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我哪里是會管孩子的人,你不見永璟,但凡差著一點兒,他不學著永玨去揭了乾清宮的頂梁瓦我就謝天謝地了?!焙哳D了一頓,“永珹、永瑆、永璂年紀一般,既然指了福晉,婚事大約是前后腳就辦的,永珹是哥哥,不能叫弟弟越過去,你提著富察家,趕早預備方能妥當?!?/br> 舒妃唯唯答應:“臣妾明白?!?/br> 寒苓點了點頭:“成婚便要開府,府邸都是現成的,我的意思,讓永玨、永珹、永璂一起搬去宮外居住,你那里可有為難的地方嗎?” “理應如此?!笔驽闪艘豢跉猓嚎磥砘屎蟛辉蛑富榈氖聝荷鼋娴賮?。 “(葉赫)那拉氏是永珹的外家,富察家又是親上加親的岳家,有他們在外照應,想來也不值得你太過掛心?!焙呤箓€眼色,成霜引著兩個懷抱匣子的宮女上前,又向舒妃解釋道,“孝齊憲皇后臨終前留了不少東西給阿哥格格,這是永珹的那份,你帶回去,東西不在多少,不過是母后皇太后留下的念想而已?!?/br> “是!臣妾回頭就提著永珹去奉先殿向母后皇太后謝恩?!笔驽行c幸:這就完了? 寒苓又道:“永玨已經上了出宮開府的折子,永珹也不必心急,欽天監還沒把吉日算好,大約要等到明年開春才有動靜,你緩緩準備也就是了?!?/br> 舒妃略有覺悟:皇后的意思是—— 寒苓端起茶盞來:“你去吧,讓永珹不必著急上折子?!?/br> “臣妾明白?!笔驽腥淮笪?,“臣妾告退!” 緊隨永珹之后,永璂也上了一道請旨開府的奏折,由永玨代他呈遞到了御前。 百官頭目富察傅恒是嫡長制的堅定擁護者,在被親家征詢意見時直接表態:“皇上雖然寵愛嘉親王,若要因此愈禮加恩,朝野內外或有非議,恐于皇上圣明有所妨礙?!?/br> 里頭擠、外面拉,弘歷想摁也摁不住,到底還是妥協了:“你先預備著,過完年再搬出去,等咱們南巡回來,先去嘉親王府給你暖灶!” 永玨含笑謝恩:“都聽阿瑪的?!?/br> 入宮請安的和惠公主不免吐槽親媽:“您把九弟挪出禁內就沒有兄弟相爭的事兒了?外頭多少人等著往嘉親王跟前湊呢!以前不便宜,現在可是方便了,京里的學士尚書、外省的督撫將軍,哪個不知道嘉親王最有圣寵,往后宮走不方便,朝王府遞個帖子還不容易?” “那也得讓他搬出去!”紫禁城內是中央、紫禁城外是地方,寒苓要是普通的媽,巴不得兒女都圍在跟前,可惜她不是,“總不能讓里里外外覺得嘉親王與宗親王一般的高低吧?” 皇帝秘建皇儲時有三個皇子:即皇長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璽。當時還能說皇帝對四阿哥的寵愛有暗度陳倉的嫌疑,等皇長子早逝、皇三子出繼,永璽身前連個遮掩都沒有,誰能質疑他的皇儲地位?假如現在皇帝駕崩,寫著其他皇子名諱的傳位詔書一定會被打入偽詔之流,宗親王還是眾人認可的東宮太子(秘建皇儲是指皇儲人選保密,秘建過程卻是公開的,并不存在皇帝因為對原有儲君不滿私下將傳位詔書更換的情形)。 和惠公主點了點頭:“額娘,您這樣硬拽著九弟,不怕他埋怨您偏心??!” “埋怨就埋怨?!焙吣罅四箢~角,“我要只生你跟永璽兩個,還沒有這些糟心事兒呢!” “額娘凈說氣話,枝葉不茂,主干焉存?”和惠公主問道,“可要女兒去開解九弟一番嗎?” 寒苓苦笑道:“永璂已經行在頭里了,這孩子,拐道彎也不會,他跟永玨講,‘額娘不是偏心,就是怕您和四哥手足不睦’——我估計永玨被堵的夠嗆?!?/br> 和惠公主掩面而笑:“早先我覺得十二弟是被您護的太好了,后頭再看十三弟和小十,不能不信‘性情天生’這四個字,十二弟也忒老實了一些?!?/br> “永璂??!”想到這個孩子要離開自己出宮獨立,寒苓忍不住便嘆息了一聲,“都說我偏疼他,可怎么就不見他生出驕傲之氣來呢?我在時無妨,哪一日我不在了,他這樣的心地,能不受欺負嗎?” 和惠公主翻了個白眼:“可著您多慮,我們姊妹難道只會喘氣兒不成?!?/br> 寒苓微微頷首:“我有件事托付給你辦,仔細一些,不要走漏了風聲?!?/br> 和惠公主答應一聲:“您吩咐就是了?!?/br> 進了九月,十四阿哥與十五阿哥擇吉搬家,一個從景仁宮移居南三所,一個從長春宮搬往北五所。 北五所是令妃率人cao持,除了居住在長春宮的兩個常在撐人場,只有皇太后打發宮人詢問過一回。南三所明顯要熱鬧的多,寒苓帶著慶嬪,外加一個兒媳一個女兒,親眼盯著宮人安置家具。 永璐的優越感就是這樣被培養起來的:他“親媽”的位份不算高,但好歹也是手持金冊的一宮主位,本人又是皇后親自教養,這可是連正經嫡皇子十三阿哥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像他這種情況,先帝繼位后已有明確定義,皇后親生的兒子叫嫡子,養在皇后膝下的庶出皇子就叫“半個嫡子”,先帝就是靠這四個字解決了自己的繼位名分問題(康熙駕崩后,具有名分優勢的皇子有兩個,即年齒最長的皇三子允祉、貴妃所出的皇十子允俄,雍正為表明自己的名分不比其他兄弟差,以幼年曾被孝懿仁皇后撫養為由,自認為是皇父的半個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