邊正有人殷切切底等著時遷倒霉呢,隔天天子就連下了三道圣旨,叫那人驚詫地眼珠子都要掉了出來。 天子的旨意里頭,非但沒給時遷難堪,反倒夸贊時遷差事辦的好,三道旨意一道是許大理寺寺卿告老榮歸,其二便是親點了時遷接任新一任的寺卿。 而今,距離時遷上次升遷不過一年。 且,這一次,可是一躍成了正三品的大員。許多人究其一生可能都踏不過去的坎就這么叫他輕輕一躍就過去了。 不少人心里酸得都要冒泡了,暗暗后悔早知辦好這案子能有這般天大的好處,便是冒著得罪人的風險自己也愿意??! 不等人多想,就跟著多最后一道圣旨又叫人心中一緊。 最后一道圣旨是天子對這起影響極大的科舉舞弊案的案犯親下的判決,將幾人身上官位一擼到底,奪其功名、當事人視情節輕重分別處以削首、流放、牢獄等刑法,且抄沒家中所有資產。 這結果,不可謂不嚴厲了。 十足地表現出了天子對科舉舞弊的深惡痛絕。 天子這般態度倒是十分合了各地學子地心意,還有不少學子特地寫了詩文贊頌。 一時為各人所稱道。 只是,當時遷帶著公中的賠償到苦主賃的小院探望時候,卻見其面上并無正義來臨的歡喜,反倒是嚎啕大哭,淚流不止。 破舊的小院子里,幾個滿身泥點子的孩童被爺爺的哭聲驚得連活好的泥塊都丟到了地上,三個穿著麻布短衫、膚色黝黑的中年男人圍在痛哭的老人四周,面容布滿驚慌、無措…… 第一百二十六章 …… 便是冤屈得了昭雪又如何? 時光不能倒流, 他的人生、他兒子孫子的前程……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老人家痛哭了一場,然后佝僂著身子雙手接了時遷親送來的金銀補償, 帶著兒孫們邁著沉重的步伐回了鄉。 時遷親送了老人家遠去,鬼使神差地腳步一轉, 往那害了人的幾家方向去。 他想看看,那幾家人如今的狀況是怎樣的? 家里的主心骨塌了, 家業也沒了, 那幾家人可受到報應、可后悔了? 可結果, 令時遷萬分失望。 哪怕家中產業被抄沒, 可幾家都是富貴窩里出來的,哪怕被抄家了, 害怕、蒼然許是有,可要說日子真過的凄慘,露宿街頭、食不果腹的情況那真真是沒有。 家業被抄了沒關系, 靠著典當女眷們的嫁妝, 竟還能住得好屋子, 使喚得起奴婢。 就這樣, 還有人不滿足, 對比從前花天酒地的日子心里落差太大, 一個少爺脾氣發作,對著親娘高聲埋怨他爹不做好事, 連累他如今吃苦。 那少爺親娘心疼兒子如今吃苦,也不生氣,反哄兒子說叫他且先暫時忍耐些,好好靜下心來看看書,過幾日把兒媳婦等嫁妝再典幾件給兒子請個好先生, 好好再念上幾年書后再考個功名日子就好過了。 “橫豎有你岳父一家在,你往后的前程總差不了的?!?/br> 時遷遠遠瞧著聽著,頭一次心中覺得,天子太過有人情味兒也不好,抄家時容留女眷的嫁妝原本是天子的體恤、寬懷,放在這兒,意外叫人心中不舒坦。 對比苦主的悲傷不能自已,再看這幾家人的境況,多不公平??! 他想,若是犯一次險能夠帶來一家多年富貴、還給子孫后代留下無限機會,大多數人大概都會愿意吧。 尤其是哪怕被抓住了,大不了自己蹲大獄去,為了子孫后輩們的前程,值得! 何況,還不一定會被抓住。 時遷帶著滿腹的不平入了宮,進了宮也沒收拾情緒,當場就跟天子發起了牢sao,為老人家抱屈。 天子也是個性情中人,加之時遷故事講的好,情緒渲染得好,叫天子仿佛身臨其境,一時對苦主同情得厲害,對那幾個偷了人家輝煌燦爛人生的小偷憤慨,連帶對小偷家屬對感官也低得厲害。 只是,天子心中憋屈,卻苦于沒有辦法改變。 畢竟,圣旨已經下了,人也罰過了,已經是從嚴了,總不好再做什么。 時遷這個時候忽低眉頭一揚,緩緩道: “微臣倒是有個主意,說不得能叫陛下出口氣,也能叫往后這樣惡劣的案例少上許多?” 天子眼睛一亮:“快說說?!?/br> 時遷便道:“追根溯源,敢冒險犯下這般的案子左不過就是為了富貴前程四字,或上為了自己的富貴,或是為了兒孫的前程。既如今,陛下不妨也從源頭去尋解決之法?!?/br> 天子如今跟時遷很是有了一番默契,時遷話只說到一半,天子已然就懂了時遷地意思,等時遷說完了他還不住拿眼斜時遷: “果然,還是愛卿肚子里的墨水多?!?