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一百七十四章 更新
以下為購買比例未達到的防盜封, 將會在時間到后解除封印么么噠 謝侯真就是壞人嗎? 沈平安從門外鄭山長等人迎接周老爺子開始, 就像個小尾巴一樣墜在后頭, 也沒人去趕他。如今眾人都進了鄭山長的書房落座,一屋子大儒濟濟一堂,沈平安自然只能站在自己老師身后, 只帶耳朵不帶嘴巴。 可沈平安也是人, 也會自己思考。這三年打謝侯來了蜀州, 不管是否真心,朝廷各項政務軍務都向蜀州傾斜了幾分。雖然蜀州幾乎就是謝侯的一言堂, 但人家軍政農務都做得有聲有色,連著蜀州最難做的山寨溝通,也叫他以強大的武力做成了。 沈平安不止一次的聽家中長輩感嘆,自打謝侯到了蜀州, 不僅少了土匪,連著蜀商在外的名頭都響亮了不少。蜀州自他接手時還是下州之地, 三年后的現在,已經隱隱有了中州之勢。沈平安覺得, 只以親屬論謝侯的陣營和人品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 可時人如此,任人唯親,同脈所出者, 身上天然就帶著相同的印記。沈平安有些出神, 若是自己真的走了科舉路, 又會被看做哪一脈呢。 自鄭山長等人解釋清楚之后, 場面在周老爺子毫無表示的情況下終于冷清下來。 周老爺子嘆了口氣,拍了拍自己抱在懷里的謝笙道:“小滿,去給鄭山長他們打個招呼,日后見了,也有幾分香火情?!?/br> 謝笙點點頭,依言跳了下來,對鄭山長,連著那幾名大儒一并行了個禮:“學生定邊侯嫡次子謝笙,拜見諸位先生?!?/br> 定邊侯嫡次子?在場有幾位大儒看著小小的謝笙心里一動,而后又看了一眼上首的周老爺子,心中都有些悔意。 當初定邊侯為他次子苦尋名師不得,這其中便有真正拒絕了的幾位。如今謝笙真的尋到了老師,還是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周大人,這幾位心里自然是百感交集。自然其中也不乏真正為謝笙的靈透聰敏而心生喜意,遺憾錯失良機的。 鄭山長幾位,則是從謝笙自報家門開始,就明白為什么周老爺子會讓謝笙給他們行禮了。有些話周老爺子不好直說,卻能夠借著謝笙來表達他和定邊侯府,或者說定邊侯之間的良好關系。 鄭山長想明白了周老爺子要說的話,再看向他時也不禁赧然:“學生自以為聰明,沒想到竟是自作聰明一場,還望周先生勿怪?!?/br> 鄭山長仍然保持著學生的身份,對于周老爺子的稱呼則偷換成了先生。 周老爺子還真沒有要給自己再收徒的打算,便只道:“我如今只做小滿的老師,你們叫我一聲周先生倒也無妨?!?/br> 鄭山長見狀只得無奈應下,復又叫謝笙起身。他原本是想邀請周老爺子來蜀州書院講學,可看如今這樣的情形,想必是不能成了。 謝笙才安安靜靜回到周老爺子身邊,就聽見鄭山長對沈平安道:“阿平你帶謝少爺出去玩一會兒?!?/br> 定然是有事要說了,謝笙其實也想留下來,但在周老爺子毫不理會的態度之下,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畢竟這是蜀州書院,不比家里。 謝笙撇了撇嘴,乖乖的同沈平安走在一起。 等到出了門,沈平安看了看左右,才勸謝笙:“他們大人就是這樣,總以為我們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明白,其實我們心里清楚得很呢?!?/br> 見謝笙仍提不起興趣,沈平安想了想道:“要不我帶你到處走走?不過如今正值夏日到處都熱著……” “方才我們遇見的那個趙青云的師傅余大儒呢,他在哪里?”謝笙突然道,“我倒要瞧瞧是什么樣的人竟然敢說出我父親親自上門求他的話來?!?/br> 謝笙這么一說,沈平安立刻卡殼了,這才想起方才聽見的,謝笙說他自己是定邊侯府二少爺的話。