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江湖混的,有今天沒明天,大家不在乎為誰辦事,辦什么事,只要吃好喝好,有銀子去找姑娘,就是快活日子。 審問的結果很明顯,所有人都指認信陽候是綁架官家的主謀,即便他不承認,也沒法辯解了,證據太足,證人又太多。 但在場眾人心里清楚,這件事還有疑慮,不管怎么說,一件驚天的謀反案,這么簡單就審理完了,本身就很有問題。 許大人又傳喚了信陽候的管家,在信陽候被抓后,信陽候府一干人就被控制起來,管家也一樣。 此時傳喚上堂來,管家戰戰兢兢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堂下可是信陽候管家?”許大人道。 “小人是,”趙管家趴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我且問你,府中芙蓉苑的密道是什么時候建的?”許大人道。 趙管家一臉茫然,“回大人,府中并沒有密道啊?!?/br> “你身為管家,竟然不知?”許大人不信,挖密道動靜這么大,怎么可能瞞得住,“你在信陽候府當管家多久了?” “大人,已有三十多年了,從先侯爺起,小人就在了?!?/br> 這趙管家是信陽候府世仆,先侯爺還在的時候,就是管家了,趙元棟繼承爵位后,也沒換了他。 許大人皺眉,和左右對視一眼,都覺得不可思議,難道這密道早在幾十年前就建好了? 可不對啊,那清風樓可是十年前才建的,在這之前是一座宅邸,并不屬于信陽侯府,而是江南來的一名富商。 此人后來賺了大錢,子孫又有出息,皆考取了功名,就搬到東城去居住了。 如果說那時密道早就存在了,豈不是說明先侯爺還在的時候,兩人就聯合了。 這這這……事情越發復雜了。 那富商的情況,許大人一清二楚,他有兩子和一個女婿都在朝堂,大兒子任職戶部,小兒子在御史臺,女婿是知州,算是開始顯赫的家族了。 而許大人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富商的小兒子,正是他的知己好友。 兩人是同科進士,又因為性情相同,志趣相投,多年來一直是密友。 可現在密友家中居然牽扯上了謀反案,叫他如何不頭疼。 蘇葉一看就知道,這許大人必定是鉆了牛角尖,越是想證明什么,就越會往那個方向思考,然后越來越懷疑,越來越疑惑。 其實事情沒有那么復雜,她插嘴詢問道,“那芙蓉苑原先是誰在居???后來又為什么空下來了?” 趙管家想了想道,“原先是侯姨娘居住,大概五六年前,侯姨娘和伺候的下人,晚上總聽到嗚嗚咽咽的鬼號聲,姨娘嚇壞了,府里請了和尚道士來都沒有用。最后沒法子,只能讓侯姨娘搬到其他地方住去,那處就空下來了?!?/br> “那在這之前,可發生過什么事?比如一家人離開侯府,府里空下來,或者人少了之類的?!碧K葉提醒道。 “有有有,那年老夫人病世,侯府所有人扶靈回鄉,三月后方回,府里只留下幾個看守的老仆。侯姨娘是老夫人的表侄女,比夫人還受老夫人喜愛,大家都以為芙蓉苑鬧鬼,是老夫人回來看姨娘了,所以姨娘才那么害怕,非離了那處不可。后來那院子也沒人敢住,只能空置下去?!?/br> 破案了,這密道肯定是在扶靈回鄉的那三月建好的。 聽到這個結論,許大人松了一口氣,不過為求保險,他還是讓人去好友家中,把管家請來,問明他們把宅邸賣給了誰,可有契約證明。 那管家得到提醒,回了太爺后,就去庫房取了當年的契書。 契書顯示,宅邸交接是十年前辦的,購買人是張珦,鎮州松山縣人,戶籍證明相當完善。 許大人一面派人去鎮州調查張珦身世,一面傳喚張珦的族侄張讓。 張讓之前被這一番變故嚇到,腦子里亂糟糟的,可隨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被提審,他忐忑之余,也在努力找出路。 等被帶上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人,小人死不足惜,但請不要禍及家人和族親,他們都是無果的,是被那張珦騙了??!” “即是族人,他又如何會騙你們?!苯獬撕糜堰B帶自己的危機后,許大人腦子上線,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不是的大人,這張珦不是我們族人,是假的!” 事情的經過荒誕又可笑,但也符合這個時代的世情。 張讓居住在松山縣張家村,全村一千多口都姓張,是一個族譜上的親戚。 張家也曾顯赫,在后周擔任重要官職,后來宋□□發動陳橋政變,奪了后周江山,改年號為宋。 張家祖先不愿意向宋□□效忠,又怕被清算,提前帶著一家老小幾房族人離開,隱居在這里。 其實張家祖宅在川地,之所以沒回去,一是怕牽連族人,二也怕被一鍋端了。 就這樣張家在松山縣落腳,這一住就是將近七十年,原本的張家人換了四代。 現在的張家早已落寞,族人淪為普通的農民,十三年前又接連遭遇天災,收成一減再減。 張家餓死了不少人,尤其是老人,死了近七成。 張讓說到這個,幾乎哽咽,“我爺奶也是在那時去世的,他們為了節省口糧,躺在床上三天不吃不喝,最終……餓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