/br> 時遷心知陛下的墨水究竟是個什么意思,偏裝作不知,厚著臉皮一臉虔誠地感謝謝天子夸贊。 君臣兩個你來我往地又商議了一陣,才散。 跟著第二日,天子便在朝上宣布了一條關于科舉的新法令——一旦發生侵占他人科舉成績的行為,除奪其職位功名、抄沒家產外,其子孫三代不得參加科舉。 好似生怕大家對新法令不重視,給人的威懾不夠,天子急迫要抓只猴子來警告,便宣稱:該法令就從剛發生的這起案例開始生效、實施。 明明法令頒在該案例之后,天子就是能臉皮這么厚地下這么個聲明。 當然,時遷覺得有被爽到,覺得天子偶爾這樣的厚臉皮,還蠻不錯。 天子這邊法令一頒下來,時遷就牽著媳婦出門,說要帶他去瞧熱鬧。 錦歡先時納悶相公在打什么呀咪,直到她看到了好一場夫妻、婆媳倫理大戲: 當人兒媳、媳婦的鬧著要和離,男人不肯撒手,當婆婆的也舍不得兒媳的嫁妝,哭罵兒媳沒良心,看家里敗了就心野了要拿著家里的錢跑路,不管一家人的死活。 那兒媳也不是好欺負的,當即頂了回去: “你們一家就是小偷,就是騙子,哄我爹娘騙我過門,連累我清清白白的一人染上泥灰。先前為了孩子我忍了也就忍了,如今連孩子也叫你們家給害了,往后連科舉都不能再參加了,我還忍個勞什子?” 兒媳將嫁妝一個裝箱,使下人抬著就合離回娘家了。 錦歡看了好一通熱鬧,哪怕先前不知道什么,等聽到了夾雜在爭吵中的“孩子再不能參加科舉”的話時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戲散了之后,兩人朝著家里回時,錦歡就不住地朝著時遷看。 邊看邊笑。 時遷叫她丁得不甚自在,抬眼問她笑啥,她仍舊抿著嘴巴笑得厲害,等瞧著要把人笑惱了,才拍著手答非所問地來了一句: “我家相公真可愛?!?/br> 時遷:“……” 瞧著相公眼中一瞬間的懵然,錦歡心思一下子就跳躍到了宮里的天子身上。 從前,相公進宮時候,自己總是戰戰兢兢,生怕相公哪里做的惹了天子的脾氣而受到傷害。 后來,相公跟宮里的關系越來越好,可自己偶爾還是有種不踏實感,都言伴君如伴虎,再溫順的老虎也是老虎,老虎的天性總不會消失的。 可就在剛剛,她看到了一個小氣扭捏、并不那么端方,也不那么芝蘭玉樹的相公時,她忽然隱隱約約觸摸到了一個邊緣話點小點兒,一個能叫“老虎”斂起天性的小點兒…… 就在錦歡才窺得些這種隱秘的時候,考驗就來了。 *** 宮里的淑妃娘娘這段時間因著娘家出了這么個丑事一直被人笑話,早在心里給時遷狠狠記了一筆。 還想著早晚要找時遷秋后算賬,找補回來,誰知就這當口她安排在陛下宮里的眼線傳來消息說陛下因她娘家這樁丑事對大皇子不滿。 隱隱有排除掉大皇子、在斟酌考慮其他皇子選任太子的意思。 這消息一出,淑妃頓時就坐不住了。 一時淑妃簡直把時遷恨到了心口上,暗地里一封書信火速傳回家里。 文國公拆開女兒的信件,瞥見信紙上辛辣的字眼,氣得重重一拍桌案。 其子不明所以,接過信來后立時便急了。 大皇子可是家里的希望,那時遷惹出來的事連累了咱家的名聲不說,居然影響到了大皇子的大事,他絕饒不了他。 眼瞅著人急吼吼地就要去布置,文國公把人叫住,狠罵了句: “愚蠢?!?/br> 其子咽不下這口氣,嗓中帶著不甘:“父親?” 文國公冷哼一聲:“誰不知道他此番狠是得罪了我們,你趕在這當口弄他,不是綮等著人將屎棚子往咱們頭上戴?你忘了上回的教訓了,若不是最后我猛地回過神來,及時剎車又找了替罪羊,說不得咱們跟大皇子就都栽了……如今,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 其子氣得用拳頭砸了下墻,半天才不情不愿地答應下來: “是,兒子明白了,說那就等過了這個關口、再找他秋后算賬?!?/br> 父子兩大談話才過,隔日,時遷就出事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 文國公府, 老國公匆匆從外頭回來,釜一進門就使人把兒子叫過來質問道: “你是不是瞞著我私下對時遷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