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節
書迷正在閱讀:速成攻略[娛樂圈]、[綜英美]吸血鬼不想傳宗接代、臨南/不可能喜歡你、穿進校園文后霸總人設崩了、我的哥哥是超級英雄[綜]、冰山總裁黑道妻、打臉不決,量子力學[穿書]、藍色的修羅、七星煞命、誰都不能碰我的季老師
“三郎有話說?”李世民問。 李恪突然一轉身跪到榻前,“兒臣,想肯求父皇一件事情!” 眾人都略感吃驚,看著吳王。 “何事如此大張旗鼓?”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兒臣……”李恪似有猶豫。 長孫無忌會意,擺了擺手,與李靖等人全都退了出去,房中僅剩李世民與李恪二人。 “說吧!”李世民道。 “兒臣知道,涇州一案的詳情,父皇想必已是了然如胸。因此兒臣肯求……” “肯求什么?” “兒臣肯求父皇,能寬恕四弟一時糊涂所犯之錯!”李恪說道,“如今兒臣一切平安,并未蒙受任何傷害!而且,四弟也曾下令,命人保護于我、不可傷我性命!可見,四弟也是心存善念的,他并無骨rou相殘之意!……求父皇念及骨rou親情,寬恕四弟,不要責罰于他!” 說罷,李恪拜倒下來以頭貼地,“求父皇成全!” 李世民雙眼微瞇盯著跪倒在地的李恪,良久無語。 “朕,說過要責罰青雀了嗎?”李世民突然道,“誰都有可能犯錯。知錯能改,善莫大蔫。朕,也是正是看到了他心中仍存一絲善念,因此才密派李淳風料理終南山一事。恪兒,忘了這件事情吧!……你只須記住,無論前事如何、不管將來怎樣,青雀、稚奴,都是你的手足兄弟,你們的身上,都一樣的流著朕的血脈!一千年、一萬年,也改變了不了這個事實!所以,永遠——不要把刀劍,架在你兄弟的脖子上!——如果你這樣做了,朕不會放過你,天下萬民不會放過你,青史丹書和你的良心,也永遠不會放過你!” 李恪的心,不由自主的瘋狂跳動起來,伏地而跪驚慌答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至死不忘!” “回去歇息吧,并拜見你的母妃,報個平安?!崩钍烂袼剖抢鄯α?,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出去,叫宮人喚青雀來見朕?!?/br> “是,兒臣告退……” 李恪退出寢宮,剛走到殿門外,卻看到長孫無忌與李靖等人全都站在龍尾道的敞坪圍欄前,舉目遠眺。李恪往那方向一看,頓時大驚! 有一處離皇宮并不遠的地方,濃煙翻滾大火沖天! 李恪急忙跑過來,驚問道:“怎么回事?” 長孫無忌一臉鐵青雙眉緊鎖,牙縫里迸出幾個字,“魏王府……大火!” 第555章 變數,破局 魏王自焚,長安震驚! 眾臣都想將此事瞞著李世民,畢竟他剛剛大病初愈,萬一受到這巨大的刺激再度引發重癥,如何是好? 可是,這么大的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李世民仍是知道了。 群臣無不膽戰心驚——皇帝陛下,能挺得過這一關嗎? 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李世民聽聞此事后,并未做出十分激烈的反應,反而,平靜得異常。 只有陪侍在他身邊的高陽公主與陰德妃,才從他的眼神中,品讀出無邊的哀痛與心傷。 哀莫大于心死。也許,前太子李承乾事件,齊王李佑謀叛,加之吳王遇刺、晉王失蹤,這所有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加起來,早已讓李世民心如死灰。 魏王自焚,就是壓垮李世民心中防線的最后一根稻草。從這一刻起,他心中的那個幻想——既想做一個好皇帝、又要做一個好父親的幻想,如汽泡般徹底破滅了! 魏王自焚的第二天,李世民奇跡般的出現在了早朝上,令群臣大驚。 雖然他行動仍是十分不便,在四名宦官的扶持之下才勉強坐上了龍椅,可是身上那股炎炎龍威仍是沒有半分淡去。只憑他往那龍椅上一坐,整個大唐仿佛就從昏沉的睡夢中蘇醒了過來,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朕,偶染小疾荒廢朝政數日,今日,重回金鑾?!崩钍烂竦拈_場白十分簡短,群臣側耳而聽。 朝堂之內,鴉雀無聲。 “繼關西大捷平定吐蕃之后,再傳喜訊。關西軍統帥秦慕白不辱使命,已征服西域,正率軍凱旋歸來?!崩钍烂裾f道,“朕,著令中書省、尚書省與宗正寺,依律按章,給予關西軍眾將士嘉獎褒賞?!?/br> “臣等遵旨!”中書令岑文本、尚書左右仆射長孫無忌與蕭瑀,以及宗正卿等人,一并出班應諾。 “關西軍主帥秦慕白,抵御外寇拓疆萬里,立鼎江山功高寰宇,朕,要親自封賞?!崩钍烂裾f道,“秦氏一門,英烈神武。已故翼國公秦叔寶,追贈檢校兵部尚書,改封胡國公,一品鎮國大將軍。秦家長子秦通,襲秦叔寶爵祿,封翼國公,食五百戶,拔右衛大將軍。