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書迷正在閱讀:meimei如此多狡、牽絲(下)、超英的陰陽師房東[綜英美]、[西幻]我爸和我爹是死對頭、[綜英美]都鐸王冠、一胎三寶,蜜婚總裁輕點寵、網游之潛行吧巫師、我的飛船炸了、[綜漫]求你讓我狗帶行不行、[綜漫]非人類秘史
悠悠古道,出了虎牢才一天。眼前便完全變了顏色,路有凍死骨,千里無雞鳴簡直就是真實的寫實詩句?;臎龅膱鼍?,晃如末世。若不是寒冷的冬風刮臉疼,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戰亂都直接導致大量人口消滅和伴隨的巨大物質財富的毀滅,三國時期是更是中國人口的一個低谷。公元157年東漢人口達五千六百多萬,大動亂后公元260-28o年,魏、蜀、吳三國人口可能總數才七百六十余萬,不及原來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認為三國時人口雖然銳減,但應該不會低于1000萬,因為有很多“部曲”是不計入官方人口統計的。 史書公認僅曹cao破徐州一次坑殺江淮難民就達數萬口,竟至‘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192年,董卓部將李隺、郭汜攻破長安,‘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兩年間數十萬戶人聚居的繁華地區竟然所剩無幾,一片荒涼。劉協逃出長安后,住處是以荊棘編的門戶,宮女缺衣食,許多餓死途中。隨駕官員出門打柴,往往倒斃在路邊。袁紹軍隊在河北,有時靠桑椹供食。袁術軍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饑。更有甚者,孔融曾為人吃人制造理論根據。他說吃不認識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鸚鵡。程昱向曹cao提供的軍糧中就夾有不少人rou干。全國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兩漢時期漢代的人口調查皆為戶數和口數并列??谫x(算錢)是國家的主要收入,戶賦則指定為列侯、封君的收入?!稘h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漢末元始二年103郡國戶口數總共為戶156490萬,人口57671401萬。如以秦嶺淮水為南北界線,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強。如以漢武帝時所置14個監察區來劃分,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過5百萬的有司隸和豫、冀、兗、青、徐五州,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致相當今陜西關中平原和黃河下游的冀、豫、魯和皖、蘇的淮河以北地區。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關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長安附近,密度約達到每平方公里千人,為全國之冠。 其次是太行山以東平原地區,除了魯中山地、膠東半島和濱海地區外,人口密度估計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條人口比較密集的帶狀地區。東西向的是自京兆(長安)—河南(雒陽)—陳留—濟陰(定陶)—山陽—東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內、河東—河南—潁川—汝南。這種分布顯然與交通路線有關。長江流域人口集中在cd平原、南陽盆地和太湖平原,這無疑是由優越的自然環境所促成的。 距漢靈帝時黃巾之亂27年(184年),距漢靈帝駕崩、漢少帝劉辯即位32年(189年)。東漢仍有五千六百萬人,而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人口已經低的嚇人,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萬戶,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萬人; 三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得知魏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余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余萬。 蜀漢在三國后期軍事上比較活躍,但蜀漢發展至后期,人口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要用10萬兵的話,則10個人中要有一個當兵,老幼婦女去掉,只選青壯年,比例要達多少?還要不要發展生產?歷史上(正史)的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此時孫吳有兵萬(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正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余。蜀國人口不過百萬,能拖起10萬軍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諸葛亮的最大活動兵力不會超過6萬。魏國的西線防御兵力在20萬左右。 諸葛亮的北伐,所謂“統一中原,恢復漢室”實際上已經是個口號而已,其自己也知道。真正出兵的目的,在與平定內部的派系之爭。當時荊州已經失守,按其所謂隆中對的戰略意圖最后一絲希望也已消失。而此時北伐,在戰略態勢上已經有所改善,不至困向一隅,坐以待斃而已!歷史只相信實力,無論是財力、物立、人力,蜀漢已是遠遠落后于其他兩方,只能寄希望于孫氏聯盟才能得以茍延殘喘。但是無疑,統一的重任他們是沒份的。 《三國演義》中的幾大著名戰役,都有很多假象。官渡之戰,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而曹cao的兵力僅為兩萬左右。 赤壁之戰。曹cao方面,《三國志·吳主傳》注引的《江表傳》里記載曹cao赤壁之戰之前有給孫權一封書信,信中稱曹軍有八十萬,《周瑜傳》中記載曹cao占據荊州后,得到水、陸軍數十萬,具體數目不詳。周瑜在對孫權將曹cao的兵力估到二十多萬。孫吳鼓吹曲《伐烏林》則記載曹cao“舟車十萬”。聯軍方面,孫權調給周瑜兵馬三萬,諸葛亮在勸說孫權抗曹時說劉備有兵馬二萬人。所以,赤壁之戰雙方實際交戰兵力,孫劉聯軍最多五萬人,曹cao有十萬到二十萬人,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 夷陵之戰,陸遜統率的吳國抗蜀軍:兵力5萬。(《資治通鑒》、《三國志吳主傳》、《陸遜傳》均有記載);蜀軍的總兵力在72萬左右(不包括趙云軍),其中在夷陵地區作戰的有59萬人。戰敗后,劉備退回永安有萬兵防守。 若說大的戰役,恐怕只有早年的黃巾之戰,與后來的諸侯討董之戰。雙方都投入了龐大的兵力,此時的東漢有底氣可戰。董卓之戰過后,諸侯爭霸開始。這個時間里,人口急劇下降。易子相食,賣兒賣女簡直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