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而今還愿意同江南學子吃飯入席,興許前世這幾年,黃尚書還沒和江南結怨。 “誰是林如海?” 來湊個數的林如海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被點名。 興許是他年齡最小,人生得又好,所以惹人注目。 至少此時林如海是這么覺得的,反正他在一干學子里并不突出,他一個秀才,混跡在舉人堆里。 如果不是林家在江南多年根基,蘇學士興許還不帶他進京。 林如海起身,落落大方,上前見禮:“學生……見過大人?!?/br> 前官場同僚而已,林如海十分坦然。 黃尚書看著這年輕人,微微點頭:“不錯?!?/br> 黃尚書見過人,就讓林如海落座,又點其他人名字,也是不曾多話,只是認一認臉。 多說多錯,黃大人行事謹慎,萬一說點什么被人過分解讀,再牽涉到科舉的事,倒霉的是所有人。 黃大人略坐片刻便告辭,林如海自己吃吃喝喝,要會試的舉人們討論的話題,秀才懶得參與。 晚上蘇哲與他一路回來,他們倆住在東側院,不知為何,蘇哲喝的半醉,坐在林如海的圈椅上,撐著腦袋癡癡發笑: “你好事將近了,林兄!” 林如海皺眉:“什么好事?” 蘇哲換了一個姿勢,笑道:“人道人生三大美事,在下姑且算是他鄉故知,將來你必定會金榜題名,剩下一樣,自然是……” “我也不瞞你,前兒我和老頭子去各家串門的時候,聽說黃大人家小女兒年方十四,我去敬酒時,聽見那一位問林兄可有婚配?!?/br> 蘇哲話中帶著醉意,好在口齒清晰,林如海聽得清清楚楚,他不記得前世有這么一出,心頭一凜。 他的原配是賈敏,現在殺出一個黃尚書家,究竟是何處出了錯? 林如海神情嚴肅:“蘇兄莫要玩笑,尚書令家的姑娘,縱使天潢貴胄也配得,在下不過升斗小民,豈敢高攀?!?/br> 蘇哲眼睛笑得彎彎,不知從哪里摸出一個小酒壺,飲一口:“林兄一表人才,不必自謙,升斗小民有升斗小民的好處?!?/br> “林兄如此緊張,可是有意中人?” 作者有話說: 注: 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在古人眼中考取功名、組建自己的家庭以及在他鄉遇到老友,這三件事是非常值得開心、值得慶祝的大喜事。 …… …… 林如海:嚇死人,我原配是賈敏,這咋回事?。?! …… 作者有點想把之前那篇追夫火葬場補完…… 嗚嗚嗚,又擔心精力不夠嗚嗚嗚嗚 要是有腦電波寫文就好了 嗚嗚嗚 6第六章 ◎“蘇兄,你這樣很渣”◎ 第六章、“蘇兄,你這樣很渣 ” 林如海不知蘇哲說話真假,聽這說法,黃家莫不是對自己有意? 前世沒這么一出???林如海在記憶中瘋狂搜尋,這位黃尚書家最后究竟是把姑娘嫁到了哪家。 可惜家中往來,多是賈敏cao心,江南出身的舉子,本來和江西的人就有隔閡,林如海怎么想得起來這些,一時間心亂如麻,只能自我安慰,興許黃家人只是隨口一問。 他現在連鄉試都沒過,林家久居江南,在京中勢力單薄,除了自己一張臉長得還行,大約不能給黃家多少助力。 林如海強作鎮定,對臉頰紅如桃花的蘇哲道:“蘇兄慎言,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r> “呵呵!” 蘇哲面上露出譏諷一笑,看著房梁目光迷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乙鸦榕?,真是生不逢時!若得了這門親,家中定會更歡喜?!?/br> 林如海覺出蘇哲情緒不對頭,聽他這等放誕言語,顯然是對父母決定的婚事不滿,故而醉話時生出這樣的言語。 論理,上輩子林如海和賈敏的夫妻情誼,也是婚后慢慢培養出來,他在成婚之前沒什么喜歡的女子,連看上的丫鬟也無,所以婚后見賈敏學識風雅,夫妻二人讀書論詩,除去子息單薄,身子有恙,其余時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不過,若是如今父母要給他另定一個女子成婚,林如海斷然是不愿的。 他不敢同蘇哲交心,只能說冠冕堂皇的話,害怕落人口實。 前世雖看不上寶玉,但還是尊重女兒對寶玉的那一份情誼。 畢竟黛玉只接觸得到寶玉,寶玉在寧榮二府的男子中,已是矮子堆里拔高個。 究其源頭,還是自己死太早了,沒有讓黛玉長長見識! 設身處地來說,林如海能理解蘇哲心中的不甘心,但是被父母嫁給蘇哲的女子,豈不是更加身不由己? 蘇哲身為男子,還能出游、讀書,看到喜歡的娘子就去招惹一番,若有順眼的丫鬟,收在屋內,那女子卻只能關在深宅大院料理家事,當賢妻良母。 兒女婚事兩姓之好,結親的是門當戶對的家世,而不是男女之間的真情。世人已經習慣將兒女婚事作為交易的籌碼。 像自己這般,婚后能和妻子琴瑟和鳴,乃是天大的幸事。 林如海覺得此舉不妥,耐心勸蘇哲道:“蘇兄,你已娶妻,不可這般言辭,對嫂夫人不敬?!?/br> 蘇哲不知是真醉還是假醉,瞇著眼,露出一個林如海從未見過的頹喪笑容:“敬或是不敬,皆不在我,我要娶誰,只需遂長輩父母心愿,又不知自己說了作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