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其實這件事很小,他們的目的是不能閑下來,不給新帝說話的機會。 姜文和是新帝的人這件事,原先并沒有披露過,之前他也一直安安靜靜的,此時站出來,百官還沒反應過來,任由他大聲宣讀了甄家的罪名。 聽著聽著,眾人頭上的汗都出來了,背脊發涼。 因為那念出來長長的,和甄家勾結的名單中,堂上站著的就有十幾人,剩下的雖然不在朝中,也和在場的某些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要么是同窗師兄弟,要么是親家,再遠一點還有通家之好,或者連了宗的等等。 總之甄家在無形之中,織了一張大網,從文官到武官,從六部主事到地方官,不少與他們都有聯系。 按照這個配置,要是忠順郡王想造反,也不是沒可能。 甄家,好一個甄家,狼子野心! 好在江知府覺察了,并搜集了證據,不然朝廷豈不是要再一次動蕩? 那些和甄家有關系的官員,頓時汗如雨下,而沒關系的則是義憤填膺。 “皇上,臣有本要奏,臣要參甄家圖謀不軌,勾結百官,意圖謀朝篡位,請誅殺甄家?!?/br> “臣也有本要奏,金陵節度使王朝節與甄家勾搭成jian,辜負圣恩,為官期間,欺壓士兵,貪沒糧餉……” “臣要奏江蘇巡撫……” “臣奏禮部侍郎……” 這些人有的是新帝安排的,有的不是,純粹聽說過某些消息,卻拿不出證據的,知道現在是好機會,忙把名單上提到官員的罪名都羅列出來,也不管手里有沒有證據,先撇清干系再說。 也有人趁機排除異己,打擊政敵,以各種理由參奏那些人。 當然也不是沒有甄家一系的人幫著辯解,但甄家之事辯無可辯,他們只能為自己描補,說不知道甄家狼子野心,他們只是正常交往,絕沒有參與奪嫡的意思。 為證明自己的清白,主動提供證據,打算快速把甄家推倒,好不叫事態擴散。 為此,他們甚至明里暗里表示,愿意為新帝效勞。 新帝嘴角含著莫名的笑,似譏諷似嘲笑,任由下面吵吵嚷嚷,鬧成一鍋粥,就是不言語。 不是不搭理他嗎?不是只認父皇這個太上皇嗎? 那他們就去求太上皇好了,看那個老不死的,愿不愿意為了甄家保下他們。 一整個早朝就在眾人吵嚷,新帝不表態中度過。 后宮中,消息靈通的太上皇一早就得到了消息,聽到甄家干的事,震怒不已! “好一個甄家,是當朕死了嗎?” 看看右良折子上都說了什么,勾結武官,居住行宮,他們想要干什么? 擁立老五當皇帝?還是改朝換日,他甄家也想嘗一嘗坐在龍椅上的滋味? 太上皇氣的摔了手邊的茶杯,身體不受控的顫抖起來,夏金忠嚇了一跳,忙沖上去打開錦盒,從里面拿出瓷瓶,把藥倒出來,雙手托給太上皇。 這是急救用的藥丸,太上皇不能再動氣,不然會引發更嚴重的后果,于是太醫們費盡心力研究了此藥,讓他生氣的時候吃下一粒,迅速冷靜下來。 太上皇顫抖著手,藥都拿不穩,幾次差點掉了。 夏金忠顧不得別的,忙直接喂到太上皇嘴邊,然后端來溫水送服。 吃下去后,清涼之感直沖腦門,太上皇冷靜下來,指揮夏金忠,“你去,找凌云子道長,問他藥練好了沒有!” 他剛剛生氣了,唯恐有后遺癥,還是吃一顆凌云子的丹藥比較好。 正好已經到了月中,他該練好了一爐才是。 凌云子有陳景軒提供的人脈相助,這些都是先太子留下來的,在不起眼又關鍵的位置上。 因為年紀普遍比較小,在新帝清理的時候逃過一截,并還得到提拔,占據了更好的位置。 他們能隨時給凌云子提供消息,助他對皇宮大內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朝中發生的事,他也知道了,立刻猜到太上皇會有的反應,把煉丹房弄成練完丹藥后的樣子,許多藥變成了殘渣,爐火剛剛熄滅,尚有余溫。 他自己則臉色蒼白,手腳無力的倒在地上,手里還握著一個瓷瓶,正閉眼休息,恢復精神。 夏金忠悄悄推門進來,看到的就是這一幕,見到他緊握的瓷瓶大喜。 看來已經練成了,這一幕他已經看了好幾遍,早已不陌生。 煉成了就有瓷瓶,整個煉丹房散發著丹藥的清香,沒煉成則是難聞的氣味,凌云子道長還會受點輕傷,需要花費幾天時間調息。 他悄悄上前,想要拿走瓷瓶,不打擾道長休息。 誰知剛靠近,凌云子霍然睜開眼,目光銳利看過來,見是他,放松下來,無力地攤開手,示意他自己拿。 夏金忠忙小心翼翼拿走瓷瓶,出去后吩咐人進來收拾殘局,照顧好道長,這才回去。 走到壽康宮門口,正好撞上了來求情的甄貴妃。 甄貴妃三十多的年紀,艷麗奪目,風情迷人。 他比太上皇小了整整三十歲,比其他高位嬪妃進宮都晚,卻最受寵,除了奉圣夫人的教導,也是她自己聰明,能精準把握太上皇的心思。 為了爭寵,她可謂是把這個男人從外到內研究個透,順便還花重金,收買太上皇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