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書迷正在閱讀:角色扮演是有靈魂的!、過氣CP又爆紅了[娛樂圈]、你吼那么大聲干嘛呀[電競]、[綜]請與普通的我寫下日常、格林童話集、我靠抓阿飄成神、薛剛反唐、薛仁貴征東、我的野蠻女上司、[綜漫]宇智波之刃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一九三六年) 書評四篇《若馨》評這是一個具有輕倩美麗的風格的愛情故事,也許,一般在小說中追求興奮和刺激的讀者們要感到失望,因為這里并沒有離奇曲折,可歌可泣的英雄美人,也沒有時髦的“以階級斗爭為經,兒女之情為緯”的驚人敘述,這里只是一個平凡的少女怎樣得到,又怎樣結束了她的初戀的故事。然而,惟其平淡,才能夠自然。本書之真摯動人,當然大半是因為題材是作者真實生活中的經驗的緣故。本書的女主角若馨寫得可愛極了,誰能不為那“微微向上的眉毛”,與“一球球的卷發”傾倒呢?那迷人的青年——華藍,他的個性似乎略嫌寫得晦暗一些。如果作者肯多費一些篇幅來描寫他的心理,一定能夠把他的個性發揮得較堅強。這故事的開始是在遲緩的調子中進行著的,到了中部,調子突轉明快。幾個精彩的場面,如若馨練習自行車的一段,其技巧之成熟,筆觸之輕靈,實可佩服。像若馨與華藍騎車一場,與若馨和敏強騎車一場,筆墨一樣細膩輕快,而又各各不相犯,其設想之精微可見。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的:幾個高潮,如若馨之拒婚,若馨之哄華藍,都略嫌不夠一點。假使再多費些氣力去烘托暗示,一定能更深深地打入讀者的心。 (一九三六年) 讀書報告《煙水愁城錄》1這是一個探險的故事,敘述三個勇敢的英國人到未開發的非洲去,歷盡奇險,尋到一個白種人足跡未到過的王國,和女王發生戀愛,引起國中絕大的戰爭和屠殺,結果三人中之一和女王終諧眷屬,其余二人幸能重回文明的世界。這一類的故事,雖乏文學上的價值,卻是很好的娛樂品。譯筆華麗精煉,自是林譯的特色。前半部充滿陰慘恐怖的空氣,引人入勝;后半部奇幻美麗,很能啟發讀者的幻想力。 (一九三六年) 1《煙水愁城錄》林紓譯。 書評《無軌列車》1是一部不甚連續的漫畫式的小說。雜寫青年李琳、鐘大鵬、麗珠等的情史,中間插入二十余段與故事沒有密切關系的都市風景描寫,體裁很特別。全書的開端以廈門鼓浪嶼為背景,也許這地方為作者所熟悉的吧,描寫頗為真切流利,然而不久便不幸地陷入時下都市文學的濫調里去。寫上海,寫名媛,寫有閑階級的享樂,永遠依照固定的方式,顯然不是由細密的觀察得來的。結尾寫一。二八之戰,更見生硬。結構不謹嚴,自然也是致命傷。描寫也嫌不夠深入。作者筆風模仿穆時英,多矯揉造作之處。 (一九三七年) 書籍介紹《在黑暗中》2丁玲是最惹人愛好的女作家。她所作的《母親》和《丁12《在黑暗中》丁玲著。 《無軌列車》林疑介著。 玲自選集》都能給人頂深的印象,這一本《在黑暗中》是她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四個短篇,第一篇《夢珂》是自傳式的平鋪直敘的小說,文筆散漫枯澀,中心思想很模糊,是沒有成熟的作品?!渡频娜沼洝肪瓦M步多了——細膩的心理描寫,強烈的個性,頹廢美麗的生活,都寫得極好。女主角莎菲那矛盾的浪漫的個性,可以代表五四運動時代一般感到新舊思想沖突的苦悶的女性們。作者的特殊的簡練有力的風格,在這本書里可以看出它的養成。 (一九三七年) 論卡通畫之前途卡通畫這名詞,在中國只有十年以下的歷史。但是,大概沒有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不知道華德。狄斯耐的“米老鼠” 吧?——“卡通”(cartoon)的原有的意義包括一切單幅諷刺漫畫,時事漫畫,人生漫畫,連續漫畫等,可是我在這里要談的卡通是專指映在銀幕上的那種活動映畫。 卡通畫的事業現在可以算很光明燦爛了。畫片除了配音之外,又加上絢爛的色彩;米老鼠的畫像成為圣誕的商店里最好的點綴;有許多觀眾上電影院去專為看米老鼠??墒?,讓我們試問大多數的觀眾們,卡通畫在他們心目中究竟占著一個什么地位?聽聽他們的回答吧! “卡通是電影院中在映完新聞片之后,放映正片之前,占去一段時間的娛樂,特為孩子們預備的。它負著取悅孩子們的使命,所以它必須要滑稽突梯,想入非非,我們不要它長,因為畫出來的人物多看了要頭暈,我們很贊成狄斯耐先生把許多名聞世界的古老童話搬上銀幕,因為孩子們比較喜歡看活動的映畫,不愛看書本中的呆板的插畫?!