封百騎監副令秦斌為昭應候,食三百戶。二人各賜良田百頃,金五百,珠十斛,仆三十,緞二百匹。秦通承父勛門,立戟十二,以昭秦氏之大功于社稷!秦家主母劉氏,育兒有功持家得法,封一品胡國夫人,食兩百戶。賜珠十斛,緞百匹,婢十人,從此皆由國家供養,使老夫人怡養天年?!?/br> “微臣叩謝皇恩!”秦通兄弟倆慌忙出列跪謝。 “秦慕白……”李世民停頓了一下,說道,“爵加一等,勛列二品。至于職官與其他賞賜,待其回朝述職,朕再行親封?!?/br> 眾臣聽了無不驚嘆錯諤! 爵加一等,秦慕白已經是藍田候,再加一等不就是公了?從此,秦氏一門三公,炫赫無比,就連長安望族韋杜兩家都無可攀比??! 因軍功而勛列二品,那就是“上柱國”。開唐以來,除了今天李世民追封秦叔寶為一品鎮國大將軍的勛官,上柱國已是十二轉勛官中的最高級!曾經,秦叔寶在世時就是上柱國。 爵位與勛略已是如此的登峰造極,不難想像,假使秦慕白歸朝,必定官拜大將軍,而且很有可能是近來皇帝陛下新創的兩衛精銳親勛——左右龍武衛大將軍之一,位居十六衛大將軍之首! 至于入主閣部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看來對秦慕白來說也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因為眼前局勢已是十分明朗,吳王被立為太子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這世上還有一個人能做為新太子的左膀右臂,那必是秦慕白無疑! 這樣的軍界翹楚,如果不入主閣部成為宰相,再兼任“太子太?!被颉疤由俦!敝惖穆殑?,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如果是這樣,那么,至此朝堂之上如同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牌,以即將入主東宮的李恪為中心,文官仍是長孫無忌一派,武將以秦慕白為首的關西軍眾將,與以往軍界的首腦李勣、尉遲敬德、李道宗等輩,都將緊緊圍繞新太子李恪,組成新的朝堂班底。 與以往相比所不同的是,太子李恪已是一枝獨秀,再不存在因為奪嫡立儲一事,而形成朝臣分野。魏王一把火自焚,也保全了許多曾經跟隨于他的黨羽,不至于在李恪歸朝之后,再激發慘烈的派系之爭、導致過多的流血與清洗。 從某種意義上講,魏王臨死,總算是為身處驚濤險境中的大唐,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唐的江山神器與東宮根基,在一系列的巨大動蕩與危機之后,有驚無險的歸于平穩。 眼前這個局面,也許,正是李世民一直想要的。為此,他才不惜……剜rou補瘡!在親情與霸業之間,他再一次——選擇了霸業! 只不過,魏王的自焚不在他計劃之中,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這個變數,再度在李世民的心頭,狠狠的宰了一刀! 現在,只等皇帝李世民宣布李恪立為太子,歷時多年的東宮之爭,就該塵埃落定。 只不過群臣心里都清楚,要立李恪為太子,雖是大勢所趨,現在仍不是最佳的時機。最起碼,要等秦慕白與關西軍回朝之后,再定此事。 原因很簡單,要組建新的朝堂班底,以李恪為中心建立新的文武派系,秦慕白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將成為李恪身邊最有力的臂膀,舉起軍方的旗幟站在李恪身邊,維持這一次東宮立儲的穩定。 這就像是要栽下一顆新樹,除了先要挖坑,還要埋下新的土壤維持樹的根基。 而秦慕白與關西軍,就是李恪的第一抔土壤! 至于文官一系反倒是一目了然,李世民仍然在世,長孫無忌就不可能被放棄或是被清洗。只不過,李世民還得花點時間來說服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反恪派”,并讓李恪與長孫無忌握手言和。 現在大家都明白,為何當初吳王遇刺皇帝氣急攻心發了急??;而魏王自焚,皇帝陛下雖然傷心欲絕,卻要硬撐著出來主持大局了。 或許,皇帝陛下心中早已認定李恪是未來太子人選;再者,現在正處于大唐政局“破而后立”的節骨眼上,如果皇帝再一病不起不理朝政,那么,大唐的朝廷可就真的“破”了。大唐的未來,必將陷入無止境的混亂之中,再無起死回生的重“立”可能。 正值喪子之痛的李世民,在這一刻,不得不拋棄了自己做為一個“父親”的身份,從而無可回避的肩負起一位帝王的使命。 至于他心中的滋味,恐怕永遠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能夠體會了。 …… “下旨,請關西軍主帥秦慕白,與麾下眾將士回朝受封?!崩钍烂裾f道,“當初吐蕃初定時,朕并沒有給關西軍的將士們什么封賞。是朕欠了他們的。