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平民姑娘,很多時候都是被忽視的存在,文學作品里面不會有,甚至被提及都不可能,就更沒人對她們指指點點,要求這個要求那個。 只要那些文人不唧唧歪歪,弄一大堆規矩,平民家庭還是務實為主,會讓家里的女兒參與勞動。 有那疼愛女兒的,甚至會送她們去學一門手藝,比如刺繡,比如紡織,等到她們長大出嫁,也有了能賺錢的營生,不僅能嫁的更好,還能受到夫家的尊重。 所以只要蘇葉肯開價,有的是人愿意賺這一份錢,反正這又不是壞事,指不定還會因此把她們的美名傳出來,讓未來丈夫婆婆看到她們呢? 再次強調,宋人愛美人,因此這時候的婆婆也愿意娶個好看的兒媳婦。 不為別的,要是兒媳婦好看,生出漂亮孫子孫女的概率都大點。 而在宋朝,好看的人是真的有優勢的,體現在方方面面。 比如科舉,如果你足夠好看,即便才華比不過其他人,可容易被官家看見,放在身邊當翰林學士。 探花是怎么來的?難道個個都有全國第三的才華? 不是吧,估計他們是那一屆舉子中長相最好看的,不然都對不起探花的美名。 普通人當然夠不上科舉的標準,可在底層,也有通過長相獲得好處的例子。 比如那些出名的大型酒樓,除了一些關系戶,招得伙計就是年輕好看的小伙子。 這些店里的伙計,薪水可是其他伙計的兩三倍,這不就是現實版相貌帶來的好處? 再比如,如果兩個孩子上私塾,夫子的名額有限,只能再教一個學生了。 這兩人都只是普通水平的孩童,并沒有一個天資聰穎,一個天生愚鈍,且兩人都是活潑可愛的,那夫子自然而然會選擇長相更好的那個。 因為長相好明顯更有前途。 別以為這年頭上私塾和后世一樣,有錢就可以上。 其實不是的,有錢你還得有人脈,有機會。 所謂私塾,就是那些秀才舉人開辦的私人學院,因為夫子僅他一人,再多不過父子或者師徒幾人。 因此他們能教的學生人數極其有限,而這些夫子的水平,也有個高低之分。 好的夫子,他的私塾是很難進的,你得找關系,交高束脩,要孩子不是特外聰明,就可能被別的更有社會地位的人搶走機會。 所以名額相當有限,你上了,其他人就得落選。 而長相是從除了社會地位,高束脩,聰慧外一大殺器。 看著孩子長相可愛,夫子都會更偏愛一些,因為長大后,他要是不長殘,在文人圈子里會更有出路。 宋人就是這么赤裸裸喜愛長相好看的人,因此婆婆們不會去考慮什么,媳婦好看了會勾引的兒子不學好,反而會更想要好看的女子當兒媳。 這代表了孫輩有更大的幾率變得好看。 當然了,美貌是稀缺資源,好看的人到哪里都是比較少見的。 即便零度那么發達的科舉,也不是人人都生得美貌。 一是比起美貌,零度的人更看重空間門,二也是他們比較崇尚自然。 原因也很簡單,大部分零度人都是人工培育的,要是全都調整基因,讓人變得好看,那還能顯出好看嗎? 而且人的審美太趨同了,要真這么做,就可能生產出一大批相似的人。 想想吧,每年出生幾千萬人口,大致都長得差不多,沒有臉盲癥,也分不出誰是誰。 所以零度培育新生兒,從不會在容貌上下功夫,只會注意是否存在基因缺陷,不叫你一生出來就是殘疾。 一般人工培育的,不會有特別丑的,畢竟他們都是標準的營養模式培養發育的,人體需要的各種元素也都健全,很少會出現特別奇葩的長相。 因此在極度追求個性的零度,很少有人去人工干預容貌,也因此,他們長相尤其美貌的,也是比較少的。 而在宋朝,定親前,女方長相怎么樣,婆婆也未必能見到,得靠媒婆說。 要是遇到那不靠譜的媒婆,把一個丑女說成天仙,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上當受騙的男方,即便后面看見后悔了,也不能再悔婚,不然一家子都得判刑。 所以如果婆婆能提前見到少女模樣,然后相中了是很有可能的。 清明踏春就兼具了這個功能,一群少男少女簪花出行,除了互相看對眼,可有給未來岳家和婆家相看的目的。 因此蘇葉組織的鮮花團扇游行,不僅不會受到非議,反而會引來眾人的圍觀。 要是姑娘們真的羞澀,也可以用團扇遮臉嘛,猶抱琵琶的美感,說不定效果更好。 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蘇葉期待的看向女掌柜,想讓她給一個確切的答應,好回去準備。 女掌柜想了想,肯定的回道,“沒問題,即便我們店里的扇娘來不及制作,我也會向其他扇店訂購,姑娘放心交給我好了,絕對在清明之前送到府上?!?/br> 蘇葉很滿意,直接交付了一百兩定金。 團扇比蠟燭便宜,一千把也僅僅花了四百兩,不過女掌柜需要去別的店下訂單,得提前結,因此要的定金高一點。 很好,出門不過一個時辰,她就花去了一千兩百兩。 但這還不夠,她花錢的癮頭還沒過去呢,但她不打算繼續逛了,相比花錢,還是賺錢更合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