蹦切┖萌R塢的卡通畫家竭力想迎合觀眾的心理,提高他們的作品號召力,于是他們排了隊出發去搜尋有趣的童話,神話?;膫髡f,如“玻璃鞋”、“小紅風帽”之類,都是最可珍貴的材料。不過,近來這材料漸感缺乏,卡通畫家們正感到無路可走的彷徨的苦悶。我們可以看見,在最近上映的幾張卡通中,制作者們不得不借助美妙的音樂的伴奏來強調畫面的動作,補救畫面的空虛,結果輕重倒置,圖畫倒成了附庸在音樂之下的次要品了。即使古老的仙人故事的題材不缺乏,即使觀眾對于陳舊的米老鼠不感到厭倦,難道我們把這驚人的二十世紀美術新發明——卡通畫——用來代替兒童故事的插畫,就以為滿足了嗎? 決不??ㄍó嬍怯兴男虑巴镜?。有一片廣漠的豐肥的新園地在等候著卡通畫家的開墾。未來的卡通畫決不僅僅是取悅兒童的無意識的娛樂。未來的卡通畫能夠反映真實的人生,發揚天才的思想,介紹偉大的探險新聞,灌輸有趣味的學識。譬如說,“歷史”,它就能供給卡通數不盡的偉大美麗的故事。這些詩一樣的故事,成年地堆在陰暗的圖書館里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死去了;只有在讀歷史的小學生的幻想中,它們有時暫時蘇醒了片刻??ㄍó嫷膬r值,為什么比陳列在精美展覽會博物院里的古典的杰作偉大呢?就是因為它是屬于廣大的熱情的群眾的。它能夠把那些死去了的偉大的故事重新活生生地帶到群眾面前。一個好的歷史卡通必須使讀過歷史的與未讀過歷史的人全懂得,而且必須引起他們的興趣。將來,當卡通畫達到它藝術的頂峰的時候,現在的這種滑稽的神話式的卡通并不會消滅,可是它只能在整個的卡通界中占著小小的一席地,“聊備一格”而已。 我真是高興,當我幻想到未來,連大世界、天韻樓都放映著美麗的藝術的結晶——科學卡通、歷史卡通、文學卡通的時候。 也許有人會懷疑。然而,不看見電影的榜樣嗎?電影在新發明時代,不是同樣被認為是引兒童發笑的東西嗎?然而現在有些影片的嚴肅的態度卻可以做學校里課本的補助品了,并且有些電影的藝術價值是公認為足以永垂不朽的??ㄍǖ膬r值決不在電影之下。如果電影是文學的小meimei,那么卡通便是二十世紀女神新賜予文藝的另一個玉雪可愛的小meimei了。我們應當用全力去培植她,給人類的藝術發達史上再添上燦爛光明的一頁。 (一九三七年) 牧羊者素描1陳子善 譯這里我將讓大家來做一個搭配練習。哦,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們誤將此當作難得出奇的歷史或幾何配搭試題而驚慌失措,那就大可不必了。鎮定一些,先通讀你們試卷的第一欄,那里印著一長串名單:小姐,小姐,小姐和小姐。然后再讀完試卷第二欄緊跟著的一段描寫文字,把所有的空格都填上:小姐有一副嵌著兩只閃爍的眼睛的明朗的臉龐,金色的頭發像黃河波浪般被垂在身后。 她嘴上總帶著溫柔的微笑,只是有些時候,為了顯示老成持重的樣子,她才嘴角下垂,眉頭緊皺。她的好嗓子更為人樂道,如用言詞來描繪,那就像中國古詩中所描寫的詩人在月光籠罩的河岸邊聽到的樂聲,“大珠小珠落玉盤”。她的嗓音和面部表情的變化使她成為一位優秀的朗誦者,她能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調整教室1此文原用英文所撰。 的氣氛,將其引入她讀書的天地。當誦讀悲劇時,她那雙淡褐色的眼睛好像凝固成兩只盛朱古力冰淇淋的碟子。但這悲慘的空氣很快就會松弛下來,因為眾所周知,冰淇淋在常溫下是無法保持凝固狀態的。當小丑進入戲中時,她開始模仿他的腔調,冰淇淋融化成開心的笑聲,整個班級也隨著發出竊笑聲。不管外面下雨還是飄雪,她的班上總是陽光燦爛,令人愉快。 小姐雖然身高體重并不超常,但任何人站在她面前都會感到自己的渺小,這是因為她性格里的深湛智慧和豐富經驗是無法從外貌上去估量的。她有一個挺直的希臘式的鼻子,細薄而有力的嘴唇和一對似乎一眼就能洞察人和事的銳利的黑眼睛。整個看來她的面龐如同古代的雅典娜女神像,盡管刻印著歲月和風雨的痕跡,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也許她富有感情,但她從不向人流露。她代表冷靜的“理性”,如果圣瑪麗亞女校能與雅典城相比的話,那她就是雅典娜——智慧女神,引導它度過攻擊、阻撓和困苦。 