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不為別的,只要他們能提供消息即可。 而夏金忠自然是頭號人選,前前后后從甄貴妃手里,獲得十多萬兩。 這種情況下,幾分面子情總是有的。 甄貴妃一來,他就知道對方的目的了,無非是為甄家求情來了。 不過甄貴妃聰明,之前只是被寵愛迷了眼,囂張慣了,這才栽在先太子手里。 可隨后,她就憑借自己的本事,證明了她是無辜的,真不知道那花的毒性,只是覺得好看罷了。 并且還收買了太醫,讓太醫證實太上皇體內,并沒有罌粟花的毒。 之后一番哭訴,太上皇心軟,放了甄貴妃出來,重新獲封貴妃位。 只不過相比之前的寵冠后宮,復位后的甄貴妃受到了冷落,說到底太上皇心底的芥蒂并沒有消除。 經歷一連串的打擊,甄貴妃重拾剛進宮時的小心謹慎,對著太上皇小意溫柔,花了更多的心思來琢磨他的一舉一動。 用心是有用的,沒多久甄貴妃重獲盛寵。 這一次,她極為謹慎,既沒有為自己兒子求情,也沒有為甄家要好處,只小心伺候太上皇,處處妥帖周到。 且每次新帝來匯報朝事,都會躲出去,表現得非常避讓,不敢與之爭鋒的態度。 甚至每次出去前,都恭恭敬敬行大禮,好似對這位新帝非常信服,不敢僭越。 明明她是太上皇的貴妃,說起來也是新帝的庶母,偏每次都恭敬有加,在太上皇看來,就非常礙眼了。 好似他已經老了,沒用了,庇護不了她。 有次太上皇不經意試探,“這可不是你的性子,怎么,就這么服氣老四?” 甄貴妃苦笑,“之前是我和老六不對,被陛下寵愛兩分,就不知天高地厚,現在老六直接栽了,被圈禁在府里,這是他的罪過,我們母子絕沒有怨言,會時時反省,以贖己過。但我畢竟是個母親,心疼自己的孩子,只希望皇上念在兄弟情分上,不要對老六過分苛責?!?/br> “怎么?皇帝對老六不好?”太上皇挑眉,眼里都是意味不明。 “怎么會?”甄貴妃忙道,“皇上對忠順自然是好的,一應都是郡王的待遇,沒有絲毫怠慢。只臣妾是婦道人家,慣愛多想,以前得勢時,得理不饒人,欺負了太后娘娘。臣妾怕,怕……因此遷怒了老六,只能盡力彌補,指望娘娘莫要和孩子計較?!?/br> 她不說新帝,只說太后,眼藥上的消無聲息。 反正太上皇對原本的才人,現今的太后,幾乎沒什么影響。 能想到的,也都是諸如才人出身,小家子氣等等。 那這樣的人,會記恨也是正常的,他還聯系到新帝的性子,似乎也比較記仇,老六被他寵壞了,對哥哥不敬是有的。 那老四對老六真的沒有芥蒂? 現在是有他在,所以隱忍下來,以后或許就不一定了。 想到這里,對于這唯一的兒子,又是天真單蠢的幼子,太上皇心里更疼愛一分,命人送下大批賞賜。 而甄貴妃也由此徹底恢復盛寵,因為太上皇發現,他對六皇子越好,新帝越不高興,他就越高興。 對于這個搶走自己權利的新帝,他原就沒多少疼愛的心思,其心里的印象,還比不上一些臣子。 但因為他身體不好,只能放權,就越發看新帝不順眼,尤其在凌云子道長被截殺的消息傳來,他猛然發覺新帝的狼子野心,愈發忌憚。 雖然之前沒有發作,好似完全不知道此事,但都記在了心里。 太上皇慣愛用平衡手段,此時也不例外,抬舉起甄貴妃母子,并把忠順郡王放了出來,想讓他們和新帝打擂臺。 甄貴妃正是捕捉了太上皇這種心思,才敢在這個時候來求情,因為太上皇需要他們母子,也需要甄家來掣肘新帝。 而甄貴妃也希望太上皇厭惡新帝,那樣她的兒子就還有上位的可能,畢竟現在權力依然掌握在太上皇手里,廢帝罷了,歷史上又不是沒有例子。 甄貴妃野心勃勃,但聰明的沒表現出來。 她穿著素凈衣服,直直跪在壽康宮門口,不開口求情,反而一副請罪的姿態,“請公公代為傳達,就說甄氏無顏面對圣恩,甄家有愧于太上皇的信任,臣妾愿代甄家認罰,請皇上降罪!” 夏金忠先是一驚,隨即明白過來,不由在心里暗贊甄貴妃的高明。 甄貴妃知道的事,他這個貼身太監哪里看不出來? 太上皇對新帝是不喜加忌憚,可因為身體不便,只能讓他代為處理國事。 但隨著身體變好,他的權利欲再一次膨脹,看新帝越發不順眼了。 偏偏他身體又沒完全好,讓他想奪權都做不到。 于是甄貴妃母子和甄家,就成了他最好的工具,用來平衡新帝。 之前太上皇生氣歸生氣,但他不認為甄家會背叛自己,做的那些,無非是貪財,以及想要從龍之功,輔佐忠順王爺登基罷了。 這事吧,可大可小,就看太上皇怎么想了。 身為皇子,怎么可能沒點野心呢,要不要容下這野心,還得看皇帝的心意。 他覺得你不該有,那你就錯了,他要覺得這無可厚非,能者居之,那野心就不算錯。 沒退位前,或許忠順王爺的野心是錯的,退位后,新帝即位,太上皇隨時會病逝的情況下,這野心也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