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玉英就是花的別稱,所以其實就是花園的意思。 這樣叫完全沒毛病,和別人的園子建在田中間門不一樣,蘇葉的莊園分成兩塊,田在一邊,山和它相連,但其實是分開的,中間門有一條小溪經過。 她的園子是建立在山上的,這一整座原本就是普通的山坡,除了一些木材,什么出產都沒有。 這也和蘇母江湖人的習慣有關,房子建在山頂讓她有安全感。 蘇葉報完仇后,來了一趟汴京,發現這山的北邊非常平緩,適合種植花卉,于是找人平整了土地,在這邊全部種上了各色鮮花。 前面幾年還沒形成規模,種的也都是本地花卉,直到三年前,她拿出了空間門里的種子,并且聘請了一批花匠,專門負責這些在大宋比較稀少的花種。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或者說蘇葉靈泉水的加持下,這些鮮花順利在去年種好,填補了之前的空缺。 現在北邊成了一片鮮花的海洋,一年四季有三季都可以賞花,冬天不行。 冬天要賞花只能去到莊子里,莊子里的花園有暖房,里面一年四季都開花。 但光是三季不同的鮮花,以及不同于大宋本地品種的珍稀鮮花,就叫玉英園出名了,熱度直逼皇家園林。 去年花卉并沒有賣,而是專門用來大規模繁殖,但是到了今年,這些就可以盈利了。 其實在花開放之前,就已經訂了一批出去,是宮里的太監們訂購的,一半放入御花園,供皇家賞玩辦宴會。 一半放入皇家園林,在特定的時間門,會開放給百姓欣賞。 像金明池,在寒食節就會開放。 等到大家在金明池欣賞到這些美麗又不同以往的鮮花后,玉英園會更出名,那些鮮花的價格會炒上天價。 但那還不夠,蘇葉還想辦一場花宴,和其他的賞花宴不一樣,只邀請美麗的少女,在花園里手拿團扇撲蝶。 之后再讓畫師把這美好的場景畫下來,接著聘請一些平民姑娘,身穿裝飾著鮮花的裙子,拿著團扇出行。 一長排美麗的少女,手持團扇,挎著裝滿各色鮮花的籃子,多么亮眼的風景線,必定會成為當年的盛事,叫人津津樂道。 而通過這樣的宣傳,她的花卉會更加出名,也更加昂貴。 這是她臨時起意想出的法子,不過她想,這法子也沒什么不好,一定能引來轟動。 至于這其中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去哪里找那么多蝴蝶,那些漂亮的貴族少女們是否愿意前來并被畫,平民少女又是否愿意游街,賺這一份錢? 這都不是問題,首先,宋人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保守,她們在特定的節日是可以大大方方外出的。 至于有些貴族少女,不愿意畫像流傳出去,這不是提前考慮好了嘛,有扇子遮擋容貌,只需露出她們精致裝扮好的發飾,或者額頭的彩妝。 到時候只要提前交代好畫師,哪些人可以畫正面,哪些人需要含蓄即可。 其實除了家教格外嚴格的,大部分貴族少女是可以被畫的,只不過那畫不能傳到外人手里,只能在貴族之間門流傳。 不然那些相親用的畫像是怎么來的? 宋朝的婚約大部分都是通過媒人介紹的,有那機靈的媒婆,在介紹的時候不光會說得天花亂墜,也會拿上男女方的畫像,給雙方的父母過目。 所以家長手里擁有未婚少男少女的畫像非常正常,她只要注意,請來的畫師是女性,而這些畫不做別的用途,只送給一些貴婦人和小姐們欣賞即可。 反正蘇葉本來的目標客戶就是她們,至于外面的百姓,她計劃了平民少女游街啊。 至于女畫師,這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宋朝女性讀書的不多也不少,其中擅長繪畫的也可以找出一些。 蘇葉已經有了目標人選,就是那些青樓女子。 宋朝的青樓女子分幾種,一種是最好的,她們能文詞,擅談吐,可以品評書畫,甚至能寫詩作詞,才華不下男子。 還有一種擅長琴棋書畫,詩詞歌舞。 只要花得起價錢,就可以把她們請來畫畫,而蘇葉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反倒是怎么請來那些千金小姐是個問題,依照蘇葉現今的身份,和她們幾乎沒有交集。 但這也不著急,大不了她以鮮花為名,只要來參加她的賞花宴,就可以在事后帶走自己最喜歡的一盆鮮花,相信那些對鮮花有喜愛的人,一定會來的。 而蝴蝶的問題也不是大問題,從現在開始,花錢請鄉下人去捉,養在莊園里幾日,等到當天放出來,短時間門也不會飛離。 最后就剩下平民女子,這個就更簡單了,她們實際上比富貴人家的小姐更自由,因為她們通常要幫著養家,幾乎沒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 宋朝商業發達,你能看到很多事業女性,除了女掌柜,還有繡娘,簪娘,扇娘,紡織女工等等。 街邊擺攤的,很多都是一家家出來cao勞,除了男主人女主人,一般他們長大一點的女兒兒子也都在。 在這種情況下,少女出門幾乎成了常態,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對。 至于那些迂腐的文人,他們迂腐的對象也到不了平民少女的頭上,畢竟他們的視線更多看向大家閨秀,或者是……青樓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