小姐身材頎長纖弱,她有栗色的頭發,一個長而莊重的鼻子,一雙淡藍色的憂郁的眼睛,當她耐心傾聽某個同學結結巴巴地背書時總是射出柔和而同情的目光。她的雙手優雅而富有表現力,在她試圖解釋什么時,雙手就像一對白蝴蝶一樣在空中上下飛舞。在進行趣味性的討論或者如她所說“表達某要點”時,它們確實是她最得力的助手。她具有當今名門之女都缺乏的稀有品質——典雅,她的一舉一動,她雙手的每個姿勢,她每次上課前所道的早安,都顯得那么優雅自如。我有時設想,假如她在路易十四時代,以她的出眾儀表和自然典雅,她會成為凡爾賽宮出色的宮廷女侍。 如果用一個詞描述小姐,那就是“棕色”。她有漂亮的棕色眼睛、棕色短發、棕色服裝,以及秀氣的鼻子,一張拿破侖式的小嘴和一個表現決斷力的下頦。她具有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走路方式,一只手臂自然晃蕩著,另一只則抱著一大堆書,帶著一種男子式的尊嚴邁著大步走過草地。與她的走路方式相反,她的嗓音溫軟柔和,充滿女性魅力。在她心情愉快時,她唱歌,玩尤克里琴,談軼聞,眼里閃著頑皮的神采,玩些小男孩喜愛的聰明的玩意。她性格的另一方面則是一個尊嚴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她忙碌地安排試管和輸送管,或給熱切專注的聽眾講解生活的意義。她工作刻苦,同時又是個精神炮滿的娛樂者。我們中間的“書蟲”和樂天派,似可以她為最好的榜樣。 (一九三七年) 心 愿1陳子善 譯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當的話,它卻能將一塊普通的石頭琢刻成宏偉的雕像。圣瑪麗亞女校雖然已有五十年歷史,仍是一塊只會稍加雕琢的普通白石。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也許會給塵埃染污,受風雨侵蝕,或破裂成片片碎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給時間的小刀仔細地、緩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個奇妙的雕像,置于米開朗琪羅的那些輝煌的作品中亦無愧色。這把小刀不僅為校長、教師和明日的學生所持有,我們全體同學都有權利cao縱它。 如果我能活到白發蒼蒼的老年,我將在爐邊寧靜的睡夢中,尋找早年所熟悉的穿過綠色梅樹林的小徑。當然,那時候,今日年輕的梅樹也必已進入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1此文原用英文所撰。 膊遮蔽著縱橫的小徑。飽經風霜的古老鐘樓,仍將兀立在金色的陽光中,發出在我聽來是如此熟悉的鐘聲。在那緩慢而莊嚴的鐘聲里,高矮不一、臉蛋兒或蒼白或紅潤、有些身材豐滿、有些體形纖小的姑娘們,煥發著青春活力和朝氣,像小溪般涌入教堂。在那里,她們將跪下祈禱,向上帝低聲細訴她們的生活小事:她們的悲傷,她們的眼淚,她們的爭吵,她們的喜愛,以及她們的宏愿。她們將祈求上帝幫助自己達到目標,成為作家、音樂家、教育家或理想的妻子。我還可以聽到那古老的鐘樓在祈禱聲中發出回響,仿佛是低聲回答她們:“是的,與全中國其他學校相比,圣瑪麗亞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內的花園也未必是最美麗的,但她無疑有最優秀、最勤奮好學的小姑娘,她們將以其日后輝煌的事業來為母校增光!” 聽到這話語時,我的感受將取決于自己在畢業后的歲月里有無任何成就。如果我沒有克盡本分,丟了榮耀母校的權利,我將感到羞恥和悔恨。但如果我在努力為目標奮斗的路上取得成功,我可以欣慰地微笑,因為我也有份用時間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學校生活的形象——雖然我的貢獻是那樣微不足道。 (一九三七年) 天 才 夢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世人原諒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 加上一點美國式的宣傳,也許我會被譽為神童。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我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滿清遺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眼看著他的淚珠滾下來。