但是關西軍眾將士毫無怨言,依舊矢志前行積極奮進,既而平定了整個西域,為大唐拓疆萬里!關西軍,就是我大唐軍隊的表率與翹楚,是我中華史上都極為罕見的威武雄壯之師,精忠勇烈之師!——主帥秦慕白,文成武就天縱英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忠孝無雙義薄云天,實乃國家棟梁、民族英雄!堪為天下表率、后世稱頌!……待其歸朝,朕要破格予以重用!” 群臣心中已是了然:行了,不用猜了!“破格”重用,這就意味著秦慕白必將入主閣部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并領袖軍方群倫,成為新太子身邊最得力的重臣,能與長孫無忌相抗衡的重臣! 正當此時,弘文館一名官吏殿外求見,說有關西奏報上呈。 李世民拍案而道,“呈上來!” 那名小吏就提著一個厚實的包裹走了進來,左右近侍將其奉上了龍案。李世民親手拆開包裹,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大本黃綢奏折,形如大部書本。群臣看了無不驚愕,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厚”的奏折了! 李世民打開黃綢奏折,看到折上書有“西域戰報與奏請”幾字,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他如同看書一樣展開看了數頁,對群臣道:“秦慕白正乃社稷之臣。這本奏折中,不僅詳細記載了平定西域的戰況,還有西域各國、各部族的現狀概括,另有涉及我與昭武國及大食的外交建議,甚至包括西域的風土人情及地理天候。今后的幾十年,這本奏折就將成為我大唐,經略西域民生疆土的依據與構畫邊遠軍國大策的基礎。秦慕白,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臣等,恭賀吾皇,得股肱之良臣,成千秋之霸業!”群臣無不跪請表賀。 李世民血色無多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伤R上發現,這厚厚的奏本下面,還壓了一本小的奏章。于是他移開大奏本一看,表情頓時凝滯。 小小的藍皮奏本,表皮上書有二字——“辭呈”! 看到皇帝表情驟變,群臣無不驚愕。 李世民掃視了座下群臣們一眼,不動聲色道了句,“朕累了,退朝?!?/br> 左右急忙來扶皇帝步下金鑾,群臣也只得拜送。但是皇帝剛才這樣一個“突然”的表情變化,讓群臣心中生起疑竇,猜測不休。 原以為,一切大局已了塵埃落定,難不成,又要生出什么變數?而且,從剛才皇帝陛下的細微表情變化不難猜測,這個“變數”,多半是與秦慕白有關! …… 退了朝的李世民,在宮人伺候下回了蓬萊殿歇養。不過他沒有再回寢宮,而是趁著陽光晴好,到了御花園休憩。 他獨自一人坐在花間涼亭,展開那本小小的“辭呈”奏本,看了至少有二十遍。 良久,他掩上奏本,長長的嘆息! “朕,苦心孤詣,甚至不惜剜rou補瘡……難道,這一切又全都白費了嗎?”李世民感覺,自己心中的某處,似在搖搖欲墜。 立儲之憂,已經折磨了他很多年;喪子之痛,更是讓他心如刀絞萬念俱灰。原本,以為做完這最后的幾件事情,將李恪扶入東宮就大事完結,他也可以吁上一口氣,不再受這枷鎖折磨之苦。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秦慕白遞上了辭呈! 這將他破他原有的全盤計劃! “沒了秦慕白,誰來全力輔佐李恪,率領軍方平衡長孫無忌的勢力?兩方勢力不平,恪兒如何坐穩東宮、如何繼承我大唐神器?難道要朕在有生之年,再狠下心來把長孫無忌也拔除才能了除后患不成?……如此頭痛醫頭、連斬帶殺,大唐的棟梁根根伐盡,人心喪盡支離破碎,江山社稷豈能久存?”李世民,頭一次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 “他讓龐飛率領關西軍回朝……看來,他是什么都知道了?!崩钍烂裨賴@一聲,眉頭緊緊的擰起,再也舒展不開。 “朕,真的錯了嗎?” “朕……是否真的老了?” 第556章 逍遙行 秋日的陽光,普灑在瓊玉山莊。梧桐葉落,楓林俏紅。 “阿爹,我不練啦!”小樓兒一雙小巴掌拍在古箏的琴弦上,嘟起小嘴兒撒嬌道,“你都讓弟弟meimei們騎大馬玩,我就要坐在這里彈琴,不干啦!” 秦慕白哈哈的笑,將抱在懷里的小笛兒交給了澹臺雙雙,說道:“那阿爹也讓你騎一回大馬,然后你就要好好練琴,行不行?” “好、好耶!”小樓兒拍起巴掌興高采烈的笑,“我要騎著大馬跑三圈哦!” “行,來吧!”秦慕白就趴了下來,澹臺丹丹將小樓兒抱著騎在了秦慕白的身上,就在地上爬了起來。 小樓兒樂得咯吱吱的大笑,一家人都被逗樂了,好一陣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