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江凌嘆了口氣,說了聲明白了。 恰逢此時,外頭趕路的秦六似是已經拐上了小路,于是便不再有所顧忌,開口問道:陛下,此時往哪里走? 皇叔他們現在離哪最近?寧衍問。 王爺現今應該在攻廬州城,周遭應該是金寨和霍山兩縣。秦六說。 寧衍琢磨了一下地形位置,說道:繞開廬州府,在下座城的農莊里換車換馬,走南邊的官道,從舒城轉道霍山縣。 是。秦六答應道。 對了。寧衍說:給皇叔傳信,知會他一聲,咱們要回去了,就說 寧衍心虛地停頓了片刻,干咳一聲,說道:就說,叫他先回霍山縣等朕。 第181章 那陛下也還是做了。 收到寧衍傳信的那一刻,寧懷瑾心中的大石終于咣當一聲落了下來,砸得他頭暈眼花,這些日子刻意壓制的不安都找了上來。 他甚至還沒來及聽十里說傳信的內容,就已經捂住了額頭,退后半步坐回了床沿上。 王爺十里連忙道:王爺,您 寧懷瑾沖他擺擺手,說:陛下說什么了? 十里將寧衍的口信一字不落地說給寧懷瑾聽,寧懷瑾聽后狠狠閉了閉眼睛,在心里連聲念了幾句老天保佑。 前線的戰事逐漸收攏,沒了寧錚坐陣,順昌府那邊也不再是鐵桶一塊,這些日子以來,鄭紹輝接連打了好幾場漂亮的勝仗,拿下順昌府儼然就在眼前。 而廬州府這邊有謝玨坐陣,倒也不必寧懷瑾時刻盯著,寧懷瑾思來想去,便決定立刻動身,依照寧衍的吩咐先帶部分人撤回霍山縣,將那地方里里外外地梳理一遍,免得出什么簍子。 寧懷瑾動身前謝玨也來了一趟,謝將軍這些日子以來心里一直憋著股火,一邊想要放開手腳好好地給寧錚一個教訓,一邊又怕廬州府破后寧錚逃回安慶府對寧衍下手,于是只能打打收收,自己顧忌著分寸,累得要命。 既然陛下脫身了,那我就不用愁了。謝玨站在門邊看著寧懷瑾收拾東西,隨口抱怨道:廬州府那城墻都快讓咱們的人砸出個窟窿了,也虧得我到今天為止還沒打進去對了,陛下走的哪條路? 不知道。寧懷瑾背對著謝玨,將隨身的一套里衣疊好塞進包袱里,聞言搖了搖頭,說道:陛下沒說。 寧懷瑾其實也想過,是否要點一隊人去接應一下寧衍。但寧衍的口信中只說讓他回去等著,而他自己走的哪條路、跟誰一起、要幾天才能到之類的卻一點都沒說。 寧懷瑾怕他們本是隱姓埋名地暗逃,萬一點人出去接應反而露了行跡,再讓寧錚起了疑心便不好了。 既然陛下能從安慶府安全脫身,想必就是有脫身的法子,沒事的。謝玨干巴巴地安慰了一句:何況還有影衛和阿凌在,只要寧錚不是帶著千八百人去堵他們,想必是沒事的。安慶府回來才多遠,不出個三兩天也就到了。 寧懷瑾嗯了一聲,看起來心事重重,似乎并不怎么高興。 謝玨也知道寧衍這事兒辦得不太地道,不合規矩不說,也實在太嚇人了。 全須全尾地回來就是好事兒。謝玨勸道:王爺也不必太心有掛懷了實在不高興,訓兩句也就算了。戰事已到尾聲,不值當為了這點事鬧得不可開交。 寧懷瑾這下有了反應,他將包袱打點妥當,狠狠地系了兩個死結,答應道:本王知道。 謝玨也不能真的扒開他的腦袋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點到為止也就得了。 對了。謝玨說:陛下這次也受驚了,我讓小沅收拾收拾東西隨王爺回去,省的陛下萬一有個磕碰,再找不到合心的大夫。 寧懷瑾想了想,沒有拒絕,順勢接受了謝玨的好意。 除了最初的那份口信之外,寧衍就再沒有別的消息了。寧懷瑾提前回到霍山縣等了兩天,越等心里越打鼓,生怕寧衍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錯。 寧衍自己也是沉得住氣,除了報平安之外什么都不肯多說。 第四天清晨,寧衍的車架慢悠悠地晃進了城。寧懷瑾從守城營那里得到了消息,提前便擱下了手上的事兒,連忙去府衙門口等候。 只是寧衍在外頭時,他日夜懸心不能安枕,現在寧衍眼瞅要回來與他見面了,寧懷瑾反倒生出些近鄉情怯之感來。 他理智上覺得欣喜,可卻又有某種不清不楚的情緒揮之不去,像是憑空在他心上蒙了一層陰霾,以至于連高興都變得模糊起來。 但霍山縣只不過是個巴掌大點的小城,從城南到城北走路也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寧懷瑾只在門口站了片刻,就見小路盡頭拐過了一輛馬車。 那馬車看起來十分素簡,走起來慢悠悠的,間或吱嘎吱嘎直響。 秦六已經扯下了臉上蒙面的布巾,離著老遠見著寧懷瑾在等,于是揚了下手里的鞭子,催促著趕車的馬加快腳步。 直到那輛馬車真的停在府衙門口,車門從里拉開半扇,寧衍扶著秦六的手探出半個身子時,寧懷瑾心里的所有情緒幾乎是在瞬息間就被一掃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