七歲時我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遇到筆畫復雜的字,我常常跑去問廚子怎樣寫。第二部小說是關于一個失戀自殺的女郎。我母親批評說:如果她要自殺,她決不會從上海乘火車到西湖去自溺??墒俏乙驗槲骱娨獾谋尘?,終于固執地保存了這一點。 我僅有的課外讀物是《西游記》與少量的童話,但我的思想并不為它們所束縛。八歲那年,我嘗試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題名《快樂村》??鞓反迦耸且缓脩鸬母咴褡?,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國皇帝特許,免征賦稅,并予自治權。 所以快樂村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大家庭,自耕自織,保存著部落時代的活潑文化。 我特地將半打練習簿縫在一起,預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對這偉大的題材失去了興趣?,F在我仍舊保存著我所繪的插畫多幀,介紹這種理想社會的服務,建筑,室內裝修,包括圖書館,“演武廳”,巧克力店,屋頂花園。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涼亭。我不記得那里有沒有電影院與社會主義——雖然缺少這兩樣文明產物,他們似乎也過得很好。 九歲時,我躊躇著不知道應當選擇音樂或美術作我終身的事業??戳艘粡埫鑼懜F困的畫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場,決定做一個鋼琴家,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里演奏。 對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極為敏感。當我彈奏鋼琴時,我想象那八個音符有不同的個性,穿戴了鮮艷的衣帽攜手舞蹈。我學寫文章,愛用色彩濃厚,音韻鏗鏘的字眼,如“珠灰”,“黃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現在,我仍然愛看《聊齋志異》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便是為了這種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學校里我得到自由發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堅強,直到我十六歲時,我母親從法國回來,將她睽隔多年的女兒研究了一下。 “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癥,”她告訴我,“我寧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br> 我發現我不會削蘋果。經過艱苦的努力我才學會補襪子。 我怕上理發店,怕見客,怕給裁縫試衣裳。許多人嘗試過教我織絨線,可是沒有一個成功。在一間房里住了兩年,問我電鈴在哪兒我還茫然。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院去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偠灾?,在現實的社會里,我等于一個廢物。 我母親給我兩年的時間學習適應環境。她教我煮飯,用肥皂粉洗衣;練習行路的姿勢;看人的眼色,點燈后記得拉上窗簾;照鏡子研究面部神態;如果沒有幽默天才,千萬別說笑話。 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我顯露驚人的愚笨。我的兩年計劃是一個失敗的試驗。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親的沉痛警告沒有給我任何的影響。