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狐貍老祖與甜心大兵、戒指也瘋狂、應許一生千重歡、異世之封印人生、[綜漫]審神者中原中也、嬌美奶娘為帝后、創神、[重啟之極海聽雷]貪歡、[海賊王]cp是卡塔庫栗、[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若是大王韜光養晦、示敵以弱,成功迷惑了楚人耳目還好。 但僅靠巴蜀二郡與那數千殘部,加之艱難打下的漢中恐怕也無法在章邯部的攻勢下保住,何談發展? 張良嘆了口氣。 他心知大王此次合縱連橫,看似來勢洶洶,實則破綻百出。 此次出關功敗垂成,輸在一個心急,更輸在一個錯估那既可左右霸王心思、自身且經文緯武的奇士呂奉先! 他卻也清楚,大王不得不急。 待真等上三年五載,待巴蜀稍成氣候,關外恐怕早已塵埃落定了。 不復往日愚蠢短視、而不知何時變得野心勃勃的項王,若能沉下心來穩固后方,再靠楚國雄師逐一擊破,掃蕩四野,不出數載,即可一統中原。 一旦天下沃土盡歸楚霸王,大王僅有巴蜀二郡,縱經營鼎盛,亦是勢單力薄。 四面鐵騎來襲,關隘難擋,據守不能,何談與其匹敵? 正因知大難迫在眉睫,劉邦才不得不鋌而走險,孤注一擲。 只可惜這場豪賭,終是不成。 缺了大王cao控關外諸侯,就如任散沙逐流、自行其是。 反觀楚軍,項王行事愈發難測…… 天下局勢,又將如何變幻? 張良緩緩闔上了眼,漸漸想得入神。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忽難得傳來楚人說話的聲響,張良與隨何具是立即警醒,循聲望去。 一陣整齊有序的腳步聲愈發接近,待那為首楚將露面時,張良眸光微滯,竟是愣了一愣。 來人……居然是他曾有意接近,早在大王與項梁仍為盟軍時,其所領下楚軍營寨外,有過一面之交的韓信。 韓信平靜地注視著張良,忽彎唇一笑,客氣道:“隨何先生先請移步別室,容信與子良敘過舊后,再請先生回來?!?/br> 隨何聞言一愣。 僅是一眼看去,也不難從戰袍制式上判斷這眉目遒勁俊秀的楚將,官階決計不低。 更何況對方還可直入獄中,對獄卒發號施令。 既是楚軍高階將帥,怎會與子房先生有舊? 盡管心中疑云遍布,但時至如今,他哪里會認不清自己為砧板上之魚rou的位置,自不可能開口頑抗。 既對方待他彬彬有禮,他隨楚兵離開時,只忍不住向神色自若的張良投去探究一瞥,步伐卻不敢有片刻耽擱。 張良是何等聰明敏銳之人? 從韓信這一簡單下令的舉動,他即輕易判斷出咸陽如今為誰所掌。 昔日默默無聞的將軍隨從,竟一聲不響地躍居將位,迎來平步青云之日了。 張良心中波瀾起伏,無聲喟嘆。 在他有心接近過的諸多人物里,韓信這一自稱舊國王孫、卻既無譜牒、也拿不出其他憑據,除一柄連當鋪掌柜也瞧不上的破劍外全無長物的落魄浪子,并未太多引起他的主意。 雖那次簡單談話中,他對韓信所懷才識頗感意外,但相比真正智謀之士,又著實無法與之比較,是以并未費心拉攏。 若非他記性絕佳,恐怕早忘了這不足掛齒的一號人物。 孰料闊別重逢,二人處境竟已互換,正是造化弄人。 韓信沉聲道:“子房先生?!?/br> 張良微微一笑,平心靜氣道:“恭賀足下,終迎凌云壯志得償之日?!?/br> “多謝先生?!表n信淡然頷首,下一句單刀直入:“而今天下復亂,群雄逐鹿,然鹿死誰手,卻是已有定局。以先生之奇智,必已看清優劣,無需信多加贅言?!?/br> 說到此處,他坦然直視神色平和的張良,鏗鏘有力地詢道:“信此次前來,是為那一面之緣,親口問先生一句——可愿棄暗投明?” 張良失笑一身,搖頭道:“將軍說笑了。某縱肯降,項王素重猜疑,又豈會用?” 韓信卻斬釘截鐵道:“先生此言差矣。得賢——國士于身畔,項王已判若兩人,若先生為真心歸服,定然愿用?!?/br> 張良挑了挑眉。 他靜靜與韓信對視良久,莞爾,瀟灑道:“足下一番美意,某先謝過。只可惜某脾氣執拗,不識好歹,注定辜負此邀?!?/br> 張氏一族五世相韓,本是鐘鳴鼎食、門庭顯赫,卻因秦滅六國,叫他未少經光怪陸離。 他曾寧死不服,散盡家財以招使力士,一道行刺那始皇帝;雖誤中副車,憾恨未成,卻也于天羅地中逃出生天,得太公兵法這一段奇緣。 胸中理想數度覆滅,浮沉坎坷,終于下邳遇上心中明君。 奈何有形之物,必有消亡之時。 待到曲終人散那日,他也不怨怪沛公能力不足,才叫夢想破滅。 張良釋然一笑,眸光清朗。 若自己畢生所求,注定如那天上皓月,皎而瑩瑩,卻高懸難及…… 那他寧可仰躺于泥濘,留一身傲骨,懷抱明月清輝,笑赴黃泉。 第60章 韓信聽聞此言, 絲毫不覺意外。 他卻不繼續勸說,只略作沉吟后,溫和有禮地道:“先生懷忠貞之志, 不愿改弦易張, 另投他主, 亦是情有可原。只怪信言出唐突, 累先生難為, 還望先生見諒。關乎方才之事, 先生不忙做出決定, 待信此行有得,再請問先生?!?/br> 出征? 張良心念微動,四散神色一凜, 不禁看向一臉淡然、分明是將這話故意說予他的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