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想到這里,太上皇忍不住掃了邊上的甄貴太妃一眼。 他忽然想起來,當年就是甄貴太妃宮里的一個貴人在侍寢的時候嘀嘀咕咕,這才燒起了他的怒火。 太上皇微微瞇起眼睛,道:“好了,素來知道你心軟。你也別提她了。橫豎她已經是秦家的女兒了,跟我們不相干?!?/br> 甄貴太妃道:“可是陛下,義忠當年最疼這個女兒了?!?/br> 太上皇道:“你怎么知道義忠當年最疼她了?他分明是只有她一個女兒,只能疼她不是?” 太上皇總覺得有些古怪。 “臣妾怎么不知道?當年平妃隔三差五地吹噓一番,臣妾聽得耳朵都生繭了!” “她是義忠的側妃,怎么會跟你說這些?” “您忘記了,她與我本是表姐妹……” 太上皇一聽,大怒:“你說什么!” 他從來不知道這個。 甄貴太妃這才發現自己失了口。 但是已經遲了。 太上皇已經叫宮人把她和她身邊的人全部拿住了。就是甄貴太妃嘴巴緊,可是她身邊的奴才卻不是個個都嘴巴緊的。有一個中年太監,見親侄子被拿住了,舍不得自家斷了根,就招了。 原來甄貴太妃有個庶出的姨媽,是丫頭所出,沒有上冊子,明著是家里的小姐,吃喝穿用只比嫡出差一線,實際上卻是家奴的女兒,早年的時候被她父親作為禮物,送給了上峰做妾,換取了升階之梯。 平側妃就是她的女兒,因為生而喪母打小被養在正房太太跟前。因為正房太太舍不得自己的親生女兒進宮做這伺候人的活計,因此自己被選為皇家乳母的時候就把她帶了進來。不想她有幾分運道,竟然被選當時的皇后娘娘看中,母女倆一并留在了當年的太子跟前。 甄貴太妃雖然比她晚了好些年才進宮,可是甄家為了給她鋪路,自然把這些人脈、關系都告訴了她。 可以說,平側妃能籠絡住太子,跟甄貴太妃有很大關系。后來甄貴太妃靠著太上皇的恩寵一路晉升,不但四年內爬上了皇妃之位,還生下了兒子。趕上太上皇又薨了一位皇后,她順勢而起,成了六宮之首的貴妃,又攝六宮事,平側妃也仗著甄貴太妃,處處壓太子妃張氏一頭。 可以說,如今的太上皇后也不過是母憑子貴,不然,這皇太后的位置應該是她才對! 只是女人既然生了兒子,就肯定會為兒子考慮。甄貴太妃的兒子一日日長大,自然就希望太子之位能空出來。 可巧,太子宛如一只年輕的獅子,開始在朝堂上嶄露頭角,跟皇帝爭奪這獅王的位子,引得皇帝不高興了好幾回了,可不是叫甄貴太妃抓住了機會? 她就好似一條毒蛇,靜靜地潛伏在一旁,等著當時的太上皇日復一日地感受到被太子挑釁的危機,等著太上皇對太子的不滿一日勝過一日,然后,在太上皇的情緒即將接近臨界點的時候,鼓動平側妃行巫蠱之事。 十年的時間,足夠平側妃對甄貴太妃深信不疑,加上甄貴太妃的兒子又是諸皇子中最小的,因此不疑有他。 結果,顯而易見。 太子被廢,當時的皇帝再一次抓穩了權柄,而甄貴太妃也為自己的兒子除掉了障礙,還讓太上皇成功地開始疑心自己的兒子們。至于關鍵證人平側妃,更是當即伏法,她身邊的宮人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凈,甄貴太妃竟然是把尾巴擦得干干凈凈。 太上皇也曾經懷疑過甄貴太妃,只是他不知道這里頭還有這樣的隱秘,完全不知道平側妃跟甄貴太妃的關系。 今日知道了這一樁,太上皇不火的? 他當即宣布,借口甄貴太妃偶感風寒,把人圈在了寧壽宮偏殿里,然后盯上了密太妃。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快樂玩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4章 太上皇是宮里的晴雨表, 他若是高興,則滿宮風和日麗,他若是不高興,那宮里上上下下都只能膽戰心驚了。 而甄貴太妃因為對太上皇足夠了解, 加上她比太上皇好懂太多, 雖然不是這座晴雨表上的指針卻也出不來多少了。 現在, 這枚指針不見了, 宮里如何沒有反應? 問題是,宮里每一個人都跟往常一樣,柔順的柔順, 溫和的溫和, 除了第一天有人問過, 之后就沒有人再提起甄貴太妃了。 這里要特別提一下密太妃了兩個親孫女, 來自勤恪王府的嘉和公主和來自勤恭王府的嘉柔公主。這兩位公主一個比妙玉小兩歲, 一個比妙玉小三歲, 本來就是嫡親的堂姐妹, 如今成了皇帝的養女, 成了親姐妹,自然少不了來往。 密太妃跟甄貴太妃的關系, 宮里很多人都知道, 比較密太妃是甄家進獻上來的美女, 因為妊娠有功才有了今天的。按理說, 甄貴太妃出事之后, 最緊張的, 除了甄貴太妃自己的兒子孝恪王府之外,就應該是密太妃和她的兩個兒子才對。 不想,密太妃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 就連她的兩個親孫女也是一如往常,和善的和善,柔順的柔順,每天在寧壽宮前的打招呼,也是一如往昔。 別看皇宮很大,其實各宮里的人基本不走動,下面的粗使宮女太監,哪怕是隔壁宮室的,哪怕他們的屋子就隔著一堵墻,這一輩子下來都未必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