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份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墒俏乙惶觳荒芸朔@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一九三九年) 到底是上海人一年前回上海來,對于久違了的上海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白與胖。在香港,廣東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還要黑,馬來人還要瘦??磻T了他們,上海人顯得個個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廣告。 第二個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站牌“如要停車,乃可在此”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時常由心里驚嘆出來:“到底是上海人!”我去買肥皂,聽見一個小學徒向他的同伴解釋:“喏,就是‘張勛’的‘勛’,‘功勛’的‘勛’,不是‘薰風’的‘薰’?!毙侣剤笊系沁^一家百貨公司的開幕廣告,用駢散并行的陽湖派體裁寫出切實動人的文字,關于選擇禮品不當的危險,結論是:“友情所系,詎不大哉!”似乎是諷刺,然而完全是真話,并沒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順,世故練達。到處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性靈文字。去年的小報上有一首打油詩,作者是誰我已經忘了,可是那首詩我永遠忘不了。兩個女伶請作者吃了飯,于是他就做詩了:“樽前相對兩頭牌,張女云姑一樣佳。塞飽肚皮連贊道:難覓任使踏穿鞋!”多么可愛的,曲折的自我諷嘲!這里面有無可奈何,有容忍與放任——由疲乏而產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對于人與己依舊保留著親切感。更明顯地表示那種態度的有一副對聯,是我在電車上看見的,用指甲在車窗的黑漆上刮出字來:“公婆有理,男女平權?!币幌蚴恰肮f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由他們去罷!各有各的理?!澳信降取?,鬧了這些年。平等就平等罷!——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那種滿臉油汗的微笑,是標準中國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里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誰都說上海人壞,可是壞得有分寸。上海人會奉承,會趨炎附勢,會混水摸魚,然而,因為他們有處世藝術,他們演得不過火。關于“壞”,別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說都離不了壞人。好人愛聽壞人的故事,壞人可不愛聽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寫的故事里沒有一個主角是個“完人”。只有一個女孩子可以說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長得美的話,只怕她有三分討人厭。美雖美,也許讀者們還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話里去!”在“白雪公主”與“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盤。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我為上海人寫了一本香港傳奇,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琉璃瓦》,《封鎖》,《傾城之戀》七篇。