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5章
然而有人出聲打破了他的計劃,“桑德警督意外救人摔斷了一條腿,無法參與調查?!?/br> 此人和桑德警督有交情,因此他說的一定是事實。 “那……”找誰合適? 這下連思賽克主教也麻爪了,原本想好的人選出事,其他人似乎沒這個能耐,名望也不夠。 “有一個人……應該合適,”一人遲疑開口,不確定道。 “誰?”副首相連忙詢問。 “阿特利先生,”那人斟酌回答道。 “阿特利?這是誰?我好似從未聽說過,是哪里比較出名的警探嗎?”思賽克主教疑惑道。 一些人倒是反應過來,“是一名俄國偵探作家,他的書備受歡迎,已經是全世界最暢銷的作者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認為,他的偵探是一本自傳,也就是說,他本人定然是個實力不菲的偵探?!?/br> “一個作家……”思賽克主教遲疑,名望倒是夠了,可這身份真的能讓人信服? 副首相連忙出聲,“不如我們提出來,如果俄國那邊不反對,那最后查沒查出真相,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思賽克主教想想好似真是這么回事,“那你去溝通吧?!?/br> 決定后,副首相松了口氣,總算不用一直面對科羅溫那頭暴躁熊了。 至于人選他會不會滿意,想來不會拒絕。 阿特利說什么都是他們俄國自己人不是嗎? 果然,科羅溫在聽說這個人選后,沉吟一瞬,“我看過他的,確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寫作和偵探是兩碼事,光憑他一個人,真能調查出清楚?” “大使先生放心,我們會讓警察署的人全力配合,絕不會讓他一人單打獨斗,”副首相見他意動,連忙保證。 “那好吧,但我要給他安排兩名助手,”科羅溫提出條件。 這不算什么大事,副首相立刻答應。 阿特利是在一天后趕到瓦杜茲的,先來拜訪了卡列寧。 蘇葉見到他的第一面說實話,有點失望,感覺和想象中的形象有點不符。 按照她的設想,能寫出那樣驚艷文字的人,應該有一些特質,比如冷厲沉穩,個性強硬冷漠。 仿若一個隱士,局外人一般冷眼旁觀這個世界,眼神犀利極具洞察性。 可面前的青年沉穩歸沉穩,卻性格溫和,沒有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棱角,也沒有文字中那種陰郁冷硬的性格。 他很健談,對于自己偵探的內容了如指掌,說起破案也是頭頭是道,乍一看很唬人,實際頗有點紙上談兵之意。 蘇葉說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就是一種幻想泡泡被戳破的空虛感。 這讓她面對喜歡作者的熱情一下子消失大半,但也得體的和對方聊了許多創作相關的內容。 從這一點上,他的確是個非常好的作家,蘇葉受益匪淺。 “感謝您,阿特利先生,我學會了很多,”蘇葉出聲感謝。 “不不不,伊戈爾小姐也給了我不少靈感,原本那本書寫完,我就靈感枯竭,和小姐聊天,激發了我創作熱情,要不是有案子要調查,我恨不得立刻閉關創作,”阿特利先生激動道。 顯然,不僅蘇葉在這一場談話中獲益良多,他也一樣,言談間甚至把蘇葉當成靈感繆斯。 蘇葉其實有點好奇,他和卡列寧的性格完全不同,一個冷硬,一個溫和,一個沉默寡言,一個相當健談,“你們是怎么認識的?” “我們嗎?”阿特利似乎被這個話題激起了玩笑的心思,“是一樁充滿文藝氣息的相遇?!?/br> 似乎想起往事讓他很開心,阿特利臉上露出懷念,“我和阿力克賽是大學校友,我是文學系的,而他學法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但因為我們擁有同一個文學老師,因此產生了交際?!?/br> 法律系在學習法律之余,還有宗教,語言和文學等課程,阿特利先生的教師要暫代法律系一年的文學課。 他的教學方式基本不變,給所以學生制定了相同課程,因此他們需要相同的文學書籍。 卡列寧是個非常認真的人,既然上了這門課,就要全力做到最好。 因此第一時間去學校圖書館找來,并在期間,按要求寫下讀后感。 但只完成一半,就有教授看到他在,讓他過去幫個忙。 等他重新回來,壓在書里的讀后感和書本一起不見,找圖書管理員打聽,應該是被一位同學借走了。 而此人正是阿特利先生,哦,他的真名是希爾蓋·奧德列夫。 他當時沒想那么多,路過看到這本書,以為誰看完了沒有放回書架,正好自己需要,就拿去辦理借閱了。 等回到家中,發現里面還夾雜寫了一半的讀后感,意識到自己似乎截胡了,忙連夜看完還回去。 而那寫了一半的讀后感,更是激起他莫大的熱情。 他覺得對方的想法是錯的,用一整張紙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卡列寧見書不見,沒放在心上,打算自己去買一本,結果被圖書管理員看見,“卡列寧先生,您昨天要的書在這里,已經被人還回來了,他還特意寫了道歉信?!?/br> 管理員不知道奧德列夫寫了什么,看夾在信封里,就以為是道歉的。 卡列寧頓了頓,接過來繼續。 至于那所謂的道歉信,其實是對他觀點的一一反駁,也沒被放在心上,看完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