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安然只能猜想,那個番突女子給他們喂水,是出于倍基的授意?番突男子不敢得罪倍基,就只好不追究了? 如果那個尊貴的番突少女真在照顧他們,不禁又讓安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171章 為奴 被綁著餓了三天三夜后, 安然等人終于被番突人從木樁子上解下來了,幾個人基本都陷于昏迷之中。 好在他們在中途被人喂了三回水,都挺過來了, 只是手腳被繩索勒出了傷口和腫脹壞死, 要養一段時間。 在幾人還昏迷之時, 他們被分開帶進了不同的帳篷里。等他們清醒過來時, 他們都成了隸屬于不同番突貴戚家的奴仆。 等他們身體和傷勢好一些之后,就被驅策著做些臟活累活。番突人主要放牧馬和羊兩種動物, 安然這些奴仆的工作主要也就是給馬匹和羊只切飼料,收拾馬欄羊欄,給馬修毛洗澡,給羊剪毛等等,負責放牧的是另一批人。 安然等人在干完活計后, 總要臭哄哄地湊到一起,嘀咕嘀咕自己的見聞。想到他們可能要在這里生活一段時間, 大家不約而同地用心學起了番突話。 能在音樂上有所造詣的都是聰明人,番突話跟唐話相比,簡單太多了,就是覺得音調怪異, 難以掌握。兩個月下來, 說番突話還是只能說些最簡單的,不過聽番突話,還是能連聽帶猜懂個七八成。 安然等人漸漸知道了,番突人一般人家養不起奴仆, 只有一些豪富貴戚才養奴仆。這些奴仆被搶掠過來時, 都會被綁在木樁子上渴餓三天三夜,不死的, 才能成為奴仆,說是天神的選擇:這三天是對奴仆的考驗,天神會讓對番突有敵意的人死亡,只留下對番突忠心的奴仆。 因此,在這塊營地里,并不只有安然幾個奴仆,還有其他各族因各種原因被搶來的四五十個奴仆。最老的一個奴仆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八九年了。 據他說,總有奴仆試圖逃跑,但無一例外的都被抓回來了?;钪?,抓回來殺掉,死了的,拖回來示眾,以震懾其他奴仆。 安然等人甚至在奴仆中看見了幾個在這里生活了兩三年的唐人,只他們跟那幾個唐人的目光一對,大家都齊齊轉開了目光,連話都不想說。 安然幾個仿佛從那幾個唐人慘白憔悴,絕望木然的神色中,看到了自己慘淡的未來。 奴仆們在番突人眼里,就跟他們放牧的牲口一樣卑賤,好在番突人對牲口和奴仆一樣,只要聽話,并不怎么打罵虐待,會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吃的穿的住的方面并不太苛待。 也沒有派專人隨時盯著奴仆,奴仆在營地里還有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只有一兩個專管奴仆的番突管事盯著他們干活,如果干完了活計,管事也讓奴仆們休息。 番突的階層是怎么劃分的,安然幾個完全不知道,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何人的奴仆,反正就是每人被驅策著干活就是了。不過,安然幾個也都不關心這一點,他們最關心的是怎么逃跑。 他們都才二十多歲,連最大的阿辰,也才三十出頭,都還年輕,他們怎么能安心給異族人為奴為仆一輩子?就算要為奴為仆,也得是給自己族人??! 雖然存著想逃跑的心,但是實在不具備逃跑的條件,大家只得暫時忍耐著,等待時機。 兩個月下來,他們基本上把這塊番突營地的情況摸清楚了。這時,安然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讓軍樂隊的成員們在累死累活干完苦力后,聚到一起,拿起樂器,彈奏起來。彈奏的多是節奏舒緩的樂曲。 本來夏古琴挺有氣節,覺得自己的琴音不能彈給敵人欣賞。安然則覺得,他們六人之所以會被帶到優兀草原來,多半就是因為他們會奏樂。 因此,他們想在這里生活得好一些,得到番突人的優待,就必須表現出跟其他奴仆不同的地方來,被需要,才會被優待。為了生存而被迫獻媚于異族,有什么值得可恥的? 奴仆們干完活計,一般都在天色漸黑之時。燈油燭火在大唐都是昂貴的,在番突這邊更加稀少珍貴,大家都是用篝火照明,匆匆吃了晚飯,等天色完全黑下來,就在朦朧的月光照映下,收拾收拾睡覺。因此。軍樂隊們演奏起樂曲的時候,差不多都在番突人吃晚飯的當口。 一邊聽著舒緩的樂曲,一邊吃飯,實在是件很舒服的事,哪怕聽的人并不懂得欣賞樂曲。舒緩的樂曲也能調整聽者的心態,讓人放松下來,心情愉悅起來,吃起飯來心情松快。 所謂鐘鳴鼎食,在大唐,也只有豪富奢侈之家才能在吃飯設宴之時,叫樂伎奏樂助興,安然為了能在番突的地盤活下去,活得好一些,也是拼了,讓這些番突蠻子享受了一回吃飯時的鐘鳴待遇。 開始的時候,番突人對軍樂隊的演奏不理不睬,半月之后,漸漸有番突人來打量圍觀他們,還說他們的樂器彈出來的聲音好聽。 后來,有些比較富裕的番突牧民會把自己家吃剩的食物賞給軍樂隊吃,可憐他們,在自己吃飯時奏樂,錯過吃飯時間,只能吃別的奴仆吃剩的食物。 那些南下侵襲大唐邊民的番突男人雖然兇惡,殘暴,但對自家的女人和孩子卻十分溫和,而生活在優兀草原上的番突女子們,性情卻相對溫柔很多,心腸也軟。 再后來,番突管事接到主家的吩咐,減少他們的活計,一到晚飯時間,就叫軍樂隊開始演奏,還經常賞給軍樂隊一些精細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