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一百六十三章 補更
以下為購買比例未達到的防盜封,將會在時間到后解除封印么么噠 謝笙躺在別院的樹蔭下, 還覺得有幾分涼意, 身上甚至還多穿了件外衫。 “唉, ”謝笙百無聊賴的翻著自己手里的對韻書籍,面上露出幾分愁色。 大姐兒在屋里瞧見謝笙這模樣,不由一笑, 趕緊叫了李氏和周夫人過來看。 “往日里總是看小滿刻苦學習,輟筆不耕,可從來不曾見到他這樣憂愁的時候, ”大姐兒臉上滿是笑意。 大姐兒隨李氏, 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敏感,又很有幾分詩情, 偶然還能得些巧思,從來不覺得作詩是什么難事。如今看到自己弟弟這樣愁苦,才發現,原來自己覺得像是吃飯喝水一樣尋常的事情,也是會把自己弟弟也難倒的。 “可惜詩才這樣的東西不能讓,若是能讓給弟弟多好, ”大姐兒說完, 發現這話似乎有些歧義,便立時止住, 看向李氏, 吐了吐舌頭。 大姐兒在心中自責道, 弟弟才這么小, 怎么就能斷定他不會寫詩了?說不得日后他寫得比自己還好呢,哪里需要自己來讓什么詩才。 李氏卻沒在乎大姐兒這話,只是笑笑,同周夫人道:“小滿這模樣,倒是和他父親、老師沒什么兩樣?!?/br> “可不是嗎,”周老夫人眼中也盡是笑意,“當初你姑父教小滿時,我就擔心,可別又教出第二個他來,沒想到,竟然真成了。我看以后,可不能將小滿完全放手給他了?!?/br> 平心而論,謝笙已經是個成年人,又一向習慣了用理性來思考問題,遇到像是作詩這樣,需要用感性去認識世界的時候,就有些抓瞎了。此時的謝笙,更能明白自己老師為什么作詩不行,駢文卻寫得精彩紛呈,因為駢文就像是作文,你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或是去論證,之后再將這文字多潤色一些,最后出來的效果,就能為人稱道了。 家中女眷嘲笑自己的事情,謝笙也不是不知道,卻沒有理由去反駁,畢竟他不是個真正的小孩子,現在年紀小還能搪塞過去,等年紀大了,又能怎么辦呢。要知道,不管是科舉,還是平日里和人相處的時候,贈送詩文,都是一件再風雅不過的事情,可不是說不學就能不學的。 周老爺子當初官至尚書,不會寫詩,倒也不妨事。但在那之前,他官位低微的時候,可是被同僚當做笑柄傳頌一時的。 “唉,”謝笙再次嘆了口氣。 長兄謝麒已經注定了要成為太子身邊的伴讀,如果太子能夠登基,謝麒就是注定的天子近臣。要是不想一輩子出不了頭,謝笙必須要盡快成長起來。 都說是十年寒窗苦讀,可這金榜題名真正所要花費的,可不止是十年那么簡單。 謝笙上輩子學醫出身,大部頭的書不曉得背了多少。于背誦一道上頭,謝笙自信自己是練出來了的,一本幾千字的書文,真正的三歲小孩或許要花一個月去背,謝笙卻只需要最多半天就能完全掌握,之后甚至都不用特意復習,這些知識就在他的腦海里落地生根。 原本謝笙還覺得自己在科舉一道上,注定是開了金手指,沒想到才開始學韻腳,就遇到了老大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謝笙覺得自己需要一本新華字典。 “小滿,”李氏到底是忍不住叫了謝笙到自己身邊來,“我與你姑祖母商定了,日后你學詩,不必和你老師學,我和你姑祖母教你?!?/br> 謝笙眼前一亮,他是知道李氏寫詩非常不錯的,何況,光看大姐兒的寫作水平,就知道李氏到底有多會教了。周老夫人的水平謝笙不清楚,但既然李氏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定然也是不會差的。 不過很快,謝笙又有些喪氣:“是兒子領悟不得其間法門,卻不是老師教的不好?!?/br> “名師出高徒,難道你還不信娘?”李氏和周夫人卻是興致勃勃。 “正是這個道理,”周夫人也忙道,“你老師只知道叫你學韻腳,通基礎,可學詩哪里是這樣學的?!?/br> 不從基礎開始學,還能從哪里開始?謝笙一臉茫然的看向周夫人。 “你學《論語》都還講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詩怎么就不能閱覽三千了?”周夫人同謝笙道,“學詩最重要的可不是韻腳,而是會品。