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這么看來,諸如林如海、蘇哲這二位同僚,還是不要外任最好。 江南的內情,朱謙作為親歷者,肯定心中分明,林如海不會問,蘇哲也不會問,他們只是翰林院處理公文的小翰林,不必卷進去。 現在三人雖然還能一處談天說笑,實則已經走向不同的官途。 今日一早林如海換上官服,雖要去賞梅,但他又不是和賈敏一起去,故而沒什么打扮的心思,官服就是這樣的式樣,再披上他冬日進宮當差時候避寒的披風即可。 擷芳園門口,朱謙、蘇哲與他碰頭,三日皆是差不多的打扮,后面來的大臣,也是大同小異,官階高的大人,衣裳看起來略好一點。 一干大臣的衣裝,和衣著華美的皇子王孫形成鮮明對比。 圣上要賞花,大臣們自然要跟著賞花。 當下的情形可不是尋常賞花,大臣們按著品階排著隊跟在皇帝身后,像是一條花花綠綠的拖尾。 圣上停在一叢梅花樹下,招手讓太子和幾個皇孫過去,挨個折了梅花,簪在他們頭上,義忠王也不能幸免。 圣上似乎對這樣的儀式十分滿意,也對太子這次處置江南節度使的做法更滿意,含笑點頭:“……朕看古畫上,多有文人簪花之習?!?/br> 太子笑道:“兒臣謝父皇賜花?!?/br> 梅林旁邊的煙波池上飄著裊裊霧氣,皇帝陛下看著自己的大臣們,一眼就看見當中有個俊眉修眉臉凍得發白,還沒蓄須的臣子。 微笑沖他招招手:“林小探花過來簪花?!?/br> 林如海移步上前,圣上折下一枝紅梅,簪在他鬢邊。 林如海垂首:“謝圣上隆恩?!?/br> 人面和紅花相映,圣上很滿意,揮手讓人退下,又給其它幾個大臣賜花。 反正這一回大家都要頂著花過一日,誰也逃不過,林如海心里平衡了許多。 看過一回花,圣上又移步到水榭,看弟弟義忠王的眼神,就像慈愛的老父親看兒子,指著水榭旁一株白梅:“你的花兒養的不錯,記得父皇在的時候,這一棵梅花樹只這么高?!?/br> 義忠王收斂的戾氣,在旁給皇帝斟滿暖酒。 “父皇仙逝時臣弟還小,卻不怎么記得,只記得皇兄說過,父皇最喜梅園,故而小心看護,不敢怠慢?!?/br> 這么一說,皇帝就更加高興了,連說幾聲好,又叫內侍過來,囑咐他們往擷芳園再種花,等到夏日里還要來。 皇帝陛下也是人,只要兄弟收心不鬧事,太后那邊高興,他在宮中少幾分煩憂,國事已夠cao勞,家事就少一些。 先前義忠王太能鬧騰,現在除去王妃出身低微,圣上也不再挑剔。 眾臣一直侍奉到下午,圣上擺駕回鑾,直送到宮門口,各自散去。 只是一日,未曾做多重的活計,林如海便覺著腰酸腿乏,疲憊不堪。這一回看下來,圣上果然對義忠王存著深厚的兄長之情,十分溺愛。 古人云:父母之愛子,比為之計深遠。 顯然圣上的縱容溺愛,并沒有為義忠王計深遠。只是義忠王若是一個被眾臣交口稱贊的王爺,圣上興許就不會有這么深厚的‘兄長之情’了。 林家的馬車從前面過來,車夫眼神好,看見自家老爺吹著冷風,抽了馬屁.股一鞭子加快腳程。 林如海上了馬車,得到幾分暖意,從午間開始就有變天之兆,天也灰沉沉,陰云如織,瞧著要落雪。 半夜里果然落雪了,天地都是蒼茫的白。 北風蕭蕭,一夜北風緊,賈敏讓人又往簾子和窗戶外面掛了一層氈子。 “今年是個怪時令,已經春日,過得一夜就這么凍人,還有這樣大的風,馬棚那邊都被吹垮了?!?/br> 林如海剛收拾好要去上朝,賈敏見他還是原先的打扮,趕緊把他攔住,抱出一件厚實的大毛衣裳。 “這件穿著不顯,今日天氣了不得,莫要凍病了!” 林如海一摸,卻是一件縫著黑貂絨里子的大衣,外面瞧著不顯,是尋常官員都能穿的緞子。 賈敏笑道:“昨個兒才做好送來的,我還以為今年暖了用不上,哪知眼看著就變了天?!?/br> 賈敏對自己的杰作十分滿意,她在家中不打緊,什么都能穿,林如海當著清貴翰林,好衣裳都不能往外穿,旁的也罷,冬日里就是要用上好皮貨才能保暖。 “多謝奶奶費心?!?/br> 林如海喜滋滋換上新衣,乘車進宮,一路上還是覺著凍腳,手爐都摸不出熱氣。 看著陰沉的天,像是還有一場雪,林如海嘆息。 春日凍害,必有災荒。 ??65 ? 第六十五章 ◎“冬日有災荒”◎ 第六十五章、“冬日有災荒” 京城的氣溫急轉直下, 驟然變冷那一日,好些有經驗的人就隱隱察覺不妙,欽天監看著勢頭, 趕緊向朝中報告有災。 那天好些大人穿的都不夠,誰都沒想到, 天氣越變越差, 到了午間沒有回暖, 零星飄著幾點雪花, 寒意卻要把人腳指頭都凍掉。 就連圣上都不甚受涼,輟朝五日,由太子監國。 饒是翰林院中燒著炭火, 把手湊過去也感覺不到熱氣,硯臺里的墨汁凝成黑冰, 小公公們來往送來熱水, 只為把冰化開。 “北城墻根那邊凍死好多人” “還好是冬日里,盡快發喪, 拖出去埋了,免得發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