寫它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想到上海人,因為我是試著用上海人的觀點來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夠懂得我的文不達意的地方。 我喜歡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歡我的書。 (一九四三年八月)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看看中國的一切,也不失為一樁有意味的事。頭上搭了竹竿,晾著小孩的開襠褲;柜臺上的玻璃缸中盛著“參須露酒”;這一家的擴音機里唱著梅蘭芳;那一家的無線電里賣著癩疥瘡藥;走到“太白遺風”的招牌底下打點料酒——這都是中國,紛紜,刺眼,神秘,滑稽。多數的年青人愛中國而不知道他們所愛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東西。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著了現實,每每使他們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我們不幸生活于中國人之間,比不得華僑,可以一輩子安全地隔著適當的距離崇拜著神圣的祖國。那么,索性看個仔細罷! 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觀光一番罷。有了驚訝與眩異,才有明摻,才有靠得住的愛。 為什么我三句離不了京戲呢?因為我對于京戲是個感到濃厚興趣的外行。對于人生,誰都是個一知半解的外行罷?我單揀了京戲來說,就為了這適當的態度。 登臺票過戲的內行仕女們,聽見說你喜歡京戲,總是微微一笑道:“京戲這東西,復雜得很呀。就連幾件行頭,那些個講究,就夠你研究一輩子?!笨刹皇?,演員穿錯了衣服,我也不懂;唱走了腔,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坐在第一排看武打,欣賞那青羅戰袍,飄開來,露出紅里子,玉色褲管里露出玫瑰紫里子,踢蹬得滿臺灰塵飛揚;還有那慘烈緊張的一長串的拍板聲——用以代表更深夜靜,或是吃力的思索,或是猛省后的一身冷汗,沒有比這更好的音響效果了。 外行的意見是可珍貴的,要不然,為什么美國的新聞記者訪問名人的時候總揀些不相干的題目來討論呢?譬如說,見了謀殺案的女主角,問她對于世界大局是否樂觀;見了拳擊冠軍,問他是否贊成莎士比亞的腳本改編時裝劇。當然是為了噱頭,讀者們哈哈笑了,想著:“我比他懂的多。名人原來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一半卻也是因為門外漢的議論比較新鮮戇拙,不無可取之點。 然而為了避重就輕,還是先談談話劇里的平劇罷?!肚锖L摹芬粍★L靡了全上海,不能不歸功于故事里京戲氣氛的濃。 緊跟著“秋海棠”空前的成功,同時有五六出話劇以平劇的穿插為號召。中國的寫實派新戲劇自從它的產生到如今,始終是站在平劇的對面的,可是第一出深入民間的話劇之所以得人心,卻是借重了平劇——這現象委實使人吃驚。 為什么京戲在中國是這樣的根深蒂固與普及,雖然它的藝術價值并不是毫無問題的? 《秋海棠》里最動人的一句話是京戲的唱詞,而京戲又是引用的鼓兒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睜€熟的口頭禪,可是經落魄的秋海棠這么一回味,憑空添上了無限的蒼涼感慨。中國人向來喜歡引經據典。美麗的,精辟的斷句,兩千年前的老笑話,混在日常談吐里自由使用著。這些看不見的纖維,組成了我們活生生的過去。傳統的本身增強了力量,因為它不停地被引用到新的人,新的事物與局面上。但凡有一句適當的成語可用,中國人是不肯直接地說話的。而仔細想起來,幾乎每一種可能的情形都有一句合適的成語來相配。替人家寫篇序就是“佛頭著糞”,寫篇跋就是“狗尾續貂”。我國近年來流傳的雋語,百分之九十就是成語的巧妙的運用。無怪乎中國學生攻讀外國文的時候,人手一編“俗諺集”,以為只要把那些斷句合文法地連綴起來,便是好文章了。 只有在中國,歷史仍于日常生活中維持著活躍的演出(歷史在這里是籠統地代表著公眾的回憶)。假使我們從這個觀點去檢討我們的口頭禪,京戲和今日社會的關系也就帶著口頭禪的性質。 最流行的幾十出京戲,每一出都供給了我們一個沒有時間性質的,標準的形勢——丈人嫌貧愛富,子弟不上進,家族之愛與性愛的沖突——“得意緣”,“龍鳳呈祥”,“四郎探母”都可以歸入最后的例子,有力地證實了“女性外向”那句話。 