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她們自己出身不好,就憑自己的努力去掙,早晚有一點,她們也能翱翔九天! 女子從來不弱,只怕沒機會而已。 現在希望就在眼前,拼盡一切也要抓??! 第502章 紅樓潛龍在淵116 關于…… 關于朝臣那些小心機,林如海自然都和蘇葉說了,當然,也沒有那么直白,說人家惦記你后宮什么的,只說他們害怕大漠王。 戚若眼神瞬間變得銳意,翻騰著怒意和殺氣,以及決不妥協的氣勢。 他直勾勾看向林如海,想知道他說這番話的用意。 林如海聲音一頓,若無其事接下去,“半月后,林家將舉辦慶功宴,不知皇上和王爺可有時間?” 戚若表情一松,俊逸的面容緩緩綻放出笑容,輕微且真誠,“自然?!?/br> 蘇葉也點頭應允,表示那天會過去。 說完了這件事,她問起科學院與相關工廠的籌備進度,這是目前最關心的事。 林如海立刻打起精神,仔仔細細說了,“基本已經籌建好,房子,設備,人員全部就位,海島學院那邊的人才各個能干,想來很快能全面開展研究。但這不是一時之功,此后需要源源不斷投入,光靠皇上那些收入,是不夠的?!?/br> 于科學院而言,前期籌備只是小錢,有青磚水泥的技術,加上偷偷營建的鋼鐵廠已經能量產建造房屋需要的鋼筋,四五層小樓基本不成問題。 不管是研究室,辦公樓,還是宿舍樓,都基本完工,就連配套的活動場,食堂,醫院等基礎設施也初步規劃好了。 而這些花銷雖然大,卻是一錘子買賣,真正需要花錢的,還是研究本身。 做研究,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實驗,往往千萬次都未必能成功一次。 所以這是長期的,持續性的,源源不斷投入。 另外人員的培養也需要大量資源,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頭開始搭建一門學科,用極短的時間推動發展,使專門人才爆發式增長,豈是容易的。 更何況蘇葉野心極大,直接規劃了至少十幾門基礎學科,幾十門擴展研究方向。 林如海忍不住苦笑,“前面十幾年,您源源不斷投入,也不過培養出幾千人罷了,這幾千人除去一部分即將進入朝堂的,一部分當老師,培養新的學生,剩下能用的,天賦高的,實在有限?!?/br> 當量都很少的時候,想要質變,何其困難。 他如此說,就是想讓蘇葉放低期待,莫要逼得太緊。 可林如海自己每天看著那源源不斷花出去的錢,心里都發顫,這才多久,花費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接下來只會更多,而不會變少。 蘇葉失笑,“我比你更知道研究的困難,”她雖然以前仗著后世知識,在學習研究方面無往不利,但這不代表她不明白研究就是不斷排錯的過程。 她其實跟著夏洛克做過許多無價值且浪費時間的研究,有些研究整整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 每年都要進行一次,耗時耗力,最后也不過證明這設想不可行。 但這不代表實驗就是無用的,至少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 研究本身就要耐得住寂寞,大部分研究員耗盡一生,都可能沒任何成果。 其實這才是常態,像最近這十幾年,靠著海島上那幾千人,就源源不斷產出成果,是有她的作弊器在。 這才能在短時間內,把鋼鐵這種工業脊梁都蘇出來。 后面的資料她也有,就是用上幾百年都不成問題。 當然,她不可能這樣和林如海說,只道,“我打算把鋼鐵廠放在研究院旗下,以后鋼鐵廠的效益,就供應科學院研究。等研究成果出來,與工廠的合作都簽署專利協議,只要工廠使用,就必須付專利費。在這之前,朝廷會先確立專利法和版權法?!?/br> 林如海震驚,“鋼鐵廠?”這可是大殺器,未來最賺錢的工廠,也就和挖掘金礦差不多了。 “不錯,鋼鐵這行業,朕不會讓任何權貴商人插手,全國各地的鐵礦分布,已經讓人探查清楚大部分。大楚律法明文規定,鹽鐵隸屬于朝廷,鹽這一塊我們已經解決,接下來就是鐵的問題。朕打算成立專門的鐵礦部,專門管理探查鐵礦?!?/br> 大楚的鐵礦找到了,還有大楚之外嘛。 “至于開采,會設立國企,所賺的錢一部分留作企業運營及升級設備,剩下的上交國庫。至于鋼鐵廠,會另外設立新的國企,企業與企業之間合作,賬目劃分清晰。京城將會設立三家鋼鐵廠,前二十年效益用于科學院運轉,剩下依舊收歸國有?!?/br> “相信有二十年時間,科學院已經積累足夠多的專利,所賺到的收益可以成立專門基金,以后只用被動收益就足夠研究院源源不斷研究,并在全國各地建立分院了?!?/br> 有關于基金這一項,蘇葉之前還沒怎么透露過,實在這些士大夫對商業的不看重,已經刻進了骨子里,林如海被她熏陶這么多年,也僅僅是改變一些觀念,并沒完全放在心上。 至于基金的建立和完善,她打算交給玄玉去做。 這才是她從小培養,完全按照她想要的人才標準發展起來的。 別看林玄玉表面和父親一樣,都是這個年代正統儒雅的讀書人,內里早就歪了。正好用林玄玉接林如海的班,父子二人成為大楚歷史上第一代第二代研究院院長,必定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