定邊侯就是余大儒傳聞里被他回絕了的人,而謝笙,便是那個被余大儒貶得一文不名的二公子。 “不是,這,我,”沈平安一時語結,“要不我還是帶你去看看別的吧,那個余大儒古怪得很,自打他來了之后,也就上過幾堂課,就被我老師榮養了起來,還不許他隨意出書院。要不是趙青云就是本地學子,不回家也說不過去,恐怕連趙青云也要留在書院里呢?!?/br> “你就這么隨意的和我說,就不怕你老師責怪?”這樣的事情,一般都屬于機密才對,怎么沈平安像是對自己毫無戒心一般。 “倒也不是,”沈平安猶豫了一下道,“一個是我老師說了,他會邀請你老師在書院里講學,若是成了,你也算是我們書院的弟子啦,這件事情基本上在書院內部也不是什么秘密。另一個是……你的父親謝刺史是個很好的父母官,我私心里并不希望他的英明被這樣的人潑臟水?!?/br> 這還是第一次,謝笙聽見有人喊謝刺史,而不是謝侯爺。也是第一次,他離開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圈子,看到別人對謝侯治下的滿意。 “多謝沈兄,”謝笙似模似樣的給沈平安行了個禮,即便謝笙如今也還是想要去尋那余大儒的晦氣,也斷不會選在這個時候了,“方才我在進門之時,發現書院里有個池塘,不如我們去那邊乘涼吧?!?/br> 池塘?雖然這話沒錯,但沈平安還是搖搖頭,拋開了剛才的事情,故作神秘的對謝笙道:“那可不是什么池塘,得叫湖的?!?/br> “池自來便有湖的意思,雖是人工開鑿,到底水聚于陸上,稱一聲湖也沒什么不好?!?/br> 謝笙沒理會沈平安的狡辯,只隨著他慢悠悠的走著,也拒絕了他抱著自己走的提議。 謝笙兩人走到那湖邊時,便可見湖面蓮葉田田,只是從荷葉枝蔓間,謝笙眼尖的發現了先前那個叫沈青云的學子,以及他身邊做足了姿態的中年人。 沈平安比謝笙更高一些,自然看到那兩人也就更早一些,他以為謝笙還沒瞧見,便忙道:“這邊全是荷葉,連花兒都沒一朵,也沒什么景致,不如我們去看后院的榴花吧。 “如今都快要結石榴了,哪里還有多少榴花?”謝笙故意做出一副天真的模樣,“咦,那邊不是沈兄嗎,那他身邊的……” “正是你想見的余大儒,”沈平安面色發苦,對謝笙道,“我可真沒騙你,余大儒雖然榮養起來了,可還是好吃好喝的養著的,因為已經限制了他離開書院,我們自然就不能再限制他在書院內部走動了?!?/br> “我也沒說不信,何必如此著急的解釋,”謝笙笑瞇瞇的說了一句,瞧見那個余大儒往這邊看了過來,便直接轉身,“也罷,我也不叫你為難,我們回去吧,我走得慢,若要回去,也得不少時候呢?!?/br> 沈平安這才松了口氣,隨謝笙轉身,還沒走兩步呢,就聽見身后有人追了上來。 “沈兄,你這是要往哪里去?莫非是方才說了那樣不好的話,所以看到我老師便心里愧疚,不敢見他了嗎,”許是因為跑的急,這聲音里還帶著輕微的喘息。 不用看人,沈平安都能猜到,定然是趙青云追上來了。從來沒有一次,沈平安像這樣討厭過趙青云的舉動,恨不得趙青云能直接消失不見。 等沈平安和謝笙轉過身去,趙青云面上更有些異樣的興奮:“瞧瞧這是誰,沈兄你身為院長弟子,怎么也違反了書院的規矩,帶了外人進來?” “誰帶了外人?”那余大儒一身青色儒衫,留著長須,不時用手撫須,含笑點頭,若只看姿態面容,倒真容易被他唬過去,以為他是一位才學高深的持重之人。 “余大儒,”不管甘不甘心,沈平安到底還是向著余大儒行了禮。 余大儒笑著受了,這才看像一旁一動不動的謝笙。 趙青云見狀,忙出口道:“還不快見過余大儒,你跟著沈平安私進書院也就罷了,難道看到師長都不知道行禮的嗎?” “他是我哪門子的師者,也配?”謝笙輕蔑的看了兩人一眼,“我可從來沒聽說過蜀州還有一位余大儒,倒是我孤陋寡聞了?!?/br> 李氏又回到周夫人身邊坐下,挨著周夫人,親親蜜蜜的拉著手,“我在蜀州事事順心,竟比在侯府還自在。唯有不能見家人一條,讓我心里難安,愧對父母。