《紅鬃烈馬》無微不至地描寫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貴致力于他的事業十八年,泰然地將他的夫人擱在寒窯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魚。有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來,星夜趕回家去。 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經被貧窮與一個社會叛徒的寂寞給作踐完了,然而他以為團圓的快樂足夠抵償了以前的一切。 他不給她設身處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代戰公主的領土里做皇后!在一個年輕的,當權的妾的手里討生活!難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沒這福分??墒茄ζ劫F雖對女人不甚體諒,依舊被寫成一個好人。京戲的可愛就在這種渾樸含蓄處。 《玉堂春》代表中國流行著的無數的關于有德性的妓女的故事。良善的妓女是多數人的理想夫人。既然她仗著她的容貌來謀生,可見她一定是美的,美之外又加上了道德?,F代的中國人放棄了許多積習相沿的理想,這卻是一個例外。不久以前有一張影片“香閨風云”,為了節省廣告篇幅,報上除了片名之外,只有一行觸目的介紹:“貞烈向導女?!?/br> 《烏盆計》敘說一個被謀殺了的鬼魂被幽禁在一只用作便桶的烏盆里。西方人絕對不能了解,怎么這種污穢可笑的,提也不能提的事竟與崇高的悲劇成份攙雜在一起——除非編戲的與看戲的全都屬于一個不懂幽默的民族。那是因為中國人對于生理作用向抱爽直態度,沒有什么不健康的忌諱,所以烏盆里的靈魂所受的苦難,中國人對之只有恐怖,沒有憎嫌與嘲訕。 “姐兒愛俏”每每過于“愛鈔”,于是花錢的大爺在“烏龍院”里飽嘗了單戀的痛苦。 劇作者最可悲的便是他沒話找話說的那一段:生:“手拿何物?” 旦:“你的帽子?!?/br> 生:“噯,分明是一只鞋,怎么是帽兒呢?” 旦:“知道你還問!” 逸出平劇范圍之外的有近于雜耍性質的“紡棉花”,流行的“新紡棉花”只是全劇中抽出的一幕。原來的故事敘的是因jian致殺的罪案,從這陰慘的題材里我們抽出來這轟動一時的喜劇。中國人的幽默是無情的。 “新紡棉花”之叫座固然是為了時裝登臺,同時也因為主角任意唱兩支南腔北調的時候,觀眾偶然也可以插嘴進來點戲,臺上臺下打成一片,愉快的,非正式的空氣近于學校里的游藝余興。京戲的規矩重,難得這么放縱一下,便招得舉國若狂。 中國人喜歡法律,也喜歡犯法。所謂犯法,倒不一定是殺人越貨,而是小小的越軌舉動,妙在無目的。路旁豎著“靠右走”的木牌,偏要走到左邊去?!凹徝藁ā钡姆敢幘褪且槐具@種精神,它并不是對于平劇的基本制度的反抗,只是把人所共仰的金科玉律佻亻達地輕輕推搡一下——這一類的反對其實即是承認。 中國人每每哄騙自己說他們是邪惡的——從這種假設中他們得到莫大的快樂。路上的行人追趕電車,車上很擁擠,他看情形它是不肯停了,便惡狠狠地叫道:“不準停!叫你別停,你敢停么?”——它果然沒停。他笑了。 據說全世界惟有中國人罵起人來是有條有理,合邏輯的。 英國人不信地獄之存在也還咒人“下地獄”,又如他們最毒的一個字是“血淋淋的”,罵人“血淋淋的驢子”,除了說人傻,也沒有多大意義,不過取其音調激楚,聊以出氣罷了。中國人卻說:“你敢罵我?你不認識你爸爸?”暗示他與對方的母親有過交情,這便給予他精神上的滿足。 《紡棉花》成功了,因為它是迎合這種吃豆腐嗜好的第一出戲。張三盤問他的妻,誰是她的戀人。她向觀眾指了一指,他便向臺下作揖謝道:“我出門的時候,內人多蒙照顧?!?/br> 于是觀眾深深感動了。 我們分析平劇的內容,也許會詫異,中國并不是尚武的國家,何以武戲占絕對多數?單只根據三國志演義的那一串,為數就可觀了。最迅疾的變化是在戰場上,因此在戰爭中我們最容易看得出一個人的個性與處事的態度。楚霸王與馬謖的失敗都是淺顯的教訓,臺下的看客,不拘是做官,做生意,做媳婦,都是這么一回事罷了。 不知道人家看了《空城計》是否也像我似的只想掉眼淚。 為老軍們絕對信仰著的諸葛亮是古今中外罕見的一個完人。 在這里,他已經將胡子忙白了。