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13 章
,正騎著匹嶙峋瘦馬飛奔而來,眨眼已從他轎側疾馳而過,直直向南宮門趕去。一面疾行,那老者嘶啞的聲音一面勉力嗆呼著:“讓道!——讓道!——” 鬧市奔馬,何其危險?裴鈞直覺有異,便連忙掀簾下了轎來。一旁宋毅也和他一起匆匆往北幾步,仰頭看向那老者所行的方向。 待看清了,宋毅面色一變:“不好,裴大人,那人是朝聞鼓堂去的!” 聞鼓堂,地處南宮門夾道,屬御史臺轄下,單辟一門在南宮正門側旁,內設一張大鼓,名“登聞鼓”。歷代百姓含冤受害卻無處受理者,若到此擊打登聞鼓面,便可用轟然鼓聲驚動天聽,以此將冤情呈告給禁宮中的皇帝,求助于這最后一片青天,望皇帝為民做主,平息己身的冤抑。 這奔馬疾馳的老者若是一心前往聞鼓堂,就必然是去擊鼓鳴冤的。 “……壞了?!?/br> 裴鈞神思一動,忽而直覺那奔馬而來的老者極可能是久久未能入京的梧州知府李存志,當即不遑多想,拉過道旁一個商販的矮馬,躍身而上便一夾馬腹,在宋毅與周遭人群的驚呼中,牽韁向那老者處狂奔而去。 皇城門外,數百步之距,奔馬不過瞬息而已。裴鈞一趕再趕卻還是未及奔入聞鼓堂去,此時人尚在南宮門外,就已聽聞堂中傳出陣陣急鼓,震聲如雷,響徹云霄。 鼓聲的間隙中,一把嘶啞的老嗓也隔著百尺宮墻凄厲地叫嚷起來,這叫嚷比那雷霆急鼓更裂人心魄,割人肺腑: “皇天在上!請受罪臣一狀!臣梧州知府李存志,攜南地萬民之冤以死上告!告寧武侯唐氏一族挪用工造、侵吞賑糧,貪墨克扣、冤獄人民!其心可怖,其罪當誅!罪臣望圣聽垂詢,將之問罪,還黎民蒼生……一個公道!” 第48章 其罪四十一 · 冤抑(二) 待裴鈞躍下馬背,匆匆行入堂院時,只見堂內御史值官與宮門守兵皆被驚動,早已有十來個攜刀帶劍的兵士將擂鼓之人團團圍住,高聲喝令其停手。 可鼓聲卻并不因此而停。擊鼓的李存志更似入瘋入魔般,赤紅了老眼、兩手提槌,用盡了全身力氣狠命捶鼓,一邊捶,還一邊如學舌鳥雀般,將那不知在心底念過多少次的狀詞再一次竭力嘶吼出來,吼得他黑黃的皮面脹出紅紫,而這紅紫,卻幾乎可算他一身臟衣泥塵里,唯一一抹艷色。 周邊守兵眼見李存志全然不聽喝令,便與值官相對一眼,眼看就要拔刀上前拘人。 裴鈞一見,當即喝道:“大膽!天下百姓,苦有冤抑而不能自達者,皆可擊鼓鳴冤,敢阻者死!爾等官兵御史理應即刻引奏、呈報圣聽,怎敢以刀兵相向、迫其息鼓!” 四下官兵一聽此聲,就算不識得裴鈞,亦瞧得清他身上那赭色錦雞的正二品補褂,如此便一時不敢妄動??擅婷嫦嘤U間,眾人臉上卻已有萬分情急之色:一是憂心這鼓聲吵擾了內宮清凈,怕開罪貴人被宮里問責;二是因聽清了李存志所告之人,乃公主之婿、皇親寧武侯一家,從而就更懼怕此事在官中掀起巨浪,將他們這些蝦蟹官吏全數牽連。 他們此時很想讓李存志閉嘴、停手,無奈卻被裴鈞攔下,而拼命擊鼓的李存志也似全然聽不見周遭的動靜般,此時只依舊猛力擊打著大鼓、嚎啕著冤屈,很一副不休不止的模樣。 值官看不下去了,慌忙跑到裴鈞身邊,抖著手將拳一抱,開口便是:“全、全憑裴大人做主,此事,該、該當如何???” 單這一句話,便把擊鼓鳴冤這燙手的山芋塞在了裴鈞手里,而裴鈞皺眉看去,這值官又真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一時叫他提起的氣也xiele一半。 他迅速一思索,想起這宮門戍守是歸前鋒營步兵作管的,而前鋒營步兵統領,正好是蕭臨。 為保李存志周全,他先點了個守兵道:“擊鼓此人自稱梧州州官,卻類同冤民、擊鼓上告,所告者還是當朝皇親國戚,其行實在可疑。且不論所告之事是真是假,其奔馬入皇城之舉,已類同沖突御前儀仗之罪,如此,還是先請蕭統領親自前來,將此擾亂宮