好在姑姑你來,才解了我的相思。姑姑你可要應我,只安心在我家住著,可別去那勞什子的書院里?!?/br> 見李氏難得撒嬌,又總算是說出心里話來,周夫人一時歡喜得緊,忙摟了她道:“都是做娘的人了,還這么愛撒嬌,前日收到信時你姑父就同我說了,他喜歡小滿和大姐兒得緊,再不會去那什么書院的。何況那些人也不過就是看重你姑父曾是尚書的身份,又是被太尉陷害。日后皇上奪回權柄,必要再度起復你姑父。一個個的都想在這時候給你姑父施恩,也不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全當你姑父是個傻子呢?!?/br> 李氏娘家,甚至是娘家相關的人家,都是堅定的?;庶h,唯有婆婆定邊侯老夫人是堅定不移的站在太尉身邊。打從嫁進侯府,李氏就擔心著日后娘家和夫家不在同一立場上要怎么辦,故此日日夜夜不敢和娘家姻親故舊來往過于頻繁,即便有老夫人壓著,也從不將當初的手帕交牽扯到這些事情里頭來。 之后時日長了,李氏看出謝侯不親太尉,才漸漸明白了些。直到此次周氏夫婦前來,定邊侯正式表明立場,李氏才徹底放下了心中大石。 “果真?”李氏笑了起來,一時又促狹道,“卻不曉得姑父和小滿他們如何了,我倒想瞧瞧那些大儒看見小滿時的模樣。誰叫他們當初連見也沒見過小滿,就一口否決,如今叫他們也后悔一回?!?/br> 謝笙和李氏不同,他對那些拒絕了自己的大儒沒多少好奇,只對這個在外頭給謝侯潑臟水的余大儒很有些不滿。如今這人站在自己面前,還想著要在自己面前抖威風,謝笙難道還要忍他不成? 謝笙說從沒聽說過這話也不算錯,可那余大儒和趙青云卻是一副你沒長見識的模樣看著謝笙。 那兩人同時驕傲的抬起了頭,那余大儒更是恨不得能拿鼻孔看謝笙。 趙青云臉上帶著得意:“你才三歲,能知道這世間的所有事情?我老師的名聲,可是連我們蜀州刺史定邊侯都聽說過的,三個月前,他還聽說我老師的名聲,特特為了府上二公子進學的事情,來求我老師收徒呢?!?/br> “哦,是嗎,”謝笙極為配合的做出一副吃驚的模樣。 “那可不,”趙青云說得越發起勁,“其實就算謝府二公子是個傻的,我老師也不是不能收下,偏偏自來勛貴與文人之間差距有如鴻溝,若是我老師收下了他,便有如文人之間攀附權貴的小人??上Я?,謝侯爺自任了蜀州刺史之后,不少百姓都愛戴他得很?!?/br> 沈平安聽著趙青云說的這些話,忍不住扭頭不去看他們,因為他已經注意到謝笙臉上饒有興致的表情。沈平安雖然做事情莽撞了些,卻也從小被耳提命面,不能傳上位者話,不管好壞,入了耳便不能出口。 若說在見到謝笙之前,沈平安還擔心,謝侯是不是真的曾被余大儒在外傳的謊言所欺騙,可在知道謝笙的身份、看到鄭山長等人如此尊敬謝笙的老師之后,沈平安以后都只會信那一句,謠言止于智者。 想想之前滿書院都信了這個傳言,以為余大儒真是什么隱士學士,沈平安就覺得丟臉得緊。如今想想,也正是他授課之時暴露出來的真實水平被察覺到,才會被勒令停課的吧。其實也不怪鄭山長等人沒有仔細探查,只聽鄉間傳言就請了這個余大儒回來,實在是蜀州多名士,但真正的名士卻甚少出山,他們寧愿單獨帶弟子,再彼此之間切磋交流。 說白了就是,書院太多人,限制太大。不符合我想做什么做什么的風范,所以你別拉我入坑,我也不帶你玩。 當初蜀州書院就以為,余大儒正是這樣的一位名士,畢竟他的外表實在是唬人得很。 “是了,我家里也說謝刺史是一位好官呢,”謝笙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夸贊著自己父親,轉眼謝笙又帶著疑惑和催促,“聽說謝家二公子也和我一般大小,只是你們又沒見過他,怎么知道他是個傻的呢?!?/br> “你這小孩,問這許多做什么,”那余大儒此時開了口,“我沒見過,自然是有人見過的?!?/br> “正是,”趙青云立刻補充道,“我老師有一親人就在侯府后頭的巷子里居住,他們府里的小公子自生下來,就是個傻的。