拋下臥龍岡的自在生涯出來干大事,為了“先帝爺”一點知己之恩的回憶,便舍命忘身地替阿斗爭天下,他也背地里覺得不值得么?鑼鼓喧天中,略有點凄寂的況味。 歷代傳下來的老戲給我們許多感情的公式。把我們實際生活里復雜的情緒排入公式里,許多細節不能不被剔去,然而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感情簡單化之后,比較更為堅強,確定,添上了幾千年的經驗的份量。個人與環境感到和諧,是最愉快的一件事,而所謂環境,一大部份倒是群眾的習慣。 京戲里的世界既不是目前的中國,也不是古中國在它的過程中的任何一階段。它的美,它的狹小整潔的道德系統,都是離現實很遠的,然而它決不是羅曼諦克的逃避——從某一觀點引渡到另一觀點上,往往被誤認為逃避。切身的現實,因為距離太近的緣故,必得與另一個較明徹的現實聯系起來方才看得清楚。 京戲里的人物,不論有什么心事,總是痛痛快快說出來;身邊沒有心腹,便說給觀眾聽,語言是不夠的,于是再加上動作,服裝,臉譜的色彩與圖案。連哭泣都有它的顯著的節拍——一串由大而小的聲音的珠子、圓整、光潔。因為這多方面的夸張的表白,看慣了京戲覺得什么都不夠熱鬧。臺上或許只有一兩個演員,但也能造成一種擁擠的印象。 擁擠是中國戲劇與中國生活里的要素之一。中國人是在一大群人之間呱呱墮地的,也在一大群人之間死去——有如十七八世紀的法國君王。(“絕代艷后”瑪麗安東尼便在一間廣廳中生孩子,床旁只圍著一架屏風,屏風外擠滿了等候好消息的大臣與貴族。)中國人在哪里也躲不了旁觀者。上層階級的女人,若是舊式的,住雖住在深閨里,早上一起身便沒有關房門的權利。冬天,棉制的門簾擋住了風,但是門還是大開的,歡迎著闔家大小的調查。清天白日關著門,那是非常不名譽的事。即使在夜晚,門閂上了,只消將窗紙一舐,屋里的情形也就一目了然。 婚姻與死亡更是公眾的事了。鬧房的甚至有藏在床底下的。病人“回光返照”的時候,黑壓壓聚了一屋子人聽取臨終的遺言,中國的悲劇是熱鬧,喧囂,排場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戲里的哀愁有著明朗,火熾的色彩。 就因為缺少私生活,中國人的個性里有一點粗俗?!笆聼o不可對人言”,說不得的便是為非作歹。中國人老是詫異,外國人喜歡守那么些不必要的秘密。 不守秘密的結果,最幽微親切的感覺也得向那群不可少的旁觀者自衛地解釋一下。這養成了找尋藉口的習慣。自己對自己也愛用藉口來搪塞,因此中國人是不大明摻他自己的為人的。群居生活影響到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之間很少有真正怪僻的。脫略的高人嗜竹嗜酒,愛發酒瘋,或是有潔癖,或是不洗澡,講究捫虱而談,然而這都是循規蹈矩的怪僻,不乏前例的。他們從人堆里跳出來,又加入了另一個人堆。 到哪兒都脫不了規矩。規矩的繁重在舞臺上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京戲里規律化的優美的動作,洋人稱之為舞蹈,其實那就是一切禮儀的真髓。禮儀不一定有命意與作用,往往只是為行禮而行禮罷了。請安磕頭現在早經廢除。據說磕頭磕得好看,很要一番研究。我雖不會磕,但逢時遇節很愿意磕兩個頭。一般的長輩總是嚷著:“鞠躬!鞠躬!”只有一次,我到祖姨家去,竟一路順風地接連磕了幾個頭,誰也沒攔我。 晚近像他們這樣慣于磕頭的人家,業已少見??念^見禮這一類的小小的,不礙事的束縛,大約從前的人并不覺得它的可愛,現在將要失傳了,方才覺得可哀。但看學生們魚貫上臺領取畢業文憑,便知道中國人大都不會鞠躬。 顧蘭君在《儂本癡情》里和丈夫鬧決裂了,要離婚,臨行時伸出手來和他握別。他疑心她不貞,理也不理她。她凄然自去。這一幕,若在西方,固然是入情入理,動人心弦,但在中國,就不然了。西方的握手的習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因之握手成了自然的表現,近于下意識作用。中國人在應酬場中也學會了握手,但在生離死別的一剎那,動了真感情的時候,決想不到用握手作永訣的表示。在這種情形之下,握手固屬不當,也不能拜辭,也不能萬?;蚓瞎,F代的中國是無禮可言的,除了在戲臺上。京戲的象征派表現技術極為徹底,具有初民的風格,奇怪的就是,平劇在中國開始風行的時候,華夏的文明早已過了它的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