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54 章
候選們試一試嗎?以溫篆的成績,這要是繼續考下去,到時候到底給不給他官兒?按照規定是得授官的,但溫篆也才十幾啊,連科舉就沒經歷,實在是太年輕了。更不用說十二的顧喬了。 “為什么不?”武帝從來都不是一個會老老實實走尋常路的皇帝,“他們既然考的如此出色,沒道理不讓他們繼續搏一把殿試,這是他們該得的。太子也要一并考的?!?/br> 武帝沒多做解釋,因為他其實已經想好溫篆和顧喬的解決辦法。 這個好消息隨著成績排名,一并被用金筆寫在了紅色的榜單上,張貼到了貢院門口。然后就有報喜官陸陸續續的把哪個考生能夠參與殿試的好消息,快馬加鞭的送到了考生左鄰右舍的耳朵里。 由于制科與科舉相同又不同的特xing,報喜官們是能怎么吹,就怎么吹,只希望能多得一點賞錢。 對顧喬喊出來南宮高捷這樣的話,準確的說并不對。 顧喬入了甲等沒錯,卻只是五分之一,并不是真的第一了。但解厄還是很高興,拄著拐,身殘志堅的帶著僅有的幾個下人就張羅了起來,非要在國公府大門口放三天三夜的pào仗,好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家公子不是小可憐,亦不是傷仲永,是真真正正靠才華吃飯。 曾經的雍畿神童顧喬又回來了! 他飽受困難,卻不輕言放棄,如今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了起來。這樣的逆襲故事,總是很受市場歡迎,討人喜歡的。 都不用解厄怎么“不經意”的表露出揚這份眉吐氣,那些持續關注著顧有銀一案的人,就已經奔走相告,與身邊的人一起分享了這樣一個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并替顧喬衷心開心了起來,一句“爽”是如此的直抒胸臆,酣暢淋漓。 給顧家送禮物的人更多了。 不過也有知道當年顯國公之事的人在擔心,想要試探一下武帝對此的態度。 他們又不敢在武帝面前直言顯國公。一如顯國公夫fu當年那場草草了事的葬禮,不上不下,無法定義。按理來說,事都過去了,不應該再追究到孩子身上,但誰又敢保證武帝愛極yu其生、恨則yu其死的狗脾氣不會遷怒呢? 他們需要更加武帝更加明確的態度,各種曲線救國的打聽。 然后,就被在宮中有些耳目的聞道成給知道了。 太子殿下在主審過顧有銀一案之后,雖意外得了一些民心,卻也懂得適可而止,沒有直接更進一步的接觸政務,去挑戰他父皇的權威。而是學著顧喬之前的套路,以退為進,在歸了案后,就老老實實的回了文華堂,和七位伴讀重新讀起了圣賢書。一副對權利完全沒有向往的安分樣子。 這可太特么的假了,幾個一直盯著太子的皇子都快被太子突如其來的高潔惡心吐了。 但武帝偏偏就吃這一套,越看太子是越順眼,逮著個人就要老懷欣慰的念叨一遍,朕的太子長大了啊。 也因此,聞道成反而得到了武帝更多的放權,在做某些小動作的時候方便了不少。 聞道成也不知道顯國公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但他相信大多數權貴和他一樣,都不知道,大多數人對顯國公府的疏遠,只是隨大流的一種趨利避害??磩e人不走動了,生怕自己踩雷,就也跟著避嫌,滾雪球一般,好像顯國公真就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 以聞道成對他父皇的了解來看,當年肯定是出了什么讓武帝震怒的事的,但這事還不至于大到會牽連別人。 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武帝沒有追封,但也沒有奪爵,不是嗎? 真要是大到無可挽回,也就輪不到顧有銀為了那一畝三分地的來虐待顧喬了,顧家誰都別想有個好。 武帝留下這個爵位給顧喬,就足以證明事情在武帝那里早就翻篇了。 但是沒人敢賭。若他們一直打聽不出來,對剛剛才有了一些起色的顧喬肯定不敢過于親近,一旦形成某種怪圈,對顧喬未來的發展就很不友好了。 以顧喬的能力,他當然還是會在未來闖出一片天的,聞道成只是希望能讓顧喬少一點坎坷是一點坎坷。 畢竟,顧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