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 揚州的巡鹽御史林大人最近在公務上十分上進,前幾年下面官員提出的關于鹽引派發方案改革一事,這回算是正式制定章程。 林如海督促各位下屬,把條文落到實處,又找來好多家商戶模擬,征詢各地下屬鹽司的意見,力爭讓鹽引派發公平,控制鹽商加價謀取暴利。 這件事說著簡單,但林如海從七月里一直盯到十一月才辦妥當,又寫成折子,呈遞到京城。 他為什么這么努力? 還不是目光長遠,想著一勞永逸! 每年開年以后依著朝廷的安排派發鹽引,從開年到三四月都不得空,黛玉出生在二月里,林如海想到黛玉出生以后他還要在府衙忙來忙去…… 他不能接受!閨女出生以后自己不能長久陪在身邊,還要苦哈哈在衙門給朝廷打工,況且整日心不在焉,也沒法子好好當差。 促進改革,加快效率,明晰步驟,活兒干完了大家一起偷閑,不是你好我好,個個都好? 顯然大部分人都是這個心思,事情進行的十分順利,除去一小部分巴不得鹽商各處碰壁賄賂銀子的下屬,其余人還不敢在林如海眼皮底子下面作妖。 揚州府上下默契的達成共識——林如海上面有人,惹不得。 這幾年干得好,每人都有受益,巡視的欽差從來沒為難過揚州地界的官員,大家每年考核都是優,熬過三年都是升官的料。 眾人齊心協力,一起飛升,不好嗎? 反正大家都奔著政績去,將來要是能進京入內閣,再忙著站隊斗得你死我活也不遲! 朝廷看到江南鹽司上下齊心投身改革十分欣慰,馬上就批了折子,允許林如海試驗自己的改革方案。 圣上還特意下把江南兩道的鹽司都表彰一番,專門督促各道官員,諸如知、知州、節度使要聽林如海的指揮,確保鹽稅盡快運回京城。 于是十二月里,江南的鹽司衙門就把鹽引憑據都預備好,庫房也收拾好,每人分工也上下明確,再把江南每個片區派發時間張榜工部,下達各處商會,只等來年過完年,大約一個半月就能全部派完,收繳鹽稅,報送朝廷。 朝廷早得銀兩,對于一年的開支更好做謀劃,六部大臣們還在商議,是否把鹽稅收繳時間再調回年底,戶部好統籌銀兩。 公事上進行的順利,私事上林如海更高興。 賈敏這回有孕還真沒什么地方難受,也就一開始懶了小半個月,后面不見害喜,精神頭也好,因為懷孕略胖了點,整個人看山去簡直活脫脫一朵人間富貴花。 更有一個好消息,林家的下人終于找到甄士隱了。 正好年底,臘月二十五。 原本林如海派常安回老宅去盯著守宅子的仆人灑掃院子,整理祠堂,他在不能回去拜祭,宗祠務必要認真清理,求先祖保佑。 常安在老宅內上下巡視,見祠堂里有幾盞供燈和許多燈籠都舊了,親自叫人駕車去采買,可巧路過甄家那條巷子。 林如海怎么也想不到,尋摸了那么久的人,就在姑蘇,苦苦尋覓多年,那是踏破鐵皮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功夫。 常安回來揚州報信的時候,都翻過年去,已經是正月十五。 常安繪聲繪色講述著去年臘月二十五的驚險見聞: “那戶甄姓人家隔壁的廟里燭火倒了,小廟燒了大半個院子,旁邊好些人家都受到波及,還好風不大,大家都忙著救火,亂糟糟的,差點沒把家里的姐兒丟了!還是小的撿著了孩子?!?/br> 林如海前世不知香菱丟失的細節,只知道香菱被弄丟,也許就是忙忙亂亂,方才弄丟的。 聽常安的說法,香菱原先也是小富之家,可憐遭難竟是被賣為奴婢,被折磨致死。 賈敏拈著一枚榛子,聽常安撿著孩子,有些后怕的摸摸自己顯懷的肚子:“怎么會被你撿著?” 常安搖頭:“小人也不知,反正那孩子不知被誰放在街旁的石頭上坐著,嚇得直哭。小的見半日不來人,就把孩子先抱到馬車上避風。后面等火滅了去尋人,甄家奶奶嚇得魂兒都快掉了,聽說交給小廝帶著出去避火?!?/br> 常安說著也開始抱怨那家小廝:“好沒成算,那么伶俐一個丫頭,額頭上天然一個胭脂記號,長大了必是一個美人,要是被拐子撈走,真造孽!” 這樣漂亮的丫頭,真被拐去,在江南一帶會被精心養成瘦馬,賣到旁人家為奴為婢,要不就是在樓子里接客。 常安他們跟著兩個哥兒出門,最怕就是孩子丟了,滿眼滿身都要盯著。就連自家那幾個孩子,家里人出去都不敢放松,那個小廝還真是,無德無義。 常安后面還聽說小廝怕主家責備,自己卷幾樣值錢東西跑了,官府正在緝拿。 嬤嬤們見林璋和林珺兄弟倆排排坐在一張圈椅上,聽得一愣一愣,連忙也說到:“哥兒聽見不曾,出門不許亂跑,像是你們這樣長得好看的,拐子最喜歡?!?/br> 林璋和林珺這樣清秀白凈的小模樣,一些達官顯貴最喜歡的小廝,買回去又當下人,又當孌童。將來長大膩了,好心的會放了籍,讓他自去謀生,壞心眼的照樣轉手賣掉,或者發到莊子里為奴。 兩兄弟被嚇得一激靈,絞著手指,重重點頭,一想到自己被拐走,今后見不得父親母親和哥哥,林家老二眼睛紅紅,吧嗒吧嗒開始掉金豆子,緊緊抱著哥哥的手臂,生怕有人把自己拐走,原先林珺很想去看十五燈會,現下似乎也沒那么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