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這些話,他憋在心中數年,從未在康熙面前提起過,因為他知道,一旦說出來,將會有很嚴重的后果。只是今日,他不想再隱瞞了,有些話到了該說的時候,就得說出來,所以,他一吐為快了。 “你的意思,是你根本不在乎這個皇太子之位?” 康熙聽了胤礽這些話,心中登時大怒,在他看來,胤礽說的這些話,簡直比跟索額圖做得那些事情還要大逆不道,他看重的一切在胤礽眼里根本不值一提,這樣輕視的態度,康熙怎么能忍得下去? 他完全不能接受素來沉穩持重的胤礽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即使胤礽貪挪帑銀三十萬兩,也比這個能讓他接受! “是,我并不看重這個皇太子之位,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和皇阿瑪之間的關系,如果非要說我對身為皇太子的觀感,那便是,皇太子之位在身上,權力過重,自然責任也重,偏偏被權欲迷眼時,就忽略了責任了,” 胤礽見康熙氣到眼睛都紅了,他卻不能不說下去,有些事一旦開了頭,再難也要做下去,他望著康熙,一字一句道,“而你們,都太看重這個皇太子了。不只是皇阿瑪您,還有阿哥們,大臣們,每個人眼里都盯著皇太子,皇太子之位就是權力之位,誰不想要呢?至于心里頭想著的那些個心思,皇阿瑪英明圣斷,自然無須兒臣明言了?!?/br> “好,好個不看重!” 康熙怒極冷笑,“你既然不看重這個皇太子,那朕就廢了你,遂了你的心愿!” ☆、第161章 胤礽知道自己說了這樣的話,康熙定會有這樣的反應,臉上的神色倒也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望著康熙道:“還請皇阿瑪三思?!?/br> “三思什么!你都不在乎這個太子之位,還怕朕會廢了你!” “兒臣想說的不是這個,”胤礽抿唇道,“兒臣是想告訴皇阿瑪,如果兒臣不是皇太子了,只怕阿哥們都會來爭這個皇太子的,到時候兄弟相陷,勾心斗角,只怕是永無寧日的。而且,也會惹得皇阿瑪生氣的。再者說了,沒有了兒臣,再換個皇太子來,若那個皇太子不甘于屈居皇阿瑪之下,弄權生事,不甘謹守本分,豈不是惹得皇阿瑪氣惱,便又要行廢立之事么?反而是白白費了力氣的?!?/br> “依兒臣的意思,要么,皇阿瑪從此便不要再立皇太子了;要么,在立了皇太子之后,就得全心全意的信任他,否則的話,最終的結果,只會跟皇阿瑪還有兒臣之間的這些事情一樣,照舊是會重蹈覆轍的?!?/br> 胤礽自覺說這些話的自己真是不怕死。但是,這些話又是在計劃之中應當說的話。若是不說,康熙永遠不知道他跟自己之間真正的癥結在哪里,而若是想要解決他跟康熙之間的問題,就必須把這些話告訴康熙。 當然了,真話永遠是不好聽并且會惹人生氣的。更何況,是這樣冒犯康熙皇權的言語了。胤礽能說出這些話,是早已做好準備承受康熙的滔天怒意了。 原本康熙已被胤礽的那些話惹得怒氣橫生了,再加上胤礽后來說的那些話,康熙根本來不及思考,只覺得胤礽忤逆犯上,是非廢不可的了! “梁九功!去將諸王貝勒大臣都給朕找來,朕今日要當著眾人的面廢了這個不孝子!” 康熙在氣頭上,梁九功也不敢相勸,默默地看了一眼跪在那里的胤礽,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才轉身出去了。 如果太子爺不跟萬歲頂撞,和軟些說話,這事兒未必是不能過去的。萬歲爺也不是真要處罰太子爺的。怎么往常太子爺遇上這樣的情形,是絕不會跟萬歲爺頂撞的,怎么今兒反倒是尋常得很,非要這般執拗呢? 梁九功心里想不透,也不敢找人詢問解惑,只能裝著一肚子的疑惑去執行康熙的話了。 諸王、眾貝勒阿哥、諸重臣聽到宣召后,很快就到了乾清宮前。 康熙臉上怒意未消,指著跪在地上的胤礽怒斥一番,稱胤礽專擅威權、結黨營私、恣取國庫錢財、窺伺皇位。 說到最后,康熙老淚縱橫,幾乎就要痛哭出聲:“朕立胤礽為皇太子,他卻如此不思悔改,冥頑不靈。朕不能讓這樣不孝不仁之人為國君,否則,國家必被敗壞,百姓必遭涂炭。所以,朕今日要當著汝等的面廢了皇太子!將其即行鎖拿,拘禁在上駟院中!令五貝勒胤祺、七貝勒胤祐隨同看守!” 康熙言罷,幾乎要痛哭撲地了,這驟然廢太子,倒是讓眾人措手不及,有心想勸慰的,看見康熙這個模樣,都是不敢再說話了,何況皇命難違,既然已有圣斷,王公大臣們自然只能贊同的。 康熙一怒生而廢太子,于他自己來講是極為痛心疾首的,一時間自己也難以承受廢太子所帶來的打擊,很快便昏了過去,梁九功急忙高聲叫人快宣御醫來,旁人也都是一副惶恐模樣,簇擁著康熙往內殿去了。 胤禛沒立時跟著進去,他走到仍舊跪在那里的胤礽跟前,眼中痛惜著急種種情緒參雜,他蹲下來與胤礽平視,幾乎是不可置信的瞪著胤礽問道:“二哥,這就是你所說的對策?你究竟跟皇阿瑪說了什么,激得皇阿瑪廢了你?你可有想過我們一干兄弟,想過太子妃嗎?一旦你的太子被廢,你想過弘昶他們會如何嗎?” 自從胤礽與胤禛把話說透之后,胤禛一直都在盡心盡力的幫助胤礽,他認為胤礽是無論何種境地都能夠脫出生天的,也認為胤礽既然看透了結果,就絕不會走到廢太子這一步,可如今卻沒有想到,胤礽還是走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