不然那侯夫人也不會才過了滿月,就匆匆上了來蜀州的路,還不就是怕待到了抓周,那小公子連走路都不會,被人恥笑嗎?!?/br> “我呸,你可積點口德吧,”沈平安忍不住辯駁道,“一個月的孩子能看出來什么,何況侯夫人根本就是因為思念侯爺,擔心侯爺后院無人主持中饋,才在那樣的情況下匆匆趕來。當初謝侯爺才到蜀州的時候,蜀州那樣大的動蕩,莫非你都眼瞎了不成?” “做什么大驚小怪的,”余大儒沒好氣的呵斥道,“這就是你和師長說話的態度?商家出身就是商家出身,下等人的胚子,也養不出什么好人?!?/br> “你!”沈清平見余大儒說話間竟然帶上了自己的出身,看輕自己的家人,就要忍不住。 謝笙拉著沈平安往后退了一步,雖然他心里現在也火氣大得很,可現在還不是時候。方才那言語中所言,余大儒住在侯府后街的親人,到底是誰?要知道,像公侯府邸,住在侯府后街的,不是侯府的下人,就是在京的族人,再沒有普通百姓的道理。 “你這樣大的年紀,還不如一個三歲小孩懂禮,”余大儒輕蔑的看了沈平安一眼,很是高高在上。 “我在蜀州生活了這么多年,還不曾去過京城呢,更別提侯府了,”謝笙天真的問道,“余大儒你既然有親人在侯府后街居住,憑你的本事,應當是被請進侯府中去過的吧?!?/br> “那是自然,”在說道進入侯府的時候,余大儒挺得筆直的脊背突然縮了縮,臉上帶著幾分卑微,“侯府的老夫人不愧是太尉的meimei,端方大氣,實乃京中夫人之楷模?!?/br> “是嗎,”謝笙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這個余大儒,身上真的有功名嗎? “沈兄,我們出來這么久,老師他們也該著急了,我們便先回去吧,”謝笙向著余大儒點了點頭,“多謝余大儒陪我說了這許久?!?/br> 因謝笙使勁捏了兩下沈平安的手,沈平安聽了謝笙這話,抱起謝笙就跑。 趙青云反應過來還想去追,卻被余大儒阻止了,還罵道:“他算什么東西,士農工商商排最末,你為農家子出身,不曉得比他好了多少,做什么要和他較勁。還不去將我方才教你的書籍背上兩百遍!” 沈平安抱著謝笙一口氣跑出了老遠,才有了喘口氣的時候,等走到鄭山長書房外,沈平安本想拉住謝笙,叫他等等再進去。卻瞧見了謝笙冷淡的臉色,那撇過來的一眼,叫他不自覺的想起了自己老子惱火的時候,便不敢去拉。 謝笙進去時,鄭山長等人還在勸說主位上兀自飲茶的周老爺子,這些大儒正各出奇招,連臉面都舍下了,卻撞上謝笙進來,只能暫且收了。 “謝二公子好大的規矩,”那人本是諷刺,沒想到下一刻謝笙說的話讓他們都坐不住了。 謝笙對周老爺子長施一禮,道:“老師,還請您將出門前父親交與您的傳信煙花借我一用。這蜀州書院窩藏我定邊侯府逃奴,散布謠言,毀我父親聲名,必得一并拿了,好好嚴查,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見鄭山長等人都即刻站了起來,謝笙抬了抬下巴,學著那余大儒的高傲模樣道:“今日出門前,我爹叫我帶了五十精兵,鄭山長你們若要留我,他們便能立刻踏平了蜀州書院!” 才剛剛進門的沈平安聽見那話還覺得心里一抖,等看見謝笙的動作,想到謝笙對自己說的,學習大人舉止的話語。再一眼認出謝笙這學的是誰后,他竟連那幾分緊張都去了干凈。那么現在問題來了,謝笙上一句話的口氣是和誰學的?謝侯爺? 古娜說完停了停,又想了想:“不對,那個小的是寨子里的?!?/br> 約莫是在寨子里又成了家,才會有明明一家子,小的是寨子里的人,大的卻不是的情形。 謝笙點點頭,也沒深究,只同古娜道:“你阿媽心地真好?!?/br> “那是自然,”古娜就像是自己被夸了一樣,高興的道,“我阿媽是這個世上最好的!” 謝笙跟著古娜往前行去,不過一會兒,就遇上了那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