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賈敏讓人將今日擺出來的玻璃屏風和墨玉插瓶都收攏歸置,又去看一回兒子,坐在窗前卸下殘妝。 林如海走過來,給她遞上一把桃木梳子。 賈敏想起今日蘇哲的妻子,與林如海閑話:“蘇大人家的奶奶,倒是更有當家主母的樣子?!?/br> 林如海握著一縷妻子的黑發,笑了:“咱們各家過各家的日子,管她們做什么?!?/br> 夫妻二人躺在床上說話,賈敏想起來先前林如海提過賈赦的事,側過身子問:“哥哥也要跟著圣上去江南,這事定了嗎?” 林如海點頭:“八九不離十,榮國府和寧國府上是金陵人士,肯定會被點著去?!?/br> 賈敏陷入沉默,得寵的大臣伴駕是個好差事,不得寵的大臣伴駕不是好出路,興許半道上圣上一個不順眼,就把你治罪。 像是那些科舉上來的大臣,圣上顧念著在天下讀書人跟前的名聲,多半就是裝也要裝出禮賢下士。 輪到王公之家,圣上處置以后,還會換個不包庇權貴的美名。 林如海安慰她:“你不必擔心,叫人先去約束金陵那邊的老仆人,近來不要惹事,圣上此去不是沖著賈家,另有圖謀?!?/br> 賈敏在黑暗中嘆氣:“先前江南甄家和我們家是老親,東府那邊有個姑奶奶嫁過去,可惜生孩子的時候沒了,他們家接過御駕,這回不知是不是甄家?!?/br> 林如海拍著妻子的肩:“那邊的園子是現成的,肯定還是甄家?!?/br> 甄家不只這一回接駕,駕輕就熟,過個幾年,還有下一回呢! 轉眼就是四月中旬,一年中京城氣候最好的時候,南巡的隊伍從南門而出,太子領著沒被點名的眾臣送至城郊,看著帝王鑾駕和大臣車隊漸漸遠去。 欽天監日子算得好,御駕向南風調雨順,去年工部修過河堤,清理淤塞的河道,水路十分通暢。太子監國很有條理,翰林院一切如常。 …… 且說江南金陵的薛家老太爺癱瘓許久,扛過了冬天,開到荼蘼時節兩腿一蹬,駕鶴歸西。 薛家這邊道士和尚請了一堆,自己哭不動了,就叫下人們哭喪,紙扎草馬燒了一堆又一堆,他們在金陵名聲不好,更要卯著勁頭大辦,彰顯自家的勢力。 當下就有好幾戶商戶聯合起來,路過就罵:“作死??!你們!趕緊把東西撤了?!” 幾家紛爭,小廝們差點就在門外打起來,還是有人怕死,向官府報告此事,新上任的府尹親自過來,乘著一頂油青蓋子的官轎,留著兩片八字胡子。 看見薛家鬧哄哄的排場,老遠就聽得見動靜,也顧不得什么死者為大,領著兩隊衙役,把薛家幾個管事男丁都叫出來痛罵一回! “圣駕眼看要到,你們還在這處號喪,你們家想一處死了去地下作伴,不要連帶著我們遭殃!” “這時候辦喪事,是要本官的命嗎?!” 薛家見他動真格,又用皇帝的事情壓人,他們上面有人,現在也只能認栽,順從的把和尚道士都趕走。 府尹大人又道:“把這些也撤了,你們家宅子高,圣上的龍船從江上過,一眼就看見!” 唱經的人一走,薛家宅子安靜下來,只有下人們灰頭土臉各處撤白布的樣子。 薛姨媽現在還不是孀婦,風華正茂,頂著一頭銀簪子,由著乳母給她捏腳,聽見外面吃癟,冷笑道:“前兒我就說過,不能大辦,不能大辦,誰人都沒把我的話當真,這回叫他們吃個好果子?!?/br> 她嫁的是三房,整個薛家,老太爺一走,自然而然,輪到大房當家,三房說不上話,薛姨媽心里很不得勁兒。 薛家三爺一時間沒了主意,就算圣駕要來,但父親不得不葬??! 薛家三爺紅著眼,哽咽道:“圣駕不知在此盤桓幾日,要是過了日子,父親如何安葬?” 薛姨媽平日里在家中,和幾個妯娌不太和,她一個伯爵府家的姑娘,嫁為商人婦,再怎么破落的貴族,也比商戶要強,唯一的安慰便是薛家還算有錢,能學著講究人家弄點排場。 這回不就是排場太過,踢到鐵板。 薛姨媽笑笑:“要是擱我們京中,就會找個廟擱著,超度亡靈,再挑日子,京城好些人家都有家廟,為著就是白事有地方停靈。爺既然覺著不甘心,找個廟放著,不就成了?” ??66 ? 第六十六章 ◎“俱是薄命人”◎ 第六十六章、“俱是薄命人” 薛姨媽一提醒, 薛家人也覺得現在除了如此,似乎也找不到什么好法子,要是把薛家老太爺悄無聲息的下葬, 他們是不甘心的,豈不是顯得子孫不孝? 于是當天薛家就派人出去城郊找了一個小廟, 花點銀子打點, 廟祖欣然應允, 第二天一早看了時辰, 天還沒亮就把剛剛過去頭七的薛家老太爺‘請’出氣,停放在廟中,幾個兒子輪流守靈, 只等圣駕回鑾,再大辦喪事。 賈敬和賈赦都被點名伴駕, 提前就派人去把守著祖宅的幾房人都敲打一回, 不圖他們能出風頭,只要他們安靜呆著莫在圣上跟前打眼。 等幾日到江南, 才發現是賈府多慮,風頭都被甄家占著,更有許多商戶,削尖腦袋, 就像在圣上跟前露個臉,寧國府和榮國府留在金陵的勢力, 抵不上半根指頭。 圣上在江南逡巡二月有余,除去流水一般花費銀子,也得了不少數目的江南商戶獻銀, 賓主盡歡, 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