你年紀小,就算是寫,又能寫出些什么?連典故都只知道折柳送別的年紀,非要寫什么‘推、敲’,不是堆砌造作,還能是什么?!?/br> “從今日起,你隨我和你娘學,咱們一日品一首詩,年深日久,你自然也就會了?!?/br> 李氏聽了這話,忙也道:“平日里不拘平仄,只把心里的好句子寫下來,反復琢磨,一句也罷,兩句也好,只要是你得了的,就也品一品。貴精不貴多?!?/br> 謝笙被兩位女性長輩說的一愣一愣的,心底里卻也似乎被她們說動,或許真的是老師教錯了方法? “jiejiejiejie,快借我兩盞茶,我要拜師!” 李氏和周夫人聽了謝笙這話,笑得云鬢輕顫,口中不住道:“好徒兒,日后且好好學吧?!?/br> 周老爺子原本還見謝笙在院子里犯愁,心里好笑,哪知道一盞茶的工夫就不見了人影。 他循聲到了正廳門外,聽見兩位女眷笑聲,其間又有大姐兒同謝笙說話,便止住了腳步。不過才聽了兩句,就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由得老臉一紅。 他自己不會寫詩,哪知道教的學生也是不會這個的,既然老妻想教,就讓她們自去吧。 自覺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周老爺子又悄悄退了回去。他的詩才比不上老妻和侄女,倒是實話,他卻不會承認,他方才不愿意進門去的原因,是不想受她們的取笑。 周老爺子剛回了書房看謝笙今日做完了的功課,就聽見門被直接打開了,謝侯興奮地從外頭走了進來。 “姑父,南寨總算愿意和我們接觸了!” 趙青云見說話的是個小孩,臉上閃過幾分不屑,但聽得謝笙是在夸他的名字好,又得意起來。分明臉上神色都壓不住了,還故意做出一副溫文的姿態來:“多謝這位小友夸贊,我這名字飽含了我父母親族對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所在?!?/br> “嘁,”沈平安翻了個白眼,臉上滿是諷刺,還有不少對趙青云的敵意,不過他卻什么都沒說。 “原來是這樣,”謝笙好像沒有看見沈平安的舉動一樣,狀似天真的問道,“可是青云兄怎么知道方才沈兄是在做壞事?而不是我與祖父在向沈兄問路呢?” 趙青云猝不及防被謝笙的話問住,但很快,他就拱手向沈平安道歉:“對不住沈兄,沒有通曉前因后果,就妄下定論,是我的不是,還請沈兄見諒?!?/br> 趙青云的道歉看上去非常真誠,似乎他就是真心想要給沈平安道歉。如果不是謝笙和趙老爺子自有自己看人的準則,換個一般的人,只怕都要懷疑的看向沈平安,覺得他是不是一個慣會欺負人的人了。至于趙青云,看在他們眼中,自然也就成了一個知信懂禮,知錯就改的好學子。 “得了吧,”沈平安完全不理會趙青云的道歉,“冤枉人的時候你比誰都快,道歉的時候也比誰都快,真當別人都是傻子呢。果然是什么樣的老師帶什么樣的徒弟?!?/br> 什么樣的老師帶什么樣的徒弟?沈平安的這句話引起了謝笙的注意。仔細想想,趙青云這樣類似于強行碰瓷襯托自己的方法,真的很像是之前周老爺子所說的那個什么余大儒對謝侯做的呢。不過和沈平安不同的是,謝侯根本就完全不知道這回事兒。 “沈兄,你可以侮辱我,卻不能侮辱我的老師,”趙青云義正言辭道,“沈兄,今日回了書院,你一定得當著大家的面,向我老師磕頭道歉才行!而且沈兄,你這樣的舉止,很容易叫人懷疑山長的教導,是如何能收了你做小弟子的?!?/br> 趙青云說到最后,臉上難免露出些許嫉妒和不平。 “我呸,我還……” “沈兄!”見沈平安想要罵開,謝笙忙打斷了他。從剛才趙青云話里的意思看,沈平安是蜀州書院山長的小徒弟。謝笙可沒忘記他們這次前來蜀州書院,就是這個山長寫的信。好歹周老爺子也是人家的座師,總要給幾分顏面幫上一些。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趙青云他看著實在不喜歡,會讓人想起一些不舒服的事情。 “趙兄尊重師長的態度我非常贊許,可你未免也太過曲解沈兄的話了,至少沈兄方才那句,我也并沒聽出什么不對啊,”見趙青云臉上不滿,謝笙又忙道,“當然,我如今才剛過了三歲生日,有些許話聽不懂,也是正常,如有說的不對之處,還請趙兄不要和我計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