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小妹可能也是累了。寧衍睜著眼說瞎話:還有阿靖,也一直都是小妹在帶,輕易離不開她,不然老師就讓小妹在宮中留幾天正好明天上朝,朕還有封賞給她,省的她回府之后還得折返回來。 景湛看起來不太贊同,但是江曉寒還坐在這沒說話,景湛也不好越過他做家里的主,只能跟著一起默認了。 封賞什么的,陛下實在客氣了。江曉寒道:為君分憂,乃是臣子本分,阿凌能幫得上忙就已經很好了。 老師可不知道,小妹可不僅僅是幫了朕的忙。寧衍說:她可是救了朕的命。 江曉寒微微一愣,顯然是真不知道這件事。 寧衍摸了摸右手腕子上的暖玉串,這東西是寧懷瑾找給他的,說是能溫養他的手傷。寧衍帶了半個多月,習慣了想事時就摸上兩把。 他雖然不肯見文武百官,說是要將話留到明天早朝時分,但他明天畢竟要當朝封賞有功之臣,也不能真的就一點風聲都不透露出去。 于是寧衍挑揀著前線的事情跟江曉寒提了提,也將一些不方便寫在軍報里的事兒細說了說。 江曉寒也沒想到寧衍的親征之路比他想象得還跌宕起伏,一時間竟不知道應該說他兵行險著,還是應該說他膽大妄為。 寧衍喝了口甜湯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這次小妹智勇雙全,敢闖龍潭虎xue,確實護駕有功,封賞什么的,老師就不必推辭了。 寧衍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推辭就顯得有些不知好歹了。于是江曉寒只能站起來,暫且替江凌謝過寧衍的好意。 除了前線諸事之外,明日要獎誰罰誰,又要借著由頭查辦誰,寧衍也將自己的意思跟江曉寒提了提,好叫他心里提前有個準備。 江曉寒明白,這是讓他把握著分寸往外透露點消息,敲打敲打那些不在寧衍名單上的臣子,叫他們安分點,別以為自己也在是繩上的螞蚱,胡亂往上撲,反倒給寧衍沒臉。 其他人都是小事。江曉寒說:但是舒家陛下預備如何處置? 一般來說,牽扯進造反之事的,甭管多位高權重的臣子,少說是抄家滅族,舒家自然也不會例外。但舒清輝麻煩就麻煩在他一沒在糧草輜重上下手,二沒有跟寧錚勾結通報敵情,說到底,不過就是送蔣璇進宮這一樁事能拿得住。 江曉寒問這一句,無非是旁敲側擊地詢問寧衍,蔣璇在后宮下毒謀害寧衍之事究竟是要接著往下瞞,還是已經可以翻出來定罪了。 這事兒江曉寒不提,寧衍也已經想了許久了。雖說寒毒之事牽扯他的子嗣,容易人心動蕩,但有寧懷瑾在,他是一定不會再娶妻納妃的,這事兒遲早要說。既如此,那還不如先給他們透些風聲,等之后找機會說出實話時,也顯得可信許多。 不過舒清輝的父親舒川又確實是個良臣,一生勤勤懇懇,忠心為國,畫像可掛凌煙閣。朝中內外牽扯不少門生不說,寧衍也有心想給那位老丞相幾分面子。 舒家牽扯造反之事已有確鑿證據,朕會將其交由大理寺查辦。但是看在舒川的面子上,朕愿意網開一面。寧衍沉吟片刻,說道:這樣吧,舒家男丁十二歲以上的處斬,十二歲以下的,跟女眷一起流放,還有三代不得入京科考也就是了。 是陛下寬宏了。江曉寒嘆道。 其余的人,到底沒有直接參與謀反的,大多只是攀附太后一黨罷了。寧衍說:挑幾個出頭鳥打下來,剩下的敲打敲打也就是了。 江曉寒應了一聲是。 寧衍這邊正交代著,忽然聽見外間有人來報,說是七王爺來了,想要求見陛下。 寧衍聽得一愣。 他猜到今天不能安生,但還真沒想到,宗親里頭第一個來求見的居然是寧越。 陛下剛回來,確實是要忙亂些。江曉寒想問的都問得差不多了,于是適時站起身來,行禮道:那臣就先告退了。 寧衍略一頷首,說道:老師回去路上小心。 江曉寒一走,景湛也沒多留,跟著一起告退走了。 寧衍將剩下半碗甜湯兩口喝光,轉過頭來看了看何文庭,納悶道:寧越來找朕干什么? 許是有事吧。何文庭說。 寧衍思來想去,也沒想太明白,于是點了點頭,說道:那讓他先進來。 兩年過去,寧越長高了不少,看著也褪去了稚氣,是個清秀的少年模樣了。 他人也變得規矩許多,手里也不再時時刻刻攥著根馬鞭,磨磨蹭蹭地進門之后,還規規矩矩地給寧衍行了個禮。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寧衍挑了挑眉,說道:還是這朕不在的兩年變得懂事兒了? 寧越一反常態,沒咋咋呼呼地給自己辯駁,而是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寧衍。 他這位皇兄出征兩年,身量抽條了不少,人看著也更鋒利了,光是坐在書案后頭,瞧著都比兩年前氣質懾人。 寧越琢磨著自己的來意,心里有點打鼓。 皇兄,臣弟寧越猶豫了一瞬,磕磕絆絆地問道:臣弟想問問,您想怎么處置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