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我知道,”白玉堂點點頭,不顧小孩驚訝的神情,詢問道,“你家在哪兒,我送你回去?!?/br> 小孩眼前一亮,“真的嗎?” 白玉堂點點頭,“看得出來,你是好人家的孩子,記得家里的地址嗎?” 這孩子白白嫩嫩,口齒伶俐,且眼明心亮,一看就是精心教導過的,家里條件一定不差。 小孩滿臉歡喜,“我叫鄧未玨,是南安府鄧寧縣人,我祖父名鄧久思,在縣衙任主簿?!?/br> 姓鄧,也在鄧寧縣,難道有什么親屬關系? 白玉堂詢問,“那你可認識一個叫鄧三關的人?” 小孩茫然搖搖頭,“公子找他可是有事,我爺爺是主簿,只要您肯送我回去,爺爺必會幫您找的?!?/br> 好小子,白玉堂心里暗笑,這孩子竟然還想套路他。 不過這么機靈的小孩,倒是難得一見,要不是五爺現在還沒那收徒的打算,倒是想教一教他武功來著。 “走吧,正好我也要去鄧寧縣辦事,順道送你一回?!卑子裉闷鹕?,拉著小孩上馬,直奔鄧寧縣而去。 顧慮到小孩的身體可能吃不消,雖然騎在馬上,卻沒有一路急行,花了三天才到鄧寧縣。 這三天白玉堂也弄清楚了小孩會被陌生人帶走的始末。 小孩出身書香世家,鄧家在南安府也是傳承了近百年的大家族。 鄧久思是鄧家長房嫡長子的庶三子,本該是金尊玉貴長大,雖然比不上嫡出兄長,卻也不會差。 然天有不測風云,鄧久思的父親曾是昭成太子的屬官,官拜三品,本該前途無量。 可昭成太子年僅27歲就去世,太宗皇帝遷怒一干屬臣,把他們貶得貶,發落的發落。 鄧久思父親因為最得昭成太子信任,偏太子意外染病,他卻無一絲覺察,讓太子帶病工作,最后病死,因而被罰得最狠,直接貶到邊關去了。鄧久思父親對昭成太子忠心耿耿,得知太子得病的緣由是勞累太過,不由心生懊惱懺悔,寫下一份悼念書,就病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鄧家失去出色的嫡長子,又怕被嫡長子的事牽連,于是主持了分家,把鄧寧縣的產業劃到嫡長子這一房,人也安置到了這里。 鄧久思嫡母娘家是宗室,當年仰慕才華橫溢的鄧家嫡長子,才會下嫁。 這事之后,娘家接她和她所出的兩個嫡子進京,作為宗室女,即便太宗惱恨其丈夫,也不會受到太多的牽連。 其兩個孩子作為宗室的外孫,還能跟著娘家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 因此,嫡母毫不猶豫選擇帶著兩個兒子離開,至于鄧久思這個庶子,她當然不會管。 不過好在,她也不是刻薄之人,分了一部分鄧寧縣的地產給他和他的姨娘,另外還把大宅子留給了他們母子居住。 就這么地,鄧久思和姨娘在鄧寧縣住了下來,等他長大入學,考取了舉人,見再沒有進益后,就在縣衙謀了主簿一職。 這些年也有機會升官,但鄧久思本人安貧樂道,沒多少進取心。 他娶了當地一平民姑娘為妻,夫妻恩愛,即便只生下一子,也沒有納妾的心思。 后來兒子長大,沒有什么讀書的天分,鄧久思也不覺得有什么,沒有強迫兒子讀書,而是教導他打理家中產業。 隨著他這些年的經營,當年嫡母留下的那部分產業早已翻了好幾倍,兒子即便考不上功名,也吃喝不愁。 之后兒子娶妻生子,一家人滿心歡喜的迎接孫子鄧未玨的到來。 然天有不測風云,在兒媳懷孕七月的時候,鄧久思的兒子外出突遇暴風雨,而他正好在山林中行走,因為腳下打滑,滾下山去,人就這么沒了。 兒媳得知這個驚天噩耗,直接難產生下一個兒子,來不及看兒子一面,就失去了生機。 老兩口痛失兒子兒媳,剛出生的孫子還早產體弱,不得不打起精神來cao持一切。 好在他們身體還行,沒有被這打擊擊倒,而孫子隨著調養,身體也漸漸好轉。 等到三四歲上下,基本已無大礙,且聰明伶俐,顯示出讀書的天賦。 老兩口自然歡喜,鄧久思就此認真教導,悉心教養。 按理來說,他本該好好待在家里,為何會出現在百里外的小鎮。 這事還得從小孩的母親講起,小孩母家姓張,是鄧寧縣一富商之女,和小孩的父親本是門當戶對。 張小姐出嫁的時候,家里富裕,陪嫁也多。 可沒幾年,娘家的生意就出現了動蕩,漸漸落寞下來。 鄧家是慈善人家,對于兒媳婦接濟娘家,絲毫沒有怨言,在允許的范圍內,還會盡量多幫忙。 后來張家父母相繼過世,只留鄧未玨的大舅二舅,至此分了家。 大舅帶著妻兒出去討生活了,而二舅則在家里,靠meimei接濟養活。 后來張小姐難產去世,看來兒媳婦的面上,鄧家也沒斷了給二舅的接濟。 可有一句話說的好,升米恩斗米仇,就因為對他們太好了,導致二舅覺得理所應當,并越來越貪婪。 他甚至想要借著這層姻親關系,吞了鄧家家產,于是不久前,他找借口把鄧未玨帶到家里去,然后暗暗把人關了起來。 鄧未玨就是再聰明,也是一個孩子,不懂人心險惡,加上這是親舅舅,從未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